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次元小说 > 龙旗飘落 > 第三节整体虚弱的军事全文阅读

第三节整体虚弱的军事

大清朝落后的军事体制,还不仅在海军建设上。

专业一点说,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主要体现在指挥控制能力、机动能力、防护能力、火力(打击力),还有保障能力。而要想应付大规模的战争,在部队的编制上,至少也应该有机动兵团,而不能依靠一支数量巨大的守备部队。

因为后者,恰恰至少欠缺指挥控制和机动能力。

大清皇家的祖宗虽然贫穷、家底薄,养不起常备兵,但他们成功继承了从匈奴到蒙古,到自己的先祖女真,这些游牧民族的传统做法,搞了一套“八旗”,聚则为兵,散则为民,照样组织起了一支强大的机动作战兵团。

当然那时候军事技能水平不高,没有现在这种高科技,非有知识、经专业训练才行。能骑马射箭、拿刀砍人,就能上阵,而游牧民族对骑马打猎这一套,几乎就是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自备刀马铠甲,上阵就能打仗。

他们关键的成功经验还在于:趁着大明内部乱了,边境守卫薄弱,瞅冷子就聚过来,瞄着一处山海关猛啃。

这叫“局部战场的优势”。管你地盘有多大,别处兵力有多大,我只啃你这一块。而且我想啥时候来就啥时候来,从不告诉你。

大清拿一块钱的花费,就得让大明付出十块钱来应付,真是占尽了便宜。但这些经验在开国之后,逐渐都被淡忘了。

晚清时代,形势易主。轮到外国人不定时过来啃一下,大清尝到了前明的痛苦,处处设防、处处挨打,仿佛一个运转不灵的巨人,挥舞着双手,就是拍不着几只吸血的牛蠓。

…………………………………………

为啥?首先部队的战斗力不行了,说它落后于时代绝对没错。

时代发展,无情地淘汰落后的军队,这是历史大势。

如果说,乾隆征新疆时,八旗的弓箭骑射还是胜过了俄国的礈发火药枪。当然清军喜欢选择阴雨天气,且仗着大炮数量占优势。到鸦片战争,便已经彻底暴露出落后本色,那简直叫不堪一击。刀箭和火枪对阵,在军事学上分是冷兵器和火器,相差了一个时代。

到后来国内“剿乱”,也不行。连太平天国都已经打不过,常常是八旗、绿营在前边跑,后面跟着太平军、捻党,以及各类土匪,再后面是湘军、淮军跟着跑。而且追完这拨追那拨,追来追去,满中国跑的大半只有淮军了。

这样的八旗、绿营,纯属应裁汰的行列。

但是,首先遭到裁撤的是湘军、淮军。

这个问题,连当时的日本人、英国人都提出来了。日本人一眼看出,辛辣地讽刺为“恰好如同减少骠悍壮勇之精兵,而训练贫困惰弱之士族。”[《征讨清国策》,日本人拿自己打不了仗的武士集团“士族”比喻大清旧式军队]这如何能让人瞧得起?

为什么大清都快塌了,还要养着八旗兵,养着绿营?

根本原因——在满清朝廷。

八旗是大清开国之基,是功臣,功臣的后代,自然要享受祖上的荫功。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既得利益群体,不管是担任禁卫还是仪仗,光干点轻松体面、摆架子的工作,但银子不能少,还轻易动不得。

前边说过朝廷与地方督抚的军权之争,都影响到了大清海军的建设,其实陆军一样受影响,不过是另一种方式而已。太平天国被扑灭后,若按朝廷的意思,恨不得把乡勇全部削减为零。虽然解散了大部分湘军,但内乱不止、外敌不断,对军队维持着“刚性需求”,成了地方军队存在的最大理由。朝廷无奈,只好准许淮军继续发展,各地督抚也继续掌握着“私兵”。

说穿了,各大臣练兵,是为了“剿匪”,手里一直有兵,还是因为“剿匪”。要不是“匪乱”不断,各大臣的兵早削没了。历史就是这么吊诡。

怎么办呢?平衡一个天平,不能减少这边盘里的物体质量,那就剩下唯一的一个选择:往那边盘里添砝码。

于是,朝廷也只能再花大量的银钱,继续大米白面养着八旗、绿营,也好为皇家权力核心地带的安全,提供一点保障。

这样做,至少也是为了使他们之间相互牵制、相互防范。毕竟鸡蛋不能放到一个篮子里,因为以后把不准能依靠谁。

当然,大清朝廷也清楚八旗、绿营是什么货色,也不能让他们白吃大米白面吧,那就本着废物利用原则,从八旗军和绿营中选出部分精干兵员,组成“练军”,也采用西洋新式武器,吸取西洋练兵技法,以为这样能整训出点战斗力。

但这套动作,也是花架子多,旧的体制就象大清人人脑袋后面拖着的那条小辫子,革不掉、剪不去。

练军练军,练来练去,战争来临,痛苦仍然缠着大清。

曾国荃在中法战争中,曾经发牢骚:“吾兄文正公盈满是惧,吾亦成功而不居。不然,金陵既克,我师七八万,皆百胜之卒,先打捻子,后打回子,再打鬼子,宁待今日!”这些话半真半假,在内战中练出点战斗力的湘军,难说能扫净“鬼子”,但应该还是能与法军对打一阵子,但是可惜,由于被朝廷猜忌,已经裁去大半。

大清军队,落得个什么状况呢?与西洋军队打仗,往往“先去先败,后去后败,同去同败,不去不败。”

…………………………………………

坐拥百万大兵,倾全国之力调兵而无兵可调,这种让人十分诧异、思来想去都觉得不可能的事,在大清成了现实。

这也是大清的一个奇景。

防军(湘淮军改编而成)虽然也分驻各地,还有点兵团的样子,绿营就被细细地分了,分割得七零八落,撒遍全中国了。

这原因也在大清朝廷。对皇帝来讲,军权当然是越分散越好,偌大一个参将,级别很吓人,指挥不到上千人马,平时各部互不节制,相互牵制,谁也闹不起事来,皇帝就可以睡安稳觉了。

但是要集中,可就难了。

就算好不容易集中起来了,一旦“攒”到一处打仗,你不服我,我不听你,你说攻,我说守,还有一部分人说撤,军权“碎片化”的恶果立刻便显现无遗。就算派来一个统领,能统起来吗?

…………………………………………

一而再再而三,接二连三,一连串的痛苦教训,仍然没有使清朝上下清醒过来。

大多数书上都是这么说的。

但这样说有点埋汰他们,因为他们不傻。甚至问题在于,他们太过聪明。所以更可能的是,他们早就明白过来是咋回事了,但是,绝不敢放手改变。

太后和皇上有那个魄力,敢整一个十万、二十万人马的机动兵团,让一员有能力的将领去统领吗?

不敢行之,所以不行。这是很痛苦的事情,比傻呵呵不知道要痛苦得多。

…………………………………………

减少大清痛苦的,只能是杜冷丁之类的药。找个能够起麻醉效果的方子,可能是太后、皇上唯一的选择。

太后、皇上把劲用在什么地方了?中法战争失败,先把军机处大臣几乎全轰出去,换了一批人。

当然,也可能是泄泄忿,顺便整整人。新班子、老衙门,换汤不换药,不过是换上另一批颟顸之人,总体效果上实在不佳,还没有奕他们精明能干呢。

然后呢?然后就是拿出一大把银子,继续到东北练兵去了,说是照着西式军队的样子,搞新式练军。后期对北洋也不那么认真支持了,多半是因为热心移到这儿了。谁说太后不管军事?

但是,稍微观察一下我们就可以看出,太后搞的,仍然是那个“新八旗”、“新绿营”的玩意。那边户部一再奏请“停购外洋军舰枪炮”,“裁撤防营长夫”,这边每年三四百万两,花上大把的银子,海军那边困难,这边不困难,说明太后对东北练军,是寄予深切厚望的。

希望——既要强大大清的军队(当然最好是满族将军控制下的),还要削弱、平衡和制约他老李也好、老左也好,甚至还有老曾或者还有谁的嫡系武装,“一石两鸟”,一举两得,太后娘俩想得太巧妙了。你能说他们傻吗?

只是,那些练军,还是老一套的东西,除了麻醉,能不能起作用、有“疗效”,恐怕会让老佛爷失望了。

这些恶果,不久,就会在下一次的战争中再次显露无遗。

日本可不这么保守,他们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6000名常备兵和万预备兵的陆军。

看他们的编成就知道,日本军队是一支“外向型”军队,基本瞄准作战,有事出征,无事时驻守。无事是真没事,驻守也是训练,其它事不管,出乱子有警察呢。而清军则是“内卫型”军队,无事时驻守(兼着警察、武警、城管、保安多项职责),有事时,集中不起来。

日本已经废除守备功能色彩浓厚的镇台,组建了旅团,而后又编成了师团,建立了独立的参谋机构,完善了战时大本营体制。所有这些动作,都指向一点:使日军成为具备野战能力的军队。

而大清兵力,还在分片驻守,各成一家。你就算每支队伍都很强,颗颗珍珠,那也是满地的珍珠,不是能挂出去争个“体面”的项链。这个,我在后面的问题中还要详细谈及。

…………………………………………

先来看几段文字:

“论清国之兵力者,往往以防勇、练军为两种士兵,总计八旗、绿营、蒙古兵,以为十万练军之外,尚有七十七万人,且谓其国库费用巨大,其实乃是有名无实之兵员。

此种四十万兵力,并非元帅一人统辖,而由各省总督、巡抚分而辖之。是以,教育之法各不相同。或采用半洋、半清式之战术,不过徒生烦杂之极。其教育既已如此,其军备又何能齐一。故而,一朝有事之际,聚合此等士兵奔赴战场,其不便之处,必然不可名状。更为可怜者,乃是将校为文官,虽有武官,但也一概不知兵学为何物,皆是唯有利己之谋。以如此将校指挥如此之兵,其临阵对敌之技,实可察知。

以此四十万之兵员布于我十倍之土地面积,特别是道路粗糙恶劣,交通甚为不便,故而假令一方有急,也难以直接调遣邻省之兵。战时无动员编制,增加或补充兵员,不过临时招募无赖游民。是也足以证明其军备薄弱、财政困难。”

以上话语,是谁说的?

日本人,小川又次。1887年。

以上摘自他编写的《征讨清国策》。

扫嘎。这些话语简练而直接,翔实而生动,是一篇非常好的调查文章,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大清兵制、指挥、作战能力的劣势状态。寥寥数语,大清陆军外强中干一目了然,胜过我读过的其它历史资料,而生动、深刻的程度,也胜过无数分析文章。

都说大清文官统兵、官不知兵,一个敌国的参谋,咋知道得这么透彻呢。

读小日本的《征讨清国策》,应该在一个温暖的午后,如果在昏暗的灯下,效果就象晚上独自一人看鬼片,让人感觉脊梁骨发凉、不由自主就会打一串寒噤。

…………………………………………

大清军制五花八门、纷繁复杂,多彩多样的程度,我敢说,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

先有八旗,后有绿营,出来了湘军、淮军(两军称营勇),大清又选拔练营(从八旗和绿营中)。到了甲午,真正的新军还未出现(那是甲午后的小站练兵为起点的)。

清朝立国后弄的一套兵制,从“诞生”就已经落后,即便是这样一个东西,到后期也基本上已经无法执行,当然也谈不上一个标准化的问题了。

番号就更复杂了。一支部队一个名号,八旗是什么正白、镶黄之类,最多出个神机营(皇家的“御林军”),绿营和练军地按方算,有吉军、奉军之类。湘淮军的比较有意思,开始,淮军有铭字营、盛字营、树字营和庆字营,将领分别为刘铭传、周盛波、张树声和吴长庆,后来队伍扩大了,产生了刘铭传的铭军、程学启的开军、刘士奇的奇军、潘鼎新(后继者聂士成)的鼎军、周盛波周盛传兄弟的盛军、张树声三兄弟的树军、吴长庆的庆军、郭松林的松军、杨鼎勋的勋军、唐仁廉的仁军,还有李鸿章直辖的武毅军……大家看出名堂来了吧。

到了“某军”下面,各营又有字号,同一个字号下的还分个左营、中营、右营之类。后来淮军被裁去一部分,剩下的各军又开始动脑子增加“营”,想方设法扩充实力,搞得就更复杂了。到最后,大清也没能统一一个编制出来。上了战场,能记清这些番号,对指挥员都是一大考验。

具体再往功能上区分,复杂程度已无法用一个词形容。就说“清朝军队中驻守各地的各类部队中的绿营”这一块,就分督标(由总督统辖)、抚标(由巡抚统辖)、提标(由提督统辖)、镇标(由总兵统辖)、军标(设于四川、新疆,由将军统辖)、河标(由河道总督统辖)、漕标(由漕运总督统辖),标下还有协、营……

说到防军(原湘淮军改编),那些军、营、哨、队……原谅我说不下去了,太乱了。

清军作战单位,似乎经常是按营算,绿营1000人,勇营500。装备不一样,训练样式也不一样。湘军淮军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已经引入洋枪,大清海军已经开始近代化的进程,但是,只能算是一脚踏进了新式军队的大门。

所谓改变,不过是看中洋枪厉害,换了一些新式火器,吸收了一些训练和作战的方法罢了。整个大清军队现代化程度,也只有防军和练军营以下是按西式编制、装备和训练的——记住,还是营以下。换一个角度说,营往上还是中式的。

…………………………………………

这一切,都被小川又次看了个底透。

就象多数王朝在末期所遇到的困境一样,大清皇帝家在内外交困之中,除了苟延残喘、坐以待毙,也绝对不敢改革军制。再出十个李鸿章、左宗堂也没治。

大清在更新军队战斗力上,终于比日本慢了一步。

一小步,就是胜与败的差距。

战场无亚军,胜者活,败者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