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次元小说 > 百年屈辱录 > 第8章全文阅读

《马关条约》出笼前后

洋人“调停”的闹剧乞求帝国主义“调停”和对日妥协卖国,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对待这场战争的方针。早在黄海战役之后,慈禧就重新起用了被她在中法战争期间罢免的“假洋鬼子”奕昕主持总理衙门,经办妥协投降的外交括动。

1894年10月16日,奕昕指派大臣孙毓汶、徐用仪乞求英国总税务司赫德说服英国出面“调停”。孙、徐等痛哭流涕,奴颜婢膝,说什么,只要英国肯于出面调停,保证以后大清帝国为英国做任何事情。英国为了笼络清政府,乘机操纵调停大权,于是建议由英、美、俄,法、德5国联合调停。它们居心叵测,各怀鬼胎,都想乘机捞一把。特别是英、俄两国互不相让,都想争夺对清政府的控制权。因此,英国的联合调停建议未能达成。清政府并不死心,着迷般地继续向各国乞求。11月日,由总理衙门出面召请英、美、德、法、俄5国驻华公使,同时训令中国驻各国公使向各驻在国直接提出请求,幻想得到各国的“连衡说合”。但英国表示“不便与日再言”,德国表示“现时议和无济无事”,俄、法无动于衷,美国想单独操纵和谈,所以断然拒绝参与联合调停。这使清政府的“调停”幻想破灭。

李鸿章见“连衡说合”无望,又建议直接派人赴日求和,并极力推荐天津税务司、德国人德璀琳前往日本试探,认为这样“既易得彼中情伪,又无形迹之疑”。l1月18日清政府授德璀琳头品顶戴,携带李鸿章致日本首相伊滕博文的两封信,启程东渡日本,从而演出了一幕不伦不类的外国人代表清政府议和的闹剧。

德璀琳到达日本,日本一看并非中国大员;所持李鸿章的照会并非国书,以不合交战国资格拒绝开议。奕昕只好用急电将德璀琳召回。

其实,在德璀琳赴日的前一天、即于11月17日,美、日两国已经达成秘密协议,美国将以“传言人”的身份为中日“调停”。因为在11月初,日军已渡过鸭绿江,攻下大连、旅顺,向辽东进犯,奉天危急,京城惶恐。美国认为出面干涉的时机已到,于是破门而出,阴谋操纵中日和谈。日本虽对美国的用意深表赞同,但怕美国单独调停会招致其他列强的反对,于是,表面上假意对美调停不感兴趣,暗地里则同美国人秘密磋商,以求得到美国单独操纵和谈的机会,同时,不致引起其他列强的干涉。11月17日,美国驻日公使谭恩和日本外相陆奥宗光达成协议,决定美国以“交换双方意见”的“中介人”身份,参与中日和谈.这样,既可以使其他列强无空可钻,又能使美国借机联合日本对清政府讹诈。于是一场由美国操纵的中、

日和谈闹剧开始了。

美日合谋敲诈1895年1月5日,慈禧降旨:任命户部侍朗张荫桓、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使,前往日本会商和议之事。1月0日张、邵到达日本。美日双方为实现他们的阴谋,由美国一手安插了两个和谈顾问:科士达为清政府顾问,端臣为日本政府顾问。荒唐的是,这两个“顾问”都是美国人,都是向着日本的,且都是预谋的。可见所谓议和,实质上是美日向清政府敲诈勒索的筹码。

1月7日日本召开了御前会议,由陆奥宗光起草议和要领,条约大体分为三段。大意是:第一段,这次战争起于朝鲜,中国应承认朝鲜独立,意在取销朝鲜的中国属国地位;第二段,中国割让领土和赔款;第三段,确定日中两国外交的利益和特权,日、中两国的关系应与欧美各国和中国的关系均等,并进一步设置几处新开口岸以及扩大内河航运权,使日本永远有在中国通商的航行权……这个方案大致是后来《马关条约》的基本内容。

1月1日明治天皇任命伊滕博文、陆奥宗光为全权办事大臣与中国代表会商。但他们认为,此时的北洋海军还未被彻底消灭,清政府最后投降的时机还不成熟,即使一时达成协议,中国也未必能够执行。于是,他们事先设好圈套,使用最无耻的手段破坏和谈:诸如对中国代表侮辱、漫骂,故意设置障碍拖延时间,借口中国

代表官位低、不具谈判资格,无故扣押清政府往来电报等手段破坏和谈,最后竞至无理驱逐中国代表……

列强各怀鬼胎月1日张荫桓、邵友濂被逐出日本的当天,也正是北洋海军惨遭覆没的日子。于是清政府不惜一切代价,急忙向日本求和。其实,就当时的战局而言,对日本同样不利。一方面日军深入中国内地,人民的反抗风起云涌,使日本侵略者寸步难行;另一方面由于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且人力不足的岛国,经过几个月的战争已是强弩之末,无力再战。而且日本的大举进攻已危及其他列强的在华利益,如果继续推进,有可能遭到其他列强的干涉。

这一现实美国政府也意识到了,它们认为,帮助日本压迫中国,以便趁火打劫、从中渔利的时机已经来临。由于开战以来,中国海、陆两军连连失败,这时北洋海军又全军覆灭,士气低落,人心涣散;主和派占了上风,想急于结束战争。当慈禧得知日本点名要李鸿章去日本谈判时,立即召见李鸿章,委以头等大臣前往日本乞和。日本人之所以指名道姓要李鸿章出任谈判代表,是因为他是清政府中有权有势有地位,说话算数的宠臣;同时,也知道他是个崇洋媚外的软骨头!

李鸿章赴日议和前,首先在北京拜访了英国公使欧格纳,乞求英国对日施加压力,并提出一个由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代拟的所谓“中英密约”草案,答应为酬谢英国的援助,清政府将在一定年限内把中国的全部行政管理权移交给英国,并且使英国独享改组和控制陆海军各机关、修路筑路、开发矿山的权利。而且还增开几个新的口岸,对英通商。如果这个密约付诸实施,中国将彻底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但英国深知,这样做必将引起广大中国人民的反抗,同时也必然招致其他列强的反对.所以尽管李鸿章拿“中英密约”去引诱欧格纳,但欧格纳对此并不感兴趣,相反却力劝李鸿章接受割地赔款的议和条件,迅速结束战争。

随后,李鸿章又向美国试探。而驻华公使田贝直截了当地拒绝了李鸿章的要求,并威胁李鸿章尽快答应日本割地赔款的议和条件。同时,李鸿章还多次会见俄国驻华公使喀西尼,也未达到预期目的。俄国公使一方面与李鸿章虚于周旋,一方面又企图与日本人暗中分赃,因而采取观望态度。这就使清政府指望沙俄挺身而出进行干涉的幻想成了泡影。

之后,李鸿章又乞求德国公使绅珂劝阻日本,而德国此时正准备趁火打劫,在中国掠取一个海港。因此李鸿章又一次败兴而归。

与此同时,日本侵略者积极在军事上对清政府施加压力。月初清军在辽东半岛全线溃败,津京危急,清政府更加惊恐万状,终于决定授予李鸿章割地赔款之大权。春帆楼的威胁与讹诈1895年月14日,李鸿章带着他的儿子李经方、美国顾问科士达等100多人由天津乘船去日本。0日同日本首相伊膝博文、外相陆奥宗光等人在日本马关的春帆楼开始谈判。李鸿章提出议和之前先停战,日本代表则乘机提出极其苛刻的条件要挟中国。清政府连忙向田贝乞求,希望他能“仗义执言”,劝说日本降低条件,田贝当场拒绝。

4日,李鸿章由谈判地点返回旅馆途中,突然被日本浪人小山丰太郎开枪伤及面部。事件发生后,世界舆论大哗,日本政府害怕造成第三国干涉,被迫于8日承诺暂时休战,但时间很短,仅有1天。可以想像李鸿章脸部缠着绷带招摇过市,是多么狼狈、多么淹心的局面!李被刺后,清政府任命李经方为钦差大臣。此时,日本不仅对中国漫天要价,还对李鸿章父子进行威胁恫吓。

4月1日,日本代表将媾和条约11款,送交中国代表,并故意将条件提得比实际要求更加苛刻。4月5日,李鸿章以“说帖”的形式答复日本政府,进行哀辩,要求日本降低条件。伊滕博文对李氏父子恫吓说,若此次谈判破裂,日本将派67艘舰只搭载大军,陆续开往战地,如此,北京的安危亦有不忍言者,中国全权大臣能否安然出入北京城门,恐亦不能保证……

11日,伊滕又以“最后通牒”的形式对李鸿章再次恫吓,声明日本提出的条款为最后条款,不能再改,限4天内答复。作为中方“顾问”’的科士达全力配合日本,逼迫李鸿章接受条件。于是,李鸿章当天致电总理衙门,“恳速请旨定夺”。

l4日总理衙门回电,命李鸿章再与日商议,如无可商议,即遵前旨与之定约。l5日李鸿章与伊滕进行最后谈判,17日李鸿章终于在条约上签字画押,签订了《中日讲和条约十一款》,即《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签订后,李鸿章深感卖国行为罪恶深重,整日甚觉惶慌。回到天津后躲进家里,装病不出,花15万两纹银贿赂科士达去北京“复命”,光绪皇帝批准了这个卖国条约。5月8日在烟台同日本交换了文本。

空前屈辱的《马关条约》《马关条钓》又称《春帆楼条约》,共11款,并附有“另约”和“议订专条”。条约的主要内容为:

1、中国承认朝鲜“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实则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中国将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包括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

、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

4、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地为通商口岸,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在以上各口岸驻扎,日本轮船得驶入以上各口岸搭客装货;

5、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市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其产品免征一切杂税,享有在内地设栈存货的便利;

6、日本军队暂行占领威海卫,由中国政府每年付占领费库平银50万两,在未经交清末次赔款之前日本不撤退占领军;

7、本约批准互换之后,两国将战俘尽数交还,中国政府不得处分战俘中的降敌分子,立即释放在押的为日本军队效劳的间谍分子,并一概赦免在战争中为日本军队服务的汉奸分子,免予追究。

……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之后最不平等的条约,它给近代中国带来严重危害,是帝国主义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步骤。

一、割地,使中国主权沦丧,使列强对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二、赔款,相当当时10年以上的财政收入,加重了中国的贫穷落后,清政府因此大借外债,致使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更甚一层。对日本而言,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不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唯一的新兴资本主义强国。开始对东亚地区新一轮的争霸。

三、通商口岸的进一步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更加深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的控制力度。

四、允许在华投资办厂,使其它列强以“利益均沾”为借口,争先恐后在中国建厂,严重阻碍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

五、战争失败标志着中国历时0余年的洋务运动的瓦解,使所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

六,导致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运动的高涨,如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者的斗争高涨。

七、对朝鲜而言,甲午战争标志着中朝之间上千年的宗藩关系正式终结,朝鲜名义上获得了独立,实际上却被日本控制。之后俄国势力进入朝鲜,日本和俄国在朝鲜的争夺日趋激烈,最终引发了1904年日俄战争。

八、《马关条约》掀起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也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争夺。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反映了列强在侵华问题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斗的现实……

暗藏玄机的“干涉还辽”沙俄对我国东北垂涎已久,《马关条约》的签订,使辽东半岛落入日本之手,这不仅破坏了沙俄独占中国东北的计划;也使日本成为它谋取远东霸权的一大障碍,这是沙俄所不能容忍的。

中俄所签订的《中俄密约》中有这样内容:如日本侵略俄国远东或中国以及朝鲜领土,两国应以全部海、陆军互相援助;如果日本采取军事行动,俄国军舰可以进驻中国任何港湾;为便于沙俄运送军队、粮食,清政府同意俄国在中国东此修建一条通过黑龙江、吉林直达海参崴的铁路,这条铁路无论战时、和平时沙俄都可以运送军火、粮食……《中俄密约》表面上看好像是中俄对日本的军事同盟,实际上是沙俄对中国的侵略。不难看出,它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帮助中国抵抗日本,而是在“共同防日”的幌子下夺取在中国东北的特权。沙俄利用中国东北的这条铁路,疯狂地吸吮中国的膏血,每年为俄国提供几千万卢布的利润!

另外,沙俄还在铁路沿线地区开设轮船公司、面粉公司及其他企业,并建教堂、学校,形成一套殖民统治的机构,成为“国中之国”。《中俄密约》奠定了其在远东的势力,加剧了帝国主义之间在中国的争夺战,它们纷纷强占中国港湾、掠夺铁路修筑权、划分势力范围,加紧了瓜分中国的阴谋活动。

《马关条约》签订的第6天,沙俄便联合法、德两国进行干涉。逼迫日本宣布放弃辽东半岛。无比荒诞地是,日本以武力侵占的我辽东半岛,但要中国以000万两白银将其“赎回”,然后交给沙俄。这样一来,日本在甲午战争中一共勒索中国白银。亿两!相当中国几年的财政收入!

德国早想把我国的山东胶州湾作为它向远东扩张的一个基地,在“三国干涉还辽”的影响下,它与沙俄秘密交易,终于如愿霸占了我国的胶州湾地区。

德国强占胶州湾

从鸦片战争以后,英、法、美、德、俄、日等帝国主义国家相继入侵中国,他们用洋枪火炮打败腐朽的清政府,迫使其签订一个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迅速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特别是在中日甲午战争前后,列强在我国任意划分势力范围,对中国加紧进行军事、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并派大批传教士对我中华民族进行精神腐蚀和文化渗透。清政府一味逆来顺受,屈膝求和。在巨野,传教士及其教徒肆无忌惮,横行乡里,敲诈勒索,作恶多端,清朝官吏畏之如虎,敬若神明,是非不分,百般袒护。百姓们饮恨吞声,积怨良久,遂至一发而不可收,终于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巨野教案”。

巨野位于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城东北10公里的麒麟镇磨盘张庄村。巨野教案,也称曹州(即今菏泽)教案。清光绪二十三年十月十七日(1897年11月1日)夜阴云密布,10多个手拿匕首、短刀的人,闯进张庄教堂,杀死德国神甫能方济和韩理迦略。他二人原本分别在阳谷和郓城一带传教,因去兖州天主教总堂参加“诸胜瞻礼”,路过此地天色已晚,张庄教堂神甫薛田资主让客先,安顿能、韩二人住下,想不到倒成了替死鬼。薛田资听到响动仓惶逃往济宁,电告德国驻华大使并转德国政府。曹州教案发生后朝野上下一片震惊,外国洋人闻风丧胆。

1897年11月1日,即教案发生后的第1天,德政府派出军舰多艘强占胶州湾,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德《胶澳租界条约》。清政府尊照洋人旨意,惩办了山东巡抚李秉衡、兖沂曹济道锡良、曹州镇台万德力、巨野知县许廷瑞等10名地方官员;赔银0万两;并在巨野、济宁、曹州等地建造教堂及传教士防护所。从此山东成了德国的势力范围。正如当时日本《外交时报》所称:华政府于山东一举一动,皆受德人指使,似满洲之实权归俄人掌握彼山东之实权,亦将归诸德人矣。巨野教案成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光荣史。1977年,巨野教案遗址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欲壑难填的经济讹诈

甲午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除疯狂瓜分中国领土外,更争先恐后地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垄断中国市场,攫取更大经济利益,从而大大加深了中国经济的衰落。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莫过于政治贷款。它既可以获取经济利益,又可以发展政治势力。《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在年内要向日本支付。亿两战争赔款和“赎辽费”。这对年财政收入仅5、6千万两的中国,无异于雪上加霜。要偿还这笔巨额赔款,唯一的办法是向列强借款。这恰恰为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创造了机会。于是,它们各不相让,纷纷争当债主。英国公使甚至宣称:如不向英国借款,英国将不惜诉诸武力。在各列强的逼迫下,清政府在战后的短短年里,先后次向列强借款。

当沙俄听到清政府准备向英国借款时,沙俄外交大臣罗拔诺夫向中国驻俄公使许景澄说,听说中国要向英国借款,颇觉诧异,应先商俄国,方见交谊;俄国户部(即财政部)已筹良策,有益中国……当清政府表示愿向俄、法、德分别借款时,沙俄又出面威胁。1895年7月,清政府被迫同俄、法订立《俄法洋款合同》,共借4亿法郎,94。I5扣,年息4厘,分6年还清,以海关收入担保。为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政治大贷款之始。

清政府向俄、法借款遭到英国的强烈反对,德国也十分恼火。盛怒之下,英、德两国便携手同俄、法相对抗,胁迫中国,最终取得中国第二次借款大权。I896年月《英德洋款合同》签字,借款总数1600万英磅,由英国汇丰和德国德华银行分摊,94扣,年息5厘,以海关收入作担保,分6年还清。

1898年月,英、德集团再次压倒俄、法集团,掌握了第三次借款权,与清政府签订了《续借英德洋款合同》。共借1600万英磅,仍由汇丰、德华两银行借付,8扣,年息4。5厘,分45年还清,以苏州、淞沪、九江、浙东等处货厘及宜昌、鄂岸盐厘为担保。

清政府这三次借款折合白银亿两,加上利息高达7亿两以上,是战前清政府对外借款总数的9倍多。借款数量之大,实属惊人!这些借款不仅利率高,折扣大,而且还附有苛刻的政治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关税、盐税为担保。关税和盐税是中国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两项税收之合,将近占总收入的一半。帝国主义列强直接控制这两大税收,无异于扼住中国财政的咽喉,强化了对清政府财政的制约。一步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清军失败之因

朝廷腐败是失败主因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转变,资本输出具有明显特征,必然引起对殖民地的激烈争夺。于是,地大物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成了它们眼中的一块肥肉。从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未停止过。1884年中法战争以后,由于列强之间激烈争斗,中国相对平静了大约10年。这时的清政府,本应认清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不会给中国更多休养生息之机,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改革弊政,奋发图强;相反,虚妄的“平静”导致了清朝政府的精神松弛,盲目淘醉于列强的“友善”,从而给了野心勃勃的日本以可乘之机。清军渙散是失败之源根据当年实力对比,中国完全有能力打败日本。在朝鲜平壤如能坚守一两年,就算坚守几个月,完全可以扭转整个局势。当时,中国守军的子弹、粮食堆积如山;而日军粮食缺,子弹少,失道寡助。日军在攻打平壤城时,一天下来,日军伤亡比清军还多。日军内部甚而出现“战”与“退”的分歧。经过日军协商,准备再攻打一天为限,如无进展就撤军。唯因朝廷主和派、主要是李鸿章消极避战,委屈求全,指挥官叶志超的软弱无能帮了日军的忙。清军轻而易举放弃平壤,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导致全军覆没,实力大衰。逃亡中的清军互相冲撞践踏,丢枪弃弹,狼狈不堪。使平壤、朝鲜尽失敌手。给清军造成心理上严重冲击,给日本极大的精神鼓舞。这说明,洋务运动虽然改变了清军的装备,却没有改变清军的软弱和渙散。

战前日本准备充分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快速发展的资本主义与封建武士道精神相结合,产生了极具扩张性和掠夺性的军国主义怪胎,侵略并战胜中国成为它既定的国策。早在1855年,日本的维新派政治家吉田松荫就主张,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当……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之岛,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吉田的这一思想,对他的弟子、后来成为内阁总理大臣的伊藤博文、参议院议长山县有朋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日本政治的主流思想,奠定了其大陆政策。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决定在189年前完成对华人全部作战准备。进攻的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舟山群岛。几年后,日本正是按照这个时间表和路线图发动的侵略战争,几乎达到了全部目的。

日本几十年来以上述国策一以贯之,进行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前后实施了8次《扩充军备案》。甲午战前的几年,平均年军费高达总收入的1%。1887年天皇下令从皇室经费中挤出0万元作为海军补助费,钱虽然不多,但表达了最高统治者的决心,势必对全国产生很大激励作用。果然,在天皇的感召下,全国富豪纷纷捐款,一年就捐款100多万。不仅增加了军费,也极大地鼓舞了民心和士气。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在中、朝活动,战前绘成包括朝鲜、我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线的山丘、河流、村庄、道路的详图。在挑起这场战争之前,日本战时大本营制定了海陆军统筹兼顾的作战方针。其战略目标是在中国直隶平原进行主战,能否达此目标,关键在于海战之胜负。为此,提出两期作战计划:先派陆军进入朝鲜,以牵制清军;海军则寻机与中国海军主力决战,迅速夺取黄海制海权。以后的作战则视海军胜败而定:如海军取胜,掌握了黄海制海权,陆军便由渤海湾登陆,实施直隶平原的决战意图;如海上决战胜负未分,则以舰队控制朝鲜海峡,协助陆军主力占领整个朝鲜;如舰队决战失败,则以陆军实行本土防御,海军守卫本土沿海海域。以实现第一方案为基本战略目标。

清当局对战争麻目不仁与之相比,清政府对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麻目不仁,愚昧无知,对遭受侵略缺乏应有的预见和警惕。当时国内的有识之士,如两江总督沈葆桢、台湾巡抚刘铭传等看出倭人的狼子野心,几次提醒清最高统治认清形势,扩军备战;但朝廷大部分政要对日本的认识仍停留在“蕞尔小邦”、“不以倭人为意”上。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从1888年开始停止购进军舰、枪弹之装备。清当局,战前没有明确的战略方针;战后只是就事论事,疲于应付。由于统治集团主战、主和两派意见分歧,相互掣肘,事先既未组成专门作战指挥机构,更无统筹全局的战略指导;盲目地寄希望于俄、英、美、法等国的“调停”上。

海战方面。在近代战争中,掌握制海权非常重要。所谓制海权,简单地说就是使自己在一定海域自由航行,从而对敌方舰只形成有效扼制。能否掌握制海权取决于海军实力和正确的战略。甲午战争的制海权主要指黄海海域,即朝鲜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海上交通。甲午战争的主战场在朝鲜、中国一侧,日军属于跨海作战,补给线长,必须依靠海上运输;中国一旦切断敌军的海上通道,等于扼住敌人的咽喉。可惜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旋即失去黄海掌控权,导致战争失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