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穿越小说 > 毅军突起 > 第167章 新爵悉条约全文阅读

第167章 新爵悉条约

回到自己的住处之后,既已与丁汝昌达成了一致,并已联名向北京上了奏折,刘克武也就不再多去想太多了。在派出那个送八百里加急的驿兵出发的同时,刘克武一回到自己的住处,立即又派出了几个亲信,也向着北京方向疾奔而去。

这几个亲信,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一封信。信是分别给几位王爷的大臣的,内容自然是将自己的整体计划中,需要那些人帮助自己的全都写了进去。附带着,银票在这个年代的官场上,是少不了的,每个亲信的信中都夹进了几张大额的银票。

一切安排妥当,最后刘克武才让陆建章给远在日本的李鸿章去了一封电报。没那个老中堂的全力相助,在这个时代的官场上,刘克武很清楚想办成一系列的大事,那根本就是不可能。

给李鸿章的电报中,刘克武虽然话不多,但说出了"三年治鲁以求强兵"、"捐私产以重建更锐之北洋水师"、"改地方之制,以求增施政效率"等等诸多自己计划中的关键。

当李鸿章接到电报后,老中堂本就为他一心想收为关门弟子的这个青年,在天津、威海两战均大捷而欣喜之中。当天晚上,就直接给北京发回了电报,也加入到了联名奏请丁、刘北洋水师重建计划的行列。

随后,李鸿章又给王文韶等他的弟子去了电报,刘克武睡了一晚上觉后,第二天一起来,竟然听到了满朝淮军出身的文武众臣子联名共保丁、刘之议的情况。在这之中,聂士诚和宋庆,竟也加了进去一同力保,请朝廷准奏。

一升朝,先是久未上殿已病的几近脱相的恭王爷亲自再上早朝,带头先上了力保奏折。然后光绪就看到了一幕让他都感觉欣慰的事情出现,整个朝堂之上,除了清流那些人之外,所以大小百官竟都联保丁、刘之议。

清流翁、李、徐三人也不傻瓜,本来皇上削了刘克武兵权的法子,是太后的意思他们已经跟着沾了点光,算是在这朝堂之上占了一把先机。见到恭王爷都抱病上朝,他们才不会去得罪满朝文武呢,也就选择了不联保却支持的态度。

定下的是午后各标开拔,刘克武这一觉就睡到了日上三杆。刚起身,洗漱刚毕准备和众将领再研究下自己的宏大计划,就听到门外传来了尖利的喊声:"汉军镶黄旗副都统、二等子爵、山东布政使、新军南镇编练使刘克武接旨啊..."

声音熟悉的不能在熟悉了,刘克武一听就知道那是德公公又来给自己宣旨来了。从椅子上站起身,迎到门口的时候刘克武正好看到德公公走进了客厅之中,立即屈身跪下,口中唱诺一般的说到:"臣刘克武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天津威海,两战皆捷,刘克武功勋卓著,但阵前纵兵杀俘在先、抗命出战在后。念尔一心为国,将在外又通信未及,功过相抵不予追究。兹命新军南镇之兵,即刻按兵部之令调派各处。念刘克武功高劳苦,且身先为国而战亦负重伤,着加封为世袭罔替一等镇鲁伯、汉军镶蓝旗正都统,并迁任山东将军、加太子少保衔,赏戴一品顶戴、赐双眼花翎,钦此。"

"臣刘克武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刘克武边唱诺着双手接过了圣旨,边起身笑脸看向了德公公。

但在心里,刘克武却已经骂上了光绪的祖宗来。爵位家的是够狠的,从个二等子爵直接给加封成了一等侯,连跳了那可是四级的爵。而且,宗人府的汉军职务,也给从镶黄旗副都统变成了个镶蓝旗的正都统,还多了个太子少保衔。

可刘克武却很清楚的明白,迁任山东将军,那就是不让自己再当布政使了。山东将军只有一省军权调派之权,而且还得处处听着兵部的,哪里比的上布政使的权利自由而且大呢?

而这一升成山东将军,变成了一品顶戴,那新军南镇就必然不会再受自己的管制了。满清之制,何时有过一品大员做一镇将帅的,这摆明了就是把自己的兵权先给夺去了。

笑看刘克武一眼,德公公也是满脸堆笑的说到:"爵爷别急,这还有一道圣旨呢,您接完再站起来也不迟。"

我靠,还有?娘地了,这干什么就不能写到一份圣旨里去,别人一次只接一个,老子次次就的俩、三的一起接?你个该死的狗皇帝,还真的能拿老子折腾着完。

心中咒骂,但脸上却不敢露出来。还是一幅必恭必敬的表情,刘克武又向地面跪拜下去,口中再唱诺似的呼出了一套词,身子就又跪到了地面上。

"著,一等镇鲁伯、汉军镶蓝旗正都统,山东将军刘克武,三月时日内重整新军南镇之兵,扩为大清新军第一镇、第三镇和第四镇。山东各军,除北洋水师之兵外,均由卿任调补充。并,授卿山东全省军务督办专责之权,重编新练山东各路绿营、团练以及边军,钦此。"

我擦擦的,这还真把老子一个镇给变成了三个镇了。大爷的了,说的好听让老子专权重编新练山东各类军队,还把那些抽大烟的人占了大半的绿营,也一并给划到了老子的麾下,这不成心让老子这堵心呢吗?

那绿营是什么啊?山东这地方的绿营,随便拉出个管带,没准后台就直接通到了北京某个大员那去。你个该死的懦夫皇帝,成心把老子往火上推啊这的。

新练各军,刘克武就必然要淘汰一大批抽大烟、无法纪、体弱不强之人。而山东的绿营虽然人不多,此次还都在青岛参与了防守之务。可那群人的素质,根本就不可能再刘克武这样一个治军严谨的人手下留的住。

只要刘克武一裁汰、重整山东绿营,就势必会侵犯到朝廷里某些人的利益。光绪虽然斗不过他那个皇爸爸,可毕竟他也是皇帝,还是看出的朝野已经将刘克武奉的过高了。

没有哪个皇帝想让臣子的风头盖过自己的,所以他就想出了这么个损招来,让刘克武去重整山东绿营。当皇上的他,即可得出八营的绿营精兵来,又可以借机削弱下刘克武在朝野之中的势力。

光绪用的招太拙劣了,刘克武怎么会看不出来。但心中再将那个懦夫皇帝祖宗十八代女人问候了个遍,脸上却依然挂着感激、恭顺之色站起了身,从德公公的手上接过了圣旨。

刚想说话,德公公却从身后跟随他进来的一个大内侍卫那又拿出了一份圣旨来,朗声的喊到:"刘克文、刘朝先以及新军南镇各将领,接旨啦..."

我擦,这还有?没完了?刘克武回头看了一眼本来是被自己召集到这里,商议计划之中不详细地方的众人,心中边三骂狗皇帝,边第三次跪到了地面上。

这第三道圣,倒是简明干练了许多。刘克文晋封为三等安鲁伯、加任汉军镶白旗都统,署理山东提督职。刘朝先晋封二等定鲁伯、加任汉军正蓝旗都统,署理山东布政使。

然后又是张作霖、冯国璋、张怀芝、周鼎臣、潘万才、黄辉祖、熊秉琦、马龙潭和赵倜都封了一、二、三等的男爵。

听完这一大串的封爵,刘克武的心里不禁又是气不打一处来。有爵再授权,该死的朝廷这是明摆着一面收买人心,一面为拆分自己做好了准备啊。

好在自己早就建起了复兴社,受封这些人里,也只有周鼎臣和潘万才和自己的关系还不太近,但有刘朝先等人的关系在中间,也不至于直接就给朝廷封爵就给拆散了。

越听心中越憋闷,总算听完刘克武从地上站起来后,拉着德公公就转进了后堂之中。等德公公坐定后,刘克武微笑的盯着他,开口就直接问向了李鸿章在日本签定的那个条约的具体内容来。

德公公已经习惯了给刘克武传递消息,却没想到刘克武没先问为什么会出现朝廷大封新军南镇各将,而是直接将问题问向了李鸿章签的那个条约。

但既然刘克武问了,他也不能不回,手伸进袖子,就抽出了下关之约北京方面留本,他摘抄的文本交给了刘克武。

从德公公的手上接过这份手抄本的下关条约副本,刘克武边示意让德公公喝茶,边垂头看了起来。

中国从朝鲜半岛撤军并承认朝鲜的"自主独立";中国不再是朝鲜之宗主国;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日本即刻从中国撤回所有军队,时限为十日。

日本赔偿中国军费100万两;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但不给予领事裁判权;彼此的最惠国待遇;日本侨民在中国犯罪,将受大清律法之制裁。

中国有权逮捕、翻版为日本军队服务的人员;台湾澎湖内中国居民,两年之内任便变卖产业搬出界外,逾期未迁者,将被视为日本臣民;条约批准后两个月内,两国派员赴台办理移交手续。

战争中为清军俘虏之日军,除三位亲王及将军以上级军官外,均要接受大清之法办,但不得处死、不得虐待。日本保证永世不再侵犯大清,否则大清有权处死此次产生之战俘。(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