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都市小说 > 卧井观仙 > 第五十一章 妙笔生花全文阅读

第五十一章 妙笔生花

大约有一半的人数通过了第一关的文试,这些学子全都面带笑容的朝着山的方向蜂拥而上,刘惺祤一行人走在队伍的中间随着人流缓缓上行,大约过了一顿饭的功夫,众人便来到半山腰处的一个广场之上,虽这广场与山门处的相比了许多,但仍有几十丈宽,其两侧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石桌石椅,很多相继到来的学子都选了一处坐下静静等待。而整个广场最显眼的地方莫过于广场中间的一块很长很长的墙壁,其被一个非常巨大的红布遮住了本来面目,刘惺祤只能从外型上猜测其是一道石墙。

刘惺祤等人找了一个角落坐下,没过多久,上山的人便逐渐少了下来。当最后一队学子走上广场的时候,一个青衫老者从石壁后缓缓走出,他用目光从左到右的以此扫视了在场的每一队学子之后,施礼道:“欢迎各位学子来到第二关,按照老规矩,第二关的考官仍有五人组成,凡遇到任何异议都有我们五人投票决断。而第二关的考题自从我豫州年会开始举办的第一届起就从未变过,只要大家从我身后的百联壁上任选一副上联写出下联,交予吾等考官审核通过即为过关,时间为两柱香。话不多,现在我宣布,此次文试的第二关开始!”老者话音刚落,盖住石壁的巨大红布便被几个侍者缓缓的揭开。只见石壁之上贴满了用红纸书写的对联,足有几百个之多。见此情景众学子全都起身一拥而上,纷纷指手画脚的挑起自己的上联。

刘惺祤漫步走了过去,他抬头看向石壁,石壁上的上联还真不少,写人、写景、写物、写情,真是种类繁多、辞藻华丽。他并不着急,而是从石壁的一头起用心的一一看去,当走到石壁的zhōng yāng处时,刘惺祤眼睛忽然一亮,心中暗自拿定的注意。他走出人群,在广场的无人之处慢慢踱步,沉默了大概一盏茶的功夫,方才回过神来对一直跟在身后一头雾水的王德道:“得了,咱走!”

王德虽不知刘惺祤究竟想到了什么,但看见少爷脸上的兴奋之sè多少也猜到了几分,便也跟着高兴了起来,走在刘惺祤的身后神情也变得骄傲。他挺胸抬头,边走边向着万昭君等人大声道:“大姐你们加油,我和少爷先走一步啦!”

宓忠儒闻声望来,心中对于刘惺祤的兴趣是越来越浓,他真想看看这个家伙又能写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来,便起身跟了上去。

只见刘惺祤大摇大摆走到那个青衫老者面前,略一躬身,未加思索的拿起笔来,刷刷的在桌面的纸上写下一行字,“昔rì陋室相随习武泼墨姐弟情如骨肉,它朝富贵不弃功成名就必报知遇之恩。”然后他恭敬的又施一礼,侧身站在一旁,面sè平静如水。

老者反复的看了几遍,随后面露赞赏之sè的望着刘惺祤道:“友可否再为此联加一个横批。”

刘惺祤慢慢的转过头,眼中露出一种复杂难懂的神sè,接着这种神sè又被一种忧伤之情所代替,他沉吟了片刻缓缓的道:“刻骨铭心,如何?”

老者微笑着头道:“友请在此稍等片刻,老朽去去就来。”罢老者转身向其它几位考官走去。只见其五人聚在一起看着刘惺祤的对联讨论起来,在经过一番争议之后最终似乎统一了意见,青衫老者这才面带笑容的走了回来道:“友的对联可谓佳作,经过我们的讨论,有意将其公示于众,不知友意下如何?”

“只要通过,我没意见,”刘惺祤躬身答道。

老者微笑的头,随即命人将对联挂出。

见到此景,场中顿时一片喧哗。

“看,又有佳作诞生了,这次是谁的啊!”

“刘惺祤,西塘县选送。我没记错的话,他不是第一关的那个人?”

“就是他,西塘县的没错,看来这次西塘要出头了。”

“这次的对联与上次完全不一样啊,难道那首诗真的是饱含神韵?”

“那还用,你到现在还没看出来啊,如果不该是佳作,怎么可能会公示呢?”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刘惺祤默默的回到了自己的坐位。王德似乎总有话要,却被刘惺祤的一句“低调”硬生生的给噎了回去,他似乎有所理解,原来低调就是不话的意思。

没过多久,宓忠儒便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王昭君与林芷钰都顺利通过了第二关。此时西塘镇来的几人又从新聚到了一起,继续向山走去。

“友对诗词的意境的确见解独到,老朽甚是佩服。”路上,宓忠儒chūn风满面的道。他现在对刘惺祤很有信心,已经完全忘记了曾经有过的挣扎,确信自己带刘惺祤来此是一个天大的机缘。

“宓先生您过奖了,在下只不过是凑巧罢了。”尽管刘惺祤心中的玩味已经荡然无存,但是出这句话的时候还是不自然的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友何必如此谦虚,你通过与王家父女的相处有感而发写下此联,被选为本会佳作可谓实至名归,老朽深信你会有更出sè的表现。”着宓忠儒饱含深意的看了王昭君一眼,惹得她脸sè一片绯红。那林芷钰则只是不时的偷偷看向刘惺祤却一言不发。而这几人中最洒脱的莫过于方正了,他是武行出身,原本对诗词歌赋就不屑一顾,在他的眼中只有武术才是安邦定国的根本所在,至于这次陪同前来观看文试也只不过是出于同为西塘出身的情意罢了。所以他自然是潇洒之极,一副什么都无所谓的样子。

不久众人来到文试第三关之处,这是一座宏伟的建筑,足有十几丈见方,值得一提的是其分为三层的塔形屋,从大到,从低到高,颇有几分气势。但是建筑的四周并没有砌筑墙体,仅有的一排粗壮的廊柱支撑着其巨大的屋,以至于远远望去它更像个大个的凉亭一般。

“友也许不知,这可是通源城著名的步步升高。不用我多,想必凭友的学识一眼便能看出其中的寓意。”宓忠儒见刘惺祤看的出神便解释道。

刘惺祤大为赞赏的头,心中想到了一个熟悉品牌的名字,含笑不语。

一行人来到建筑的中庭处站定,放眼望去,能来到第三关的学子只剩下了三四百人。虽前两关的题目并不算很难,但在此时看来,学子虽多,可是滥芋充数者想必还是占了大多数。而实际上,学子中能够真正走到第三关的才算得上才子的称号,只懂吟诗而不能活学活用进行创作的只能是学子却不能以“才”论之。

一位身穿红衫的中年人走出,大厅瞬间变得寂静无声。他向四周看了看,仍是躬身一礼道:“能主持这第三关的文试在下深感荣幸。其实各位学子应该知道,这前两关的规矩许多年来始终未曾改变,其原由就是为了考核各位学子的基本功而设。但是从这第三关开始,我们每次年会的题目均大有变化,也可以从此关开始文试的难度将大大增加,不知各位学子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来应对此关的题目呢?

好啦,废话少。此次年会第三关的题目与你们第一关所作之诗词有关。要求你们以第一关所作诗词为意境再作一首诗。此关的时限为三炷香,考官为三人,审核通过即为过关。那么现在开始。”

场中彻底沸腾了,无论是闯关的学子,还是一旁观看的众人都面面相觑。这题目未免有太难了吧,有几人能在第一关的时候就想到还要做一首同样意境的诗词,这让大多数的学子不禁懊悔不已,自己是在是太轻率了,怎么在第一关的时候就没仔细斟酌呢,要是在前头留下一伏笔,现在也就不用如此不知所措了。

只有刘惺祤在听完考官的话后露出了一脸哭笑不得的表情,他自己的无意之举竟然正巧撞到了考题之上,这人要是好运来临,真的是没地儿理去。他仔细的整理了一下衣衫,第一个向考官走去。

“快看,是西塘镇的那个人!”人群中有人大声叫道。

“你的名帖”红衫中年人看着刘惺祤道。“刘惺祤,西塘镇选送。哦,听你的诗颇有意思,如果你准备好了,现在就可以开始了。”

刘惺祤何需犹豫,他拿起笔来快速写到:“chūn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看到此诗,红衫中年人一改方才的孤傲,第一次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他抬头望向刘惺祤,眼露欣赏之sè问道:“此诗名为?”

“chūn晓。”

“那你第一首诗的名为?”

“蚊咬。”

“你能解释一下此中的意境吗?”

“当然没问题啊。这两首诗均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chūn天写照,第一首诗以普通人的心态表达了现实中真真切切的感受,第二首诗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升华,以诗人的情怀赞美chūn天。两首诗放在一起想表达的就是,chūn天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万物复苏的美景,她有欢喜、有忧愁、有兴奋、有哀伤,chūn天有新的机遇和开始,也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只有捕捉到chūn天的气息,我才获得了怜惜chūn光的情感。”完刘惺祤躬身一礼充满自信的望着考官。

‘这诗要是不过那就真没有天理了,我肯定要去投诉,投诉到你身败名裂为止。’刘惺祤心中暗自好笑却强忍着没有表现出来。

“过关!”考官斩钉截铁的道。

“啊,我不介意将其展示。”刘惺祤没等考官继续问话,便很知趣的主动提出。

场面再次沸腾,这来自西塘的子一连三关,其作品竟然全部公示被选为佳作,就是再有不屑,认为他是侥幸之人也不禁开始怀疑其自己的想法。

就在不知不觉中,刘惺祤已经成为此次豫州年会文试的一匹最为闪亮的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