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玄幻小说 > 古宅凶影 > 第三百六十二章 暗中调查全文阅读

第三百六十二章 暗中调查

柳昀吩咐好后,对着王大福道:“王大爷,再次感谢您的相救之恩。您老也受伤了,我和李媛这就陪着你先回家休息,然后我们两人直接驱车回滨海!”

大伙点头表示同意,柳昀神色严肃地说道:“今夜发生的事,在我和李媛调查回来之前,你们记住不要走漏一丝风声,严格保密,免得打草惊蛇。这个向阳村的人,除了王大爷和周大妈,你们谁也不要去接触!”

几个人默默地拥抱了一下,互道珍重。柳昀随后搀扶着王大福,和李媛一起,向王大福家走去。

刚走到王大福家边时,就见门还半开着,灯光下,周大妈正倚在门口焦急地等待着。

她一见受伤的王大福,吓得一时说不出话来。柳昀歉意地说道:“周大妈,今夜发生了一些可怕的事。我和李媛还有事要办,等会让王大爷把这一切慢慢告诉你吧!记得,不要把这些情况告诉村子上的人!”

柳昀和李媛驾车连夜起程,匆匆赶回滨海市欲查找肖文军的下落。

两人长途驱车后,到达滨海市都觉得累了,休息了大半天,这才回过神来。

这时,柳昀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他太冲动了,仅凭一个名字,如何在大滨海市的茫茫人海中能够找到肖文军?

李媛安慰沮丧的柳昀道:“柳昀,不要灰心,要不我们先回我家,让公司里的人去走走关系,查查户籍登记好吗?”

柳昀叹了口气:“也只得如此了,可惜,只怕没什么指望。象这样的名字,或许一个滨海市就能找出几百个,我们如何能在短短几天内找到我们要找的肖文军呢?”

两人顿觉一时无计可施,只得默默发动了车子,向郊外的李媛家而去。

刚驶出滨海市城区不久,就见路边开着许多小饭庄。李媛道:“柳昀,我们就在这儿吃了饭再回家吧!”

柳昀点了点头,一打方向盘,向路边的一排小饭庄驶去。

一块不起眼的招牌吸引了他们:向阳村小饭庄!

李媛‘咦’了一声道:“柳昀,你看,我们才从向阳村回来,没想到这里也有个向阳村!”

柳昀微微一笑道:“小饭庄嘛,起个这样的乡土名字,更能招徕顾客!李媛,要不,我们就到那个向阳村去吃饭?”

李媛开心地说道:“好,那我们就停车吧,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两人把车刚停稳,好几家小饭庄里就出来了人,围着两人推荐自己店里的招牌菜。

柳昀一指向阳村小饭庄道:“我们是这家熟客,其他不去吃的。”

好几人无趣地离开,那从向阳村小饭庄里迎出来的人,虽然满脸猜疑,却还是堆上了笑容,热情地说道:“两位,里面请!”

李媛和柳昀跟随那人进了饭店,只见店堂中虽然装饰简朴,倒也显得干干净净。两人心情大好,看了看菜单,连点了四五只菜。

两人点好菜后,轻松地喝着店家泡好的绿茶,看着窗外的风景,开始闲聊起来。

面对店堂而坐的李媛,忽然轻轻地‘咦’了一声,眼睛睁得大大的,象是发现了什么。

柳昀轻声问道:“李媛,你怎么了?”

李媛一指店堂中挂着的那巨幅壁画,柳昀回转身看看,疑惑地道:“李媛,不就是一幅画么?有什么特别啊?”

李媛兴奋地说道:“柳昀,你再仔细看看,那幅画,像不像我们刚回来的那个陕西的向阳村?”

柳昀闻言身子一震,赶紧再次回头,盯着那画看了好久。果然,这幅画上的那几座小山和零散分布的小山村,几乎和向阳村一模一样。

柳昀压制住内心的兴奋,走到吧台边,对着里面一个年轻女子问道:“请问,您是这儿的老板娘吧?”

那年轻女子一楞,随即笑了起来,爽朗地说道:“也可以这么说吧!请问这位先生,您有什么事?尽管吩咐!”

正在这时,柳昀看到有一个服务生已经把他们点的第一道菜送了上来。他微笑着说道:“老板娘,现在还没到吃饭时候,只是我们来得早了一些。你看,反正店堂内也没其他客人,我们两人有点事想打听一下,能不能邀请老板娘赏脸和我们一起吃顿饭?”

那年轻女子稍稍犹豫了一下,立即露出笑容道:“好吧,那么,我就先谢过两位了!”

柳昀赶紧邀请那年轻女子入座,给她斟了杯茶,自己又端起了一杯,笑容满面道:“老板娘,不好意思,我因为开车不能喝酒。所以,我就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那年轻女子赶紧还礼,一饮而尽后,微笑着说道:“两位,多谢了。请问,你想问我什么事?”

柳昀一指那幅画道:“老板娘,我对这幅画很有兴趣,想知道这是何人所画?能不能告诉我?”

那年轻女子说道:“这画,是我们老板请人制作的,一直悬挂在这里好多年了。怎么了,这画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柳昀眼珠一转,笑着道:“是这样的,我们两人进你们店,就是因为看中了你们店的招牌。不瞒你说,我们两人可不是正宗的滨海市人,而是从向阳村来闯荡滨海的。以前,我们的村子就叫向阳村,刚才看到这幅画,那山那水和那房子,简直和我们村子里一样,所以这才感到好奇。”

那年轻女子惊奇地道:“这么巧?你们两个竟然是向阳村人?”

李媛也轻轻地‘嗯’了一声,那年轻女子环顾了一下四周,这才神秘地说道:“你们俩要是早来三四天,就能见到我们老板。他要是知道你们是向阳村人,肯定吃饭不会收你们钱的。”

李媛惊奇地道:“为什么?难道你们老板也是向阳村人?”

那年轻女子道:“不,我们老板是土生土长的滨海市人,不过,他对向阳村有一种特殊的情结。每年夏天这个时候,他都要抽几天时间回一趟向阳村看看的。”

柳昀心中一动,小心翼翼地探话道:“老板娘,请问,你们老板是不是姓肖?”

那女子惊奇地道:“是呀,你认识他?”

柳昀忙道:“不认识,不过我们是从向阳村来的人,正在打听一个叫肖文军的人的下落。见到这幅画,又得知他是滨海市人,所以才试着问下是不是他。”

那年轻女子更惊讶了:“对啊,这么巧,我们老板正是叫肖文军。你们找他有什么事?只不过,他已经去陕西三四天了。他有个习惯,每到这几天,手机都不开机的,恐怕联系不上他。”

柳昀和李媛对望了一下,轻声道:“我们两人是记者,想收集些当年知识青年下乡宣传的采风。多方打听,才知道当年我们村上有个滨海市来的女知识青年。可惜,她已经死了,所以,我们才想来到滨海市打听她当年的男朋友肖文军了解一下当年的情况。”

那年轻女子听闻,吃惊地看着他们两人。隔了一会,才慢慢说道:“不瞒你们说,我们老板去向阳村,正是为了祭奠当年她的女友。他把这些事跟我们说过,所以我们才知道这些事。对了,忘了告诉你们。我们店里一共五个人,全是老板从孤儿院收养长大的。所以,他既是我们老板,又是我们父亲。”

肖文军在得知文苑的死讯后,悲痛欲绝,几次欲轻生都让人救了回来。

见此情景,肖文军的爸爸一时也不敢强逼儿子迎娶那个官儿的女儿。

如此拖了一段时间后,肖文军的爸爸忽然得了一场急病去世了,自然,那桩政治婚姻也就不了了之。

从悲痛中走出来的肖文军,决意此生决不再娶。

悲伤过后,肖文军四处闯荡,开始做小生意。

积累了许多资本的肖文军,怀着对文苑的思念的悲痛,决意此生做善事以求心慰。他从孤儿院里领养了五个孩子,独自一人把他们抚养成人。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肖文军前几年的生意越来越不顺,亏损了好多。好在他领养的孤儿已经长大成人,因此,肖文军就用留下的积蓄,办了这么一座小饭庄,那五个孩子自然就成了这里的服务员。

随着旅游业的兴趣,小饭庄也越来越兴旺。肖文军也因此得以偿还了以前生意上亏空的债务,人也变得开朗舒心起来。

随着岁月的老去,文苑的死虽然在肖文军心中已经成为了一个抹不去的伤痛,但已经变得相当平淡了。唯一让他内心不安的是,他为自己一直没能去祭祀曾经的心上人而内疚不已。

受尽良心折磨的肖文军,终于下定了决心,把小饭庄交给他的五个孩子打理,自己则每年开始在当年文苑下乡的那段日子里,前去向阳村祭奠文苑。

去了几次向阳村,肖文军都是悄悄地不敢惊动向阳村上的人,只是向一个路上碰到的大妈打听到了文苑的坟墓所在位置。

他从文苑和他来往的书信中知道,文苑深得向阳村上的人喜爱。肖文军知道向阳村上的人恨死了他,正是因为他那封书信而导致了文苑绝望自杀,因此,肖文军从来都不敢出现在向阳村上,更不敢让别人知道他的身份。

他每次去文苑的坟头,只是洒上一杯酒,在文苑墓碑前叙说一番,虽然野长很茂盛,他也不敢私自修葺一下坟墓。

听完那年轻女子的叙说,李媛和柳昀唏嘘不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