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穿越小说 > 毅军突起 > 第345章 万众迎,初显大仕进宫来全文阅读

第345章 万众迎,初显大仕进宫来

就在济南这面刘克武秘密召开复兴党全中会议的时候,北京那边也真的大动静出现了。康有为没想到,光绪是接受了他的变法主张,可是迟迟不见光绪给他个实际职务,让他来主掌变法大业。

康南海何许人也?当他听到光绪要调重病中的刘克武进京,当即就明白了,他的高官厚禄的是肯定没着落了。刘克武是谁啊?那是他那些逐渐明晰,尔后才更详细的写出那些变法书的主意,真正实践作为之人啊!

现在清政府那直接就要调刘克武进京了,明摆着这变法大事,定将由刘克武那个真正的改良实践人去主办了。康有为清楚他自己只是空谈主义者,但他不甘心失败。于是,保国会的众人,就在他的南海会所内也召开了一次维新党会议。

风云起,旋流藏,就在刘克武三天后终于在孙思成和何太医联手医治下,迅速的将病治好,带着家眷和载振一同踏上北上之路时,维新党、袁党的几个首要人物,就在北京东郊的通州县城内,商议好了如何抵制刘克武的方案来。

遭到荣禄打压了一下的袁世凯,和已被架空实际上失去军权的徐世昌,与康有为有着不同的出发点,但是他们的目的却是共同的。那就是,都是奔着高官厚禄、奔着执掌朝政而来的。

刚打倒清流帝党的刘克武,人至沧州之时,就从调查局特工那里,知道了维新党与袁党秘会之事。接讯刘克武非但未怒,反而笑了。

神秘的笑着,对站在面前的陆建章说到:"告诉龙一号他们,都不要妄动。我倒要看一看,这两个都是为权位而起的党流,能否抗的过本帅的巨金和强权。"

京城,一别三年,广安门前在刘克武返京的队伍到来之前,新任广安门总兵官李修荣就已经接到了通知,说新任的兵部尚书、从他这位置上走上去的刘克武要回京。

东城的店铺,九成都已经成了刘克武复兴公司旗下的合作商家,这位李总兵乍一接任之时,就已经知道了这些。所以,为了巴结可能是新的军机大臣的刘克武,李总兵消息一接到,马上就转达给了东城的百姓。

当刘克武远远的坐在车上,望到一别三年的广安门时,城门之下已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之象了。

那些百姓,在刘克武遗留下来的章法帮助下,已经是真正过了一段时间的太平日子。前段时间刚调走的那位严总兵,也是一直坚决用着刘克武留下的法子,抑制黄赌毒在东城的发展。

百姓要的安定,都是刘克武给的。加上东城百姓九成要依赖于刘克武担任董事长的复兴公司,当刘克武车队走到城门前时,见到的是至少三万多百姓,拥挤在男那里来迎接自己。

车一到城门下,刘克武就急忙从马车中钻了出来。因为,在人群最前面站着的人,是自己必须下车相见的几个人。

户部侍郎、自己的忘年交,以故缺席上次会议的华世奎,带正京东群商当先站于人群最前面。

而他的身边,赫然站着手捧圣旨,不住张望着的德公公和李鸿章的公子李经述。这些人,自己可都不能怠慢。

车一停稳,从车中一钻出来,双脚着地之时,人行急步向前之刻。三步并做两步,刘克武迅速的与华世奎将二人的两双大手握到了一起,面露笑容急声言到:"启臣兄,数月不见,您怎的亲来这城门亲迎小弟来了。这可让小弟受之有愧、受之有愧了..."

也是面露笑容,双手紧握了刘克武那双大手,华世奎回到:"仲远贤弟莫再如此言说了,您现在可没什么当不得愚兄如此盛举,更是当的起诸东家们的如此相迎啊!"

"此言何解?"刘克武愣了一下,盯住华世奎继续言到:"小弟不过就是咱复兴公司的董事长而已,东家们都是股东,要迎也该在咱京东那总部。缘何竟都来此城门处,小弟如何当的起呢?"

"我说刘爵爷,华大人说您当的起,您还真就当的起。"不待华世奎回话,一声熟悉的尖锐之声,就打断了二人的交谈。

闻声转头,刘克武一转过身,就双手拱拳对说话的人微微一礼,尔后言到:"德公公也是一别大半年未见,近来身体可好?您所言为何,在下还真的不明白了!"

"刘克武接旨。"德公公见到了刘克武转身对向了他,也不多言,直接就高高举起了手上那份圣旨。

闻言只能下拜,刘克武这一跪,伴随着德公公的喊声,三万多人就在广安门前,随着刘克武跪拜到了地面上。

如此多的人一起跪于面前,德公公还真是第一遭遇上。他宣旨不下千次了,这次还真是最能让他那虚荣心满足的一次。

浅笑轻轻浮现于嘴角,德公公在众人跪好后,打开了那封圣旨,对着上面朗声念了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时值变法,当选贤材。山东刘克武,执鲁三载,建树奇多,颇有变法类同之新政布施于实际。今念其才,特召入京,主持变法。"

"去刘克武本兼原各职,擢任军机处大臣上行走、总理各国衙门上行走、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爵晋二等肃盛候。会同奕劻、李鸿章,三人主持变法之事,辅朕重振大清国威。卿故疾方好,然国事为重,即日上任、武英殿陛见,钦此、谢恩。"

"臣刘克武,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虽是早就从载振那知道这个结果,但刘克武还是装出了激动的声音,起身的之时还特意做出了微微颤抖之状。

一切只为掩人耳目,刘克武总不能接这样大恩宠的圣旨之后,依然显的很是淡定吧?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德公公回到西太后那,又多说了两句刘克武是感恩的、是忠心的好话。

宣旨一毕,德公公满脸堆笑的将圣旨交到刘克武手上,马上就说到:"华大人说能如此迎您,您现在知道原因了吧?按咱大清的礼制,超品军机回京,可的都至少要有銮仪相迎的。喏,咱家这随身奉旨,也带着銮卫来的。銮卫都当得了,更何况这些草民了呢?"

顺着德公公所指的方向望去,刘克武果然见到了城门之下,正站着的一队全都穿着黄马褂、举着銮仗的銮仪禁卫军站在那里。

按满清制,凡军机出京需有三仗之仪相送。还朝之时,则以四队而列迎之。王者七、九之列、公者六列。此时站在城门下那些銮仪卫,从旗帜上可以看的出,当为四列。

如此盛大的相迎,却让刘克武的内心之中,在随后与那些迎接自己的人分别见礼之,为之更加揣测不安的暗中思量起来。

光绪和慈禧这是怎么了?难道历史上写的那些东西,百家讲坛上讲的那些东西,都是假的吗?不能够啊!一个错也就错了,怎么可能全错呢?史书上清楚的记载,在此次这次大变法中,慈禧是有条件的支持光绪,但却一直暗中与之角力不断的。

到最后,光绪擅自办了刚毅和礼部几个堂官后,才直接导致了慈禧弄权囚君之事。可眼前这景象,分明就是这娘俩完全一致的支持变法,完全一致的想重用自己,完全一致的屏弃了帝后两党之分啊?

与众人见礼到最后,刘克武还是未想明白,为什么此时的情况,与原来的历史出现了如此大的偏差。但想不明白,也得去见见那位悲剧皇帝了。人家的圣旨上,可是写的明白,要自己即日上任、武英殿陛见的。

于是,见礼一结,刘克武就在德公公引领之下,走到了那四列銮仪卫前面。站到銮仪卫所抬来的八抬大轿前,刘克武回身拱手对众人一礼,大声言到:"诸位今日亲迎之情,他日克武定然不负。在下这要去见圣上,各位就请回吧!来日方才,我等改日再叙。"

众人闻言,纷纷称是。刘克武言毕,转身对已于先前接到了任命,正式出任通政司通政使的陆建章交代了几句,让他把二位夫人、老夫人等人全安顿回什刹海边候爵府中后,自己则一头钻进了那八抬大轿之中,直奔紫禁城方向而行。

也就过了一个小时左右,轿子落下,轿外的一个领行銮仪卫从轿外轻声对轿内说到:"刘大人,咱们到了,您下轿进去见驾吧!"

闻言起身,轿门的门帘也在此时被外面的銮仪卫掀了起来。一弯腰、一探身,刘克武再抬头时,人已是站于轿外。抬头望去,高大雄伟的大殿正在眼前。只见白玉栏杆层递而上,石阶尽头是一座雄伟的大殿。

红墙环伺之上,红瓦琉璃盖顶。在正对着自己的穹盖下端,以满汉两文书写了三个大字"武英殿"。这就是以后自己办公的新地方了?这就是里面正有当朝天子,悲剧皇帝光绪在等着自己第一次与他正式见面的地方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