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都市小说 > 辽殇 > 二八0 黑宋的评书全文阅读

二八0 黑宋的评书

李爽现在手里有两大利器,一是燕京导报对舆论的控制,二是光明教在民众中的传播。要开发港口,他自然是会让舆论先行,在南京道造出风声,让商人们有了心理准备,然后再考虑向商人们融资的事情。

风一样传过的李爽勾结宋人,准备把南京道献给宋人的流言,自商人们在析津府一闹,就再也没了踪影。所谓流言止于智者,商人们这么一闹,让大家都都看见了李爽在南京道有这么多的产业在。小商业主们都怕南京道降宋后影响了自己的产业,手握石炭矿,水泥厂,玻璃厂等许多搬不动的产业的李爽,自然也是怕南京道保不住,自己的产业也没了。所以前两天有人散出的李爽降宋的传言,不但没人再相信了,几乎燕京城大多数百姓们听到这些传言后都会主动站出来驳斥上一番。

有关李爽的谣言刚刚息止,在燕京,蓟州,平州等地又传出了宋人关了榷场,和南朝的商路也已经中断的传言来。关于榷场和商路,自两国阵兵边境后早就断了,但大多数商人们似乎还没意识到和宋人的交易中断后对燕地老百姓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在商人们看来,近几年来燕地出产的物品已经是比较丰盛了,没有宋人的货物,燕地人照样有石炭烧,有马车用,有李爽鼓捣出来的各种新鲜玩意儿。

可是这几天不知道怎么了,首先在商人中间流传起了商路中断后对燕地的危机感。象铁器作坊生产出来的东西,仅仅靠燕地已经消化不了多少了,商路中断后南朝的丝绸,布匹,粮食都过不来,用不了多长时间燕地人就会沦落到没衣服穿,粮食不够吃的境地了。

谣言传出来,商人们首先慌了,继而是普通老百姓们对今后的日子也都没有信心。短短几天之内,燕京城的一些燕地出产的物品就卖不动了,而依赖南朝的丝绸,布匹,粮食等商品却是一天一个价地涨着。

对商品敏感的总是城市,而在乡间,老百姓们却是热衷起了历史来。杨家将的评书在各州县的茶馆里赢来了越来越多的听众,那些说书先生们讲的评书是越来越精彩。那些说书先生们象是突然间受到了神灵的启迪,讲出的故事明显比以前的生动灵活,杨家将的那些人物形象在他们嘴里讲出来是那么的性格鲜明,一场场金戈铁马的战争,一出出惊心斗魄的政治斗争,扣人心弦的故事让听书的民众们如醉如痴。在故事中,南朝的奸臣总是层出不群,南朝的皇帝一代代的都是昏君。

李爽前世上中学的时候,曾经痴迷过一段时间杨家将评书,他几乎是没有改动的将前世听来的评书内容大致地讲给了南京道的说书人们。前世听过的各版本的评书,对于敌国的辽国其实并没有多少贬损,反而是对宋朝的历代皇帝和奸臣陷害杨家将的内容占了评书的多一半内容。评书中宋代名将潘美,庞籍都成了大奸臣,还有位历史上本来的奸臣王钦若,这些人象玩接力一样地陷害着一代代杨家将的忠良们,以致于天波杨府的历史就是一部被奸臣陷害的血泪史。其中多亏有一位尽力保护杨家的八贤王赵德芳,而这八贤王的身份却是那么的敏感,经过燕地说书人再稍稍地演绎一下,宋朝历代皇帝的合法性就很成问题了。

李爽是听到杨小五的汇报后一时兴起,让找了些说书人来给他们讲杨家将的。把前世听过的评书内容大致一讲,他就发现前世的刘兰芳,田连元等等评书大师们都是宋朝的高级黑,这些大师们的评书都是以黑宋朝历代君臣来显示杨家将的忠良和悲壮的。

李爽简直爱死那些前世的评书大师们了,杨家将的评书一经在南京道流传开来,民众们通过评书知道了南朝的代代皇帝都是昏君,南朝的朝堂上总是挤满了嫉贤妒能的奸臣们,南朝的英雄们总是被奸臣陷害着,最终都没有好的结局。

底层的汉儿们本来还抱着南朝收复燕云后说不是会改善自己的生存状况的幻想,听了杨家将评书后,让很多人一下打消了对南朝的这一幻想。

在乡间,除了杨家将的故事突然盛行外,清明节前各家族的祭祖也都变得隆重了起来,同是华夏人,同有一个祖的口号突然间在乡间传开,一些大点的村庄都建起了简陋的炎帝祠,黄帝祠。在一些州府县城里也开始修建叫做“明堂”的庙宇,用来祭祀华夏的历代先祖和英雄人物。许多职业和非职业的说书人干脆在各地的明堂工地讲起了历代英雄的故事来,当然李爽还没来得及把自己肚子里的什么三国演义啊,隋唐啊之类的故事告诉别人。在辽宋时代民间已经有了三国和隋唐故事的最初版本,但这些故事的条理性却都不怎么样,所以近一段时间来就杨家将,以及以前李爽断断续续讲过的西游记的故事最受欢迎。西游记是李爽断断续续地讲给耶律沃燕和萧蒲察干等人的,当时这两个小听众的年龄还很小,听了李爽的故事后免不了要讲给别人听,然后就要南京道流传开了。耶律沃燕曾经默写过李爽讲的西游记,遗憾的是李爽到现在都没讲完全部的西游记故事,流传在民间的西游记就更是残缺不全了。

只有杨家将的故事最近让民众们听得如痴如狂,蓟州的明堂工地在东门内守备营旁边,这处地方四年前李爽曾让辽东饥民在这儿挖地窝暂住,四年之后当年住过地窝的辽东饥民们早就得到了安置。这块挖过地窝的地方就一直空着,一个月前有人买下了这片空地,并开始修建起了祭祀祖先的明堂。

每天半下午的时候,东门附近的蓟州百姓们都早早地端着小板凳来到明堂工地前,等着说书人继续讲前一天听得正精彩的杨家将故事。

谁也没想到听个故事,竟然会出现伤人死人的事件,但今天讲的李陵碑这段评书,却在蓟州引起了一声不小的混乱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