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玄幻小说 > 古宅凶影 > 第五百三十七章 荒村女鬼全文阅读

第五百三十七章 荒村女鬼

苏水墨神往地说道:“说到这个李虎,那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当时的人们,都说李虎为猛兽,源自李虎擒豹的故事。李虎经常陪同夏州刺史宇文泰在北山下校阅军队,常常有人在这里被豹子吃掉,从来没有人敢于上前抢救。”

“一次又有豹子伤人,被李虎碰上,他立刻拿着大棍子赶过去,把豹子捉住杀掉,除了这一害。宇文泰知道后高兴的夸赞道:公的名字是虎,果然名不虚传。”

“李虎年少时风流倜傥,志向远大,喜爱读书却不善于死背章句,更喜欢骑马射箭,广交朋友。由于家境还不错,对于钱财这身外之物看的也很开,乐善好施,拥有这种品质即是当时这种乱世的可造之才。后来他成为闻名于世的西魏府兵八位柱国大将军之一。”

柳昀奇道:“苏水墨,为什么象李虎这样的人物,历史上却很少提到呢?说实话,我今天也是第一次听闻。”

苏水墨说道:“李虎的官越来越大,最后做到三公之一的太尉。夏州刺史宇文泰的儿子建立北周王朝后,李虎虽然已死,但仍被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追封唐国公。他的儿子是北周骠骑大将军李昞,他的孙子就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他的曾孙当然就是有着赫赫威名的被尊为‘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了。唐朝建立后,皇帝追封李虎为唐朝太祖皇帝。”

李媛这时恍然大悟,啧啧有声:“原来是这样啊,这个李虎看来真是英雄人物。柳昀,同是姓李,你可不及李虎万分之一。”

柳昀呵呵乐道:“那是当然,我怎么敢和唐朝太祖皇帝比啊?苏水墨,你还没说为什么史料上很少有李虎记载的原因呢。”

苏水墨说道:“你不知道吗?历代皇帝都讲究避讳。整个唐朝,都因为李虎的关系而避谈那个虎字。唐朝时,人人谈虎色变,不是说唐朝人胆子小,惧怕老虎,而是不敢说‘虎’字,这是避讳。如果有人胆大妄为,说了‘虎’字,就会带来灭顶之灾,严重者可能会株连九族。”

“唐朝人避讳说‘虎’,所以唐朝人见了老虎不叫老虎,改叫大虫。把老虎称为大虫也是唐朝时期开始的,这样一叫就叫了00年。如果非得说个‘虎’字,那也会以差不多的谐音字来代替。”

苏水墨忽然扑哧一笑道:“就连‘马桶’一词的由来和李虎也有一段关系。中国古代,原先将夜壶称为‘虎子’。到了唐代,为了避李虎的名讳,便将‘虎子’更名为‘马子’,马子后来再被改名为‘马桶’延续至今。

听到马桶的来历,众人皆一阵哄笑。

苏水墨说道:“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铜制的虎形作为作为中央政府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称为虎符。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面存于朝廷之中,一般是在皇帝手上;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并且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谴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

“在历史上,虎符的形状、数量、刻铭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较大的变化。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骑缝刻铭以右为尊。隋朝时改为麟符。唐朝因为讳虎,改用鱼形来代替虎符上虎的造型,所以也称为鱼符。同时,还有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不管哪种符,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作为中央调动军队的凭证,民间一直称为虎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后世演变为铜牌。”

柳昀饶有兴趣地听苏水墨讲解成虎符的来历和演变,双眼直勾勾地盯着面前的那个鱼符,忽然笑道:“苏水墨,我明白了。这个鱼符其实就是虎符,而且是左半面,说明这是一个将军持有的虎符。我猜想,这个藏有鱼符的地宫必是袁天罡所作,设八卦祭坛拜祭那个鱼符,就是寄望李唐宗室起兵对抗武则天的意思。”

几天后,闲来无事的柳昀一行人,四处逛溜来到了一个偏远的村庄。

柳昀笑着道:“李媛、苏水墨,今天我和两位大哥,纯粹是陪你们出来游玩的。白虎第三煞已经归位,这第四煞不知什么时候能遇上。在这个山清水秀的偏远地区,应该不会有什么事发生。你们两人,今天好好地玩一玩,这里的景色好,空气也清新!”

远远看到一个村庄,李媛道:“不如我们进村玩玩吧,听说闭塞的地方的人,一般都很好客。我们进村,说不定还能遇上热情的主人,吃上一口正宗的农家小菜呢!”

大伙全乐了,嘻闹着一起进了村庄。

果然,在这个闭塞的小村庄中,难得到来的外人,不一会就遇上了一个热情好客的村民。

那个叫王二喜的村民,把几个人带回家中。那是一个有着低矮围墙的农家小园,虽然院中扑腾着一大群鸡鸭,李媛等几人,却不嫌脏,反而开心极了。

柳昀拿出五百元钱,递给王二喜,让他操办一桌酒菜。王二喜坚决不肯收,在苏水墨的劝说下,这才收下了二百元,吩咐客人小坐,他乐呵呵地去村庄上的小店买酒和熟食。

王二喜的媳妇,忙着张罗着一些土蔬,李媛和苏水墨也兴致颇高地一起帮忙。

一顿别有风味的午餐结束后,众人都觉得懒洋洋的,在王二喜家院子四周随意走动。

许大福指着远处一个小屋子问道:“二喜兄弟,怎么你们村子上的人家都集中在一起,那这个屋子怎么会远离村庄,孤零零地散落在那里啊?”

王二喜脸色一变,支吾着说道:“这个你们就不要打听了,那个地方,邪门着很,你们是外来的客人,千万别靠近。”

众人闻言,大为惊奇,不觉都好奇地追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经不过众人的软缠硬磨,王二喜抬头看看正午那强烈的阳光,神色稍微松驰了一下。他在院子中的石条凳子上坐了下来,抽起了一枝烟。

看着众人期待的眼光,王二喜略显紧张地说道:“那个屋子闹鬼,很厉害的,村子上已经有三个人因为去过那里,两个得了重病,还有一个疯了。”

柳昀大为奇怪:“居然有这等邪事?该不会是一个巧合吧?”

王二喜摇头否定:“不可能,那三个不幸的人,原来可都是身体壮硕着呢!他们去过那个小屋后,回来后就变得不对了。两个重病的人,至今不能说话,躺在床上难得清醒过来。而那个疯子,则经常大叫女鬼!”

苏水墨忽然说道:“许大福,还说你们三个今天是陪我和李媛来游玩的,没想到,最终你成了主角。看来,今天来到这里,你又有事可干了!”

王二喜听毕,疑惑地看着许大福道:“这位许大福,莫非是会降妖捉鬼的法师?”

苏水墨笑道:“许大福才不是什么法师呢,就是一个道士而已。他师出茅山,有小张天师的美名!”

王二喜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犹自不信。

柳昀微笑道:“王大哥,苏水墨说的是真的。要是这个屋子真的闹什么鬼,不如你讲给许大福听听,或许就能让他收伏了。”

王二喜这才喜笑颜开,不无欢喜地说道:“原来许大福真是茅山道士啊?那我今天可算是遇着贵人了。是这样的,那个屋子,原来是一对老夫妻居住的,十几年前,他们就过世了。他们有一女儿,一直在县城里做生意。”

“三年前,他们那女儿回到了老家,一个人住在那个老宅里。曾经有村上热心的大嫂去看望过她,据说她是因为和男朋友赌气,才回老家暂住,准备过一个月再回县城。”

说到这里,王二喜的眼神又显得害怕起来,他紧张地说道:“谁料想,就在她准备回县城的隔天夜里,她吊死在了那个屋子中。派出所的人全来了,据说她是因为感情纠葛,一时想不开而上吊的。”

“村里帮她处理了后事,那个老宅从此就荒废了。后来,有好多人说起那个老宅,半夜经常会有鬼火出现,还伴随着女子的哭声,吓得再也没人敢接近那个老宅。”

“说也奇怪,由于那个老宅边上是庄稼地,白天去忙活的人,都没啥事。第一个出事的人,是因为那天晚上,他打着火把去捉鳝鱼,经过那个鬼宅,回来后就一病不起。后来又有一个人因为在田里干活,由于那天有月亮,所以他抢活计,一直在那里忙到半夜。第二天早上,村上人才发现他昏倒在那个老宅边,抬回来后,就昏迷不醒,直到现在。”

“第三人更惨了,他是我们村上一个有名的胆大后生。在发生了前两件怪事后,他不信邪,还和村子上的人打赌,他要夜探那个古宅,看看到底有没有鬼。结果,当天半夜,他那嘶吼声,把村子上的人都吓坏了。人们这才发觉,他是从那鬼宅那边跑回来的,边跑边喊有女鬼,可怜啊,就这么疯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