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穿越小说 > 特工之王 > 第236章 桃源寨的狗(2)全文阅读

第236章 桃源寨的狗(2)

第6章 桃源寨的狗()

"夭哥,你也不用这么虚伪了。"梦特娇咭咭地笑道,"你一眼见到我,你就要喊我做傻仔的。"

龚破夭感到脸有点发烧。

"不过,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它很哲理、很形象地道。

不由诧异。

都说狗嘴吐不出象牙,可它,吐出中国成语、典故来了。

嘿嘿,有文化修养就是不同。它哪天吟出诗歌来,龚破夭也不会感到奇怪。望着它,不由就想到了桃源寨的狗。

桃源寨的人活得悠然,却又不甘平淡,总是要找些什么乐子来耍耍。

自从老蔫的猫会画地图,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会画地图,反正老蔫和他的猫是出了名,桃源寨的人都称奇。

养猫是不行的了,不管怎么养,肯定是养不过老蔫,养不出什么名堂来的了。猫狗一家,都是人类的宠物。猫能一举成名,狗何尝不能?有了如此高瞻远瞩的见解,仿佛一夜间,桃源寨便犬吠相闻,家家你来龚破夭往,大谈养狗之经,养狗之道。世界的名狗闻着嗅着桃源寨的花香,不远千里、万里齐集到桃源寨。像刘妈的斑点狗,就是她的英国女婿,从英国带回来的,单这费那费,就花了两万英磅。那可是桃源寨一幢十座房屋的价钱哪。朱伯当然也不甘人后,他在美国当教授的儿子,专为他老人家带回一对八哥狗,有公有母,尽可繁衍正宗的后代。别看八哥狗傻头傻脑的哈叭,却值钱。人家八哥狗的父母是全美选狗大赛的冠军,单奖金就二十万美金。朱伯就常在人前道,虎门之后无犬子。英国的能来,美国的能来,别的国家岂能不来?

桃源寨已经成了狗的联合国。

除了国度,还讲究名人效应。像美国总统养的那两只狗种,桃源寨就不下二十只。影星、歌星、球星等等星们的狗种,也在桃源寨将头昂得高高的。名人的所爱,会差到哪里去?

在这养狗的队伍中,来得最迟的就是他老费。老费住在寨子的小溪对面,单门独户,已经有点"郊区"的意味了。所以他养狗养得迟,人们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当然,说不怪,也有点怪。人家养狗都养两三年了。为了自家的狗出自名种、名门、名人,寨上的人可谓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心思。没有直接的亲属在国外,也难不倒他们,也不会让刘妈、朱伯占尽风头。他们或通过亲戚的亲戚,或通过朋友的朋友,或过儿女同学的同学,反正能想到的办法,他们都想到了,都是为了达到获得名狗的目的。

一轮斗名下来,大家都觉得没有多大意思。因为你有名,我比你更有名;你有来头,我的来头也不差。都半斤八两,彼此的脸上并多不了多少光。老蔫抱着他的猫就笑了,名是人家的名,种是人家的种,能奇到哪里去呢?

如梦初醒。寨人不由恍然大悟。看人家老蔫,名人就是名人,说起话来就不同凡响。要出名,首先就得出奇。出奇才能制胜,出奇才能引起轰动,轰动自然就有了名人效应。

朱伯就想,如果将八哥狗变成九哥狗,臭老九的九,知识分子的代号。像自己儿子能当上拿美金的教授,还不是多得沾了"九"字的光?要将八哥变成九哥,也就是要将八哥变得有文化一些、有风度一些、有内涵一些,能出得了厅堂,进得了大室。朱伯想过了,八哥要变成有中国特色的九哥,首先得背唐诗宋词,那可是中华文化精华的精华,将精华的精华学到手了,那就是龙文化的传狗了。朱伯是个有远见的人,他教八哥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时候,就没用汉语,而用英语。试想想,别人到国外喝了几年洋水,回来立马就叽哩呱啦地当上了教授,何况他的八哥狗是准备进口转外销的,不懂英语怎么行?万一海关又要考英语合格才能出关,岂不白费了功夫?再说,他朱伯还有一个宏图大志,就是要八哥狗的儿孙将唐诗宋词走向世界。虽然他儿子已经在美国讲授唐诗宋词,但人们早说,诗是不可译的,就连歌德那么伟大的诗人,翻译李白的诗也翻译得不伦不类,何况是一般人呢?狗通人性,看看,世界名狗齐集桃源寨,也没见谁跟它们产生难勾通的问题。人类看似不可逾越的东西,对于狗们来说,无疑是小菜一碟。他相信,只要八哥成了九哥,绝对会在一声一吭之中,就将唐诗宋词美妙的意境送入主人的心中。

朱伯有宏图大志,刘妈也有不差的期望。她之所以能拥有英国的斑点狗,就在于她的女儿能跳孔雀舞,将英国女婿跳回来的。朱伯整日对着八哥摇头晃脑吟唐诗宋词,她则不声不响地教斑点狗孔雀开屏。她想,只要斑点狗开屏开得美仑美奂,一个不小心就开到英国王子身上去,也是有可能的。

屁股大的桃源寨,有什么秘密可言?朱伯有志,刘妈有望,大家岂能无欲无求?于是,各家都又在斗奇方面大出奇招了。有的教狗拉二胡,有的教狗吹笛子,有的教狗舞狮,有的教狗打太极,有的教狗练书法,有的教狗捏泥人,有的教狗剪纸,总之,教的大多都是挺文艺的。

也不知是狗们的学习课程太重,还是名狗们太娇气,不到半年,许多狗都病了,而且都是些怪病。有的嗜睡,几乎一天到晚打呼噜,闹得主人没法安睡;有的胖得离谱,除了动一动送到嘴边的狗食,几乎再懒得一动;有的精瘦无比,纸一样薄,风一吹就倒;有的下身有毛上身没毛,半身像狗半身像猪,令人哭笑不得。至于挑食、使性子、皇帝一样要人百般服侍,那已经是小问题了。但狗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爱拿红包和上山去捉蝴蝶。睡得再死的狗,胖得无法动的狗,只要主人说给红包,它们准会一蹦三丈高,一口咬住红包,嗵嗵嗵就往山上奔,整日整夜地疯玩,全没了回家吃饭、回家睡觉的意思。有好事者建议禁狗上山捉蝴蝶,也真禁了。可这一禁就坏事了,没几天,就死了好几条名狗,哀得主人又是大哭三天,又是大办丧事,影响比狗上山捉蝴蝶更坏。没死的狗也一付病恹恹的样子,弄得主人手足措,遍找名医。

当人们发现,宠物医生除了会打打西林,什么都不懂之后,不禁大失所望。大失所望之余,都抱着狗去上山捉蝴蝶。

那些日子,桃源寨宠狗户主,不管是眼睛,还是嘴巴,飘动的都是蝴蝶。

不是天人合一,而是狗人合一了。

但不管怎么说,宠物狗们的精神好多了,也肯学习了。那诗声、二胡声又街坊可闻了。

不过,弃狗还是越来越多。大概是因为花了那么多心思,非但没一条狗成奇,带来经济效益,反而使手头变得紧巴巴不说,狗也变得似狗非狗,身上再也找不到一点名狗的光彩。

这时,老费的家有了狗吠声。起初,大家都不以为然,心想我们都养得精疲力竭,都没养出点名堂,你老费能有什么能耐,能让鸡变成金凤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