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穿越小说 > 星沉三国 > 第八十九章 终得汉中全文阅读

第八十九章 终得汉中

且曹操在南郑与张鲁相持,张鲁自抢回其弟张卫之后,便闭门不战.曹操见张鲁是怎么也不肯出战的了,便分兵去取汉中各处.不及一月,汉中各处皆平,连阳平关也被攻下了,南郑成了一座孤城.曹操不欲折损太多兵力,如今他的家底只有这么一,可败不起,便再次遣人劝降,告知张鲁如今的情势.

所谓宁为鸡,勿为牛后,大凡一般人都有这个心里,张鲁又何尝不是如此,在汉中多年,可不愿就此放弃经营多年的基业.张卫先前逼不得已降了曹操,可进得城来,有了依仗,想法就不一样了,凭什么要降曹操,自己兄弟二人占地为王,消遥自在,比仰人鼻息可强多了.

此番,曹操派去劝降的人又挨了一通箭雨,曹操大怒,便欲不顾一起率兵攻城.程昱阻止道:"主公,我军兵马并不比城中多多少,强攻未必能下,况且损失必重,不如徐图他法,引城中兵马出战,以计破之,南郑可得矣."

是这么,可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要是想的出,当初就不必那么麻烦了.

城外有城外的烦恼,城内有城内的忧虑.张鲁下得城来,回府和其弟张卫商议退敌之策.先前寄希望于曹军粮尽而退,如今看来是不可能的了,曹操袭破各处,粮草比起南郑来只多不少,继续相持下去,败得肯定是张鲁.

阎圃献计道:"主公,如今曹军一时难退,若想退敌,只有求诸于外了."

张鲁眼神一亮,忙问道:"有何妙策,快快道来."知道阎圃言犹未尽,急忙催他把话完.

阎圃从容道:"汉中,马腾、韩遂还有刘表所辖都与汉中接壤,主公可遣人杀出城去往此二处求救,得一处兵马赶来,则汉中可保."

张鲁细想一下,觉得此计可行,问及其余众人,也都没有意见,便选人杀出城去.

曹操和程昱何许人,岂会如此轻易让人冲出去请救兵,为求早日破城,曹操是时刻注意着城中的一举一动,张鲁的人刚冲出城门,曹操就派人劫杀,张鲁的人被杀得大败不止,还差被曹军趁势冲进城去.

张鲁得知此事之后,又问计于阎圃,希望阎圃能拿出个对策来.

阎圃沉思许久后道:"主公,经此之后,曹操对长安、襄阳两个方向必然更加上心,硬冲出去看来是不大可能了,不如出其不意,选派人马从南门冲出,再绕道去襄阳求救,马腾那边就顾不上了."

张鲁颇为担心的道:"若刘表不肯相助,南郑岂不危矣,冲出之后,不如兵分两路,一东一西,分头到马腾、刘表处求救,也免得有全军覆没之虞."

张鲁这么一也不无道理,阎圃也不坚持己见.

几乎同时,城外曹操大帐,程昱道:"主公,依今日之事看来,张鲁坚守之心已失,想要往他处求援了."

这事明显已极,曹操自然知道程昱意不在此,接口道:"仲德所言不差,汉中南接益州,东临荆襄,西北通雍、凉二州,张鲁如今穷途末路,也只有往刘表、马腾二处求援了."

程昱道:"主公,今日受挫之后,张鲁必定还会派人出城,需严加防备才是."

曹操深看程昱一眼,高深莫测的笑了一笑道:"他若尤不死心,派人冲出城来,我等正可就中取事,趁机拿下南郑."

程昱会心一笑道:"看来主公已有定计了!"

"城中见我军在东、北两个方向已有准备,必会舍弃此二门,剩下的就只西、南两个方向,兵法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我今不妨在西、南二门外伏下重兵,单等城中兵马冲出,便趁势杀出,夺取南郑."完,曹操不免意气风,好似南郑已经在其掌握之中.

程昱不由出言附和道:"主公之计甚妙."议定之后,两人便开始布置一切.

事情并没如曹操所想的一样,城中派了一万人马护送求援的两拨人马出城,只见南门开处,无数兵马蜂拥而出,城门随即关闭.曹军虽然早有准备,可没曾想这次冲出的兵马如此之多,差被杀个措手不及.

曹操见了,急令夏侯敦引兵上去堵截.夏侯敦得令,二话不,上马领兵直冲过去.两军在城下混战,夏侯敦兵少,在敌军的猛攻之下,被冲开一个缺口.城中那一万兵马的任务就是护送求援人马出城,等两拨人马从缺口中冲过去之后,拖住曹军,使其不能分身追去,等两拨人马去的远了,便缓缓退回城中.

时机差不多了,曹操等的就是这一刻,令旗一挥,埋伏在一侧的曹仁引兵突地杀出.张军措不及防,被杀得手忙脚乱,纷纷退向城中.

城上张卫和阎圃眼见计谋得逞,便下令打开城门,迎接出击兵马进城.没想到曹军伏兵突地杀出,情势不妙,便急忙下城兵来援.仓促间兵赶来,曹军已经杀到城门口了.生死存亡就在一线之间,张卫一边领兵上前抵住曹军,一边让阎圃赶往各门,尽起全城兵马来战.张鲁自张卫、阎圃二人去后,焦躁不安的在等候消息,这回得报曹军快要杀进城来,亲自引兵来救南门.

眼看自家兵马就要冲进城去,却见城内敌军越聚越多,曹操忙掷下令箭,遣人去西门取张任、雷同两支兵马来援.

一时间,两家兵马就在城门口开始拉锯,你争我夺,双方各不相让半步.一会,城中各处兵马朝南门杀来,军势大盛,曹军似有被冲出城外之相,曹操大急,手头已经无兵可用,只能擂鼓助威.城门口的夏侯敦、曹仁二人闻得身后擂鼓如雨般响起,精神一振,振臂大喝,引领左右奋起冲杀,复又渐渐杀入城中.

没多久,张任、雷同两支兵马急急赶至,加入战团.生力军一来,曹军士气大振,人人奋勇争先,勇往直前.战事一下子倒向曹军这一边,城中兵马抵敌不住,后退不止,被曹军杀进城去,四散而退.于是张任、夏侯敦、雷同、曹仁分兵四路往城中杀去,势如破竹,直捣黄龙.

所谓一着失算,满盘皆输,事情到了如此地步,张鲁兄弟也只好仓惶弃城逃命去了.可惜时运不济,兄弟二人还是没有逃出曹操手心,还没逃出城去,便被夏侯敦、曹仁二人赶上,双双被擒.

曹操终于站在南郑高耸的城楼上俯瞰城里城外的一切,志得意满,指江山,挥洒自如,浑然忘了当日仓惶逃窜的狼狈样.二张和汉中众臣被带到曹操面前,曹操令左右释了众人之缚,好言招揽众人.二张虽然心有不甘,可命要紧,成王败寇,也只得臣服于曹操,其余人等见二人都臣服了,哪还有什么犹豫的.

自此,曹操平定了汉中一境,遣将守关据城,牢牢掌握汉中,遣使回报刘璋.

这些日子以来,刘璋对曹操难免有疑忌之意,可曹操手段高明,一来益州便开始笼络人心,如今人心所向,刘璋又是个暗弱的主,能拿他怎么样.得报后,刘璋加曹操为征北将军,济宁候,镇抚汉中一境,以为益州北面屏障.如今曹操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刘璋也只得多加封赏,以安其心.

虽然早已议定要秋、夏之际引兵北上,可赵信也有他自己的顾虑,自从得知孔明归于刘备之后,赵信隐隐有些担心,欲罢北征袁绍之议,领兵西略荆襄之地,彻底解除刘备这个祸患.可一时间也找不出合适的借口服众文武,难道因为顾忌孔明,就如临大敌,引兵去灭刘表,这好像有些不过去,就凭这怎能轻易改变计议已久的北征大业.

明的不行,看来只能来阴的.如今赵信军势威震天下,兵锋所指,谁不束手待毙.想了许久,赵信决定威逼刘表交出刘备等人,北征的计议仍旧不变.

至于人选,赵信遍观众文武,决定派文聘前去,昔日文聘在襄阳受了不的折辱,这次是去威逼刘表的,应该会合文聘的心意.于是赵信便遣张郃去替文聘守南阳,去书一封,备言此行要旨,另外让郭嘉作了一封盛气凌人,颇指颐使的书信付与刘表,责令刘表交出刘备等人,否则不惜引兵相加.

文聘收到赵信书信,尽览书中所言之事,和张郃交接完毕,克日起程赶往襄阳.

文聘等人一路过新野往襄阳而来,经过新野,为正在巡城的张飞拦住.文聘此次作为赵信使者出使襄阳,自然光明正大,无所畏惧,这样一来,行藏便难以瞒过有心人.刘备和赵信素来结怨已深,自然想知道,此次文聘出使襄阳所为何来.和庞统、孔明二人一商议,便决定拦下文聘等人,先探探消息.

知道刘备此人的真面目之后,对待刘备,赵信便不敢掉以轻心,知文聘此次前去襄阳,必要经过刘备治下新野,赵信就此曾吩咐过文聘,让其多加心.

得赵信提醒,文聘自然不敢大意,既然人家找上门来,岂能示弱,便坦然的随张飞去见刘备.刘备严阵以待,欲以之恐吓文聘.可文聘是什么人,又有赵信为坚实的后盾,实话,文聘还真没把刘备放在心上.见到刘备,只见其右一人据案而坐,有飘洒出尘之姿,高深莫测,正是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的诸葛孔明是也.文聘略一思忱,便知此人乃是赵信信中所之人,暗暗佩服赵信有先见之明,此人令人一见之下便有不凡之感,却又难以看出深浅来,实是非同可.

文聘傲然而立,并不见礼,张飞、关羽二人着恼,便欲作,刘备暗以眼色止住.孔明羽扇轻挥,示意刘备出言相探.刘备会意,微微正身对文聘道:"公且请就座."

神色自若的坐下,文聘据案闭目养神,不理刘备等人,其数名亲信侍立身后.

刘备略感尴尬,没想到文聘竟然如此不近人情,微咳了一声,出言道:"公此次来使荆州,不知所为何事?"语气很是平稳,仿佛只是随便道来.

文聘双目微张,斜了刘备一眼,慢悠悠的道:"公何许人也?"文聘这自然是在装傻,有心羞辱刘备.

没想到文聘这般难以应付,刘备正要自报家门,一旁张飞大声喝道:"睁开你的狗眼,你眼前的乃是大汉宗亲,中山靖王之后,刘备刘玄德是也."完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好像文聘定会被这番话镇住似的.

谁知文聘一开口,差气死张飞,只见文聘毫无知觉的道:"还有呢?"

张飞顺口接道:"还有什么,没有了."

文聘轻轻哦了一声道:"没有了!"摇了摇头,好似从没听过刘备名头一般,以为不过如此而已.

这样纠缠下去何时能转到正题上来,孔明羽扇一挥,便出来打圆场道:"公远来辛苦,我主特地设宴为公接风,有什么事,酒足饭饱之后,再谈不迟."完便传令摆宴.

孔明这番话的很是客气,又无可挑剔,谁知文聘全然不吃这一套,闻言之后,突地立起身来道:"文聘要事在身,不便久留,就此告辞."完,看也不看刘备一眼,便领人走了出去.

谁也没有料到事情会变成这样,任孔明智谋如何深远,对上这样的人,也无法可想,又不能拿他怎么样,二人只有相对苦笑.张飞、关羽二人忍耐不住,跳了出来,便欲出手对付文聘等人.刘备急忙止住,看了看孔明二人一眼,见其摇头,便挥退关、张二人.文聘走后,宴席倒是摆了上来,可惜众人全无胃口,没想到赵信的一个手下也如此难以对付.既然不能从文聘身上打探消息,孔明便把目光放到襄阳,到了襄阳,文聘自然会全盘托出.和刘备一商议,便派人随后赶去襄阳打探文聘此行的目的.

却道为何文聘此次没有见着庞统,由于赵信只派人去隆中请孔明出山,孔明虽不知赵信从何处听闻他的名头,但以此观之,赵信恐怕不知卧龙、凤雏之,和庞统一商议,二人便决定一暗一明辅佐刘备,孔明在明,庞统在暗.之所以令二人作出这样的决定,主要是考虑到刘备如今正值困顿之时,兵不过数千,将不过关、张等人,外有赵信这等强敌,内有蔡瑁、张允谗毁,欲成非常之事,必行非常之策.况且雪藏庞统,日后不定还有妙用,依今日赵信的实力,和荆州的情形,以刘备区区依附于刘表,仰人鼻息,刘表又是无用之人,孔明、庞统二人考虑到一旦赵信领兵西略荆襄之地,荆州必将难保.二人自归刘备后,自然殚精竭虑为刘备筹谋一切,今日域中,几无人可制赵信,若想凭一己之力与之抗争,对刘备来简直是痴心妄想,就算其余各路称霸一方的诸侯也无人是其敌手.昔日赵信曾领兵北征袁绍,依此看来,赵信之意,乃欲先平北方,再图西南,若等他平地北方之后,再也休想与之争衡天下.当前摆在孔明、庞统二人面前的,就是既要阻止赵信西进,又不能使其轻取袁绍,最好的策略就是把赵信拖在北方,为刘备赢得充足的时间,谋取荆州为家,再结连各方势力,共拒赵信,这才是上上之策.

其实孔明和庞统却是完全料错了,赵信又怎会不知庞统的大名,只是赵信不知道庞统身在何方而已,否则的话,恐怕早就派人去请了.

至于荆州,孔明、庞统二人一致劝刘备谋取荆州为家,刘备心底未尝没有这个意思,但明里和刘表既为兄弟,又为君臣,不得不做作一番,最后装作万般无奈,才答应此事,使人以为他十分顾念与刘表的兄弟之情,乃是重情重义之人.

三人一达成共识,便紧锣密鼓的开始谋划此事.

出了新野,文聘等人一路不急不慢的赶往襄阳.

刘表得知赵信派文聘出使荆州,颇感尴尬,不知该如何面对昔日的手下.如今赵信威加四方,实力强绝,让刘表与其为敌,还真是不敢.得知赵信又得了吴、会之地后,刘表其实日夜在担心有一天赵信会突然兵来取荆州.正为此苦恼不已,赵信却派人来了,这些年来,两边从来没有过沟通,不知此次所为何来.任刘表等人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无奈之下,只得派人去迎文聘进城.

旧地重游,身份截然不同,文聘也是感慨颇多,顾不上打量襄阳的变化,赶着去见刘表.

见到刘表,递上书信,静待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