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次元小说 > 大明娱乐指南 > 第353章 迫在眉睫了全文阅读

第353章 迫在眉睫了

在历史上,张三丰究竟有没有找到继承他这方面本事的人,潘厚仁实在是不知道,也没有任何典籍有记载,或许有,只不过不为人知而已,也有可能是在几百年的历史长河当中传承泯灭,烟消云散。

而让潘厚仁高兴的是,不管历史上有没有传承的人,从目前张三丰的态度来判断,怕是这个继承“道统”的资格,就要落到自己头上了!他内心里当然是高兴的无以伦比,只不过碍于面子,不好意思表露出来而已,若是四下无人,他怕是要大吼三声,来表达自己心中的兴奋。

期间秀娘也过来了,拜见张三丰的同时,也是为了跟潘厚仁说说话,从昨天潘厚仁入定之后到现在,秀娘基本上就没多少时间跟潘厚仁待在一起,要说心中没有点担忧,那是骗人,毕竟是个女儿家,不管平常时候表现得如何保守,真要是被潘厚仁忽视了,心中仍旧是很不舒服的。

对于秀娘的表现,张三丰并没有任何不满,只是笑眯眯的看着秀娘跟潘厚仁聊天,期间还指点秀娘不少武学上的迷津,又是引得周围武当弟子们的一阵阵哀怨——他们才是正儿八经的武当弟子呢,怎么就这样不受重视呢?

一顿早饭当然不能一直吃下去,总有吃完的时候。

虽说秀娘对于自己不能跟着潘厚仁有些怨念,但一想到潘厚仁能够跟在祖师爷身边学些东西,秀娘自觉没理由可以拒绝,反而还应该高兴才对。

紧跟着几天时间里,潘厚仁就这么跟着张三丰,早晚习武,不习武的时候,张三丰就带着他在武当山上各处游玩。说是游玩,其实也是一种修炼,一种生活的修炼。张三丰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这么多年感悟天道的成果,如同春风化雨一般传授给了潘厚仁。

至于说潘厚仁能够从中领悟多少,张三丰其实并不强求,只因为这些东西是强求不来的。纵观武当派诸多弟子,为何张三丰没有在其中择一而教,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些弟子的思维都受到了时代的局限,哪怕就是从小脱离外界在山上长大武当弟子,他身边的人始终也会影响到他,从而对其思想发展造成相当的影响。

前面也说过,道教的宗旨,其实自由!

思想的自由,精神的自由,人身的自由,最终是超脱天地规则约束的自由!这就是修道人的追求!在上古时代,这种要求反而比较容易满足,那是因为科技的不发达,可以寻觅自由的地方太多,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扩张,修道人难免不得要跟社会接触,而用武力抵抗社会的那种压力,连思想和精神都自由不起来,又何谈最终超脱天地规则的约束呢?

这也就是为何越是往古代走,修炼成仙,肉身成圣的人就越多,越是往现代走就越少,到后世纯粹绝迹,概因“自由”这个道教最精粹的东西,已然失去了!

而潘厚仁虽然来自于后世,但他毕竟是经历过后世知识爆炸年代的洗礼,在后世,迫于社会的压力,他无法从实际去追求这种自由,可是他有这方面的观念和思维,更能理解张三丰的那些精神。

正是因为这一点,潘厚仁才被张三丰给看上了,由此可见张三丰此人并不看重世俗的约束——严格说起来潘厚仁并不是武当派的门内弟子,可张三丰仍旧将潘厚仁当成了自己道统的继承人。

或许有人会说,张三丰的道统难不成区区十几天的时间就能继承下来?说起这个问题,其实又是对“道统”本身的一种误解,要说道统传承,老子不也就只是留下一本《道德经》就算是完成了对道统的继承,那才多少字呢?

且不说潘厚仁跟着张三丰“学艺”,但说整个武当山因为金殿的落成典礼,整个儿都投入到忙碌当中。要来观摩这次典礼的,可不仅仅是武当派的人,还有江湖上各大门派前来观礼的,以及天下道门各宗的客人,甚至于还有一些江湖豪门、散客,最后还有附近官府的官员。

随着时间的接近,武当山上已经处处是人。而因为整个宫殿群并没有正式竣工,那日潘厚仁看见的役夫们仍旧在持续着自己的工作,而且他们的工作量已经越来越沉重,毕竟时间也是越来越紧迫了!

谁也没有注意到,在这几万的役夫当中,沉默仅仅是表面现象,随着越来越多的役夫在沉重的劳作当中累倒,死去,一股股细小的暗流正在役夫之中涌动,汇聚,逐渐的壮大,谁也不知道这股暗流的源头在哪里,也不知道这股暗流啥时候就会爆发!

一转身的功夫,十多天时间就过去了。

照理说作为武当派的宗主,精神领袖张三丰在这种时候应该很忙才是,然而他却仍旧每日里带着潘厚仁游走不定,根本不管这些事情,无论是某个门派的观礼人员到了,还是朝廷的官员到了,都不在张三丰的考虑范围之内,即便是碰上,那也就是淡淡的打个招呼而已。

五月二十三,还有两天就是金殿落成的日子了。

到今天,张三丰终于给潘厚仁放假,只因为他还是要做一些准备的工作了,毕竟是整个武当山,或者说是整个道门的重大事情。

“厚仁,累坏了吧?”

看到久不见人影的潘厚仁,秀娘眼神当中蕴含的那种神情当真可以用“复杂”来形容,而潘厚仁也有些激动,若不是考虑到身处的环境,他还真想伸手去将秀娘给揽入怀中。

“不累!跟着祖师爷学了不少东西!”

“哦?”秀娘眨巴眨巴眼睛,问道:“都学了些啥?”

这个问题潘厚仁还真是没法回答。如果他能够回答的话,那他要么就是没有学到,要么就已经是第二个张三丰了!他唯一能够教给秀娘的,就是武学方面的一些精粹。

只不过现在也不是教武功的时候。

这些日子潘厚仁跟张三丰走了,秀娘也没有闲着。道观里有道姑,她们将秀娘照顾的很好,而且也带着秀娘将武当山各处都转过了,甚至是刚刚完工的金殿,秀娘也去见识了。

对于金殿,秀娘只能用“敬畏”来表达心中的惊讶。她实在是难以想象,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是怎样从北京运送到武当山,又是如何运送上高耸入云的天柱峰,最后又拼装起来的?

潘厚仁心中也是有些好奇,其实在来之前他都已经想好了,一定要好好的了解一下整个武当山宫殿群是怎样修建起来的,然后将这些技术都收录起来,完好的保存,甚至于他还想过挖工部的墙角,将那些工匠挖到潘氏集团里去!

虽然潘氏集团现在还没有涉及到制造业,但这也算是一种人才储备,况且潘厚仁深知在后世,中国传统的手艺遗失得有何等严重,有些东西不能等到出现问题的时候再来补救。

“我也是听那些师姐们说的.”秀娘连龙镶天的正式弟子都算不上,跟潘厚仁又没有正是成亲,故而她在武当山上一直都很低调,即便人家要跟她算辈分,她都是老老实实逢人就叫师姐。甜美的长相加上在春兰阁练出来的为人处世手腕,愣是将武当山那些道姑们一个二个哄得开开心心,啥都告诉她了。

其实这个时代运输沉重的建筑材料并没有后世想象的那么复杂,人力真的是无穷的。后世人很难想象,那些沉重的原料、构件,其实就是利用役夫们的双肩,加上麻绳和扁担,硬生生的抬上武当山,一直送到天柱峰顶!

而为了保证金殿的落成时间不会延误,在北京铸造的时候,很多构件都是双份的,皇命为大,哪怕多花些钱也无所谓。这些沉重的构件通过官船运输到湖北,然后就由役夫们肩挑手抬,在皮鞭和死亡的威胁下,这些役夫们爆发出惊人的能力,愣是硬生生的完成了这个任务。

“.又一次下雨山路滑,抬金殿大梁的时候,有四十多个役夫连同他们抬的大梁一起翻到悬崖下去了.至今没有找到尸骨.”秀娘说起这话的时候,神色很是有些黯然,虽说她并不是同情役夫,但总归那是四十多条人命。

而道姑们是把这样的事情当成一种谈资,在她们的心中,也并非是因为可怜那四十多个役夫,只是觉得值得一谈而已,毕竟这样的事情,在武当山宫殿群的建造过程当中并不是唯一的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

然而潘厚仁听了,心中却挺不是滋味。

他想起在后世,很多人都在追问,这样庞大的工程,在没有高科技的古代究竟是采用了什么样先进的手段才能完成,原来事实真的很简单——人力!

秦朝军队的兵刃为何能够远胜六国?长城的砖缝何以刀插不进?古代修建的城池何以千年不倒,后世仍旧耸立?真是因为古代科技比后世更发达么?

错!

若是打造刀具的工匠被告之他打造的兵刃被敌人砍断了,就要跟着掉脑袋,他还敢漫不经心么?

“如锥入一寸,即杀掉筑墙的工人,如锥不入,改杀士兵。”(这不是小说,而是历史,至今保留在陕西省靖边县的统万城,是匈奴民族目前留下的唯一保存完整的都城。统万城取“一统天下,君临万邦”之意,是历史上以残暴出名的南北朝时期大夏王赫连勃勃所建。统万城采用“蒸土筑城”法筑成,号称当世最坚硬的城墙。相传,城墙每筑好一层,赫连勃勃就命令士兵用大铁锥锥墙。如锥入一寸,即杀掉筑墙的工人,如锥不入,改杀士兵。这样修成的城墙,坚固程度可想而知!)

在后世看来构造精巧,严丝合缝的金殿,或许制造他们的工匠同样是受到生命,甚至是全家性命的胁迫。在死亡阴影的压迫之下,人能够爆发出多大的潜力,至今仍旧是个迷!

所以潘厚仁真的不认为这些古代建筑有什么神秘的力量或者是超越后世的科技,他确信——“伟大都是逼出来的”!

而据武当山的道人们无聊之际统计得来的数据,从修建宫殿群至今,已经有超过数百名役夫丢了性命,还有更多的役夫因为受伤致残,却不知最后被送到了何方,据说最大的可能是被那些监工们找个渺无人烟的地方直接抛弃,甚至是杀害了!

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只因为在监工的眼中,那些役夫的性命甚至还不如药剂值钱,根本不会浪费银子去为役夫疗伤治病!

这些都不是秘密,而是极为正常的现象。

因为秀娘讲述的事情,潘厚仁原本还算不错的心情变得糟糕起来,再也没有心情跟秀娘闲聊,干脆早早的就去歇息了!

然而因为潘厚仁早早的就去歇息,秀娘却没有来得及向他讲述另外一件事情,一件最近才发生的事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