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玄幻小说 > 我盗墓的那几年 > 第三百七十九章 老前辈全文阅读

第三百七十九章 老前辈

第三百七十九章 老前辈

“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第三个问题,进入这三个之后,后面能否走下去,就看天命了……”

何教授说完后,又轻轻喝了一口茶,有些犹豫地道:“而且,骊山始皇墓是秦岭祖龙的龙眼所在,那里面轻易动了秦始皇的棺椁,很可能会引起地震或者其他的气象灾害,这件事情,必须要好好斟酌考虑……”

我听他这句话,心里激动起来,您答应帮我拉?

他轻轻摆手,不是我帮你,而是因为我也想要见证一下,金丝玉缕是否有传说中那么厉害。

老孔问他,那里头的那些汞气怎么办?

何教授道:“地宫几千年光阴,里面的水银全都挥发了,一部分渗入了水中,另外一部分变成了气体,雾态的,在里面飘着,这并不难躲避。”

何教授讲到了这里,自己也兴奋和激动起来,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嘴里念念有词。

这老头儿,自己也是个疯狂的考古爱好者啊……

以前老孔告诉我,盗墓这东西会上瘾,尤其是你刚开始小打小闹,后面慢慢地就上瘾了,那种进入几千年无人打开的古墓中的成就感,是许多人一辈子难以企及的。

我当时并不相信。

但是现在,我信了。

老孔他自己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他现在不缺钱,跟着我们走,更多的像是在体验,那种未知的古墓中,有一个有一个的秘密在等着你轻轻掀起她的面纱。

我们屋子里的人被何教授这一番议论,全都激动起来,何教授决定事不宜迟,他马上去联系一下他的几个老朋友。

这些老朋友,摄于某些原因,不能直接说名字,何教授说,他们都是一些老专家学者。

不过,都已经离休很多年了,或者是行将就木。

这些人干了一辈子考古,对于骊山墓这种地方是很感兴趣的,如果能进去看一眼地宫,不知道多少人都会激动的要死。

等到何教授走了之后,老孔说,这老头儿肯定是准备组织一支敢死队。

我问,敢死队,什么意思?

老孔说,你以为没人进入过骊山墓地宫?其实有人进去过,只不过进去了从没有人能出来,我这么说你懂了吧?

小田在一边听得一愣一愣的:“那这不是扯淡呢么?”

“那岂不是都进去送死?”小田道。

老孔点点头。

“这秦始皇地宫里的东西全部搞出来,会很惊人,但是从没有人真的从骊山墓地宫里出来过,说明那里面的凶险不是一星半点,搞不好,死在里面的盗墓贼比殉葬的人还多。”

老孔这话应该不是危言耸听,我么沉默了半响,柱子道:“我不相信那老头儿,听他的意思,似乎那个老头儿进去过一样,不然他怎么知道骊山墓地宫里的情况?”

我们几个面面相觑,确实,何教授前面的分析很吓人。

他说的就像是自己亲自进入过骊山墓一样。

不对,难道说他真的进去过?

厉害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的想法是可以实施的。

但是在一边的解七他们都没说话。

我问老孔,如果咱们真的去骊山墓,你去不去?

老孔哈哈笑。

“你知道骊山墓是什么地方?中国的始皇帝的陵墓,多少人一辈子的愿望就是看一眼里头的地宫,死在陪葬品里也可以,始皇帝的陵墓下面都是金山银山,还有铜钱堆成了山,还有当年收天下之兵铸的十二金人,也在里头,甚至可能华夏九鼎,华夏历史上的镇国神器都在里头,人这辈子进去走一遭,死在里头也值了!”

话虽如此,但是那地方毕竟危机重重,所以我犹豫了一下,让他们先别着急,这事儿可能是我太仓促了,咱们从长计议。

老孔说怕个求,很多和何教授一样的老家伙,时间不多了,也都很想进去看看,不知道多少人比你还迫切,这次去骊山,我跟你去,大不了死在里头,那我也扬名立万了,几百年后有人挖了骊山墓,发现老子躺在秦始皇的棺椁里,身上穿着皇袍,你们说会怎么样?哈哈哈哈……

老孔豪爽地大笑起来。

我们只好跟着苦笑,不过,骊山墓,想一想,我自己也激动起来了呢。

何教授这一去,就耽误了一天时间,这段时间我又跑了一趟医院,晚上在阿离幺妹儿病房外面守了一夜。

阿郎对我的态度有了一些明显的好转,不过,见我的确是真心想要救阿离幺妹儿,他不轻不淡地跟我说了几句话。

他说,阿离幺妹儿之所以形成现在这个样子,和那个大胡子有很大关系,还有我身边的柱子?

柱子?

我想问问为什么的时候,他就不说话了。

待在医院赔了阿离幺妹儿两天,第三天的时候柱子来找我了,这次还带来了何教授。

何教授有点兴奋,和老孔说着什么,他们几个人来的时候,老孔对我眨巴眨巴眼睛。

我上去问,怎么了?

何教授说他要去询问一下阿离幺妹儿的主治医生,所以他留下了我们几个聊天,他自己去找人去了。

老孔笑呵呵地告诉我,咋样,阿叔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我见他笑的都合不拢嘴了,知道肯定是去骊山的事有着落了。

老孔不等我回话,就拍了拍我的肩膀:“何教授已经找到门路了,咱们偷偷的去骊山,厉不厉害?”

我激动起来,终于,终于……

我问他,什么时候出发?

老孔说急什么,就这一两天,我们今天下午就可以收拾东西过去,这次是何教授亲自带队,而且还有一些老家伙。

老家伙,什么老家伙?

老孔神秘兮兮地指了指头顶,凑过来说,都是一些从良的老前辈,摸金校尉,淘沙官儿一类的,也有南方的土夫子,都是些老不死的怪物,他们也想去看看。

我心里一动,没这么夸张吧。

要知道,中国的考古,其实每次都是盗墓贼盗了之后,考古才姗姗来迟去发掘保护,这说明什么呢?高手在民间啊。

而建国后的几次挖掘大墓,比如说秦宫一号大墓,还有马王堆大墓,以及江西汉墓,这些古墓的挖掘,都找了一些民间从良的“老前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