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次元小说 > 我可能是个假道士 > 第33章 芳姿谪下佛宫来(3)全文阅读

第33章 芳姿谪下佛宫来(3)

新来的两位大德,也是看上去着实年高得寿的人物,都是皱纹堆垒,须发皆白,老眼昏花不说,行走都需要靠着一旁的小沙弥搀扶。

其实也不怪灵均老道尽找些老朽和尚来帮忙,而是和尚们一般不求此生的长存,而是求来世的安乐,又是这天地间的道理,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领悟通透的,无论是佛法还是神通,都需要积年累月的修行和苦功才能有所成就。

一众道士,始终是入门之时就修成无漏之法,稍有些慧根的证得长生也是不难,有着大把的时间可供使用挥霍,两三百年岁月寻常只作等闲;和尚们却是没有这样的机缘,寿元与凡人相差无几,到得修成大神通的时候,一般都是历经数十年岁月,肉身垂垂老朽,也是无可奈何的。

然而不得不说,佛门修行之法,与道家证道升仙之事相比,也是各有千秋,却是一个不足百岁的老和尚,若是自身慧根过人,平日里修行又是虔诚而刻苦,倒是很容易修成诸多神通,坚持下来也能证得所谓的“菩萨果位”,与道门一众高人相比,各有所长,难分高下,也是大能者一流,断不可小觑了的。

就拿眼前这三位老和尚来说,虽然看上去他们一个个都是老得不成样子,行动都是艰难;然而一旦叫他们施展起神足通来,就是一般的道门修士,未修成虚空挪移之法,只怕还追他们不上,乃是和尚讲究一个随缘,没有事事依靠神通的手段,否则以他们这等衰朽的身躯,别说三天,就是三年,也是来不到这终南山洞天之中的。

一众道门高人,虽是甚少与佛门的僧人有所往来,倒也着实晓得他们的这等脾性,故而面对僧侣之时,从来不会以貌取人,倒也都是礼敬,也是谁也不知道,面前一个看上去马上就会断气的老和尚,下一刻会不会化身为金刚明王。

听得新来的两位大德也称呼自己为“宝月光佛”,望舒就晓得自己这个佛陀正果是坐定落实了,暗叹释迦摩尼如来身为周天神佛之中,智慧和力量都是佼佼人物的大能者,自然是把握因果,算无遗策,不单是法雨和尚得到了点拨,只怕是天下所有修成神通的僧人,都已经晓得了自己在佛门之中的身份,叫他感慨的同时,也是尴尬非常,只得连忙回身还礼,又是无话可说。

终南山这边,自从陈老道成仙飞升之后,其实一应事物,大多都是落在了灵均老道和吕道长的管辖之中,倒也是并非他两人有心插手,完全是张老道自己寿元将尽,一心修行证道,不问世事的缘故。今日几位佛门大德前来,张老道也是难得露面,亲自操持,一应礼数俱全,着实重视此事。

事实上,在中原道门的一众高人之中,张老道虽然不是修为最高,能力最强的一位,却也着实因着寿元长久,辈分极高而身份不凡,除却终南山现存的五位超脱寿元桎梏的祖师之外,张老道便是中原道门之中年纪最大的一个,寻常莫说是终南山弟子,就是其余洞天的祖师高人来了,能够见他一面,都是十分难得。

在几位年纪不会超过三百岁,完全就是自己小辈的佛门大德面前,张老道却是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亲近和礼待,也是着实晓得,浩劫临头之下,一切气质脸面都算不得什么,和尚们虽是年纪要比自己小上许多,修为和神通倒也是着实不弱,故而几位大德进得终南山洞天之中,竟是与张老道平辈论称,若是放在寻常往日,乃是连想都不能想的。

眼见得望舒还礼,新来两位大德也是着实紧张而兴奋,一时缓步上前,绕着望舒看了许久,脸上的神情又是欢喜,又是拘束,却是佛门大德,在凡尘俗世之中身份高不可攀,可真站在了释迦摩尼如来亲口承认的佛陀面前,却着实叫他们有些手足无措,也是信仰太过虔诚,不容置疑的缘故。

一面是担心老和尚们的身体情况,一面也是着实感到尴尬,望舒也是连忙开口,邀请两位新到的大德尽快落座,却又听这两位大德口齿含糊,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什么,大概是佛陀真身面前,他们不敢放肆端坐,非要请望舒先坐下了,他们再坐在望舒的下首,才算恭敬有礼。

灵均老道看着三人纠缠,也是很有些不晓不得的意思,眼见得望舒已经恨不得直接闪身让开,这才轻咳一声,开口道:“两位大师,诚如世尊如来所说,宝月光佛如今已是投身道门,自由师承法统。两位若是纠结与这等虚名,只怕要叫老道也着实为难,却是作为望舒的师尊,老道也不好叫几位大师屈居老道之下。”

从信仰上来说,两位佛门大德是无论如何不能在望舒面前失礼;然而从世俗佛道之争来看,他们也是不愿意落在了道门一众人等的下方。诚如灵均老道所言,无论望舒的身份如何,他始终还是道门弟子,若是论资排辈,望舒的辈分着实是算不得太高,头上还有师父师祖,若是再算上张老道这个活化石,那么执意要在望舒下首的两位大德便是彻底没有了什么身份可言。

一时纠结犹豫,两位佛门大德便也微微点头,在自己徒弟的小心搀扶之下,缓缓坐在了法雨和尚的身旁,又是见得法雨和尚静静端坐,眼观鼻,鼻观心,诸事不闻,老神在在,也是叫新到的两位大德无奈叹气。看这样子,他们也是晓得,法雨和尚不曾遭遇他们此刻的尴尬,只怕是在望舒之前就来到了此间落座,既保留了自己的身份不失,又不至于在望舒面前无礼,免去了一番尴尬,这才是先到的好处。

看着平日里法相庄严的和尚,因着自己的身份突然变得像小孩子一般,望舒也是着实觉得好笑,又是不能表现出来,只是转头对灵均老道说道:“如今已有三位大德驾临,却不知师父总共邀请了几位,另几位又将在何时抵达?”

灵均老道笑了笑,说道:“为师此番拜访诸位大德,共得六位高僧大师,深明大义,愿意相助,前来此间。另有三位大师,因琐事缠身,恐怕会迟缓一两日才到,今日应到之人,已经尽皆在此。”

望舒闻言点头,也晓得这几位大神通在身的佛门大德,有些是隐身凡尘俗世之中,诸事不管,逍遥自在,无牵无挂,随时可以动身离开,自是要来得早些;有些大德却是备受凡人推崇敬仰,或许在某一处庙宇之中身居要职,有诸多事务需要安排处理,一时抽不开身,倒也是情有可原的。

知道今日不会再有新的佛门大德驾临,望舒便也抬头看了看张老道,见得张老道对自己微微点头,他便也一时缓步走到三位大德面前,抬手施礼,又是吓得三人连忙起身,高宣佛号,恭敬还礼,一时间你来我往,又是着实热闹了一番。

好不容易劝说三位佛门大德安心落座,望舒这才得以开口述说一切因果原委道:“几位大师慈悲为怀,为黎民百姓,苍生疾苦计,摈弃门户成见,屈尊驾临,解救万民于水火,叫我着实佩服!”

三位大德连道不敢,也是在他们的心中,望舒自己身为佛门宝月光佛,身先士卒,投身道门之中,已经是叫他们五体投地之举;相比之下,他们摈弃佛道两家在世俗之中的争执,前来道门洞天相助,略尽绵力,就显得不是那么要紧和伟大了。事实上,这也是释迦摩尼如来要给望舒一个佛门正果的缘故,却是只有佛祖自己以身作则,才能使得凡俗中一众大德僧人从善如流。

而望舒自己,也是晓得其中关窍,却也不得不说上这几句场面话,将几位老和尚捧上一捧,以大义之名将他们稳住了,才好请他们进一步帮忙。原是灵均老道请来这几位大德僧人,一方面是要促成佛道两家的无间合作,可更重要的,还是需要寻求他们的帮助,请他们提供法门和道理,帮助望舒开辟出一片虚无梦境来,提供给一众高人畅通交流,共商面对浩劫之事。

浅显的梦境法门,道门这边其实也有一些,像是梦境成就法之类的手段,望舒甚至自己都在修行。这些法门,都是千年之中从佛门之中流传出来的,一众高僧大德都是知晓,也不曾阻止。可是如今望舒需要的,已经不再是这等简单浅显的法门,而是法门的根本和道理,却是不那么容易开口的,始终道门所掌握的虚空和宙光两种法门,也从来没有与一众佛门高僧们共享过。

好在是三位佛门大德,在来到终南山洞天之前,就已经从灵均老道口中晓得了事情的原委,这下子听得望舒开口,心中倒也有数。就见法雨老和尚颤颤巍巍站起身来,朝着望舒旋腕合十道:“阿弥陀佛,南无宝月光佛!佛祖传下法门,我等一心修行,就是为了拯救苦海众生,自是义不容辞。昔日我佛,为渡众生,可以割肉喂鹰,舍身饲虎,连佛自身,都能舍弃。如今浩劫临头,区区神通,无非是工具而已,相助各位施主,于人于我,都是两利的!”

法雨和尚言罢,另外两位大德也是纷纷点头,表示认可。望舒见得和尚们这么好说话,一时心中也是大定,便也露出笑容,一时合十感谢,倒是在那一瞬间,望舒身上似乎真有佛光佛性展现出来,宝相庄严之下,也是着实叫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