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次元小说 > 咸丰元年 > 机械木船全文阅读

岛上安定下来,一切走上了正轨,已经是8月份了。宗纬着手建立自己的船队,往返老家与上海,船队是最好的选择,安全、运输量大。将来在老家立足,也需要武装船队。

在探索船舶推进方法中,除了桨、橹、帆这些工具外,在埃及、罗马和我国古代都曾发明过用明轮的方式推进船舶。罗马人还使用奴隶和畜力带动明轮。17世纪以前,船舶推进动力方式已到了需彻底变革的时期,当时世界各大洋上繁忙的贸易往来需要解决船舶动力问题。

真正解决船用蒸汽机的是詹姆斯?瓦特。他在1765年发明了双缸蒸汽机。1768年他与英国伯明翰轮机厂的老板马修?博尔顿合作,专门研制了一台用于船舶推进的特殊用途的蒸汽机,这就是世界上早期蒸汽机船上普遍使用的博尔顿--瓦特发动机,船舶用上了蒸汽机,出现了蒸汽机轮船,从而完成了船舶动力的第三次革命。船舶用蒸汽机作动力,使人类有可能建造越来越大的船,运载更多的货物。

世界上第一艘蒸汽机轮船是由美国发明家富尔顿制造的。他在1802年春天,在法国建造第一艘蒸汽机轮船,停泊在塞纳河上,一场风暴就把它折断。富尔顿没有因此止步,他又重建了一艘蒸汽机轮船,命名为“克莱蒙特”号,船长45.72米,宽9.14米,船上装有蒸汽机。1807年,“克莱蒙特”号在美国哈德逊河上试航,获得成功,它以每小时6.4公里速度,航行91.4公里。从此,美国哈德逊河上开辟定期航班

,标志了蒸汽机轮船正式投入使用。

“皮罗斯卡皮”号是第一艘完全使用蒸汽动力推进的轮船,它是法国人马奎斯建造的。船上有一台单缸蒸汽发动机,用来带动船两侧的两个明轮。海上运行的第一艘蒸汽机船是美国人罗伯特?富尔顿发明建造的"凤凰"号轮船,它在纽约与费城之间航行。

但是明轮船的明轮有一半在空中转动,不仅增加了船的宽度和航行时的阻力,而且当它在码头上停靠时,与两旁的轮船很容易发生碰撞,既影响自己的安全行驶,也存在着擦伤别的轮船的可能性。另外,如果水草一类的缠绕物绞住明轮的叶片或轴,明轮就有失去转动的可能。这些都是早期明轮致命的弱点。

螺旋桨发明后,出现了使用螺旋桨的蒸汽轮船。为了证实螺旋桨比明轮性能优越,1845年的一天,在英国东岸海港城市不远的海面上,举行了一场轮船之间的拔河比赛。一艘是"拉特勒"号,它是螺旋桨式的蒸汽轮船,另一艘是以明轮为推动装置的"阿莱克特"号,两艘船的排水量都是800吨,而且都采用200马力的蒸汽机为主机。两艘船的船尾对着船尾,用一根粗钢缆将两船连在一起,两船开足马力,向着相反方向开去。最后,"拉特勒"号竟以2.8节的速度拉着"阿莱克特"号行驶,螺旋桨推进器胜利了。

到19世纪60年代,用螺旋桨作推进器的轮船已经将装着明轮的蒸汽船淘汰掉。但轮船这个名字却一直保留到后世。

宗纬要建立自己的船队,目前还要靠木船,但

是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加装蒸汽机和暗轮。古代崇明的造船业和水上交通十分发达,适宜在浅滩和暗沙中航行的崇明沙船,源自崇明而闻名全国,是我国木帆船四大船系之一。清乾隆年间的《崇明县志》记载:“沙船出自崇明沙而得名”。船身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也曾多次停泊崇明。

崇明发达的航海业造就了历代能人辈出,其中以元代朱清、明代沈廷扬、清代陈干青都是著名的航海家,被后人誉为“崇明海运三杰”。朱清(1236—1303年),因贩私盐常出入海上,熟悉海道情况。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奉命用船将库藏图书由北海道运至大都。试航成功后,遂向朝廷建议开创海上漕运,字词打开了驶向北方的海上航道。又疏浚娄江直达东海,沟通了与日本、高丽和琉球的海上贸易。同时代的殷明想朝廷建议开辟通向大都的新航道,以弥补朱清视窗航路的不足之处。新航路离岸航行,路径径直,缩短了行期,奠定了近代北洋航线的基本走向。

宗纬在岛上的港湾里设立了一个船厂,召集了一批当地工匠,专门制造沙船。为了培养人才,在这里设立了沙岛船舶学校,买了一批少年来学校学习,但担任学徒工。

这边安排好了,宗纬就出发去上海县城。他们从崇明岛南门港的津渡渡过长江,来到江南。这个渡口从万历年间开始使用,目前还是木船,刮风下雨都不开船。今天天气还好,但是有些小风。看着渡船在长江上艰难地航行,宗纬不禁为之捏了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