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次元小说 > 谲案刑谱 > 第八十九章:明媒正娶全文阅读

第八十九章:明媒正娶

说真的,人生四喜,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以往和师傅终于下定决心做庄稼,然而,连年大旱,欠了人家员外的一大笔地租,他乡遇故知更不用讲了,我自幼就没有什么故知,那里还可以在他乡遇到,金榜题名时,哈哈哈哈,真的是贻笑大方,当年我师傅就觉得读书是个赔钱玩意,所以,四喜我就没有遇到过,我没有一样经历过,这时候就有人问了,洞房花烛夜呢,我和安流的成亲算怎么一回事,好吧,我还没有做什么。

就是因为这样,湘湘就开口了,当年我和安流成亲的仓促,现在我要不要补偿她一下。

这时候,宋晓说道:“大人,因为我无家,无长,无老,不如你再娶姐姐一次,我和姐姐一起出嫁!”

然而,吴璟梁这个涉世未深的家伙,也开始来说道说道我。

我只好偷偷算了一下,什么彩礼,什么明媒正娶,而且还是两,这得多少钱,不过,吴璟梁看出了我的难处,说道:“大人,别担心,这是安泽当日叫我,等到你娶宋晓姑娘的时候,叫我拿给你的!”

“他为什么不直接给我!”

“他怕你用了!”吴璟梁犹豫了一会,“好吧,其实他怕你们不成,浪费了!”

这家伙,算了,后半句当你没说过。

唉,反观人生四悲。

少年丧父母,中年丧配偶,老年丧独子,少子无良师。

我就占了两,自幼便是孤儿,然而,少子无良师,这个大家有目共睹!

说到成亲,之前我和安流的是我师傅和安王全程包办,现在要自己弄,说真的,压力还有点大,而且,我还经历过,人家说,没有吃过猪肉,就没有见过猪跑吗?

我还真的没有见过,我只好拿出来《六礼》看了一遍又一遍。

吴璟梁和湘湘找了一个算命先生,帮我们选了一个良辰吉日。

从古时“六礼”,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迎亲,我看了一遍又一遍。

提亲,男女婚姻大事,依父母之命,经媒人撮合,认为门当户对,互换“庚贴”,看年庚是否相配、生肖有无相尅。认为周全后始议亲。

安流和宋晓回了安王府,而我和吴璟梁找了一个媒婆去说媒,虽然说是形式而已,但是,她们可认真了,问了许多我,什么品行,家中怎么怎么样,喝不喝酒,赌不赌钱……

天,看来之前的相处都白呆了!

至于,定亲,定亲前议亲,议亲始议“小礼”,在这种类似于买卖婚姻万恶年代,均讨价还价。定亲后,男方将商定好的礼品用杠箱抬到女方。女方回礼多为金团、油包及闺女自做的绣品。定亲凭证,男方送“过书”,俗称“红绿书纸”纸张两层外红内绿,女方送“回贴”认可,俗称“文定”。

而这也是最花钱的,幸好安泽和吴璟梁赞助了一点,加上自己还偷偷摸摸留了点家底,高傒早知道就不让他送皇上回去了,不然,我还能省点。

到了日子成亲,这便是请吃酒迎亲日子叫“好日”。俗谚“请吃酒,挜拜生”,好日前新郎拿着红纸“知单”请长辈亲友吃喜酒,长辈要在自己姓名下写上个“知”字。好日前有待郎、待嫁习俗,双方父母亲请子、女吃包子、蚶子、肘子、

栗子、莲子,讨“五子登科”彩头。

好日前三五天,男方送女方“轿前担”,一般为鹅两只、肉一方、鱼两尾等。

不过,也不是没有什么就需要自己一直花钱的,安王还给了两次嫁妆,他老人家都没有说什么,而且,我们也把请帖给太后送过去,太后给了好多,简直财大气粗,这太回本了……我好像是因为爱情成亲的,怎么这么一脸掉钱眼了,不过看嫁妆,男方去女方搬嫁妆,女方置嫁妆于厅堂,让人观看,称“看嫁资”。器物披挂红色彩线,衣服等薰以檀香,箱底放数枚银元,俗称“压箱钱”。嫁资搬到男方,亦陈列于厅堂供人观看,亦叫“看嫁资”。由阿婆取女方钥匙包,取钥开箱,俗称“掏箱”。

安床伴郎迎亲先一日,男方要“安床”,由一位“全福”妇女,取二十四双筷子系扎红线,安放新郎席子下,称“安床”。婚前一至三天夜里,由一个父母双全的小儇(男孩)伴新郎同睡,睡于床的里边,称“伴郎”。

晚上要给这个小儇吃包子、花生、鸡蛋,寓“包生儿子”意,待“好日”那天早晨离开时,要给红包,俗称“挈出尿瓶”。

坐花轿,花轿,俗称“大红花轿”,有四人抬、八人抬之分。八人抬花轿,抬轿者穿一色特制的缎子马褂,炫耀一时。坐花轿尚含有明媒正娶、原配夫人之意,女子一生只能坐一次。故夫妻吵嘴,妻子带在嘴边一句话:我是大红花轿抬进门的,又不是走上门的,以此来炫耀高贵。

迎亲日,花轿出门,以净茶、四色糕点供“轿神”。放铳、放炮仗,大红灯笼开路,沿途吹吹打打。新郎不到岳父家迎亲,以喜娘(送娘)为使者,持名贴前往。

六礼中的六面,女家喜娘用五色棉纱线为新娘家绞去脸上汗毛,俗称“开面”,客人兴吃“开面汤果”。花轿临门,女家放炮仗迎轿,旋即虚掩大门“拦轿门”,待塞入红包后始开。

花轿停放须轿门朝外,女家有人燃着红烛、持着镜子,向轿内照一下,谓驱逐匿藏轿内的冤鬼,称“搜轿”。女家中午为正席酒,俗称“开面酒”,亦叫“起嫁酒”。

最后上轿,新娘上轿前,经男方喜娘三次催妆,佯作不愿出嫁,懒于梳妆(当然也有封建婚姻确实不愿者),而后坐娘腿上,娘为女儿喂上轿饭,寓意不要忘记哺育之恩。起轿时,女家放炮仗,并用茶叶、米粒撒轿顶。

新娘兄弟随轿行,谓之“送轿”。城区抬花轿要绕至千岁坊或三法卿(地名)等处,以讨“千岁”、“三发”彩头。兄弟送至中途即回,且要包点火熜灰回来,并从火种中点燃香或香烟,返家置于火缸,俗称“倒火熜灰”,亦称“接火种”。

最后一步,拜堂,花轿进门,男家奏乐放炮仗迎轿。停轿后卸轿门,由一名五六岁盛妆幼女(俗称“出轿小娘”)迎新娘出轿,用手微拉新娘衣袖三下,始出轿。繁缛的拜堂仪式完毕后,由两个小儇捧龙凤花烛导行,新郎执彩球绸带引新娘进入洞房。

好吧,这种时候就不谈了,不过,可想而知,成亲多么复杂。

不过,让我没有想到的事,安泽,安雨,高傒,二皇子……都赶了过来,吴璟梁在四个月前就偷偷摸摸给他们飞鸽传书过去了。

说什么,垣县也没有想到,这个小地方还来了这么大

的人物,所有人都议论纷纷,安王的女儿不是成亲,这怎么回事。

后来,我收买了说书人大肆解释,这才让别人少说闲话。

午觉醒来,宋晓和安流说起了自己梦见自己很小的时候,当年自己父母还没有被杀的时候,一时兴起,遂找出平日里不常打开的旧画像,当年自己全家找先生画的,如今,自己有了一个家,想要再重温一下那先熟悉的脸。扭捏的翻看着,不经意间抖落出一张边角泛黄的信封。

画上一位年轻的姑娘笑容灿烂,身穿红袍、头戴鲜花,闪亮的耳坠诠释着那个时候最珍贵的印记。

标准的瓜子脸,最惹人注意的是她那两颗黑黑大大的眼睛,有些呆萌、有些俏皮。

这是宋晓小时候。

陌生却又熟悉,宋晓小心翼翼的把画像捧在手中,望到出神。夕阳的剪影下我依偎在窗边,对着黑白照片开始想象,父母当年的模样。

回想起,日光斜斜的映在斑驳的砖墙,清晰可见几个大字“宋刑”,先朝一直留下来的,宋氏的荣耀象征,这是泥瓦屋后几排挺拔的白杨站的笔直。绕过爬满牵牛花的篱笆院,窄窄的农家小道上,迎面走过来一位穿着松枝儿绿便装,清清爽爽的姑娘。

大概刚刚读了许久的书,几滴汗珠在她的刘海儿间打转。肩头有节奏的摆动着,脚步永远是那么轻快。走近了,透着光,依稀可见她脸上细细的绒毛,青涩单纯。墨玉般的大眼睛闪亮透明,当你与之对视时,先是好奇的看着你,接着慢慢低下头,双颊升起一片惹人怜爱的樱桃红。但到最后发现你并无恶意时,便会用眼神回应给你一个甜甜的笑。

风渐起,丝丝腻腻,掠过她的脸,抚平她的眉,一下一下帮她把汗水擦干。风渐浓,带起飘落的牵牛花瓣,一点一点把她隐于花间,余晖下,倩影朦胧……

陌生的场景,熟悉的画面,追忆总是缓缓的,晚风吹过我的脸,轻轻地、凉凉的,有点甜、有点咸……

“天涯呀海角,觅呀觅知音”……记得妈妈说过从前母亲最喜欢这首歌了,宋晓轻声唱起,恍惚间,多了一丝言语形容不了的触动。再一次捧起画像,虔诚的把它夹在贴身的包里,压了又压。

这也是第一次,宋晓拿出自己家中的画像给我和安流看,她原本以为,自己的父母永远不会见到自己成亲了。

阳光明媚,温暖却挽留不住,回忆也是如此,也许这就叫相见不如怀念吧。有人说这只不过是一种欲求不满的无奈嘲讽。让我说:“管他呢!回不到的过去最令人心碎,追的到的回忆最让人心醉。时间流逝,日子一页页翻过,抹不掉的就是那心底最深处的记忆”。

漫漫人生路,每一丝追忆,都像是不经意间拨动琴弦而产生的音符,虽不足谱写出一首完整的歌,但仍然值得珍惜,毕竟那是我们戒不掉的曾经。

现在的我,我对父母的印象,仅存在于一张泛黄的黑白画像里。迷茫时我会翻出来看看,虽然不曾谋面,但是我却能感受到她对我浓浓的爱,无论相隔多远,我们的体内流淌着同样的血,所以我从不会感到孤单。

父母愿您们在另一个世界如意安康,定有来世,我们会在另一个时间相聚……

这是宋晓说的话,我知道,她是因为幸福而伤心,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