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次元小说 > 我可能是个假道士 > 第115章 遇仙客求玄问道(5)全文阅读

第115章 遇仙客求玄问道(5)

安禄山是死在夜里,灵均老道回转之时还不曾天明。望舒他们这一夜被数千里外发生的种种事情扰得心烦意乱,又是被熊道人一番高论镇住,便也彻夜没睡,只当灵均老道这一去还要许久,却不料他这般快就回转。

与熊道人讨论了些许陈老道的看法,灵均老道也是显得十分疲惫,却是他一个修士,一夜不睡也就算了,这连番元神显化,却是颇为耗费精神。不过即使疲惫,老道倒也没忘了该做的事情,一时唤过望舒等人来,将先前几位教宗灌注在他识海之内的意识复述了一遍。

原本的灵魂元神的秘法,灵均老道自己也是掌握着的,要想将这份意识从识海之中重现出来,灌注入别人的脑海之中倒也不算什么困难的事情。只是望舒等人生来元神有些特殊,却是不受一切元神秘法的影响,若是像九幽道教宗那般显化出来给他们看或许还有些效果,要想直接灌注意识给他们却是万万不能,莫说灵均老道,只怕这普天之下,也没有任何一人能够做到。

也正因此,灵均老道才坚定不移地相信上主不可能古惑得了望舒,却是望舒自己并不是一个小孩,自有成熟完善的心智和观念,寻常不符合他观念的意识,自是难以说服了他;而若是要用什么秘法之流,直接影响他的神志,又是受到他自身元神特殊的抵制,自然不会生效。

所以现在,灵均老道只得是将自己得到的,关于冯元清等人经历的一份意识重新述说显化,仔细讲解,才叫望舒他们了解了一个大概。任何一件事情,若是从一个人的记忆之中提取出来,视角就是较为单一而局限的;而随着人数增加,整件事情的视角就会愈发宽广完善,却是能够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看待,比起自身经历的收获都是不小。

望舒这下子才算知道,自己被九幽道教宗偷袭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一时也是觉得后背发凉,又是满带感激地看向身边的嘉月和大师兄,知道他们为了救下自己一条小命,也是着实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听着灵均老道讲述,看着他演化出来的诸多场景,许久之后,望舒才长叹了一口气,轻声道:“没想到这一次以己之心,冯师兄他们也有这般奇异的经历。只可惜我所见的种种,不能完整从识海之中剥离出来,与他们分享,否则大家的意识交融一处,只怕还会有更深刻的理解才是。”

灵均老道也知道望舒一直再为没有领悟女娲宫圣人道场之中的后三幅壁画而懊恼,此刻看见了冯元清等人的收获,又觉得自己十分对不起他们,却是得了他们的经历,却不能与他们分享自己的,于情于理,都叫他有些愧疚。

不过正如灵均老道一贯所说,有些事情,并不是知道得越多越好,望舒不过是领悟了三幅壁画,就遭逢了冥冥之中的气数镇压,差点身死道消,若是他当时再领悟一些,只怕这因果就要更重了。而冯元清等人,已经得到了足够的好处,再多给他们一些,只怕也会影响他们的气数,却是他们的这些收获,并未像望舒一般,已经通过陈老道的传播,分出来部分给诸多修士。

一直想着,望舒却是“咦”了一声,一时反应过来道:“师父,这其中,似乎没有元香师姐的经历?虽说元香师姐被那九幽道教宗掳走,照理来说也该是进入了一份虚空通道,有所收获才是呀?弟子并非贪图师姐的收获,只是冯师兄等人愿意分享,却独独少了元香师姐,似乎不太合理?”

灵均老道点了点头,轻声道:“陈祖师已经将你所得的一部分体会,分享给了中原道门的所有教宗高人,冯元清他们的师父,为着替他们偿还这一份因果,才将这些意识交给为师。至于你元香师姐么……许是她师傅不愿意罢!”

望舒等人想想,倒也能够理解,却是元香的那位师傅如霜道姑,的确是给他们留下了非常不好的映像,要是说她不愿意分享这些经历,倒也说得过去。

只是望舒自己不知道,如霜道姑没有分享这部分意识给他,原是因为她与灵均老道已经大吵了一架,撕破了脸皮,自然不会巴巴舔脸来了断因果。灵均老道也不愿意望舒他们知道自己先前的所作所为,却是这护犊子的事情做起来舒坦,说起来却不好听,若是叫望舒他们知道了,只怕会叫他们心里生出骄横来,却是有些不妥。

眼下陈老道那边要等世俗中的弟子调查了安禄山的死因来,仔细分析上主在这件事情之中参与的程度和目的,才能把握下一步的走向,故而一众教宗高人,暂时就可以回转自家山门,好好教授弟子,不必再聚在一处,推算天机。

而三清观这边,一时也是没有什么太麻烦的事情,左不过是一些日常的功课和对山门的维护而已。先前在冯元清等人的意识之中,望舒也看见了自己被偷袭之后,天空云层之中,缥缥缈缈某处间投来的关切目光,自是知道那是已经化身天道之中,成就一方土主的南诏诸王和柏节夫人对自己的关怀,也是十分感念,便也抽了时间,去各处祭拜了众人,类似于民间百姓所谓的“还愿”,不过本质也就是朋友之间报个平安而已。

而灵均老道,则是不再过问中原之事,一心一意教导诸位弟子,以求他们能够尽快掌握些许宙光法门的奥妙,今后若是对上了上主,也不至于束手无策。只是这宙光法门,比起虚空法门还要高深艰涩,又是看不见,摸不着,难以琢磨,饶是众人细心揣摩,还是一时半会儿间难以领悟出什么深刻的东西来。

而另一边,安庆绪在上演了一场“臣弑君,子弑父”的大戏之后,也就如愿以偿地坐上了大燕皇帝的宝座。然而此时,在上主两番出手干涉之后,先前被道门扭转的气数却是再度偏向了李唐。

李亨自立为帝,接掌李唐气数之后,凭借着战乱的诸多影响,一时整肃了李唐朝政上下,虽是还不能说吏治清明,却也是比起李隆基晚年之时好了许多,又是得到地方百姓的支持,叫他一时间拉起来一支足以对抗安禄山叛军的队伍,又是慧眼识珠,启用了名传后世的郭子仪,拜其为兵部尚书,统领讨伐乱党之事。

至德二年,郭子仪率军北上,沿途士气高涨,凯歌高唱,在短短半年时间之内,就扭转了李唐和安禄山叛军对峙相持的局面,几番击溃了叛军队伍,越战越勇。九月,郭子仪率领李唐大军,联合回纥援军,与积香寺前后夹击了安守忠和李归仁的叛军,大获全胜,杀敌六万,最终顺利收服了长安城,重振了李唐大军的威风。

都城收服,国运就此扭转,李唐军一时间展现出了不亚于隋末之时的那股子凶狠战力,趁胜追击,一路逼得安庆绪且战且退,横渡黄河,有收回了东都洛阳,将中原一带重新安顿下来。原本到得此事,安禄山起兵作乱一事就可以一鼓作气平息,偏偏道门先前牺牲众多修士,布下周天星辰大阵来扭转的天意在这个时候又表现出了威力,郭子仪所率领的大军,被史思明在建邺击败,又有小人向李亨进了谗言,将一切罪责推到了郭子仪的身上,叫李亨将其召回长安,解了兵权。

因着郭子仪本身气数雄厚到了一个极致,比之当今的唐王李亨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本人虽是没有配享皇室荣耀的命数,却也是李唐郭氏一门浓烈气数的.asxs.,日后在他的孙女带领下,郭氏享有七朝五尊的无上荣宠,非比寻常,故而郭子仪虽是被解了兵权,却是没有受到更多的责罚,未曾像高仙芝等人一般获罪。

再往后,便是安庆绪、史思明与李唐王朝的长久对抗。谁也没有想到,安禄山起兵作乱,竟是给李唐带来了长达七年的战火纷飞,却是在这段时间里,叫整个李唐上下陷入了动荡混乱之中,对后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七年之中,安禄山所建立的大燕王朝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大戏,却是安庆绪弑父,又遭史思明弑君;史思明自己还没坐热皇位,又被儿子史朝义杀死。在这一幕幕的君臣父子之中,安禄山的大燕王朝逐渐人伦崩坏,分崩离析。

道门逆转的天数,原本是应在李隆基和安禄山两人身上的,因着上主两番出手,叫这两个承受了气数之人提前退离了人王帝主之位,削弱了道门对李唐天下造成的影响,却也无法改变安庆绪和史思明手握大军,李亨麾下依旧混杂着庸碌奸佞之臣的情况,最终也只是为李唐挽回了一线生机,却也没有教其再复先前的无上荣耀。

安禄山已死,李隆基则是以太上皇的身份苟活了下来,又在至德二年回归了长安城的王宫之中。只是此时的李隆基,已经是受到李亨忌惮的太上皇,被软禁在甘露殿中,又是因马嵬坡之事,一时叫他耿耿于怀,思念成疾,晚景却是十分凄凉。

五年之后,宝应元年四月初五,李隆基在甘露殿中驾崩,享年七十六岁,在位四十四年,是为玄宗皇帝,后世又称明皇。仅仅玄宗皇帝驾崩之后十三天,宝应元年的四月十八,重病缠身的李亨也驾鹤西去,崩殂身死,是为肃宗皇帝。

次年春开,史思明部下投降,其子史朝义自缢身亡。历时七年零两个月,后世称之为“安史之乱”的战乱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