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明漂流人 > 第一百五十章 凯旋归城全文阅读

第一百五十章 凯旋归城

洪宇亮纠结了很久,最终对于自身生存的渴望还是超过了对家人安危的担忧。他尝试用破虏军看管严密等借口来安慰自己,但是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济州牧使,最终还是没能过去自己心里那一关。

现在洪宇亮只能用宋时烈和柳馨远的例子来自我安慰,这两名朝鲜大儒虽然早已经投靠了破虏军,但他们的家人却至今没有受到朝鲜官方的胁迫。

但是,洪宇亮同样也清楚,宋时烈和柳馨远两人本身就有着地方大士族的背景,而洪宇亮自己却只是普通士族出身,很难说国王李棩会不会拿洪宇亮的家人开刀,以此来杀鸡儆猴。

李逸澜也知道洪宇亮目前的处境,出于两人之前的情谊,李逸澜对于洪宇亮的处境表示同情,但是从破虏军整体的利益出发,李逸澜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乐见其成的感觉。

洪宇亮被打压得越狠,就意味着他投靠破虏军的可能性越高。时至今日,虽然洪宇亮未曾明确表示,但是在众人看来,他已然成为了破虏军中的一员。

在现在洪宇亮的家人安危还未确定的情况下,李逸澜不会特意给洪宇亮安排职务,以免消息传到汉城,给洪宇亮的家人造成更大的威胁,现在的洪宇亮在破虏军中还没有固定的职务,只是起到类似于顾问的作用。

..........

众人各怀心事地赶路,感觉上没有花费太多时间,便接近了济州府城。

此时,府城门外的欢迎阵列早已经准备完毕。

宋时烈领头,济州牧使李璌、同知崔镇南以及后镇正统领陈得,右镇副统领金永都在城门外列队迎接。

除了这些高层在城门之外,济州府城的百姓们此时则在府城内等候,大家都在期盼着看到李逸澜的归来。

战事连绵三月,但济州府城作为济州岛的中心之地,却始终未曾受到战火的波及,这和李逸澜为首的破虏军在前线浴血奋战,屡建奇功是离不开的。

李逸澜和宋时烈等人久别重逢,双方一时间都有些熟悉的陌生感,好在谈起来战事的发展以及济州府城这段时间里的情况,这份疏离感便也逐渐淡化了下来。

宋时烈长期在汉城,直面国王和王廷的那些达官贵人,要不就是自己隐居深山,反倒是和日常的地方事务有些疏离了。

这次破虏军的举义,给了宋时烈重新拾起治理地方政务的机会:“府城封闭了一个月有余,期间未曾有骚乱等情况。”

“粮食曾经出现过短缺的情况,但是很快便有长崎来的粮食支援,倒也没有产生饥荒的情况。”

听了宋时烈的介绍,李逸澜心中一动,“没有产生饥荒”,这话说得简单,但是背后却意味着府城内当时的情况已经到了接近饥荒的情况。

可能是不想让李逸澜将注意力过多牵扯到后方,当时留守济州府城的官员们,包括宋时烈和陈得等人都没有向李逸澜汇报。

虽然留守官员们的本意是为了李逸澜分忧,但是客观上却是给李逸澜蒙蔽了消息。不过李逸澜也只是这么闪过了这么一个念头,毕竟当时的情况如此危急,李逸澜还是十分理解的。

“熬过去了就好。”李逸澜开怀笑道,“现在我们已经顶过了一个难关。济州岛百废待兴,现在我们要尽可能地恢复民生。”

宋时烈松了口气,当时是他作主不要汇报府城中粮食短缺的消息,现在最担心李逸澜追究的,自然也是宋时烈本人了。

当初做出决定的时候,宋时烈倒没觉得有多大的压力,但是现在直面着李逸澜,宋时烈倒是有些局促起来。

明明在三个月前,宋时烈和李逸澜第一次相见的时候,还只是惊讶于李逸澜的年轻而已,等到一个月前旌义大战前夕,宋时烈已经明显察觉到了李逸澜气质上的变化,整个人已经变得成熟了不少。

等到战事告一段落,破虏军成功击退了南征军,并迫使敌军解散之后,宋时烈再看到凯旋的李逸澜的时候,心中竟然还带上了一种敬佩的心理。

毕竟此时李逸澜年纪不过二十五,已经有如此惊人的成就,即使是家族背景身后,同样是年少成名的宋时烈,也是自愧不如。

.........

李逸澜倒是没有怎么察觉到宋时烈对自己态度上的变化,在他的心里,宋时烈还未曾算是破虏军的一份子,更不用说是他李逸澜的属下了。

和宋时烈聊了一会后,李逸澜依次握手交谈过去,李璌、陈得、金永等人都被李逸澜逐一点到。

在金永的跟前,李逸澜还特意多停留了一会,看到金永此时气色已经恢复得差不多,李逸澜也是心情大好。

跟在李逸澜后面的洪宇亮,此时倒是显得有些尴尬,特别是面对现任济州牧使李璌的时候,洪宇亮脸上的那个尴尬,简直已经是溢于言表了。

........

有人春风得意,有人满怀失意,总算是走过了府城前列阵迎接的队伍。

进入府城之后,李逸澜等人更是接受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破虏军万胜!”

“提督英武!”

听到这些赞美的声音,李逸澜虽然事先提醒自己不要被冲昏头脑,但是心中难免有些飘飘然,直到在人群之中听到了这么一句话。

“李提督万岁!”

听到这话,李逸澜就如同在课堂上睡觉被老师点名的学生一般,整个人都被吓醒了过来。这可不是一个能够轻易说出来的话。

想了想,李逸澜大声回应道:“天子在上,大明万岁!”

其实,在李逸澜心中,还有一个呼之欲出的答案,只是在此时的历史背景之中,李逸澜也只能够在心里想想,要是说出来非但不会被人理解,反而会被当成异类。

...........

在欢呼的人群之中,有一个年轻的男子,和周围人一样高声欢呼着破虏军的胜利,但是如果认真观察,年轻男子那双冰冷的眼睛,却让他与周围人产生了明显的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