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都市小说 > 三国之诸葛天下 > 第三十二章 巧遇蔡邕全文阅读

第三十二章 巧遇蔡邕

过了几日,诸葛氏的家业全部变卖与那朱县令,双方交割完毕。诸葛氏又增添许多的钱财,黄金共有二百二十万两,白银二百五十万两,其他珠宝财物不计。

不久,糜氏如约而至。

诸葛玄便心疼地让人将黄金百万两、白银百万两交给了糜氏,但却坚决执行,不打马虎眼。

又过一阵,诸葛诞、诸葛绪和诸葛瑾纷纷请辞,带上相应的人员,属下随从,黄金二十万两,各地赴任。

此中不表。

话说两头。

诸葛亮与诸葛绪自洛阳城门外分开后,便一直随着官道,不紧不慢地走着。

一直走了十来天,快到了豫州陈留郡附近。

此时官道变窄,走面几辆马车缓缓地走着,诸葛亮只好让人跟在这些马车后面,慢慢地前行。

突然,诸葛亮的马车,可能因为官道太窄,不知是怎么了,突然受惊,急速地往前面的马车撞去。

看到这种情形,于禁大急,想靠近拉住马缰,可惜受惊的马狂性大发,拼命地往前冲去。

马车内的诸葛亮紧紧地抓住车厢,虽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但诸葛亮素来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倒也还算是镇定。

砰!

诸葛亮的马车撞上了前面的马车,受惊的马车总算是略缓了一阵,于禁趁机快速上前,拉住了马绳,制服了横冲乱撞的马车。

于禁急忙下了马,往马车厢内一看,待看到诸葛亮安然无恙,总算是放下心来了。还好,大惊无险。

前面的马车被这么一撞,顿时不再平衡,车厢摇晃,左右不平,便听嘎然一声,竟然被撞倒了。

随着马车倒地,车厢裂开,哗拉的一下子。

一车厢的书籍,随着散落满地。

厚厚的是经书,洁白的是字帖,折叠得到处可见的是平时的注解。

诸葛亮稳了稳心神,下了马车。看了被撞倒在地的一车厢书籍,心里暗念:摊上大事了,这回要糟糕。

能有这么多书的,肯定不是平常人物,一般的家庭能有三五本书,便算是不错了。如此多的书,恐怕撞上的是一个大人物了吧。

诸葛亮由一地的书籍,联想翩翩,心里在想怎么应对接下来的局面,但愿马车的主人是个讲道理的,不然今天这事就不好搞了。

走在前面的马车,听见了动静,也都纷纷停下来。一行人往后面走来,想一观究竟,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最前面的是一个老者,头发花白,须长脸慈,后面跟着一群家仆,倒是来势汹汹,面容不善。

老者一身的便服,难以猜测其身份,但观其举止投足之间,自带一种久在朝堂的感觉。这是长年为官的官威,诸葛亮自然熟悉这种气息。

老者虽面有不愉,但却不出言训斥,料来是性格极好,脾气温和之辈。

“老丈有礼了,还请老丈息怒,在下管教不严,以令马车冲撞了老丈,在此向老丈赔礼道歉了,这便派人将散落的书籍一一拾起,恢复原状,还请老丈多多恕罪,海涵一二。”诸葛亮不待老者开口,便先行了个晚辈礼,开口赔罪。

看到满地的书籍倒在地上,老者是心疼的,向来看书如命,但又发现始作俑者只是一个几岁小孩,便也无心责罚,正想着如何善后,沉思中的老者却被这小孩的彬彬有礼给打断了。

“此乃马车受惊,非你之过。小公子无须在意,待老夫将书捡起来便是了。”老者一直以来极重家教,家风淳朴,看着这小孩对自己作了个非常标准的拜见礼,也不好不回应,落了礼数,只收好起了心思,与这小孩谈起话来,以宽其心。

“老丈宽宏大量,实乃晚辈学习的楷模,还请受晚辈一拜。”本来诸葛亮已做好心理准备,受这老者一番责难,谁知对方竟然大度如斯,令人可敬,只好衷心地感谢,又行了谢礼。

“小公子不必如此,相逢便是缘,因书结缘,可是一大美事。如今天色已不早,我等还是先将散落在地上的书捡起再说,一来除掉泥尘,以免书籍受损;二来也好早些赶路,前往投宿。”老者心里一直记挂着掉在地上的书,想早些捡起,也好启程投宿。

毕竟,这年代,书比人珍贵。很多书,都是孤本。书不经火,又不受露,久放嘛容易发霉,常读又多磨损。因此,常常有人挑了些好天气,将书拿出来晒,以增加其使用寿命。

“老丈所言在理,是在下疏忽了。书籍乃人类进步的精神食粮,不可不重视之。在下这就去捡书,待捡完书后,再望老丈能指点一二,以便在下增长见识,受益无穷。”诸葛亮也不管不顾自己的身份,卷起衣袖,叫上于禁等人,走到倒地的车厢旁边,一本一本地仔细拾起地上散落的书。

“如今车厢已裂,纵是将书籍全部拾起,也无多余的马车可安置,这可如何是好。”老夫看这小孩倒是挺机灵聪明,也不自恃身份,竟真的动手捡起书来了,一时改观不少,印象分大涨。只是想到就算将书拾起,却也没马车可装,不禁发起愁来了,喃喃自语。

“老丈勿忧,如今车厢已裂,可将书籍放于在下的马车中,此事乃是因在下而起,在下必定将书籍完整无缺给老丈送回去。也请老丈万莫拒绝,以在下一个弥补的机会,以全在下一片心意。”诸葛亮细心地擦掉书上沾着的草屑,又吹走了书上的灰尘。听到老者的感叹,心思暗转,便生一计,一举破解地上的书无车可装,又能修补拉近与老者的关系。

“如今岂不是为难公子,公子若是没了马车,如何赶路。要是公子不嫌弃,还请公子与老夫共乘一辆,待到前面县城,重置车马,再行上路。”老者瞅了瞅自己尽是书籍的车队,唯有二辆马车没装书籍,一辆是家中女眷,一辆便是自己坐的,这小公子慷慨识礼,也不忍他骑马步行,便出言相邀。

“固所愿,不敢请也。冲撞叨扰了老丈这么久,却不识老丈,敢问老丈尊姓大名,如何称呼?”诸葛亮看满地的书籍,便知是饱学之士,诗书之家的老者,正愁没机会与之交谈,多多增益。

“老夫蔡邕,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人。”蔡邕一脸淡定地自我介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