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玄幻小说 > 启明之回到南宋 > 第三章 扩张 第四十五节 着书二全文阅读

第三章 扩张 第四十五节 着书二

(26dd.)弄清楚了尚炯的顾虑,刘星羽笑道:“尚老不必为此顾虑,其实什么事情都是一样,没有做成之前,大家感觉千难万难,真正做成功了回头再看,谁都会觉得事情也没什么难度。26dd.再说当年我找尚老你帮忙试种的作物很多,其中有不少已经被证明其实并无太大的价值,尚老能从那么多作物中慧眼识珠,把这些有价值的作物挑出来,省得大家再慢慢摸索,做出的贡献可不只是表面上这一点。”星羽这话倒也不假,他当年托家里的商队四处去搜罗的植物很多只是一个大概的描述,刘氏商队(包括他们又转托别的商队)从海内外搜罗来的植物千奇百怪,有些甚至根本在泉州刘府就没法种植,花了尚炯不少功夫还是枯萎了,还有不少被证明只是当地普通的野树野草,为了防止影响别的有用的作物,后来只能连根铲除。不过,对玉米和土豆,刘星羽一直有意在提醒尚炯注意,要不然,尚炯也不可能留意这么好侍弄的两种作物。

史更新也道:“星羽说的对。看人挑担腰不疼,自己挑担重千斤,同样是种植实验,换了我们哪一个,都比不上尚老这么精通,别说总结种植经验了,能把新作物种活就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大事。哪里能像现在这样,桃源有两种高产的农作物可以采用。何况,尚老还带出了几个徒弟,能够把尚老之前成功的经验传承下去,咱们以后引进什么新作物(‘还有实验什么新品种。26dd.‘星羽插了一句),对,实验新品种,都有了可以遵循的工作惯例和工作方法,这才是尚老作出的最大贡献。”

尚炯来找星羽,自然不会有意避开大家,他还希望更多人在场,免得一个一个给人解释。刘星羽和史更新的话是出自真心,尚炯人老成精,当然听的出来,但一个老人家若这么轻易便能被别人说服,那他这大半辈子可就白活了。特别是尚炯,对自己的技艺是颇为自傲的,专业方面的事情,一是一二是二,绝不会因为别人的看法和影响有所含糊,听了二人的话,尚炯道:“若是说总结侍弄草木庄稼的经验,老汉我大半辈子的心血都在上面,对此我也不会故做姿态,还有那几个跟着我学的孩子,他们自己用功,我也不能为了自谦否认他们的成绩,这两样我也就厚颜接受了。可玉米土豆这两种作物,的确不是我的功劳,这却不能混为一谈。”

刘星羽想了一想,笑道:“尚老肯定是觉得自己的技艺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所以有些不踏实呢。这样,我听尚队的水手说起,海外有一种树,割开外皮可以流出白色的浆液,干了以后可以得到一种富有弹性的材料,我把它称为橡胶树。这些年我一直托人在海外搜寻,最近总算辗转找到几株特性和它差不多的树苗,我想请尚老帮忙栽培,总结了经验后我要想办法大量引进,将来必有大用。另外,我听说南洋有些稻种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三熟,桃源的气候与南洋差别不大,我想请尚老带人实验引进南洋稻种,还有棉花的栽培实验。26dd.这些作物都是不那么好侍弄的,而且作物栽培最短也要一季,光凭尚老和现在的几个弟子肯定忙不过来,需要借助尚老的名望吸引更多的聪明才智之士投身进来,所以,尚老的名望高了,对桃源也大有好处,这也是我的一点私心。尚老就不要太过介怀啦。”

刘云秀也道:“是啊,我也想着呢。民以食为天,尚老的那些经验只通过带徒弟的方式传承,速度似乎有些太慢了。是不是总结出来编成农书在书院里专门开设一类课程。”

众人闻言叫好,尚炯却吓了一跳,连忙道:“我的那些东西,上不得台面,怎么能著书立说,还要在书院中传授,那不是误人子弟吗?不可不可。”

刘星羽连声赞道:“阿姐的想法很不错,其实不光是农学,科学院里已经积累起了相当的专业知识,完全可以分门别类的都编写出相应的教材和专业书籍,使这些知识系统化。这不仅仅是对已有知识的总结,更可以通过编写的过程,发现一些新的研究思路。姐,你既然负责教育这块的事情,又提出了这样的想法,那组织编写专业教材和书籍的工作,也由你来负责。”

刘云秀吓了一跳,没想到说了一句话,弟弟就给自己找了这么多事情做。当然云秀不是怕事多,担心的,是自己无法胜任这项工作。虽然是公认的“一秀”,她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不要说和这个聪明绝顶的弟弟比较,就是尚炯、牛道元、穆思特等精通各自专业领域的人物相比,在别人的专业领域,云秀自认也只是一个初窥门径的小学生,甚至根本就是一窍不通,让她组织人手编写专业书籍,恐怕力有所不及呀。

众人也是颇多疑惑,星羽察言观色,看出大家的想法,笑道:“编书其实也不想大家想的那么困难。这样,姐,我回头和你商量一下编写的基本思路,先与尚老商量着编写一本农书,有了编一次的经验,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下不仅是同门的师兄弟,连陈平先生都有些惊讶:编一本书,真的能像星羽说的那样并不困难吗?陈平先生可没有什么老师必须比学生知道的多的想法,何况说这话的还是被他历来宣称不敢视为弟子的星羽,陈平自然毫不顾忌的问出了自己的不解。其他人见老师都发问了,更不会有什么客气的,催着星羽立刻就把谜底揭开,别再等什么回头不回头的了。

刘星羽还真没把编书的事情看的多难,要不是太麻烦,他自己就可以去做了。从一定意义上说,刘星羽其实是有些懒惰的。研究那些比较新颖的想法,开拓一个新的思路,对他来说没有任何问题,完全可以专心致志的投入进去,甚至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可让他对已有的东西归纳整理,做事务性的工作,真要去做星羽也未必做不来,但兴趣就不会那么大了,坚持一阵之后,就会感觉枯燥无味,要想方设法的偷懒耍滑。编写专业书籍,与探索发现新的专业知识相比,在星羽看来无疑是枯燥无味的多,现在看到这么多人对自己视做畏途的工作感兴趣,刘星羽心中大喜,仔仔细细的考虑了一段时间,好好组织了一番言语,要把自己编写专业书籍的思路向在场的人解释的清清楚楚,一劳永逸的把这份工作推出去。

清了清嗓子,刘星羽开口道:“其实,编写专业书籍最困难的,就在于专业知识的积累,而这个方面,对桃源科学院来说,丝毫不是问题。不用说科学院建立前后,那些才智之士那些新的发现和成就,便是这些人在被吸引到咱们这里之前,他们具备的技艺和知识,也能够满足编写一本相应的专业教材了。”

众人稍稍一想,便明白了星羽的意思。确实不错,组建科学院的那些人,在进入刘府之前,要么是技艺精湛的工匠,要么就是在常人眼里希奇古怪的知识一大堆的奇人异士,就算是在大宋,这些人也有带徒弟的资格(当然,那些希奇古怪的知识必须有慧眼识珍宝的人才愿意学),把他们以往通过言传身教传授给徒弟的东西整理出来,可不就是一本很好的专业教材吗?26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