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次元小说 > 龙旗飘落 > 第三节日本几乎现成的对朝用兵方策全文阅读

第三节日本几乎现成的对朝用兵方策

6月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向朝鲜派兵。

陆奥宗光外相、林董外务次官、川上操六参谋次长三人当夜就一起研究出兵方策。

日本历史上是这么记载的。

我一度对这个“急急风”似的狗头军师“三人组”十分费解,日本人干事就是这么怪异——怎么外交大臣不是灭火的,而是点火的?到底谁是指挥战争的?外务大臣和次官,再加一个参谋次长,就负责并完成了研究具体出兵方策的任务?

慎重地小心求证,仔细琢磨之后,我又觉得这个组合,十分具有日本特色,也十分有可行性。

可能,而且相当可能,还不止他们这一组在研究,那一夜肯定有很多日本人彻夜不眠。

从日本追随大清国、持续十几年的“研究热”来看,外相、海相、海军舰长、陆军参谋,只要有有点官职的,都争先恐后地上书天皇,《征讨清国策》,《对清国战争方略》,都是这么鼓捣出来的。别忘了民间,还有一些“军事爱好者”、一些“大清发烧友”们呢。

这三个人也许只是志同道合、脾气也挺合得来,会议一散就组合在一起了——在多个组合当中。

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要提前预习功课,而川上他们的准备速度告诉我,老师说的是多么正确多么重要——“三人组”能这么快速地拿出一个方案,实际上也得益于,对朝方策其实几乎都有现成的。

日本人野心已久,关于战略的谋划,可以说是从维新时起,非止一天,可不是今日才提出。也早就有不止一个策案,《东亚兵备志》里有,《征讨清国策》等方策里也有,还有其它等等地方,多了去了。日本人还不时地拿出来修改一下、补充补充,这些东西也是一个接一个版本地问世。别说对清作战,连几十年后的对俄作战都讨论过了,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朝鲜战事的设想、对策,在历次的官方和民间研究中,在方案连续不断的修订中,哪一次不被讨论讨论?

所以,基本就是现成的,直接拿出来就能用。

好了,先找出那几本“参考书”作蓝本,“三人组”要干的,就是花点工夫再根据实际推算一下细节,完善一下,大功告成。可惜那时候没有电脑,有电脑,可以调出文档来直接修改,连抄一遍的力气都省了。

加上这三个家伙,还真不是等闲混饭吃的。那都不是一般的能人,是胸怀大志、责任心强、工作热情高的能人,三人联手,可谓强强联合。

陆奥宗光,日本千年“智慧”的结晶、集大成者(脸皮厚,心黑,有谋略),日本外交界的鼻祖,外务省的偶像级人物,至今仍有铜像立在日本外务省大院里,还是唯一的一座。不过他倒不甘于“默默无名”,把自己的事迹、心得,凝在一本《蹇蹇录》里,也被后来的日本外交官当作必读的经典。也许他没有想到,这本书从另一个角度去读,就是供述日本军事外交、战争策源等罪行的不遮不拦的“自白书”。

这个鼻祖,就是这样为日本创立外交传统的。

川上操六,可是个标准的“中国通”。日本政界、军界的要人们,很多是亲自到清国旅游观光兼考察调研过的,川上次长自当参谋起,就先后多次到中国调查兵要地志,刺探中国的兵备。

189年4月,也就是一年前,川上次长又亲自前往朝鲜和中国实地考察,从朝鲜釜山、仁川、汉城,再到清国芝罘(烟台)、天津,用一个月时间对朝鲜和清国的军事现状进行了评估。李鸿章视川上操六为座上宾,采用炫耀自家实力打压对方的一贯做法,能拿出来的全拿出来显摆显摆。这就等于反过来向潜在的敌人敞开了秘密,给川上的刺探提供了各种方便。川上一行在天津参观天津机器局,走访武备学堂,观摩步兵战术操练,登上北塘炮台观看炮兵操演,还利用郊游的名义,对天津周边地形进行了观察。[宗泽亚《清日战争》]

所以,对于搞这么个东西,从对政府战略目标的把握、局势的判断、外交与军事的配合到具体的兵力和战术运用,这几个人的职能上刚好能有效担负,不多不少。

只需再加上一点战争的狂热。

后来日本人也得意地认为,这样的组合,无意中有了一个好成果——此后正式的战争中,日本外交与军事行动的配合协调,“正是基于此次的一致”。

我看这个例子,确实可以作为日本行动的范本。

而且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的外交,从来就是军事外交,刺刀外交。

不是所有的加班熬夜都是被逼的。

有机会进入历史记载的,必是天皇和政府采纳的,得到实际施行的。天皇他们选中的,正是这个“三人组合”制定的方策。

*——*——*——*——*

“三人组”研究的结论是:清国在朝鲜的兵力不会超过5000。为保持优势兵力,日本须派兵6000——7000人。决战地点很可能就是汉城地区和平壤一带。

——评价:估算相当准确。

战役设想是:如在汉城一战即胜,清国可能即求和;如清国增兵,则日本再派一个师团并在平壤战胜,清国讲和必成定局。

——评价:这个设想几乎把局势发展算计了个恰好,如神算子“掐算”一般。

行动:为达成以上设想,考虑必须先派一个混成旅团,并做好再派一个师团的准备。

——评价:准。这特么就不用考虑。

由于长期的准备,日本军力已完成近代化转变。师团都是现成的,从6个里面定一个即可。靠平时关系,还是靠看哪个师团长顺眼、长得好,选一个都行。除了那个近卫师团,是天皇的亲兵,不能随便动用。

当然,可能是考虑战斗力。

战斗力也都是相当强的,编制统一,武器兵员都法制化了。

按日本实行的步兵师团、旅团、联队编制,一般将两个兵联队编成一个步兵旅团,两个旅团编成一个师团。师团另辖有炮兵联队、辎重兵联队。

而所谓混成旅团,可以理解为我们所称的加强旅团。就是在师团所属的某个旅团编成的基础上,抽调部分师团直属的炮兵、工兵、辎重部队,予以加强,使之各兵种俱全、基本具备单独面向一个方向的独立作战能力。

这个组合模式不固定,所以很灵活,可按任务需要和兵力实际抽调,甚至有点现代常用的“模块化”结构、能灵活组合的意思。

混成旅团,这个在后来的日军全面侵华战争中频频出现的概念,此时已经用于中日战争,可见日军已经达到十分成熟的水平。而且从编制到兵力运用,都具有了多兵种合成作战的意识。

看来日本人请德国教官,真是没白请。

“一根筋”的日本鬼子从技术层面上学习什么东西,还是很在行的。

*——*——*——*——*

最后决定,这个混成旅团由第5师团所属第9旅团为基干编成。

第5师团,按日本以地域征兵和编成的传统,是由来自广岛——就是那个光荣地挨原子弹轰的地方——的兵员编成。

它是日本第一批编成的师团之一,日军称为老师团,战力强,战功多。对外第一仗,就与中国军队作战,看来不愧是侵华的急先锋,所谓战功多,也几乎全是转战中国创立的。

后来曾由坂垣征四郞率领、自称为“钢军”、横行一时的,就是这个第5师团。

山西平型关被伏击,成就了林彪和八路军115师的盛誉;

山东台儿庄战役被包围痛击,成就了池峰城、张自忠等名将和所属部队盛名;

广西昆仑关被“铁军”痛歼,成就了杜聿明和国军第五军的声誉;

这一路“光辉足迹”的最后,是穷途末路——老家被原子弹几乎灭了,老领导坂垣被吊死了,这个师团也算完事了。

*——*——*——*——*

所以,日本在对朝用兵上,基本上是预有准备,而部队也做到了快速反应。

抽组一个混成旅团,只能算是日军的先头部队,更大的行动还在后头。

怎么上去?那得海军来帮忙了。陆军参谋次长的方策里就没提,那点事,到时候再现说吧。

海军方面。

在陆军参谋次长川上操六与外务省两名“军事外交官”研究对朝策略时,海军也没闲着。

早在6月日,日本内阁会议做出向朝鲜派兵决定的当天,日本海军也立即着手,进行动员和战争准备。

虽然开始政府,陆军都没怎么看重海军,打算让他们配合一下而已。但他们有自己的考虑,有自己的理由,可不会这么“服从安排”。

而且相比陆军,他们的工作量也是相当大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