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玄幻小说 > 被哪吒打死之后 > 第252章 《地书》全文阅读

第252章 《地书》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若是想要让人族相信五谷粮食的产量,让他们自己去收割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为此,江长水不仅专门用签到获得的天兵神铁随手炼制了一批镰刀,还向人族传授了用藤蔓编织箩筐背篓的方法。

不过,第一把镰刀,第一个箩筐和第一个背篓,都没有得到功德气运的加持,失去了成为福德灵宝的机会。

看样子,似乎也并非所有的发明创造都能得到洪荒天道的青睐,亦或者说,只有第一件以“工具”这个概念被制造而成的器物,才会因为推动文明发展而得到功德,比如第一件被制造出来的石斧或者骨刀什么的。

江长水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结,毕竟对于他来说,只要能成功治水,获得的绝对功德远比这些零敲碎打的小玩意要多得多了。

在两位人祖和部落里的修士与巫师们的动员之下,良渚部落这一次差不多出动了十分之一的人力参与到了粮食的收割之中。

一万多人收割两千亩土地,平均每五到六个人负责一亩。

因为这会洪荒灵气还处于一种十分充裕的状态,哪怕是最普通的凡人,在这些灵气的滋养之下也能达到寿数两百,力举千斤的地步,收割起粮食来自然也费不了多大力气。

大伙虽然在一开始的时候因为不熟悉收割技巧而闹出了一些消化,但在得到了江长水的指点纠正之后,也都渐渐步入了正规。

这两千亩粮食仅用了一天不到的时间就被全部收割完毕,收割下来的粮食被装在一个个藤框背篓里运到了良渚部落之中。

为了让人族种植食用粮食走上正轨,江长水还给他们来了个一条龙服务。

在粮食收割完毕之后,他先是领着人们在部落之中选了一块还算平整的土地,将其清理干净,平整、劣实,然后又领着几位人族修士去切割了一些青石板来铺在这片土地上,在尽可能不留下缝隙的情况下,将这些青石板拼接成一个整体。

如此一来,一个古代晒谷场便建成了。

之后,江长水又教人们把收获的粮食铺在晒谷场上晒干,留下一半当做种子,另一半则作为食物。

前边说过,这五谷灵粮一起种植,平均每亩的收成大概在一千六百斤左右,如今种了两千亩,收获就是三百二十万斤。

就算除开一半留作种子,剩下一半也还有一百五十万斤,就算以三口之家每天三斤粮食的消耗来算,这些粮食也已经够三万人吃上五十天,将近两个月了。

而整个良渚部落,如今也不过才十来万人而已。

在亲眼见识到了这一次的粮食收获之后,两位人祖和诸位人族的有识之士几乎是立刻就与江长水站到了同一战线。

对他们而言,只要五谷粮种和粮食的种植之法能够在人族内部广泛传播,别说是帮江长水治水,就算江长水想在洪荒大地之上挑起新的战争,他们多半也会给予江长水一定的支持。

粮食晒干之后需要如何储藏,带壳的粮食要怎么打磨处理,各种处理好的粮食又该如何食用。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江长水把这些知识一一传授给了良渚部落的人们。

教完粮食的储存、处理和食用方式之后,闲下来的江长水并没有继续种植下一批粮食,而是总结起了粮食的种植经验。

他以当前自己的认知为主,结合了后世的一些农业知识,用自己的元神推衍并且模拟种植数据,参考洪荒目前的气候环境和地质条件,一遍遍的修改整理着种植五谷灵粮的方式方法。

在闭关七日之后,江长水才终于完成了这次总结,并且所有总结出的经验编撰成了一部十分实用的农业典籍:“地书”!

此地书非彼地书,与镇元子手中的大地之书不同,江长水的这本其实是种地之书。

《地书》之中记载了很多的农业知识,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五谷灵粮的选种、育苗、种植、管理、收割、储存,甚至还有食用。

可以说完全是一条龙服务,只要看懂了《地书》就能算是一位初级农业专家了。

这地书一出,天道顿时有感,立刻就降下了一道功德金光,并且一分为三,分别落在了江长水、地书,还有江长水此前悄悄留下的三十五粒二代五谷灵粮之上。

这三十五粒二代灵种是之前江长水为了研究五谷之中蕴含的福德之气而刻意存下来的,稻黍稷麦,每种五粒,三种豆子各五粒。

当时江长水留下几颗二代种子不过是一时兴起,没想到这些种子也因此而获得了一丝机缘。

江长水编撰农典《地书》所获得的功德并不算多,仅有此前造字的五分之一都不到,但这东西其实也是那种细水长流类型的,等以后农耕种植在洪荒普及开来,《地书》也随之传播出去之后,江长水还会陆陆续续的获得一些功德。

《地书》在吸收了功德之后,自然也变成了一件天生福德灵宝,除开江长水赋予的那种能够让所有人都看懂并且记住其内容的能力之外,它还能够控制世间一切草木的生长速度和成长方向(天地灵根除外),算是一件后勤神器。

不过这东西江长水暂时也用不着,所以便将其收了起来。

临到出关之前,江长水又制作了一木质书简,先将《地书》的内容烙印于其上,而后又用洪荒千字文赋予了它能够被任何人看懂并且理解的神异。

出关之后,江长水直接就把《地书》这一份重磅炸.弹放了出去,在部落中选择了十来位机灵的少年,让他们阅读地书,学会了五谷粮食的种植食用之法,然后便让使者带着地书和一部分五谷粮食种子,开始巡游人族各个部落,把粮食种植之法传递给人族的各个部族。

他的主要目的始终是治水,可不想在种地这方面耽搁太多的时间。

为了保障《地书》“原本”的安全,两位人祖之一的有巢氏居然选择了亲自去护送地书,巡游各个人族部落,只留下燧人氏守护良渚祖地。

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