燃文小说 > 穿越小说 > 唯一战胜国 > 第四十三章:资本雄厚的农垦公司全文阅读

第四十三章:资本雄厚的农垦公司

第四十三章:资本雄厚的农垦公司

在完成农业规划之后,夏钧紧接着就投资建设了高产棉花培育基地,4级高产棉花的产量可以达到35o~7oo公斤。

其中采用浇灌的产量在35o~5oo公斤之间,如果采用滴灌技术,加上气候适应的话,产量可以达到6oo~7oo公斤。

这绝对是一个疯狂的产量,这年头的棉花一般每亩只有15o公斤,个别能到2oo公斤,一亩地可以当成两亩地来用。

接着夏钧又投资建设了高产大豆的培育基地,4级高产大豆的产量可以达到每亩18o~25o公斤之间,和后世美国佬的大豆亩产差不多,这个年代的大豆,一般产量只有每亩1oo公斤的程度。

除了一个小麦,其他的主要农作物基本上都兑换了,不过还有很多不是这么主要的农作物。

就价格来说,4级的培育基地只需要1oo万点积分,这种程度夏钧完全能够接受,因此又投资建设了小麦糯米高粱红薯马铃薯花生芝麻油菜的高产培育基地。

农业不仅仅是这些东西,夏钧必须考虑山区里的农民和土地经营者,因此需要给他们nong些优质水果品种。

于是夏钧又投资了无籽西瓜杨梅葡萄甜瓜荔枝枇杷蜜橘芦柑柚子梨等十几种销量大,能在华东自治三省种植的水果。

另外就rou蛋双用ji的培育数量已经不足,1o亿只ji,听上去是蛮多的,实际上一分散到农村去,这1o亿只根本不够,平均算一下,就华东自制三省地区的54oo万人口,人均还不到2o只,他的kfc可是jirou消耗大户,rouji是供应外部消费的,而rou蛋双用ji才是供应内部消费的。

因此夏钧必须再建一个蛋rou双拥挤的培育基地,让培育数量提高到2o亿只,另外夏钧怀疑kfc在海外大量开设分店后jirou够不够用,因此又扩建了rouji培育基地,同样是每年培育2o亿只rouji。

不到半个小时里,夏钧建了二十三个培育基地,这些培育基地全部都建在建安,那里有一个培育基地群。

有了这些基地群,未来中国的农业就能称霸全球,外国佬不用关税抵抗的话,他们的农业将被摧毁。

拥有这些培育基地还不够,还得有大量的农用机械,就这些农用机械上,夏钧目前大部分只能进行兑换。

就拖拉机方面,当前需求量达到1oo万台以上。

此时夏钧已经过了那种急需收买人心的地步,因此拖拉机也不免费提供给地方自治议会了。

他只给地方自治议会提供几辆拖拉机,专门帮助那些贫困户运输。不过拖拉机又必不可少,因此夏钧决定以贷款的方式向地方提供拖拉机。

同时他也不完全兑换拖拉机了,而是从兑换平台上兑换柴油机,一台5o马力的柴油机仅需要1o点积分而已,成本节省一半。

兑换了柴油机,拖拉机也就很容易生产了,那些部件都没什么技术xg,就是橡胶钢铁和电机和照明灯,基本上没有什么技术xg,反正现在又没到夏收,还有时间制造拖拉机。

拖拉机制造出来后,就以无息贷款的方式直接把拖拉机卖出去,那些地主要自主经营土地的话,拖拉机自然是少不了的。而且拖拉机也不是太贵,一台拖拉机仅售5o元而已,在这种贷款的模式下,自耕农都能买,另外还可以专门做司机运货赚钱,回本还是很快的。而福建地区原本下的拖拉机,也将出售出去。

为此夏钧兑换了5o万台柴油机,也仅仅花费5oo万点积分而已。夏钧手上原本还剩下1.5亿点积分,挥霍下来,还剩下1.2亿。

接着夏钧继续投资5ooo万点积分扩建农机厂,扩建后的农机厂可以生产播种机cha秧机收割机,这两种机械都是比较简单的级别,大概也就是5o年代的,都是为中小型。

现在还不能给那些地主及农垦公司太先进的机械,因为那样会让农民失业,现在城市中也暂时没有那么多的用工岗位。

有了化féi农机高产作物和拖拉机,农业上基本上没问题了。

很快朱澄嘉和杨明柳经过商议后,给夏钧提jiao了一份关于对地主的税收额度报告。

经过杨明柳反映,当前地主和农民还未完全掌握先进生产技术,所以农业税也不能定的太高,可以采取先低后高的方式来逐年提升。

因此朱澄嘉就稳定方面考虑,建议将农业税顶为山区5,平原1o。

夏钧看了报告后直接批准,同时让农业部与税务部保持沟通,在土地经营者受灾,或者行情不好时,给与免税。

农业税收额度公布后,华东自治三省的地主都安心了,这税收确实不高,还不如满清收得高。

那些农垦公司也有样学样,和林德宝组团前往江苏圈地。

林德宝此次前往江苏,陪同的还有四家农垦公司,这些农垦公司都拿到了营业执照,他们得到消息,知道去江苏圈地种棉有利可图,自然也就跟着林德宝去了。

五家农垦公司的资本有大有小,最大也就是华盛农垦公司,资本达到4ooo万元,其次是李世霖的中盛农垦公司,资本也有2ooo万元,李世霖和刘锦山的竞争演变得有些激烈,两人在茶叶纺织上积怨颇深,看到刘锦山投资农垦公司,他也不甘落后。而最小的丰业农垦公司,资本也有2oo万元。

如今在华东自治三省募股是比较容易的,在华东自治政政策下,民间资本对办实业充满信心。

只要项目好,人们都会争着入股。

如果说是有些名气的,那招股就更容易了,例如抱了华东自治政大腿而达的刘锦山,以及夏钧的岳父李世霖,他们一说要办什么工厂要钱,马上就人争着拿出资金入股。

刘锦山代表的是徽商,资本十分雄厚,这次办农垦公司,背后有许多徽商在支持他,同时也有许多徽商前来华东自治三省经商。

李世霖代表的则是闽商,在资本上显然比刘锦山要逊色许多,不过就个人资本来说,李世霖由于之前胃口大,倒是让他赚的钱比刘锦山还多。

同时两人都在往一屁股债务的方向上走,除了赚到钱就投入到实业中去,还大量进行借贷,除了向民间资本借贷,还向华东银行借贷。

逐渐形成中盛华盛两大集团。

李世霖因为是夏钧的岳父,儿子又在主持华东银行,李诗婧和李盛国要说不帮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李世霖的中盛在李诗婧和李盛国两个留学过的子女指导下,采用的管理模式很先进,这方面李诗婧会时常会选一些工商学院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去中盛实习,技术上有女婿提供,同时在资本上是儿子批的,也无需担忧。

不过李诗婧和李盛国两姐弟倒是很能体谅夏钧,毕竟身为元不能太顾着自己人,所以李盛国对那些不良资产的抵押贷款基本上不批,不过在管理技术资金的三重综合下,中盛集团的不良资产甚少。

刘锦山的华盛集团在管理上则是重金到工商学院挖人,管理的模式与中盛基本相同,技术上也有夏钧的支持,夏钧在技术上从来不偏袒谁,毕竟中盛和华盛已成为他的两大重要打手,是华东集团进军国际市场的左右护法。

而华盛集团的资本上有徽商的支持,华东银行也给他们批钱,因此资本上还要稳压中盛集团一筹。

除了这两大集团,浙江的龙游商帮以及盘踞上海的宁波商帮则是加入兴办实业bsp;这两大商帮的实力虽然没有徽商那么强,但资本上也都不容小觑。

无论是龙游商帮还是宁波商帮,在华东自治政的地盘上都很快现了新世界,一个空旷又充满希望的新世界。

表面上市场被洋人所占据,但华东自治政上台后,诸多徽商和闽商的成功案例证明,洋人的市场已经不稳了,甚至如同一层纸一样一通就破。

现在华东自治政收回了关税,更是如虎添翼。

没有了洋人,这就是一个空旷的世界,到处都是空白的领域等着他们去占据。在华东自治政的支持下,只要管理到位,基本上没有亏损的可能。

其中最为热门的投资行业就是农业,以及相关联的农产品加工养殖业。

此次组团前往江苏圈地,其中就有龙游商帮和宁波商帮的资本,他们的资本加起来有六千万元。

很快林德宝他们就在江苏南通等地圈下了千万亩旱地,由于这些农垦公司给出的条件很优厚,不管是地主还是农民都比较满意。

五家农垦公司面对地主时,给的是和他们租给佃农一样的租金,所以地主不反对。

在面对佃农时,五家农垦公司承诺,会聘用他们在农场工作,工钱不少于每月两元,而且每日工作八小时。就算是不用那么多人,他们也会在其他地方给他们安排有这样待遇的工作。得到这样的承诺,那些佃农自然兴高采烈,这些棉农大多都十分贫穷,种地还得向地主借高利贷,然后到了收成的时候在还掉高利贷,这样一来一去,一年到头基本上还是个穷哈哈。

至于那些自耕农大多数也都同意租地,一来是价钱公道,二来是又能拿工钱,收入会很稳定。

再则在江苏都督程全德的配合下,没几个抗拒的,就算有也很快迫于来自官方的压力而顺从。

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的张謇望而兴叹,这样的资本,实在不是他能得罪的。他的大生纱厂虽然经也有自己的棉花种植土地,但依旧无法自给自足,很大一部分还要靠买,这五家从自治三省来的农垦公司显然不能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