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古代小说 > 美人有毒 > 第二十七章 吾弟长安全文阅读

第二十七章 吾弟长安

“三奶奶真是好眼色,这个玉簪看似普普通通,实则是名贵无比。”掌柜的见着六娘拿着玉簪出神,以为她喜欢。

“怎么个名贵法?”红娟在一旁开口,她跟着顺德见多识广,自然是知道有些老板是诓人的。

掌柜的微微一笑,“这位姑娘可不能不信,三奶奶您摸摸那里面的玉,那是上好的暖玉,不管多冷,这玉都会周身散发着暖意,眼见着冬天就要到了,冬天手里拿着也好,头发上带着也好,对身体都是有益无害。”

六娘把指头置到玉上,果然有一阵阵的暖意传来,“真是不错。”

“您瞧瞧,我就说不错,还有这些金钗和步摇,真是趁了三奶奶的福气……”

“都包起来吧……”六娘把玉簪放下,静静的说道。

“好嘞……”

六娘指着这些东西说:“红娟,我怕顺德姑姑回去早了有事找你,你带着东西先回去吧,回去交给翠莺就是,我和红玉一会就回。”

“可是,顺德姑姑嘱咐过,一定要随身伺候着,不能大意,我要是回去,顺德姑姑一定不高兴。”红娟皱眉说道。

六娘笑了笑,“可是这么些贵重东西,我们拿着怎么走,万一被地皮无赖盯了去,还是你用马车送回去妥当些,再叫掌柜的叫上两个人跟着,才万无一失。”

红玉颇为同意的点了点头,上去说:“我们三奶奶说得对,万一把东西没了,顺德姑姑还得怪罪我们看管不善的,红娟姐姐就先回去吧,有我在不会有事情的。”

红娟微微皱眉,“那好吧,三奶奶可得早些回去。”

六娘点了点头,对掌柜的说道:“那就有劳掌柜的派几个人跟着马车,送到齐府。”

“好,小人一定送到,三奶奶放心。”

六娘和红玉看着红娟走了,才松了口气,“三奶奶,秦少爷在家里等着呢,说要一起去庄子上看看,咱们快去吧。”

六娘点了点头,早在昨晚上,红玉就传了话,长安联系好了庄子上的人,想让六娘也跟着去瞧瞧妥不妥当,毕竟年纪还小,有些事情看不清楚。

六娘自己也是愿意的,她当然想看着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秦记,冠上了“皇商”之名后,会有何等的荣光。

到了秦记,长安早就备好了马车,就等着六娘了。

在路上颠簸着,长安欣喜的说了这两天的生意,真是一天比一天好,尤其是知道了秦家是“皇商”之后。

“长安,你不要只顾着生意,娘的身体怎么样了?”六娘问道。

她仍然记得娘是个极其优雅的女人,什么都很讲究,可是前世因为没银子,以至于郁郁寡欢的。

“六姐,你放心吧,我请了两个丫鬟专门伺候娘的起居,我这里的生意忙不过来,她也知道,娘一向是善解人意的。”

六娘点了点头,仔细地看着他,“长安真是长大了,可以照顾好这个家了。”

长安笑了笑,“六姐你放心,等咱们赚了大钱,齐家的人就不敢欺负你了,你若是不想在他们家里呆着,我就把你接出来,咱们还是一处住着,像小时候一样。”

六娘眼里微微的涩红,垂下眸子抑制住眼泪的滑落,“你这孩子,净说些傻话,这些话可不许在娘的跟前说,知道吗?”

长安摸了摸头,“我知道,前连天五姐托人捎来一封信,说是五姐夫又升迁了,到了知府,眼见着就能来京城了,到时候咱们一家人可就真的团聚了。”

“五姐,还好吗?”

“好着呢,养了两个白白胖胖的儿子,一切都好,娘知道了可别提多高兴了。”

六娘眼底也露出了些笑意,“那就好,你也老大不小了,也该想想自己的事情了,娘她心情不好顾不上,你若是看上了谁,就跟她说,跟我说也行,六姐给你张罗。”

长安脸色微微一红,嗔怒道:“六姐说什么呢,我的事情不急,先把家业稳定了再说别的。”

六娘眼里露出些赞赏,连长安小小年纪没读过多少书,尚且都明白先立业后成家的道理,齐修名家业未定已经娶了三房妻妾,更是做出了去抢亲的行为,不是活生生的败家子是什么?

看着六娘的脸色有些不对劲,长安在眼前晃了晃手,“六姐?”

六娘反应过来,笑了笑,“明儿个是齐家老太太的大寿,老太太让我管家,这次的寿宴也是我筹办的,咱们家不去人就算了,礼还是得送到。”

六娘说到这里,长安也明白了不少,眼里也有些喜悦,“算是齐家有良心,六姐,你放心,我一定准备一份厚礼送过去,可不能给咱们秦家丢了脸面,让六姐在家里难做人。”

六娘微微颔首,“这样也好,家里要是还富裕的话,就别在乎送出去多少礼,总有收回来的一天。”

长安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我知道,六姐。”

终于到了庄子上,是京城的一个郊外的几片土地,有不少人祖祖辈辈的住在这里种地。

一下马车,就有几个人迎了上来,“秦少爷,您来了。”

长安拂了拂长袍,端正的站在那里,面色也是凝重起来,不像在六娘面前那么调皮。

“老伯,这是我姐。”

其中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抬眼看了看六娘,微微躬了躬身子,“见过秦小姐。”

六娘微微颔首,看着后面几个人,有年轻力壮的,也有中年的,也有白发苍苍的。

长安示意红玉上去扶着六娘,“六姐,我带你去看看咱们的粮食。”

“秦少爷,这边请。”在最前面的老者伸手引路。

走过了街上的土路,越过不时出现的草垛,终于在偏僻干燥的空地上,看见了几个高高竖起的草垛,比普通的要高上两三倍。

长安指着那些草垛说道:“老乡们把粮食放在那里面,里面很干燥,不会容易发霉。”

六娘走过去看了看,下面没有任何的垫子,糙米还没经过收拾就堆在上面。

六娘微微皱了皱眉头,“都在这里了?”

长安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都在这里了,这里的粮食都被咱们要了,比别人出的高处三分价钱,老乡们愿意把最好的留给咱们,而且愿意帮着收拾。”

六娘看了看后面的一群人,其中不乏抱着孩子跑来看光景的女人。

六娘看向最近的一个女人,笑着问道:“大嫂子,家里可有什么地窖之类的?”

那妇人穿戴朴素,微微有些窘迫,不自觉的向后退了一步,“有,专门用来放菜过冬的。”

长安走上来,“六姐,你找地窖做什么?”

六娘转过头去看着他,有些严肃,“长安,有句话叫做有备无患。如今秦家名声大噪,算是炙手可热,免不了有几个眼红嫉妒的小人,万一背地里做些什么动作,你也防不胜防。”

看着长安渐渐变了的脸色,六娘放缓了声音,“你也知道,咱们的根本就在这里,这里的粮食必须保护好了,就不能光明正大的放在太阳底下,又要有些准备放在别人不知道的地方,以备不时之需。”

长安的脸色渐渐凝重起来,“还是六姐想的周到,回头我就安排。”

六娘点了点头,“你现在做事情也是妥当的,我也放心,以后就不经常来了,以后你的应酬也多,一定要学会八面玲珑,独善其身。”

长安点了点头,深深的看了一眼身后的人,叹了一口气,“让红玉陪你回去吧,齐家找不到人该着急了,我留在这里安排一下。”

六娘点了点头,侧头看了看女人身上穿着的打了无数次补丁的衣服,微微蹙眉,“长安,既然这里的人尽心尽力,不如就让他们为咱们做事,拟个期限,每个月多补贴些银子,总不能靠着每年的那点粮食卖钱。”

长安也懂了六娘的意思是,“六姐说的是,这件事情我会考虑,红玉,把六姐送回去吧,好生照顾着。”

“是。”红玉点了点头,小心翼翼的扶着六娘返回了马车。

回齐家的时候,刚到“舞果苑”,就听到翠莺过来说老太太请三奶奶过去。

六娘心下疑惑,早上才见的老太太,怎么这才过了不多久,老太太便找。

皱了皱眉,还是决定去看看,复而看到翠莺有些僵硬的神色,红玉在后面微微的尴尬。

六娘走上去,“顺德姑姑可说你什么了?”

翠莺别过头去,“千说万说都是翠莺不好,顺德姑姑又没说错,三奶奶就别担心了。”

六娘垂了垂眸子,顺德果然是说了她,恐怕话说的也挺重。

微微侧身,“红玉,去把院子里外都打扫了,每个房间都打扫干净,水缸挑满,前面的杂草也收拾了。”

红玉怔了怔,翠莺也是一愣,六娘转过头去说道:“今日在‘天香楼’的表现,我都看不过去,更何况是顺德姑姑,一个丫头该做什么你还不懂吗?”

红玉垂了垂眸子,有些沉默,屈了屈身子,“是,红玉这就去。”

看着她有些委屈落寞的背影,六娘难免有些不忍,红玉毕竟没见过什么世面,那个表现也是正常,只是在顺德看来,却是不可原谅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