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都市小说 > 仙家庄园 > 第四十三章 家族历史全文阅读

第四十三章 家族历史

李煜心里暗暗吃惊,万华公司在南方乃至亚洲可都是鼎鼎大名,据说这是一个家族企业,历史久远、财力雄厚、富可敌国,据说全亚洲能跟那些拿劳斯莱斯幻影当出租车的土豪国比财力的,万华算是其中之一。

没想到白莹居然是万华投资的负责人,饶是李煜对白莹的身份早有猜测,也是吓了一跳,这万华公司做事倒是蛮有魄力,白莹年纪轻轻就是这种跨国公司的负责人,真是“人比人得扔,货比货得甩”,自己要不要把这白莹当人质给绑架了,估计赎金都够几代人花了,随即他看白莹的眼神都变了。

“你想多了!”,仿佛猜透李煜心中所想,白莹说道,“我虽然是个负责人,但是也只是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可没有多少决策权,况且万华涉及的业务繁多,我只是负责其中的一项业务。”

“早说嘛!吓得我心脏都快跳出来了,差点做违法犯罪的勾当!”李煜忙搅起一阵水雾,掩盖一下跌宕起伏的心绪。

关于合作李煜其实是很反感的,可是自从和天地缘、福满楼的接触愈深,李煜的这种观念慢慢的烟消云散,开发错开峡景区说来容易,可是光前期投资就不是李煜的小打小闹可以承受的,而且这事已经迫在眉睫,再迟下去,等更多人看到其中的利益,那就不是李煜所能控制的了。

“你说的我早有考虑,不过具体的得等到晚上我和老屋场的族人商量才行。”李煜想了想道。

“没问题,不过你的面溶了好像。”

正在电脑前认真挑选照片的郭飞和杨雪舞,两个人脑袋凑的紧紧的,只听见吱吱的吸水声,正柔情蜜意的时候忽然听到厨房传来一声悲愤的嚎叫,两片正缠绕在一块的唇“啵”的一声分开。

郭飞猛的站起来,“李煜兄弟出事了,我去看看。”

“回来,白莹不是和他在一起么,你去凑什么热闹,来,我们接着试试螺旋式。”

后屋场是李家老宅,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老宅坐落在低矮的杏山上,是整个后村的最高点,这是李煜祖上修建的,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规模不小。

后村李家这脉在清朝出了个名人,在川蜀地界颇有声望,至今祠堂的牌匾上还留有他的名字——李希风。

李希风是四川候补道中宪大夫名下的幕僚师爷,此人腹有诗书、颇有为机智,深得上官喜爱,李希风还未成名前是一名讼师,有一次路经俞州古镇,遇上了一件不大不小的案子。

俞州有一户人家姓王,家里有个脾气暴躁的儿子叫王三,这王三脑子有些不好使,按今天的话说算是个二愣子似的人——窝里横,一天这王三去帮岳父家干活,他的岳父体谅亲自给他送饭递水,不知怎地跟岳父起了争执,这王三二愣子脾气犯了,不由分说把岳父打了一顿,把岳父的门牙都打掉了两颗,这下惹事了,岳父一气之下把这王三告了。

俞州地界自来民风彪悍,这知府是外地人,受了不少气,这知府一听顿时乐了,可逮着一件案子了,当即把这王三抓了起来,录了口供,这王三倒也老实一五一十都承认了,这知府为了“明正典刑”,说,“在他的治下怎么能发生这种不孝之事,实在是有违人子,当大惩,以示后人。”判处王三斩立决!

王家人一听这下可慌了,连岳父家也傻眼了,任两家如何说请这知府也是铁石心肠、毫不动摇,两家人没辙了,当下使了不少钱保王三出来,但是只有一天的时间,一天之后就得接着回牢里等死。

这两家不知怎地恰巧听说小有名气的李希风讼师在本镇,顿时抱着一腔希望去求这个李讼师,李希风听说两家的事之后,虽然不喜这王三所为,但是也觉得这知府做事有些泄愤的意思,再则毕竟都是老乡,不帮忙也说不过去。

于是李希风对两家人说让这王三午时去阁楼上找他,他有法子救他。

等到了午时,这王三就去阁楼上去见李希风,不想一见让他大吃一惊,李希风裹着厚棉被坐在那,面前还有一个烧得很旺的火炉,这可是六月天,这王三整个人都不好了,暗道,“这李讼师不会是蒙人的吧!”

李希风看着王三呆滞的样子也不在意,道,”把你的手给我!“王三懵懵懂懂的把手递过去,李希风抓住王三的手就咬了一口,望着血淋淋的手,王三大怒道,”你咬我干嘛?“

李希风笑道,”等明天去见知府你就再跟他说,是你的岳父咬到了你的手,你挣扎的时候不小心拉掉了岳父的牙齿,记住一定要这样说,别说漏了!“

王三听了,顿时转怒为喜,笑着出去了。

等第二天天不亮的时候,王三的岳父就去喊冤,知府随即升堂,问,”你有何冤情?“

王三的岳父说,”昨天不是王三打我,是老汉咬着了王三的手,王三挣扎的时候拉掉了老汉的牙齿,并不是王三打我,所以冤枉啊!“

知府一听乐了,”那你昨天怎么不说?“

王三的岳父早有计较,”昨天是小老儿气不过,想给王三一个惩罚,今天想通了,气也消了,还请大老爷明察。“

知府把王三叫来一问,翁婿俩早就对好口供,说的自然丝毫不差,这知府也不傻,不气反笑,”当本知府好糊弄的么?来人给我把这王三拖下去狠狠的打,让他说出实情,不说就给我打死。“

结果不出所料,这板子还没挨着屁股,就倒豆子似的一五一十的全招了,当听到是李希风出的主意的时候,这知府就让人去把李希风叫来。

知府一看见李希风就道,“你就是李希风?”

“草民李希风拜见知府大人。”

知府板着脸道,“本府可是审问明白了,这王三说是你给他出的主意,所以前后陈词不同,是也不是?”

“大人,草民从来不曾给人出过什么主意,还请大人明察。”李希风不慌不忙说道。

“噢?”知府笑道,“那倒是奇了怪了,这王三口口声声说是你给他出的主意,你现在却说不是,莫不是看本官好糊弄,来人,把王三带进来,让他们当面对质。”

王三重新被带到大堂,看见李希风也在,顿时叫道,“李希风,都是你出的馊主意,我跟你没完。”

李希风听了,脸色很是难看,却也没说话。

知府见了,笑道,“李希风,你还有何话说?”

“大人,草民冤枉,容草民问王三几句话。”

“问吧,问完和他一块挨板子去。”

李希风走到王三面前,问道,“王三,你说是我出的主意,我什么时候给你出的主意?”

“李希风,你傻了不是,昨天中午你咬了我一口,然后跟我说,是岳父咬的我,叫我别说漏了。”

李希风忍住想骂娘的冲动,接着道,“胡说,我昨天中午一直在温书,哪里见过你,怎么会给你出主意。”

王三听了顿时不干了,嚷道,“李希风,你还想赖不是,我昨天中午去见你,你躲在阁楼上,裹着厚棉被,还烤着火炉,你不记得我还记着了。”

李希风一听,顿时对知府道,“大人,这王三委实胡编乱造,现在可是六月天,还是正午时分,哪有人会裹着被子,烤着火炉,草民自问是干不出这种事来的,这王三纯粹是诬陷草民,还请大人明断。”

王三听了立马傻眼,高声叫道,“大人,小人说的是真的,李希风昨天中午就是裹着棉被,烤着火炉,小人说的是真的,大人。”

知府打量了李希风半响,见李希风面色坦然的站着,又看了看大呼小叫的王三,眼里满是厌恶,沉默了会儿,突然笑道,“想不到小小的俞州还有你这样的人才,难得啊!”

“来人,将这王三重打一百大板,然后去游街示众,退堂!”

几年后,李希风成了中宪大夫的幕僚,他头脑灵活,精明强干,屡立奇功,积攒下了不小的财富和声望,于是决定翻修老宅,和村子里大部分的房子只是一层的情况相比,李家老宅的主屋却是两层结构,这在以大理石、原木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时代来说,是一个难度很高的方式。

由于李家的家底不薄,老宅所用的柱子、大梁都是从深山里拉出来的楠木、柞木、松柏、黄杨木等等,这让李家老宅历经上百年风雨仍旧屹立不摇,而那些窗栏、大门、屋檐等等都是采用了精美的镂雕技术,并且涂上各种鲜艳的颜料,融合了地方民族特色以及汉族传统文化的相关特征。

小时候李煜只是觉得老宅很大、很好看,但是直到他长大之后,才明白,老宅无论是在建筑技术、文化艺术表现上都拥有极高的价值,别的不说,那些一人合抱不过来的香樟、黄杨木,根本就是无价之宝,而且老宅能在最动乱的年代完整无损的保留下来,实为不易。

一栋主楼外加两排厢房和前沿门廊院墙,整个李家老宅占地面积超过二亩以上,在后村乃至清河镇都算是数一数二的,在李煜的记忆中,老宅的厢房有一段时间还充当了后村小学的教室,一直到新校舍建成之后学生们才回到学校上学。

李家老宅并没有修葺石质围墙,而是用竹篱笆围了起来,上面爬满爬山虎、吊兰,边上还种着翠竹,门口还建了两座草堂,再加上院子里两棵高大的桂花树,带来了勃勃生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