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次元小说 > 大明娱乐指南 > 第9章 姐儿爱通宝,更爱东珠全文阅读

第9章 姐儿爱通宝,更爱东珠

潘厚仁去打听民家的事情,倒也用不着再跟老爷子潘诞报告,他只是换身衣裳,一溜烟就出了门。

虽说潘厚仁今年才十五岁,可他在昆明城里那也是小有名气。小屁孩想要在社会上混出名气,靠的是背景而不是背影。恰好潘厚仁头顶着潘府这颗摇钱树,再加上平西侯府的赫赫威名,银子加棍子,就算潘厚仁是傻子,也会傻的很出名。

何况潘厚仁非但不傻,还有他老子从小折腾出来的一身功夫,在昆明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只要他喜欢,完全可以变成螃蟹,在马路上打横着走。

当然,潘厚仁年纪小,而且前些年还有龙镶天两只眼睛盯着,顶多就是在大街上调戏小妹妹,或者是拍了某个大婶的屁股,结果被撵得横冲直撞、鸡飞狗跳的踩烂了别人的菜摊子。

事实上即便是被潘厚仁拍了屁股的大婶或者是被踩垮了摊子的菜贩,在事后龙镶天都会牵着潘厚仁一一上门道歉,然后奉上为数不少的银子,加上潘厚仁那张脸实在是生得讨喜,所以要说昆明城里常住的平民有多恨潘厚仁倒不至于,相反,每隔一两天就会上演的闹剧倒算是昆明城里的一道风景。

之所以最近大家很紧张潘厚仁,无非是因为龙镶天挂了,潘厚仁这只皮猴子,哪里去找镇他的如来佛?

在大街上七弯八拐,潘厚仁很快就找到自己跟那群小弟的根据地,一个银饼子砸出去,他的要求很简单:把昆明城中最近最活跃的民家白子统统揪出来,另外也要跟着黄俨和严宽,不管他们撒泡尿是蹲在还是站着——对这两个死太监,潘厚仁并不是表现的那般放心。

潘厚仁自然不会亲自去跟踪,他有小弟,有银子,这就够了。

当然,潘厚仁也不会让自己闲着,他按照寻常时候的习惯,去听弦子书,固然不易让人起疑,同时也能顺便收集信息,何乐而不为呢?

潘府所在的里弄巷,巷子口拐角处有间酒楼,名字取的俗气却好记:君再来。这个君再来,就是整个昆明城里听弦子书最好的地方。

平常时候潘厚仁就最喜欢在君再来吃花生米儿听弦子书。弦子书其实就是后世的评书,在大明一朝的说书人,张口卖艺那是有伴奏的。

对于如今的潘厚仁来说,听弦子书也是除开玩扑克之外,最好玩的事情之一,毕竟这种可上溯到唐朝初期的民间表演艺术在后世已经彻底变了味儿,想要听原汁原味的弦子书,在后世那可是有钱也找不着地儿。

君再来的二楼就常年请着三班儿说弦子书的,今日驻场说书的,乃是一对爷孙。

“哟,还真是热闹!”

此时正是吃过午饭,睡过午觉闲得无聊的光景,听弦子书的人最多。

潘厚仁记得自己是这里的常客,挤过那些没有座位的人一瞧,果然,西北角靠窗户的位置,店小二还记得。他大摇大摆地走到自己留坐的位置,顿时引起周围一阵嘀咕。谁也没想到,这龙镶天才去世月余,潘厚仁竟然就照常来听书了?

像君再来这种大型酒楼,在后世基本上就靠近五星级的边了。照理说是不应该给潘厚仁特殊待遇的,即便要给,那也需要潘厚仁支付巨额的酬劳。但事实上潘厚仁在这里听书不用花一文钱,原因很简单,这君再来,本就是潘家的产业,岂有自家人收自家人钱的道理?

今天说的既不是《三国》也不是《水许传》,潘厚仁支棱起耳朵听,说的乃是先帝太祖清剿蒙元残余的事儿。大明一朝虽说没有后世那种专门的喉舌机构,但歌颂太祖皇帝丰功伟绩的习惯,历朝历代都不能免俗。别看朱棣对自己老子意见很大,但要公开反对这种民间行为,他还真是没那个胆,就连造反这么重大的事情,朱棣都得给挂上一个“靖难”的狗头,可见这个时代,上至朝廷公侯、下至庶民百姓,对“大义”看的有多重。

潘厚仁原本以为今天可以听到什么新鲜的故事,谁料却是听“宣传洗脑资料”,这种乏味的内容,不论那弹弦子的小丫头有多清秀,那唾沫横飞的说书老头子有多卖力,都不能让他产生兴趣了。

闲着也是闲着,潘厚仁坐那位置的窗户正好是两街相汇之处,他干脆转过身趴在窗户上往外瞄风景。

昆明的天气自然是不错的,太阳暖洋洋晒在身上有种说不出的舒畅。

君再来旁边是春兰阁,听名字就该知道里面是啥勾当。

这个时候春兰阁临街的窗户也支了些起来,几个刚刚梳妆打扮完毕的姐儿们倚栏而笑,那簪着乌丝的步摇晃呀晃;粉红色、翠绿色、深紫色的手帕儿招啊招,倒是将下面一些泥腿子的魂儿都给勾走了。

“唉,屌丝代代有,走路都像狗!”

看着下面那些仰着脖子走路,踩上了狗屎都毫不在意的男人们,潘厚仁心中不由的叹息一声。

因为年纪关系,春兰阁这种地方还不是潘厚仁可以撒野的地盘,但他却知道,依附在君再来酒楼旁的春兰阁,可是不折不扣的销金窝。基本上来说,但凡这个时候在太阳下有事儿的男人,都是没资格进春兰阁消费的。

“哟,仁哥儿,今日又来听弦子书了?”

一个听上去就粉腻腻的声音从春兰阁那边传来,钻进潘厚仁的耳朵,顿时让低头看着街景的潘厚仁心中叹息,他不得不缓缓抬头,因为那说话的女人是春兰阁的老鸨,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妈妈桑。

其实老鸨并不一定就很老,就好像春兰阁这位叫秀娘的,年纪不过二十五六,人才那是没话说,手腕更是一等一的厉害,自打五年前以春兰阁大掌柜的身份出现,就将诺大的春兰阁经营得有声有色,春兰阁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无不敬畏,那些莺莺燕燕的姐儿们都得尊称她一声——“娘亲”。

“我的亲秀妈,你那对招子就不能长出两个螺丝洞,把我给漏过去?今天我没带弹弓,保证不会弹春兰阁的窗户纸儿,若是有人再中马上风,那也跟我潘厚仁没有半个通宝的关系,我真是来听弦子书的!”他这一开口,周围听弦子书的人顿时都安静下来。

“仁哥儿啊,您这么说就见外了,咱们春兰阁,可是有不少姑娘等着伺候您呢,姑娘们,你们打算给仁哥儿多少红包啊?”

能够执掌诺大的春兰格,而且经营的蒸蒸日上,秀娘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灯。她这么一咋呼,身边那几个昨夜里没生意早起的姑娘顿时就闹腾起来,有给一两的,也有给十两的,还有说为了仁哥儿的“初夜”,可以掏光积蓄的。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抬杠。

潘厚仁还没想好反驳的话,就听见身边传来一个异常猥琐的声音:

“瞧他乳臭未干的模样,红包里塞个通宝,就要让他乐呵半天了!”

“咦?”

这个男人的声音倒是引起潘厚仁的兴趣来了,要说在这君再来,他潘厚仁过去闹的笑话确实不少,但像这样不给面子的,他还真没有遇上过。眼神一扫人群,潘厚仁顿时将说话的人给找了出来。

“你!”

潘厚仁一抬手,中指指向北面就坐的一个青年人。

随着潘厚仁的动作,酒楼上的好事者纷纷转向他手指方向,只不过,当那些好事者看清楚说话那年轻人之后,却又不开口了。

原因很简单,那年轻人虽说长相有些对不起观众,但身上却穿着缎子,苏州缎子。

缎不下庶人,这是大明开国皇帝朱重八下的死命令,虽说等到朱重八死了之后,这个命令就未必得以执行,但敢于将绫罗绸缎穿上身的人,总归有几分本事,况且再一细看,这年轻人身上不仅仅穿着苏州缎子,而且腰间还系着玉珏,真正的羊脂白玉珏。

若潘厚仁是个真正的庶人,看到这年轻人的打扮,怕是就要退散了。

可惜潘厚仁不是普通人,明明已经知道那年轻人恐怕有些来头,但他是谁?他是昆明城的净街虎,在昆明这一亩三分地上谁敢乱放屁,他就敢用擀面杖将那菊花给塞住。

“你刚刚说什么通宝?你这个贼眉鼠眼、獐头鼠目的家伙,你身上能有几个通宝?”

动拳头的事情过去潘厚仁是做了不少,不过现在他“成熟”了,一想到抽筋剥皮、自废武功,潘厚仁就将动拳头的想法压在脚丫子下,况且对一个外乡人,以他“仁哥儿”的身份,用的着动拳头?

“无知小辈!你当坐在这里听弦子书的都跟你一样,贱藉!”那青年人直接从怀中掏出一块金子来!

这可是大明永乐年,金子跟银子的兑换比例高达一比十,也就是说,一两金子就可以换十两银子,而十两银子,就足够京师里头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费了。也就是说,刚刚这年轻人随意就丢出了一个家庭一年的生活费!

况且还是金子!

“秀妈,亲秀妈,快来捡金子了!”

酒色不分家,春兰阁与君再来二楼有回廊相联,那秀娘随即带着几个姑娘婷婷袅袅的走了过来。秀娘也不见外,绕着圈子万福,看的潘厚仁心中连连点头,暗道不愧是搞服务业的,果然是谁都不肯得罪。

“哟,这么一锭金子,大爷您真是好人啊,秀娘我就收下了。”

秀娘伸手去桌面上拿,潘厚仁看那年轻人面带微笑,好像愣是没将一锭金子放心上,顿时也暗暗打鼓:这小耗子是何方神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