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次元小说 > 喋血漂流记 > 第九章:冤家的路从来都不宽全文阅读

第九章:冤家的路从来都不宽

大雨瓢泼而下,地面上流淌的雨水汇成了一条小溪,流进房子附近了一处低洼地。

不大一会便形成了一个水泡,那是我的一处水源。

水源附近地上的泥土引起了我的兴趣,这让我改变了原本计划用棕榈树叶子覆盖墙面的计划。

下过雨的地面和泥更是简单,泥墙建造起来很是轻松,我只需要把泥沿着木屋框架由下向上堆叠就可以了。如果说有什么小技巧的话,就是每一层都尽量实在,然后用将木棍平放在包裹在泥墙里用于加固墙体。

雨停之后,我便按照设想的方式开始挖泥筑墙。

这对于一个有着丰富建筑经验的人来说,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我用了半天的时间,就把三面半的墙封好了,只留下半面作为出入的门。

在建木屋的时候,考虑到未来锻造需要木炭,所以,为了储存木炭,在泥墙堆到一半的时候,我还在大门正对着的墙角处做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平台。

屋子并不十分舒服,原因是土屋散发的土腥和潮气让人头脑发胀。但这与睡在石头砬子和树上比起来,简直就是幸福的味道。

我的滕盾在绕岛一周的过程中已经更换过一次,新制造的两面滕盾选的是上好的荆条,编织很是精细,更加结实耐用。使用这面厚实的滕盾用来作为土屋的房门正合适不过。

门,是一个神奇的东西。

有古言说:门,人之所出入也。又有说:门,守也。

这两句话完美的阐释了它存在的意义,进可攻退可守的保障。

小屋是完全封闭的状态,口中个人就是囚,囚,拘也,乃是死困之地。并不能给我带来那种安全感,相反,会有一种陷入困地的压抑和痛苦。

有了门,死局就出现了生机,就好像我在孤岛,本是一个绝境,可如果有能制造出一艘船,便是有了逃出绝境的门,自然,死地也就成了生机。

门中的人,可进可退任意出入,这便是自由。

土屋给了我久违的安全感,对于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人类说,那种安全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享受,这种享受是心理上的安慰和满足。

安全的环境总能让人身心放松,躺在树叶上的一瞬间,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和神经都如烂泥一样瘫软在地上。

困意如暴风雨席卷而来,只一瞬间就将我吞没。

我并不清楚自己睡了多久,只是当我醒来的时候,泥墙已经干透,房顶的棕榈叶无精打采的趴在椽子上。

燥热的天气让人很不舒服,即便在木屋的庇护下也难逃厄运。

走出土屋去,为锻造准备木炭,那个时候我才发现水泡缩小了将近一半。大部分的水应该都渗入到了底下。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对于水泡的重视程度并不够。

说到了水,我不得重点说一下淡水的问题。

对于荒岛求生来说,如果不能固定水源的话,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你不可能指望自己在未知的被困期限里全部饮用椰汁,也不能指望阴晴不定的老天爷恩赐雨水解决口渴的问题。所以,如果你做好了在海岛上长期战斗的准备,最好的方式就是立刻、马上、毫不犹豫的找到一处水源!

古人逐水而居最少有三点好处。一是,能投提供稳定的水源供给、二是,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三是水源地附近捕捉猎物的机会也会比别的地方大。

我曾在海岛周围发现几个内陆河入海口,距离我的营地最近的一个入海口有半天的路程。

对于我而言,当务之急是拿到救生艇上的零件锻造工具,所以,等到零件到手之后再转移阵地也来得及。

我拿出一个过滤的装置吊在墙角的架子上,用椰壳在水泡里取了一瓢泥水,把雨水注入进去,下面用一个空椰壳接住。

泥泞的脏水倒进去,干净的清水流出来,虽然不敢保证百分之百的纯净,但至少在视觉范围内是干净的,当然,这只是我饮水的第一步。

椰壳过滤器是我在徒步寻人的时候制作的,里面由粗砂砾、碳和细沙组成。这是一个很大众的野外净水装置,只不过,在没有找到合适容器的前提下,用椰壳代替罢了。

烧水的方法有很多种,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把容器放在火上直接加热。

可我除了椰壳之外别无容器,因此只能曲线救国了。

石头是个很好的工具,用它来烧水,是当时最便利的方式。

海边不缺少被海水冲刷的圆润的石头,只要把这些石头放在火上加热,然后再投到椰壳之中就可以了。

除了生火这个环节比较耗时耗力之外,整个过程都简单无比。只不过,这样烧出来的水总是飘满了草木灰,水里也有一股子浓重的烟火味。

出于烧水和储存水的考虑,我决定花上一点时间烧制几个陶罐。这样,我就不必再去喝带有烟火味的开水了。

制作陶器,选土是关键,不是说随便在地上抓一把土就能烧陶,必须要黏土。

在我的印象里,赫敏曾经给我讲过相关的知识,但是我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并没有记得那么详细,只记得好像选红色的土就可以。

我周围找了一会,才在一个缓坡上找到这种土。从支离破碎的表面上判断,这土被风化的很严重。当时并不知道行不行,所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取了不少的土。

我按照小时候捏泥人的思路去做,先和泥,再塑形,再烧制。

为了保证泥巴细腻,我尽量的把土粒砸的碎碎的,然后将土全部放在藤编上筛子,这样,细土下沉,颗粒较粗的浮在上面,然后再将粗粒土砸的更细。

如此反复三五次,红土变得越发细腻。

和泥的时候,我还在里面加了一些草木灰,原因我并不明白,只是记得赫敏曾经提到过。

把陶土和的尽量细腻,然后搓成小条,一条一条的在石板上叠加上去,做成一个陶罐和三个陶盆,体积不大,但是足够用。再把它们放在土屋里面阴干,等待送入火堆烧制。

孤岛求生重要的事争分夺秒地充分利用时间,要学会统筹兼顾。

在两个陶器晾干的时候垒起一个土灶,找了木头放进去生火。

我已经很熟练的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技巧,只要木材干燥,只要通过摩擦力增加它的温度,就能得到星星之火,再将星星之火放在干草团,便是一片炙热的希望。

或者是天气炎热的原因,陶胚阴干的速度很快。

被火烤过的土灶已经干透,我把陶胚放进了土灶里,又添加了木柴,剩下的就是等待,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让我一次就能把陶器烧制成形。

准备完这些之后,稍作休息,我便要开始制作木炭了。

木炭的过程并不复杂,找了很多的较为干燥的木材,然后将它们竖着堆砌成塔状,用泥巴将外围包裹,在顶端留下一个点火口。

从土灶里引一把火放在泥塔顶端,让火由上而下的燃烧下去。

在泥塔的底部开几个气孔,等火燃烧到下面便将气孔和塔顶的洞堵死,剩下的依旧是等待。这次不用再担心老天爷不给面子,因为在制炭一途上,我有足够的经验。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已经时近中午。

顾不上躲避炎炎烈日,我找了一块尖锐锋利的石头,开始在附近的小树林里寻找合适的木材。

我并不敢向树林里面走的太深,只是在我可控的范围之内尽量找一些相对比较结实的木材。

砍了大概十几根手臂粗细的木头,将它们做成一宽一窄两个木排。宽的木排作为主体承重,窄的木排作为稳定装置。那算是一个LOW版的双体舟。

依旧将救生衣绑在宽木排的下方增加浮力。

将竖排推入水中,拎着船桨和船高,沿着通往鳄鱼岩的礁石群的边缘小心的行进,先到鳄鱼稍作休息,然后做了几次深呼吸给自己增加勇气,将双体木排划入了鲨鱼湾。

双体木排的稳定性非常好,载着我快速穿过鲨鱼湾抵达了五指山的脚下。

在这个的过程中,我没有看到鲨鱼的踪迹。

登上五指山下的平台,用藤条将木排固定在礁石上。备着滕框爬上五指山。

故地重游,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救生艇的残躯依旧破落,与支离破碎仅有一线之隔。

我从滕框里拿出石锤子砸在救生艇上。

沉闷的声音有节奏的在海面上传播,给在海中苦苦挣扎的阮正雄加油鼓气。

船体已经破败,铁链的连接处早就裂开了很大的裂痕,在锤子的重击下,整块的玻璃钢和链子一起掉了下来。

故技重施,我又将一个位于救生舱顶部的长条栏杆砸了下来,栏杆在撞击中已经快要脱离船体,所以并不十分费力。

铁链和栏杆两样东西加起来大约有十斤重,对我来说已经够用了。人不可贪,趁着鲨鱼还没踪迹,赶紧离开。

撑着木排回到岸上,依旧没有看到鲨鱼在游荡的踪迹。

那时候我在感叹,真的是自己的幸运日,一切都顺利的不像话。可惜这种顺利并没有维持多久。

锻铁需要铁锤和砧板,以我当时的条件,这两样东西无意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

可这并不妨碍我能找到相关的替代品。

我手里有制造的石锤子,只要找到一块平坦的大石头当做砧板就可以使用了,而轮动石锤前提是我要先填饱肚子。

土灶里的柴火已经烧尽,只在灶坑里留下一些尚未燃尽的木炭。我用船篙把陶器掏来出来。那些淘气只坏了一个陶盆,尚有陶罐和两个陶盆可以使用。

我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急于改善一下生活,从烤鱼、烤贝壳、烤鸟蛋的苦海里爬出来。

把晾凉的陶罐在海里洗干净,煮上一罐子水,便急急忙忙的去礁石群里抓鱼了。我想吃炖鱼,想喝鱼汤,想吃煮鸟蛋!哪怕是白灼贝壳,对我来说也是无上美味!

在礁石里插了两条鱼,又扣了十几个贝壳,一股脑的扔进陶罐里煮着!当水花翻腾的时候,鱼油也欢快的随着水花跳跃!

就在我准备享受美味的时候,脑袋后来传来了重击,眼前一黑,就不省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