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次元小说 > 我可能是个假道士 > 第142章 犹是孤帆一日程(2)全文阅读

第142章 犹是孤帆一日程(2)

望舒眼见那张虔陀被阁罗凤斩首,一时间心乱如麻,又见先前见过的那位上主一时在半悬空中凝聚身形,直直拦在自己与凤鸾面前,心中也是一惊,随即知晓了此事的因缘,暗道自家师父和皮罗阁果然说得不错,此事只怕就是眼前这位上主暗中推动至此。

凤鸾没有见过上主,却也听委蛇描述过上主的威能,此刻亲眼见了,心中也是惊惧非常。始终她与委蛇乃是妖族,对于气息的感应比之望舒要来得清晰许多,先前上主显化身形之时,已经叫她吓得浑身一个哆嗦,差点直接翻落云头掉下去。也是好在此番前来之时,凤鸾就是做好了各种心理准备,此刻虽是害怕,倒也强自镇定,没有像委蛇那日一般不堪。

上主阻拦住了望舒与凤鸾的去路,一声问好之后也就不再说话,只是面无表情地看着两人,却是叫他两人心中都是有些发麻。这半空之中,夜风呼啸,上主先前的一句话语虽是亲切,却也没有带着任何情感,听在两人耳中,虽是没有什么威胁之意,却又着实叫他两人警惕非常。

望舒看着上主,也是知道今日不将此人打发了,只怕自己就是前进一步也是万难。心念飞转之下,望舒一面强压着心中的恐惧,一面说道:“我当是谁,原来是你!时隔一年不见,先生倒是一如往昔,却是我当日不知,先生原是一位大神通者。却不知今日之事,先生为何插手其中,坏了南诏的气数,要叫诸多百姓遭逢莫大劫难,着实造孽!”

上主听着望舒的话,也没有什么神情表示,只是淡漠道:“我看那云南王与云南太守纠葛极深,已是结下莫大因果。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不如叫此事就此了结,惹来一时灾难,避开遗祸万年,岂不是一件好事?”

望舒一愣,却不料上主会这般解释自己的行为,一时也是说道:“那张虔陀乃是唐王派下的封疆大吏,先生就是不知朝中之事,也不该这般轻易地坏了他的性命去!今日之事,唐王定不会善罢甘休。一旦李唐发兵来攻,南诏岂不是要灰飞烟灭?”

上主闻言答道:“望舒小弟,枉你修行多年,却是不知天机奥妙。李唐风雨飘摇,大劫只在眼前,饶是气运雄浑,避得过此番劫数,却也是有心无力,再不能为难南诏万民。你道家谦和清净,与世无争,自是好的,只可惜那阁罗凤乃是不俗人物,与你道无缘。强自压抑他的本性,远不如舒展来得有效。南诏国运正浓,不该亡国于此,你且放心就是。”

望舒听上主又说起气数一类深奥复杂的道理,一时也是无话可接,却是这一国气数,看出来不算本事,知道如何把握才是真正的大能。望舒等人修道时日尚浅,比不得灵均老道那般把握周全,此刻听见上主这般话语,一时也是无从反驳,值得换话题道:“先生这般大能,来此西南苦寒之地,究竟有何贵干?”

上主也不在意望舒突然改变话题,就像一个慈祥长者一般,依旧淡漠道:“南诏的气数,以尊师一人手段,只怕难以把握全局,少不得要我帮些忙。只是我之道非你道,行事多有不同,却也无可厚非,大家较量手段,也就是了。灵均道长不远万里,赶赴西南,难道也是大公无私,襄助南诏百姓么?”

此言一出,望舒心底一紧,连带着身下的凤鸾都是抖了一下,却是听上主的意思,灵均老道此番前来西南,还有隐情,未曾与众人说得清楚分明,先前他所谓的建立一方洞天福地,虽不是虚言,只怕也不是全部。

也不知为何,这上主的话语十分平淡,神情也是一片淡漠,可每一句话说出来,都叫人打心底里愿意相信,又是不容置疑。望舒倒也知道,修士修行到一定的境界,自身与自然融洽万分,少不得会带有些许异象在身,举动间有着不同于常人的能力。只是从表面上看,望舒倒也看不出上主的真实心意,只隐隐觉得此人神通无量,又是掌握着些许自己不知之事,一时不好质疑。

上主见望舒神情有异,一时也是不管,却又转头看向地面之上,就见那张虔陀的无首身躯已经倒地,百姓们用竹竿挑了他的头颅,说不得要大肆整治一番。看了片刻,上主这才转过头来,又是看着望舒说道:“望舒小弟,你看罢。仗着大权在手,欺压一方百姓,是个什么结果。张虔陀身份关键不假,自己作下的孽也是真实不虚。他今日有此报应,才是天意民意,天人一心。此大道耳,你且不知,日后定有分晓。”

说着话,上主也不等望舒回答,就见他的身躯一时消散在空气之中,留下一句毫无感情的话语道:“望舒小弟,你我今日一见,又要相别。他日相见之时,希望你能有所感悟才是。”

望舒眼看着上主离开,好半天才苦笑道:“见一次有一次的怪事,以后莫要相见才好……”

凤鸾这下才能掌控自己的身躯,一时舒缓了精神,带着些许惊恐意味,轻声问道:“望舒,那人走了,我们下去么?”

望舒轻轻摇了摇头,遗憾道:“张虔陀已死,南诏大祸将临。你我此刻下去,也是于事无补,还是尽快回转,禀报了师父才是。至于阁罗凤,就叫他先冷静些许,数日之后,自能见到,也不急在一时。”说着话,望舒又是看向地面上已经呆住的阁罗凤,一时暗叹一声,随即与凤鸾转身离开了。

而此刻地面之上,城中百姓们已经陷入了一场狂欢之中。不管张虔陀被杀之前传来的那道声音是什么意思,至少眼前这位欺压众人多年的云南太守已经身死,一切总算是有了一个结果,也是给百姓们的一个交代,叫他们心中还是十分欢喜舒畅,又是多年累积的怨恨一时爆发,已经有人用竹竿挑了张虔陀的头颅,扛着游街示众去了。

张虔陀作为云南太守,政事上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关键是他生前对整个西南蛮人都抱有莫大歧视,无论是作为南诏国主亲族的乌蛮人,还是与乌蛮人一同治国的白蛮人,还是栖身山野之中的寻常蛮族,甚至是一些比较小的部族,他都一视同仁地施行奴役政策,又是上行下效,手下的众人对西南民族也是压迫剥削,十分残酷。

整个西南的百姓,对于这位非我族类的张虔陀太守,早已心存怨恨,又是多年来饱受他的欺凌,早已到了一个爆发的边缘。今日阁罗凤亲自率兵攻入太守府,又是砍下张虔陀的头颅,一时之间也是给百姓们出了一口恶气,却是叫众人愈发崇敬于他,更是团结。

只是此刻的阁罗凤,却是没有这等心思去体会百姓们的崇敬。先前半悬空中传来的那道声音,别人尚有疑惑,他却知道得清楚,正是三清观中的望舒道人前来阻止。只是不知为何,望舒道人来迟一步,张虔陀的头颅已经被阁罗凤砍下,大错已经铸成,死者不能复生,却是叫阁罗凤一时间心乱如麻,不知如何是好。

收到张虔陀的书信之时,阁罗凤的确是热血冲脑,怒不可遏,恨不得杀张虔陀而后快,还要生啖其骨肉,活剥其皮发,才能一泄心头只恨。阁罗凤敢这样做,乃是吃准了唐王不会太过为难南诏,一切种种,自有李唐与南诏之间的政事往来摆平。可今日望舒道人降临,说不得就是代表了灵均老道的意思,却是众高人把握天机未来,只怕此事没有阁罗凤想得这般简单,却是大事不妙了。

一时之间,阁罗凤呆呆站在原地,手中的鬼头大刀也是一时脱手落地,生生刺入地面几寸,稳稳立柱,却是显出一种狰狞的杀伐意境,叫人望之胆寒。一旁的兵将见阁罗凤愣住,也是猜到先前的声音只怕是望舒道人前来阻止,一时间心中也是惴惴,却又是在这等大庭广众之下,着实不好让阁罗凤露出这般软弱神色,连忙有人上前将其扶起,又是奉上烈酒给他压惊。

阁罗凤虽是人王帝主,却也是世俗凡人,正是神仙都摆脱不了七情六欲,他一个俗人又如何能够自我解脱。一碗烈酒下肚,阁罗凤心中也是活泛起来不少,转瞬又是发狠,暗道今日之事,做了便是做了,人死不能复生,世上也没有后悔药能寻来。张虔陀死在自己手里,也是恶贯满盈,自招恶果,若不杀他,自己也是难以向百姓们交代。

想到此处,阁罗凤爽性不再考虑望舒的事情,却是一时站起身来,走入人群之中,看着众人对张虔陀的尸身发泄怨恨,又是听着他们对自己的崇敬欢呼,一时间只觉得如在云里雾里,宛若身处梦中,不知过去未来如何,难辨今后吉凶走向。管他明日天崩地裂,却是今日美酒就在眼前,阁罗凤一时豪饮,加入百姓之中,与他们一同欢喜喊叫,自是不提。

而远在百里外的三清观中,从上主显身的那一刻起,灵均老道面前漂浮着的水镜便是一时破碎,化作点滴清水,重归天地自然之间。眼见这般变故,在场者众人都是一惊,随即也就猜到事态发展,却是皮罗阁先前所说的那位大能出手干涉,望舒这一次只怕是无功而返。只是张虔陀的性命难以救下,望舒的生死还是叫众人十分挂怀,却是那等程度的大能,生杀予夺只在一念之间,却是着实叫大家担心,也只有灵均老道还依旧保持着镇定。

众人在焦虑中不知等待了多久,这才听见远处传来一声凤鸣,随即就见凤鸾和望舒一时从半空中落下,一看两人都是汗湿了衣裳,却是面对上主那等威能,任谁也不能保持镇静克制,能够安然回转,已是大幸,着实不能再奢求其他。

众人连忙七手八脚,将望舒和凤鸾迎回三清观中,又是端上美酒,给两人压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