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穿越小说 > 回到石器时代 > 第二十五章 刀耕火种全文阅读

第二十五章 刀耕火种

丰收之后,巫特地准备了一个盛大的祭祀活动。全族人集中在马场上,架起几个锅,煮上各种肉。同时为了保留大荒原的传统,石路也吩咐叶烤了一些涂满油的鱼和几只狼。

等祭祀仪式结束,收回骨矛以及图腾兽旗以后,盛大的宴会开始。这次宴会一是庆祝丰收,二是顺便欢迎新加入的成员。

按之前的规定,这六十人都要改姓华,自动成为部落中华氏族的成员。石路认为以后可能陆续的还会有加入的人,所有的都姓华也不合适。

接受完这一批以后,新来的成员除非长老会议有特殊要求,都将不会姓现有的四个氏族姓氏,以后只传本氏族的后代。

新加入的六十人一开始很紧张。他们没有坐过竹排,回来的路上都担心被人给扔下去,又怕被抓去祭祀神灵。

不过进入华村以后就被这里的环境惊叹了,住着比帐篷好的房子,吃着从未吃过的煮的汤,以及几乎吃不完的鱼和肉。

在他们心目中,这里就像巫口中的神住的地方了。而这里的人个个面色红润力气十足,不像他们面黄肌瘦,全身都有些泥巴和寄生虫。

一开始族人带着他们去洗身子,草木灰简单的消毒,用艾草擦全身的时候,他们都面如死灰,觉着这是准备把他们当做祭品。

但看到这里每个人都会积极的洗澡洗脸,打扫周围的枯枝败叶的时候,才明白这里的人爱干净,这也是华族人看起来比他们清爽多了的原因。

发现华族人不再烤肉,而是用一种从未见过的工具,放入水和肉,煮熟了吃,让从未见过这个的新族人一下子就被肉汤吸引。要不是有人阻止,可能连锅都会被啃。有的孩子差点就啃了竹碗,幸好太硬吃不动。

而当看到比大荒原里找到的更白的盐的时候,他们都以为华族人遇到了神,才有这种传说中的东西。而对于房子,他们更好奇,为何整个墙壁都是白色的。

安排这些人的时候,桑特别兴奋,因为除了五个女人划归给叶以外,剩下的都将要进入劳动组。

分配完这些人的住房以及把他们分到各个组里跟着学习规矩以后,巫挨个的问了他们这一年在南方的经历。

当巫花了几天问完后,石路大致了解熊族这一年的状况了。熊族本来有六百多人,算是一个大的氏族了。就在去年春天快到的时候,所有人都在湖边等待羚羊群和牛群的北归。

熊族刚好就在湖东南遇到了狐部落的几个氏族,双方发生了战斗。熊族不敌,只好沿着湖出口的大河往南逃避,找到一个浅水的地方过了河,找了个山洞暂时躲避风雪。

当要返回的时候,河水涨了,就没法回去。

族长带着他们一直往南走,一路上食物非常匮乏,死了不少人。走了一段时间以后遇到了些从未见过的氏族和部落,有的友好而且和他们交换东西,有的则不断的攻击他们。

那些氏族生活的地方比较热,而且蛇类等特别多,族长就带着熊族往东南走,走了不知多久就见到一条向东的大河。顺着河往东走,直到冬天才到了一个巨湖边,巨大的湖经常卷起风浪,水是咸的没法喝。

熊族一看前路不通,只好后退了些距离,找到个森林,就在那过冬。

过完冬天以后,由于食物缺乏,好多人又病倒,族长只好带着人们顺着河岸逆流而上,期间也看到不少的支流但基本都没离开过主河道。就这么走了很久,逐渐的猎物多了起来,有时候碰到支流阻断了前行的道路还得绕很远的路。

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众人才发现这河的上游好像很熟悉。继续往上游走,到了七月的时候发现了当初他们渡河的那地方。只是这时的水量依然很大,所以熊族长就打算先在周围打猎。只要在下雪前能回到星星湖边就行。

他们的南方之行是失败的,最终还是要回去自己熟悉的土地。

而他们也透露说,南方的一些地方他们见到过类似华族用来堆放柴草的草棚的建筑,当地人就住在里面。不过没看清他们是怎么生活的就被赶了出来,有的也使用一些有毒的长矛,没有看到华族使用的弓箭。

石路一琢磨,也许这附近还真没有什么人,华谷短期倒是安全了。三面高山一面大沼泽,能够进来的目前就两条路,一条是野马来的路,一条则是沼泽南边进入狭长草地的路,那片地现在被命名为华坪。

不过这里还是显得太封闭,华谷里可以住很多人,开发了住个十几万都不成问题,只是人口来源是最大难题。只有等明年农业稳定才能考虑出远门,如果能建立一些贸易关系,发展速度就快了。

休息了两天,石路又让族人忙碌起来,九月初的时候应该种植一部分小麦,而紧接着新的建设就要开始。这次除了修理屋顶,多建点房子以外,还得用砖头把屋里以及院子的广场统统的铺好。不然从五月以来到九月,都是被人踩的乱七八糟的泥潭。

人居住的屋子边也得建些厕所,以免族人半夜都懒得出去而用以前的坏习惯,门口就解决。而给每个屋建设土炕的建议,是长老们一直都希望完成的。

村里用水已经增加,还得在北边引来一些水,地下用陶管铺设。陶管早就做好,薛选择了一些圆柱的干木头,把粘土粘上去,抹平了晒干,一整个连带木头放进窑里烧,质量一般但是胜在厚实。

和以及陆果带着民兵队先开始大采伐和建设,在溪水上游建了个水坝,把水分别引到马场和采石场。接着铺砖,砌火炕,建房等等。现在族人基本熟练了这些活儿。而薛则开始不停的烧制早就做好的砖,陶管。

石路带着劳作组在华村西边开始整理土地。民兵队采伐过后,先带着人在划定的地的周围割草,割出防火带。接着就把枯枝败叶等等统统的集中起来烧,整整烧了三天,才把底下的树根之类给烧没。

下了一场雨以后,灰烬才熄灭。劳动组这才把地化成几块,上面打一些平行的浅沟,然后慢慢的播种小麦——这次只用一半的种子,并且都是点种,保证节省。经过出芽率观测,每一亩八斤左右,按原来时空的标准太少,而且中间沟壑太多种的太散。

到了九月中旬,十五亩小麦才算播种完毕,要是种子足够用撒的方式,则没这么累。每块麦田一亩左右,都连在一起。

刀耕火种完成以后,建设的队伍还在继续忙碌,在麦田周边开挖排水沟,万一干旱了用来灌水,涝了得排水。附近现在由于狼之类减少,老鼠和野兔,各种鸟等增多,也得采取相关措施。

当石路把耕地的事儿搞定以后,民兵的建设工程也到了尾声,只有神马谷那里的房屋由于石路要亲自去布置,而没有弄。

神马谷中,石路打算把山洞修成一个干燥的仓库,一些设计的规划他自己虽然迷迷糊糊,别人更是一无所知,所以还是得他上。

石路先让人把山洞彻底清扫一遍,接着把里面的洞顶以及边上的突出石头敲平。坑坑洞洞全用石灰和石头填住,敷上一层草木灰、石灰、干草细沙的混合物。

接着在石壁上砌上砖头,顶部石路亲自砌,弄成拱形。砖砌好以后,就在内壁上刷些厚厚的石灰,这样 ,仓库就成了。

连着洞口处建了一栋房,房的一面墙就紧贴山洞,留个门用来进入仓库,分两间屋子,用来煮盐和居住。灶是专门砌的,有四五个,其中有煮粗盐的,有过滤简单的精盐的。

这次还把木栅栏扩充一下,把洞顶上也围起来。洞顶则铲平了盖上草棚储存柴禾,原来的泥潭边上也用砖头铺了一亩左右的平地,天气好可以用来晒盐。神马谷通往河边的路被修理一番,方便运送东西。

河边为了运盐的方便,石路特地用竹木做了个简易的码头,还建起一座小屋。

当所有建设完成以后,天气都有些凉了,雨也逐渐少了。快进入十月的时候,几乎没有雨。粟可以收了。

粟的收获很不错,将近三百斤,看起来很适应这里的环境。按势头明年可以种植十多亩。芋头叶这个时候也枯萎了。让桑带着人挖掘以后称,几亩芋头收获了将近三千斤。

冬天的食物更丰富,兔子已经有三百多只,有部分应该宰杀了,以免冬天食料不足而饿死。野猪也可以宰杀三头左右,繁殖还得等明年。

倒是鱼塘里不错,现在有上万斤活鱼,原来挖掘土锅泥的地方也建了个新的养鱼坑。与去年朝不保夕相比,今年彻底的解决温饱了。

现在就剩下准备过冬的事情,主要是烧制更多的陶器以及砖头,准备好材料,在冬天制作修理工具等事儿。

陶器的技术的改进也到了可以实施的时候,石路几个月前让人动手刻制的木盘,终于完成。他把木盘和竹管连接起来,就成一个简易的转盘,用来制陶。这种工具做出的陶比手捏制的更耐用。

当转盘最好以后,薛就进入了紧张的制胚中。石路要求他在下雪前多做一些,到了冬天就不用在冰冷的水中和泥。至于烧制,冬天那么多的时间,根本不用急。

这一年多以来一直忙忙碌碌,接任了族长就几乎没有放松过的石路打算好好的休息一下。明年还要更加深入的探索四周,事情或许更多,至今找不到金属矿石,以及人口少,都让他很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