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玄幻小说 > 不周天境 > 第三章 修行小成全文阅读

第三章 修行小成

少年终于能够动弹了,但是那美味却已没了吸引力,脑海中回想起与老人在一起的一幕幕,慈祥的脸庞却开始渐渐模糊,削小的身影开始慢慢高大,形象渐渐丰满,竟然化为了一座山,正是这不周山。www.tsxsw.com

没来由的一阵明悟在心头,老头没有真正的离去,他似乎在某处等待着自己。

只需要努力,那么再见之日必不会远。

收起心头悲伤,来到那美食前,放开心怀,开始了吃的生活。

石桌早已被老人化为了一方世界,里面全都是各种美味,构成一方美食世界。

江河湖泊为精津玉露汇成,山脉险峰全是奇珍异味,这也是老人留下的最后的遗产。

老人离开了,少年的生活除了吃,便是静坐。用心的静坐。

老人在消散前留下了九转功德身的凝练之法,少年便在静坐中修炼着。

这种功法只要拥有足够的功德,就算是天地间至愚之人也能够练成,少年需要做的仅仅是引导,不需要太多努力。

除此之外便还有一部《呼吸吐纳练气法诀》,这才是他主修的法门,将修炼境界分为了聚气筑基,阴神六阶,阳神六阶,混元十层呼吸之法为聚气筑基打下基础,吐纳之法为筑基做准备,而练气之法则会汇聚、吸纳元气的法门。

少年一身浑厚的功德完全潜伏在灵魂之中,只有这时才能将它一丝一缕地引导出来,彻底炼化为自己的力量,淬炼自身。

在时间的流逝下,静坐渐渐地体现出了效果,当少年沉下心,心神如山交融的时候,山的雄伟,博大,俊秀纷至沓来,传入心田。

随着体悟,《呼吸法诀》自主的在体内运行了起来,吸纳不周山的元气蕴养着自身,为筑基做着准备,只要达到纳气圆满,便能筑就道基,一举成为阴神境高手。

在蕴养元气的同时,一点点青色气流渐渐出现在识海,汇聚为一个小巧的小篆字符,隐约间丝丝道痕流转其上,其下,虚幻的案台沉浮着,其上,云雾缭绕恰似八星垂芒。

这便是少年对不周的道的领悟,具现在一张小小的符篆上,却拥有着莫大的未能。

少年毫不为所动,仍是静静体悟着,符文微颤,勾引着山脉本源,将少年引入一种空灵的境界,外物不垢,内心深沉不周之内,直触山之本源,体悟的速度大大增加,青气也越聚越多,符文也渐渐壮大。

聚气化神道法毫不停歇的流转,元气入体,纳气初期;呼吸之间又流出体外,一呼一吸渐渐有着一道白气在口鼻之间吞吐着,渐渐增长到一尺长,纳气中期;气转周身,吐纳之间丈余白气吞吐舒卷,隐隐风声呼啸,虎啸猿啼,又如金石之声震响,纳气后期

聚气筑基期体内不会存留丝毫的元气,只能靠呼吸之间吸纳而又在呼吸之间吐出,磨练着吐纳的强度与经脉的韧性,到达巅峰甚至能一呼之间将稀薄的元气汇成液体,此时若是开辟出阴丹田,那便是一位阴神境修者。

时间一天天流逝,少年感受到修炼的舒畅,沉醉其中不能自拔,不知何时,一阵噼噼啪啪的爆裂声将少年从那种境界中生生打落出来,符文上一丝裂痕出现了。

少年心下一阵失落,那种境界的体悟足足是自己之前的十倍,这下不知还能不能进入。

沉下心,少年仔细探查着自身,不由的一喜,没有自主修炼,但是聚气化神已经达到了纳气后期,只要再将吐纳间元气凝练,便能顺利筑就道基,从此踏上修者之路,这是第一的飞跃……

顿了顿,将精神集中到符文上,注视其变化,直觉告诉他,这变化没有坏处。

兀然,一股巨大的吸力将精神牢牢套住,拉入符文中,霎那间少年便感觉到一种水乳交融的快感,一种强大的感觉在内心深处发出无穷的诱惑。

来不及高兴,一阵撕裂般的痛苦自识海产生,少年双手紧紧地捂住脑袋,狰狞的表情显示出巨大的痛苦,这是发自灵魂深处的痛,符文裂开便相当于将精神生生裂开。

两个!

短短几个瞬间,两个小了一好的青色符文出现在识海里,颜色也略显暗淡,两者对立而居,交相辉印吸纳着点点青气,案台也微微扩大。

少年舒了一口气,虽然短暂,但那种痛苦却实在难以忍受,此时静下心来却惊讶的发现精神力似乎有了增长的迹象

试了试吐纳之法,却发现吐纳间元力达到了液化边缘,在青符裂开的时候经脉得到了一定锻炼,更显韧性,此时要筑基只差临门一脚。

虽然有了巨大的突破,但是少年感觉到自己对于这山还不能完全领悟,自然也就不能离开。

饱餐一顿,权当补充元气吧。

石桌世界的美食少年早已吃了半数,这全是天才地宝做成的美味珍馐要是换做其他人,只要一点便能够筑基成功,甚至直接达到阴神境,但是在少年身上却不一样,其中所有的元力、能量只要一进入少年身体便会被凝练成不周神性,用于体悟。而少年识海中的青色符文便是以神性为代价领悟铸就的。

时间不知不觉的流逝,一年便这样过去了。

不周山石桌世界的美食虽然没有全部吃完,但是龙肝凤髓早已点滴不剩,而剩下的一些美食也已经只是一种能量汇聚了,其中的不周神性早已被能控制着青色符文的少年利用符文吸收了。而得到的便是不周神性遍布少年的周身每一个角落,一呼一吸隐隐附和着不周身的律动。

少年便是这山。

这一天,一阵哈哈大笑在枯寂的山林响起。

山尖,古树下。老头子消失后少年便一直坐在这里修炼,此时却已站起。

就在刚才,少年终于感悟到完整的山之律动,而就在那一瞬间呼吸吐纳的元力瞬间沸腾,化为液态。少年压制住心头激动,精神投入,引动元气,化为一柄巨斧,一声厉喝,巨斧向前挥出,一道气流随着斧刃划开一条缝隙,识海中的青色符文随之而动,一道符文咻然降临,钻了进去,滚滚元气蜂拥而入。

那是一片小巧的空间,符文一进入便幻化出一座虚幻的黑色山脉,其上阴风呼啸,暗淡无光,各种凄惨的尖叫声、恸哭声弥漫却空无一,物实在诡异。

这里正是少年开辟的阴丹田。

聚气筑基之后的阴神境便是在灵魂中开辟一个阴丹田,纳阴气,滋养魂灵,渐渐壮大,获取超脱。

少年已然是一位阴神境修者。

阴丹田虽然刚刚开辟,但却好像无穷无尽,而有着青色符文所化的山脉镇压,丝毫没有不稳的迹象,反而感觉十分坚固。

一阵空虚的感觉自灵魂发出,随着符文进入的元气太少了,根本不足以缓解那种感觉,少年第一次自主的运转聚气化神道法,一股莫大的吸力自灵魂中产生,滚滚元气顿时汹涌,涌入少年身体,而后迅速化为阴属性元气,融入阴丹田,黑色山脉在元气的灌注下渐渐凝实,而少年灵魂也感觉到明显的滋养,渐渐壮大。

不需要在刻意的运转功法,吸力便源源不断地从黑色山脉中传来,剩下少年许多的时间。

来不及欣喜,异变骤生,一股股金黄的气流自身下冒出,将少年笼罩,气体越聚越多,渐渐地化为一个蚕茧。

少年一愣,赶紧盘膝坐下,这全都是功德之气啊,怎么能浪费?

九转功德身虽然不需要修炼,但是需要巨大的功德来凝练,而之前少年便曾将自身隐藏在魂灵中的功德汇聚,不知道什么原因,感觉到十分浓郁厚重的功德竟只能引动一点点,自然没有什么成效,现在竟有这么多功德,正是凝练的时机。

放开心神,功德之气自然而然便落向少年识海,这里也是正常的功德汇聚地。青色符文再次恢复了形单影只,孤单的浮在案台上,当功德进入的时候微微一颤,功德便滑向了一边。

凝炼之法运转,将所有的功德打上自己的印记,剩下的便是融入自身,以功德炼体。

点点金光汇聚又散开,远远看去,破茧而出的少年更像是一个金刚。

这些功德恰巧足够炼成一转。

当所有的功德全部凝练之后,周身金光闪耀,脑后一轮金轮悬空,这是九转功德身一转功成的外显。

一转功德身,成!

所含莫大未能,堪比一位阴神境六阶高手。

九转功德身,功法九转,前四转每一转周身的金色光芒就会浓郁一分,脑后也会相应的形成一个功德金轮,第五至八转则是金光渐渐隐晦,到达八转极致,就会彻底的隐没,而那时只会有脑后九个金轮展现。

来自脚下的功德自然是不周山提供的,这也就说明了少年与山已彻底的化为一体。

少年缓缓浮起,悬浮在不周之外,眼前的不周山在这一刻起了变化。

硕大的山峰连同环绕四处的河流拔地而起,河流如一条彩练,在阳光映照下泛着五彩光华,山体渐渐缩小着,所有的生命也在缩小,直到整座山化为一个小巧的印,悬浮在少年身前。

“翻天”

两个古朴的小篆刻在不周所化的石印底部,丝丝道韵流转,古朴非凡,娇小的印体不能掩饰其中的厚重与沧桑。

小印一溜钻进了少年体内,在阴丹田里生根,青色符文所化的黑色山脉上空,又是一个小小的案台出现,将小印承接着。

此时小印一动也不动,但周围却有一股金黄的功德之气却在缓缓地流淌着,一丝一缕的纳入少年身体,来源赫然便是那一条围绕着不周山的河流,那竟是一条功德圣河,这需要多大的功德啊。

不过,对于修炼九转功德身的少年来说,时时刻刻有着功德的滋润,这便是无时无刻不在修炼,而有了这么多功德为基础,那么九转功德身大成自然不是一件难事。

这时又是一道意识突兀的出现在脑海,那是不周山所篆刻的历史,是生命的启示路程,从孕育天地到开辟天地,再到撑天之举,最后的天人大战

历史所发生的一切都被记录在天地之源中,不周山就这样默默地注视着这个世界从虚无中诞生,再一步步成长,给不周留下的只有创伤。

就是这一股记忆让少年仿佛身临其境,带着一种敬畏,走完了天地生命的发展历程,少年的身心在无形中得到了巨大的蜕变,对于天地有了一种血脉相连的感觉,一切是那么的熟悉。

来不及仔细察看,识海中的青色符文便一股脑的将所有的意念吞噬,而后又是一次痛苦的分裂,两个符文轻轻摇曳着,似乎在表示一种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