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穿越小说 > 毅军突起 > 第249章 罗织罪,袁党先上织罪折全文阅读

第249章 罗织罪,袁党先上织罪折

张謇执笔,山东大小官员二百七十三员,在李秉衡正式落罪后,联署上奏光绪。要求有三:一,重惩逆党首犯徐桐、袁世凯等诸贼;二,捉拿袁党一百零二人,一并严惩;三,请皇帝下圣旨,大赦山东商匪叛乱中纯属胁从之人及起家属。

等众官员都在百官折上签下名,张謇拿着折子和潘万才一走进将军府的书房,巡抚潘万才的嘴巴就嘟了起来:"我说爵帅,这帮逆贼您不杀他们只让他们进劳改营就已很够仁义了,这怎么还非要请圣旨赦免约占四分之一的胁从之人呢?那咱的铁路、矿山还都建不建了?"

坐在书案后面的刘克武正在吴景濂的指导下,练写书法。听到潘万才人一进门就大呼小叫的话,笑着抬头看了他一眼,说到:"劳改营,只这不到两个月时间,就让本帅将苏皖直豫四省的囚犯全都劫运归了你潘大人,根据岑大人给本帅的回报,光这劳改营你潘大人可实际上就有了1800营,近百万人了吧?再多出来这八百新建劳改营,老潘你想过上哪弄那么多狱警去呢?"

江苏和安徽,本就已经落入新南系的手上。刘克文和刘朝先在保证了两省诸事开发上的需要后,将所有犯罪之人全都联合抚藩下令,全判罪改流放为充刑送进了山东。

直隶和河南的团练以及巡防大权,一落进刘克武的手上,截流囚犯这种事在势大超人的情况下,各地官员在审判的时候自然也都优先改为判刑山东。如此一来,此时山东胶济铁路上,劳改营的囚犯已经达到了600营,多达0万人。

铁路上还有王士珍陆续购买到的10万黑奴营、战俘以及日本遗留在华侨民组成的5万女工营、战俘5万人组成的战俘营,只是一个胶济铁路上,现在就已经用了50万人。而负责看押的,却是从河南、直隶两地调来,经过短暂改变的狱警营10万大军。

在军港的修建上,也派去了400个劳改营给严复和杨度。同时,军港也是黑奴用度最大的,用了整整10万黑奴供那些洋人驱策。相应负责看押的,又从河南和直隶强调改制的警察6万人负责看押。

矿山上,却是各项之中,用人最多的一项。800个劳改营那就是40万人,加上10万战俘营、10万工程营和10万女工营。除了工程营之外,60万人由山东、河南和直隶调来的矿警0万人看押。

所以,此时潘万才又想把大批的商匪被擒之人全都用到各项的建设上,刘克武才会以调笑的口吻和他说了这样的话。46万警察去看押那些劳改、战俘、黑奴和女工营,现在在全国怕也只有潘万才这个巡抚,才是真正的警权最大之人。

按满清朝廷的编制,整个满清全部军队才只有60万人而已。而刘克武这一翻运做之后,已经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恐慌。

只是一个山东,光警察的数字就达到了56万之巨。虽然很多还都只是拿着冷兵器,可一旦真开战,以刘克武手上用处尚未明确的八千多万两白银,就足够短时间在其惯用离间洋人手法操作之下,迅速武装出少说60万大军的。

当初洋人可是没想到,刘克武能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把个山东弄到这样的程度。如果他们知道的话,怕是再大利益,他们也不会和刘克武签定贷款、机械供货、军火供货和战舰出口的一揽子三年合作计划了。

现在他们再想如何,已经晚了,只能在北京不断的向清政府那施压。洋人也清楚,光绪对刘克武这个满清第一个不及而立就实际上独掌一方大权的年轻人,并不信任并且从捧杀大计中,看出了君臣之间的不和。

他们的施压,正好让光绪有了禁止刘克武从河南和直隶再向山东调巡防、练兵和绿营的话柄。前面刘克武审结李秉衡造反案,后面光绪就让荣禄命兵部下了命令,正式明言禁止再从其他各省向山东调用一兵一卒,所有警察改组,全部变为就地进行。

直隶本来就已经变了袁世凯的地盘,兵部此令一出,那个大光头就直接联合总督管巡抚事的王文韶可就不客气的把直隶防改警实际大权给抢了回去。一个月内,直隶调鲁二十四万人的消息,一传到光绪那,彻底让那个悲剧皇帝被刘克武震惊了一下。

之后的河南上报,更让光绪惶恐不安起来。因为只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刘克武从河南也调进山东与直隶相同的团练、绿营和巡防,实际上已经将两省抽空。

欲怒下圣旨,光绪还没等把圣旨写好呢,李莲英就跑进了上书房,把光绪带去了颐和园见西太后。

那位老佛爷早就接到了庆王爷和荣禄的报告,见到光绪后,直接就问了两句话:"一省强,弱子当政难反我大清,又能遏制洋人好。还是你皇上大权在握,却不能施仁政、建强兵的好?"

"帝王威重要,还是大清的一强带诸强、一兴带诸兴来的更好?"

西太后两句话问完,光绪当即就垂下了头。皇帝毕竟还是年轻的,当然不明白其实那个老太后,已经正式派人来山东见刘克武了。母子之间的争权,刘克武也是在几天后才知道,终于还是争到了自己的头上。

朝廷方面绝了刘克武从其他两省调人的权利,新抓的这些商匪若建成劳改营,潘万才也很清楚,也只能从山东本地往出拉人组建新的警察队伍了。山东需要的稳定的民间,潘万才可不想自己的地盘也全给抽光当兵去。那样的话,民安就无从谈起了。

就在潘万才被刘克武几句话搪塞住的时候,门外一道幽灵般的身影,无声无息的飘入了书房中。不用去看,刘克武都知道那是陆建章。头也不抬,就对着陆建章问到:"又出什么情况了,你急什么?"

飘身无声,但陆建章进入房间时微弱的脚步声,还是让刘克武听出他似乎很是焦急。被刘克武一问,陆建章立刻微微颔首,回到:"禀爵帅,最新回报,皇上以查无实证为由,并未去抓袁世凯等人。而且,袁党和帝党,刚刚递入御前一份新折子,参劾咱们十大罪状。"

"什么?十大罪状?"刘克武听闻此言,当即就将手中的笔放于砚台之上,露出了奇异的笑容盯向陆建章,继续问到:"都哪十大罪状啊?哈哈,这徐世昌这是明知他的八大连环计难成了,这是狗急了跳墙了?居然给咱们罗织出了十大罪状,快说与本帅听听。"

陆建章抬头看了一眼刘克武,脸上竟难见的出现了焦急神色。见到刘克武竟是笑容满面,他声更急的连串回了出来:"第一罪,擅调兵员、拥兵自重。第二罪,擅截上财,截流漕银不放。第三罪,勾结洋人,私取资银。第四罪,越权办事,未报即与洋人结约。"

"第五罪,擅杀命官,私抓大员。第六罪,奴民重法,驱民为奴。第七罪,欺君变兵为警,实为藏兵于警。第八罪,欺民弄权,营党结私。第九罪,挟私舞弊,操夺三省之权。第十罪,劳民伤财,急功近利乃为谋反之备。"

"哈哈..."陆建章急的满脸通红,话一说完却换来了刘克武的一阵的笑之声。身颤笑起,刘克武笑了足有几分钟,再垂头的时候竟笑的眼泪都顺着两眼眼角流淌出来。

强控制住自己,刘克武没有再对陆建章开口,而是转头看向了张謇,说到:"季直兄啊,看来你又得再写份折子,代本官上奏皇上了啊。哈哈,笑死我了,这徐世昌真的是慌不则路了啊?"

话语略停,将身子坐回到椅子上,刘克武才接着说到:"擅调兵员,本帅乃是奉朝廷之令,统管三省防改警之事。人我调入山东,乃为方便改编。而且,山东诸事之建,大量囚徒和战俘,也确需警力来看押,难不成让本帅征兵看俘囚不成?这一条,季直兄按本帅所说,如实上奏。"

在刘克武说让他再写新折子的时候,张謇就已经抽出了一份奏折,持笔急书起来。等刘克武的话音一落,他重复的念到:"臣领三省防改警事权,调鲁便改其制、训其质。且鲁地百万俘囚,急需押员。以警押之,乃效西法,免兵役之担举亦。"

点了下头,状元就是状元,这词用的够好。刘克武点头之后,接着微笑说到:"第二罪,擅截上财,截流漕银不放。山东之漕银,本就属山东税收之款,取于山之地。皇上给了我山东三年收入专权调用,不上交国库的权利,漕银难道不是山东的收入吗?所以,这条实为谬谈。"

"擅截漕银,实为谬言。圣上之授臣与重权,专权三载鲁地财入于诸项事建,何谈擅截亦?故,此罪过实为袁党逆徒欲加之罪矣。"

"第三罪,勾结洋人,私取资银。似乎朝廷向来都只是给洋人赔款,从未真正从洋人那拿到合理的资助之款吧?本帅这是低息借款,且也在换上所授铁路、水师诸事的专权之内,何来罪呢?"(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