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次元小说 > 建安风骨 > 第五十三回远之蓬莱山仿佛见众仙全文阅读

第五十三回远之蓬莱山仿佛见众仙

曹植的诗赋内容丰富,广泛,其中歌咏登山,游仙之类也是一个涉及的领域。他的这类诗歌不是单纯地写山水风景,而实际上是假托游山,神仙之事抒发情感。是作家身处艰危,精神压抑时的聊以自解的喷放。他的此类作品境界恢宏,景象瑰丽,歌赞游仙,极富想象力,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有《升天行》、《远游》、《仙人篇》、《五游咏》等篇。

本回介绍他的《升天行》二首:

其一诗曰:“乘蹻追术士,远之蓬莱山。灵液飞素波,兰桂上参天。玄豹游其下,翔鹍戏其巅。乘风忽登举,仿佛见众仙。”

其二诗曰:“扶桑之所出,乃在朝阳谿。中心陵苍昊,布叶盖天涯。日出登东干,既夕没西枝。愿得纡阳辔,回日使东驰”

第一首是写幻想里的仙山;第二首是写神话里的灵树。其一中的“术士”是属于迷信的一种法术,即方术之士。“乘蹻”指道教中的所谓飞行之法。《抱朴子·杂应》篇中有:“若能乘蹻者,可以周流天下,不拘山河”方术,古代关于治道的方法,《庄子·天下》篇曰:“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包括占候、星占、医学中的巫师,神仙、占卜、相术、命相、遁甲等。《后汉书》有《方术列传》,列入5人。后道教承袭了巫祝祭祀鬼神和方士炼丹采药之术作为修炼方法之一。

“蓬莱山”古代传说中的三神山这一,上有仙人和长着长生不死之药,有蓬莱仙境之说。“灵液”是说神水飞溅起的波浪;“玄豹”是传说中黑色的豹,神话里的兽。“乘蹻”借助风力和飞行法飞上天,如同海市蜃楼隐隐约约看见了天上的众神仙。

曹植这样写,并不是说明他相信方术之士,人生长生不老的邪说。他和其父曹操,其兄曹丕都不迷信方术之说,以为那些玩艺不过是调侃玩笑。为此,他有一篇专门论述道家神仙方术的文章,名为《辩道论》。曹植指出,方士专门传授“长生之术”制造所谓“不死之药”,这种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神仙道,在秦汉甚为流行,求仙,问道蔚成风气,曹植这篇论文揭露了神仙方术是虚妄不可信的,批判他们单靠呼吸炼气,就能活三百岁。据史载:秦始皇迷信神仙,于是方士等向其上书说,海中有三神仙,名曰蓬莱,方丈,瀛州仙人居住。与童男女求之,于是秦始皇迁发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但终未得。曹植这篇《辩道说》以秦汉以来大量事实作例证,揭露了方士的虚伪性,欺骗性。

《升天行》的第二首诗是写神话里的灵树。“扶桑”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木。十洲记云:(十洲记说仙人居住的十个岛)“扶桑在碧海中,树高数千丈,一千余里,两干同根,更相依倚,日所出处”。“朝阳谿”,乃是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山谷名字。“中心”指大树的本干。“布叶”繁盛的指天空。“日出”指太阳是升于树杆的东方,黄昏时消逝在树枝的西边。“阳辔”指日车的鞭绳。在神话里传说中的太阳,是装在车上的,是用6条龙牵引的,那个赶车的人叫羲和。

《升天行》这两首诗,曹植既然是反对,不相信方术之士,为什么他的第一首诗又那样表述可慕神仙,期延寿命呢?显然是别有寄托,它是表现了作者对恢廓、自由、美丽的生存境界的追求。寄寓了作者无法泯灭的痛苦情绪。于是便在寞想绚丽华妙的蓬莱仙境中去寻求解脱,在乘龙直插云天中遨游,在苍天扶桑叶盖天际的壮阔恢宏之景中自我陶醉,但悲情痛苦,还是从字里行间中隐隐约约的透露出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