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次元小说 > 首先,我绝不可能是人渣 > 九流——商,优,戏全文阅读

九流——商,优,戏

本卷为万字科普资料,非本文设定,跳过本卷不影响阅读~

商贾:搞活商品市场的催化剂

商业在中国起源很早。虽然商人一直以来都在社会中处于较低下的地位,但他们却是一个相对比较活跃的阶层。他们走南闯北,推动着商业的繁荣,使得天下民众能够互通有无。在他们的身上,有着讲诚信、和气生财、勤俭节约等一系列可贵的品质,堪称宝贵财富。

商业起源——以物易物的简单交易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居民为了满足各自的需要,开始交换剩余产品,形成商业的雏形。这就是“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据说,中国最早经商的,是商族人王亥。历史学家徐中舒说:“商贾之名,疑即由殷民而起。”而《尚书》中也有“肇牵车牛远服贾”的记述。另据《山海经》记载:“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取仆牛。”可见,王亥早就赶着牛车去外地做买卖了。

后来,商族人继续发展贸易,其中有些人专门到远方贩运货物。由于这些从事贸易的人来自商部落,“商人”之称正式形成,其交易活动就是“商业”活动。商业初生之时,贸易量较小,而且都是以物易物,后来才出现了最早的货币宝玉和海贝。

周朝时,由商朝贵族后裔建立的宋国,商业极其繁荣。与此同时,原来商的遗民则失去了原有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只能以贩卖货物,经营商业维持生计,保留了经商的传统。

战国时的白圭,被称为“言治生者祖”。他是经商理论的鼻祖,其经商之道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经营之术中的“贱买贵卖”,为商之道中的“智、勇、仁、强”。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白圭的经商原则,就是抓住时机,贱买贵卖。当货物供过于求,别人大量抛售时,就大量买进;当货物供不应求,别人需要买进时,就大量抛出。粮食丰收时,就买进谷物,卖出丝漆;蚕丝上市后,就大量收购蚕丝,卖出粮食。他“趋时若勐兽挚鸟之发”,对各种市场信息极为重视,他出手果断,应变神速,能根据行情迅速决定是“卖出”还是“买进”。

白圭还将商人的智慧提到了新的高度,他说:“吾治生产,犹尹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意思是说,“我们做买卖,要像尹尹、吕尚一样富于谋略,像孙子、吴起用兵一样善于判断,像商鞅执法一样取信于人。”他还说:“智不足以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

商业的大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中原地区和周边地区的繁荣与进步,加速了南方原始文化的解体和手工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商人们把南方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贩运到中原,其他的铜、锡和其他矿物也运至中原地区,共同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商人分野——相当复杂的社会群体

中国商人,可分为旧式商人、新式商人和现代商人。旧式商人,主营粮食、布匹、茶叶、蚕丝、禽盐、杂货、牲畜、中药材等;新式商人,对外售出中国的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对内销售西方工业品;现代商人,活跃在中国市场的经济舞台上,成为了先富起来的一批人。

另外,由于身份不同,中国的商人,又可分为儒商、官商和军商。

儒商,指具备一定的儒家文化和思想的商人。他们常把儒家思想引入商业活动,如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仁心为质等。儒士弃文经商,多因科场失意他们依然向往做官。他们中一些人有了一定的财富后,常设法由商人阶层跃入权贵阶层,兼儒兼商。

官商,有些是从事商业活动的官员,有些是做官方生意的人。他们靠特权的庇佑经商,很容易发大财。这类商人常凭借雄厚的资本,运销茶叶、人参、盐铁等国家专卖商品。他们能享受官方的优惠政策,如拥有免税特权、政府低息贷款、经营垄断权等,其子弟也比一般人有更多的当官机会。不过,朝廷对官商的管理也异常严格,如朝廷规定运销地点,限定销卖时间,实行价格管制等,致使很多官商都由风光无限而衰落破产。

豪贵商族山西范氏

清朝时期,山西商人范毓宾曾输送大批军粮,供给西征准噶尔的清军,为清政府节约费用数百万两,其举动受到清政府的赞许和嘉奖。范毓宾被授为太仆寺卿,用二品服。范家的祖辈也因此被追赠为骠骑将军、资政大夫、夫人、宜人等。此后,“毓”字辈和“清”字辈的后人中获任官职的达十几人。范氏实际上已成为一门朱紫、炙手可热的豪贵商族。

军商,一类是经营军火生意的商人,另一类是军人从商,亦军亦商。军火是极其特殊的商品,一般人不得经营,凡经营军火生意的,都必须经过政府的特许,如明代的沉万三、清代的胡雪岩等。第二类军商,比如明代北部边塞的军人,通过参与和主持边塞地区的米粮收购,从中获取巨额的利润。朝廷费力运到边疆的金银,很大一部分都流入了在当地驻防的高级将领的腰包,成为了他们的私财。

另外,商人还可分为义商、奸商和平商。义商,往往品德高尚,以义获利,致富后又积极回馈社会,如扶助教育、捐办慈善公益事业、资助国家建设等。奸商,专以歪门邪道坑国害民以牟取暴利,他们短斤少两、以次充好、欺行霸市、玩“空手道”,不顾商业道德,破坏商业秩序,是害群之马。平商,商人中的大多数,他们没有义商的侠义豪爽,但也不会像奸商一样用歪门邪道坑害买家。

一句话,商人是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群体,我们固然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从主观上对其进行各种分类和界定,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商人属于哪一类则往往难以界定。一般说来,一个商人,只要能做到遵纪守法,不投机倒把,不为富不仁,不坑害国家和人民,就能得到世人的尊重。

商界风云——着名商帮与商贾名流

商帮,旧时的商人组织,出现于唐宋,繁盛于明清。按地域分,商帮可分本帮和客帮,本地的商人组织为本帮;外地的商人组织为客帮,往往以乡土关系为纽带。另外,不同的商业行业有不同的行帮。商帮多设有会馆、公所等机构,以供商人联系、聚会、议事。

明清时期,商品数量增多,商人也更加活跃,出现了“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徽宦商,衡游蓟北”的繁荣景象。同时,商人的数量也大为增长,出现了不少有影响力的地域性商帮。其中,规模与影响力最大的,当数晋商和徽商了。

明清十大商帮

以山西晋中为中心的晋商;以歙县、婺源等徽州六县为中心的徽商;山东临清、济宁、聊城、烟台一带的鲁商;以宁波为中心的浙商;以龙游县为中心的龙游商:苏州西南吴县境内太湖中东、西洞庭山的洞庭商;江西由人口流动形成的江右商;以福建沿海为中心的闽商;以广州、佛山一带为中心的粤商;与晋商同时兴起的陕商。

晋商,雄踞商界数百年,其成功的秘诀在于:德义为先,团结一致;商人出资,伙计经营;投资田产,依靠官势;化商业资本为金融资本,组建票庄,专营汇兑;主营盐、丝、粮食、铁器、棉布等军需品,活动范围由黄河流域扩展到珠江流域。

徽商,称雄东南商界300多年,足迹遍布全国。从大省会到小城镇,再到穷乡僻壤、深山老林、沙洲海岛等,都有徽商的踪迹,故有“无徽不成镇”“钻天养庭遍地徽”之说。徽商主营盐、粮、布、茶、木,兼营典当业和文房四宝。他们在本地修缮宗庙,在外地建设会馆,以联络本帮商人,建立商业垄断。徽商资本雄厚,一般拥有资金达几十万两到几百万两不等,乾隆时经营盐业的徽商汪廷章更是“富至千万”。

商业自商代前后产生以来,在数千年的漫长历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的富商巨贾,其中有一些人为人们千古传诵。

弦高献牛救国

战国时期,郑国商人弦高以贩牛为业。有一次,他正赶着牛去洛阳,半路上意外地碰到了正想偷袭郑国的秦军,便赶紧派人回国报信。之后,他自称是郑国的使臣,向秦军献上12头牛,并对其主将说:“郑国君主见贵军远来劳苦,特地派我来劳军。”秦军主将大吃一惊,以为郑国早有准备,很快便下令退军。弦高用自己的智慧保卫了国家和百姓,被传为佳话。

春秋末期的范蠡被誉为“商圣”,还被有些地方奉为财神。他在帮助越王勾践灭吴称霸之后,急流勇退,弃官经商。他在定陶“治产积居”,经营业绩斐然,“十九年中三至千金”。后来他把产业留给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范蠡指出,要加速资金周转,扩大利源;注意商品的性能,关心商品的质量;把握时机,灵活购销;及时预测商情,储备待乏;控制价格幅度,保护产销利益;精心选择经商地点,收集各方信息。

吕不韦本是战国时的一个大商人,家财万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可居”的“奇货”——在赵国为人质的秦国王孙“异人”。他本着“扶立一位君王,能获利无数”的想法,先后投资大笔的钱财,入秦说服秦国太子及夫人收异人为义子,连自己的美妾赵姬都赠给了异人。不到十年,他这笔旷古绝今的大生意就带来了惊人的收益——异人成了秦王,他被封为秦相,食邑十万户,家童万人,权倾朝野,富可敌国。

胡雪岩是晚清着名的“红顶商人”,他幼年家贫,经人推荐到杭州一家钱庄当学徒,得到了东主的赏识。后来,东主因无后,临终前将钱庄遗赠给胡雪岩。很快,胡雪岩靠着自己出色的经营能力,并依靠官方关系,开钱庄、开药铺、买卖军火,富贵无比。

历代的商界名流,虽然都赚取了巨额的财富,但由于长期以来官方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他们的经商生涯大多都非常艰难,有时最终还是归于失败。

生财有道——旧时经商禁忌与原则

商业以营利为目的,生意人的一切行为旨在一个“财”字。只要一开市,就希望在钱财上有个好兆头。因此,凡是与求财相违的言语、行为都是禁忌。

商人认为,店铺的招幌、标记极为神圣,是“招财进宝”的象征。每天开市挂幌子,必须说“请幌子”,而忌讳说“挂”,生怕它挂不牢而坠地。如果有小伙计不慎将店幌失手掉在地上,马上就会被解雇。商店中的度量用具,如升、斗、大秤、戥子,以及账桌上用的算盘,都不能随意玩弄。尤其忌讳反放算盘,因为“只能往里算计,不能往外算计”。

从前,伙计在账桌、货柜、钱柜上坐卧,也是不允许的,说是怕压了柜上的财神。甚至连睡在待客的条凳上也属禁忌,说是会压了顾客,造成次日顾客减少。此外,扫地时最忌往店外洒扫。尤其是在过春节时,不准扫地,也不能往外倒脏水、垃圾,那是在“倒财”!也不可坐在店门或柜房的门槛上,以免拦堵了财神;还忌讳冲着店门方向和当日财神的方位小便;也不能在店门前打呵欠、伸懒腰,否则会冲撞财神,造成店铺财源不振。

商铺老板的迷信

旧时商铺老板相信,第一个进门的人能决定商铺一天生意的好坏。如果商铺一开门,就迎进一个进京赶考的举子,会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商家常会免费为其服务。如果商铺一开门,就进来一个霜妇、毛女,会被认为是晦气。客人走后,商家一定要燃草纸熏烧一番,熏罢扔在店外,以求破解。

商人的经营原则,有和气生财、有买必谢、童叟无欺、讲究吉数等。

首先,经商之人要对顾客谦恭和气,服务周到,才能赢得主顾,生意兴隆,这是千百年来商人经商的经验之谈。

其次,无论能否成交,都应和颜悦色地对待顾客。一旦成交,不论买卖数额多少,顾客临走时,卖方都要向顾客表示感谢,不能有丝毫苟且。正如《清稗类钞》中说的“无论买卖者出钱购物之多寡,皆为我获利之源,衣食之本,故虽一钱之贸易,亦不可不谢也”。

再次,商品要统一划价,公平买卖,无论贤愚老幼,一视同仁,决不欺骗或欺辱。

最后,商人偏爱吉利数字,希望能借它平安、顺利、发财。经商出门,多选带“八”的日子,顺应“要得发,不离八”的吉言。此外双数和“六”也被视为吉祥的数字,俗语云“好事成双”“六六大顺”。在一些地方的农贸集市上,议牛、羊、猪、狗价格时,忌说整数,否则买回去的牲口也难养。“四”在很多地方被视为凶数,因为发音与“死”相近。

上述禁忌,大都是旧社会的迷信陋习,如今多已被扔进历史的故纸堆,不复存在了。

夹缝求生——招商引资与重农抑商

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朝代,都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只有极少数时期,商业的政策环境较为宽松。尽管如此,商业还是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不断发展壮大。

上古时期,先王们大都鼓励发展商业。传说,神农氏曾亲自主持过市场交易,而黄帝时期则“市不预贾”,就是说不干预商品交换,这无疑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

西周时期,商业出现了繁盛的局面。在鼓励经商的政策下,商人们的实力空前膨胀,甚至也敢于与国君分庭抗礼。如周厉王时的国人暴动,其中的国人就有不少是国都周围的商人。到了春秋时期,齐鲁、吴越等地以及郑国的商业都很兴盛。

最早的招商引资政策

周武王在灭商之后,为了重建都邑,遂下令说,商旅日能来三室的,其中一家的生活所需由国家提供。这算得上是最早的成文招商引资政策了。

不过,战国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却沉重打击了商业。农业被认为是富国强兵的源泉,而商业所带来的生活日用品的流通,会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不过,统治者也需要实力雄厚的富商巨贾在经济上的支持,这给商业留下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两汉时期,商业尽管受到了抑制,仍出现了一些较大的城市,如长安、洛阳、HD、临淄、寿春、合肥等。这些城市人口密度大,生活用品需求量大,商人专卖丝织品、漆器、金银制品、土特产品、皮革、木材、鱼盐等货物,异常繁忙。

隋唐实行开明的商业政策,并打击了欺行霸市的行为,规范了市场秩序。当时,城市商业更为兴旺,长安有东西市,洛阳有南市,甚至于中小县,如临淄、禹城、临安、奉化等也有市。官吏们在征收赋税的当口,低价收购,高价抛出,一夜之间就可以谋取暴利。

宋元时期,政府肆无忌惮地剥夺商人的利润,并对许多商品实行政府专营。不过,这一时期的海外贸易却空前繁荣。商人们通过泉州、广州等大港口,把大批纺织品、陶瓷、茶叶等,运到越南、柬埔寨、印度,又把象牙、珍珠、香料、翡翠、玛瑙等物品大量运回国内。

明清时期,抑商政策发展到了顶峰。在明朝,商人若想经营某种商品,必须向政府申请应募,履行一定的义务,才能被获准经营。清朝在全国各地设置厘卡,对各种流通货物收取厘金,以此来盘剥商人。不过,明清的城市商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出现了许多着名的商帮。

小商铺——茶馆

清朝人好品茗,闲暇时最讲究“泡”茶馆。当时BJ有种江南茶馆,屋梁下悬有红铜的“搬壶”,贮有沸水,随时可以取用。这种茶馆以卖清茶为主,同时设有烤制糕点用的“红炉”,带卖红炉点心。有些茶馆为招揽生意,上午卖茶座,下午和晚上请艺人说书,或请京剧、八角鼓、十不闲票友在茶馆清唱聚会,或摆赛鸟儿、斗蛐蛐儿、象棋的“擂台”等。

纵观中国历代的商业政策,不难发现,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封建小农意识在统治者的头脑中是那么根深蒂固,这也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10章药铺:许仙和白娘子看好的行当

中国有句古话叫“富人靠药房,穷人靠当铺”。在中国,大江南北、都市集镇,都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药铺。开药铺在中国又常常被看作是善举,有些药铺老板还被称为“善人”。在戏剧《白蛇传》中,白娘子和许仙也都是开药铺的,并以乐善好施为人所称道。

药铺由来——从医药分家开始

上古时代没有药铺,当时巫、医、药三者合一。巫医自己采药,自己为人治病,同时进行各种祈祷活动。周朝开始设立公办的药藏机构,专门管理药物。按古代的医制,设“医师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此处“府”即指保管药物一类的人员。

春秋战国时期的医生,除了自己采药外,也向采药人买药,药材的零售业得到了发展。有这样一则故事,秦朝人安期生,曾在山东海边肩挑药篮,腰悬葫芦,辛勤卖药,治好了不少病人。据说,秦始皇曾约见他,“与语三夜,赐金帛数万”。

汉代还出现了一些卖药能人,如草药大夫玄俗、壶翁、韩康等人。这些卖药人或“卖药于都市,为人治病甚效”;或“尝于市中卖蓟,口不二价,有病者购之;……无不应验”。

汉代医和药两种专业已有分工,规定“大医令一人六百石,掌诸医”“药丞,方丞各一人”“药丞主药,方丞主药方”。虽然在民间由于条件的限制,医和药还集于一身,但从医制上说,毕竟开始分家,在百官中已有了药丞、尚药监等官职。

唐代,随着人口的增多和医药事业的发达,社会上卖药的也多了起来。宋清在长安西市卖药,“朝官出入贬移,辄卖药迎送之。贫市清药,常多拆券,人有急难,舍财救之。岁计所人,利亦百倍。长安言:‘人有义声,卖药宋清。’”可见在长安卖药,既利民,也利己。

唐朝的医保工作

唐朝的医保工作做得很好,各地的佛教徒也在寺庙等处设有悲田坊,穷人生病时,可到坊中免费抓药。此外,官府也在全国各地设置了养病坊,为民间孤寡老人治病,也免费抓药。在悲田坊和养病坊中都有贮药库,备有比较齐全的药材。

正规的药铺出现于宋代。宋代的药事制度更趋完备,国家加强了药政方面的管理。宋制,殿中省六局,掌药房药剂、诊治之事,并置有尚药奉御。在政令上也曾明文规定禁止售卖毒药,还设立了专为皇帝用药的“御药院”。

北宋神宗年间,朝廷在京都汴梁成立了我国首个“官药局”,这是世界上最早开办的国家药店。它由政府经营,主要出售丸、丹等中成药,有些药还享有专利权。由于中成药具有服用方便、携带容易、易于保存等优点,受到了广大医生和病人的欢迎。

宋代官药局设有专门人员来监督成药的制作和出售,配有专人管理药材的收购和检验,保证药品的质量,剔除伪假药材。药局还设有专人从事药物的炮制、配方和研究工作,不断提高制药方法和技术,使宋代配制中成药的技术达到了较高水平。

宋代官药局中还有一种叫“惠民药局”,这是朝廷为贫穷百姓在生病时也能吃到药而设立的。全国当时共有70所惠民药局,官府派官制药,并负责监造、出售,售价只有一般民间药铺的三分之二,亏损的钱由政府调公帑贴补,每年要补贴缗钱数十万。

药局内部,夜间要轮流值班,遇到急病不立即卖药的要给予“杖一百”的处罚,对陈损旧药要及时毁弃等。不过,惠民药局里的官吏往往监守自盗,把贵重的药材偷出去卖,换上廉价的药材来充数,如用樟脑代替片脑,用台附替代川附;偶尔制造些好药,也被管药人瓜分。

药铺规模——大小不一利十倍

古代民间药铺的规模是由小到大,逐步发展的。在宋代之前,药铺行业还没有形成“行”与“市”,但到了宋代,药铺业已在商贸活动中形成了一支独立的力量。如汴京“马行(街)南北几址里,央道药肆,多国医巨富”。

北宋时,都城汴京的专业药铺有好几十家。其中,有卖口齿咽喉五官科类药的曹家独胜元,有丑婆婆药铺,有荆筐儿药铺、熟药惠民西局、盖防御药铺、孙典丞药铺、宋家生药铺、李生菜小儿药铺、仇防御药铺、下马刘家药铺等。大一点的市镇上,一般都有数家药铺。

宋代药铺的规模有大有小,大药铺甚至有七间门面,且高堂大屋,非常气派;小的只有一间门面,但也生意兴隆,如《清明上河图》里所描绘的赵太丞家药铺。

在宋代,五间门面算是中上规模的药铺了。宋人洪迈所着《夷坚志》中说,有一家大药铺名叫刘家药铺的,就是正面大屋七间的大药房。“翁不见井子刘家药肆乎?高门赫然,正面大屋七间。”

明代的药铺,规模更大。明嘉靖年间,BJ的西鹤年堂药铺就是家大药店,药堂有管理操作人员两三百人,店内按中药加工顺序配有配药酒司、研粉剂司、熬膏药司、吊蜡丸司等进行分工管理。对于秘方成药,则由店铺亲信甚至店董亲自动手,一般伙计不能问津。

《金瓶梅》中西门庆开的药铺属中等规模。从西门庆的居处来看,也有五间门面房子,西门庆的父亲在世时,这五间门面全是药铺门面,到西门庆时,有些已改作他用,如开当铺之类,但药铺毕竟是主业,门面还是最大的。

古典名着《金瓶梅》中,多处提到药铺。例如,书中这样交代西门庆的家世:“他父亲西门达,原走川广贩卖药材,就在清河县前开着一个大大的生药铺,现住着门面五间到底七进的房子,家中呼奴使婢,骡马成群,虽算不得十分富贵,却也是清河县中一个殷实的人家。”讲到蒋竹山开的药铺的外貌,“里面堆着许多生熟药材,朱红小柜,油漆牌匾,吊着幌子,甚是热闹”。书中也讲到了药铺里的一些器具:“妇人正钱置的货物都留下,把他原旧的药材、药碾、药筛、药箱之物,即时催他搬去。”

开一个药铺需要多少银子

《金瓶梅》中李瓶儿拿出300两银子资助蒋竹山开一间门面的生药铺。那么西门庆的药铺价值多少银子呢?西门庆死时,共有10万余两银子的总遗产,其中“生药铺”5000两。西门庆临死时留下遗嘱说,自己死后,其他的铺子都可卖掉,唯有生药铺和印子铺不要卖。

最初,药钱与医病钱一起计;医药分家后,卖药的自然讲究利润了。古往今来,卖药得利一直很大,所以有“药无十倍不卖”“药无十利不开包”“药无十分利,不如当柴烧”“除去拦道,就是卖药”的谚语。

一般穷人家是看不起病、买不起药的。农村庄稼人害病,大都不吃药,硬扛过去,或用些土方对付。药铺一般都在集镇上,乡下抓药,要跑几里甚至几十里路;有些人付不起现钱,要在收获时卖了粮食才能付药账,但很少有赖药账的。

扬州人说:“穷人养病捧大碗,富人养病把药罐。”旧时“上等之人,无病服药;中等之人,有病服药;下等之人,病死不药”。药铺中数补药最贵,草药最便宜。

清代京师药铺中有“卖灵宝如意丹者,定价不二,先与银,乃付丹。每以纹银之得量若干,易丹如其数,钱则每百易丹一钱。治病神效,故人争之”,药铺老板以此发家。

清末上海雷允上药店,以治喉疾的六神丸着名,行销海内外,根据海关贸易手册记录,该药铺仅六神丸一项,每年出门价值银数十万元。可见其利润之高。

各种药材之中,以人参为贵。“十金易一两,又苦杂赝真。投之汤剂中,日饮仅数分。”人参采之不易,成本较高。非达官贵人富豪,不能常吃参。在一般药物中,又有生药和熟药之分,它们的价格也不同,有些生药煮热,为防霉虫,其营养成分少了,价格也就便宜了。

明清以来几个着名的大药铺

明清以来,我国南北各地都出现了一些着名的药铺,它们或以规模取胜,如“红顶商人”胡雪岩创办的胡庆馀堂;或以特长知名,如浙江塘栖镇专卖痧丸的致和堂等。现略举南北数家药铺加以介绍。

杭州“日生堂”,创建于明天启年间。余姚人朱养性以医游杭,他尤擅长于外科药,其所配的膏药特别灵验,其中以铜绿膏、鸡眼膏最为着名,其药铺设于杭州的大井巷。他的子孙也继承祖业,虽然其中也有在外做官、经商者,但晚年都回到大井巷日生堂,聚族而居,约有300多年。太平天国时期,药铺因战争被毁,后又恢复,该族人仍旧居住在那里。铺内的营业之事,则由各房轮流经营,药堂依旧兴盛。

清代BJ城中有上百家中药铺,如以祖传秘方取胜的回春堂等;也有专校医生处方配药的,如万春堂;还有一种以丸散膏丹为主,兼配饮片的药铺,以西鹤年堂和同仁堂最为有名。

同仁堂老板姓乐,祖籍浙江宁波人,远祖是位摇串铃的江湖郎中。到了乐梧岗手里,因乡试不中,绝了做官的念头,在前门外大栅栏处开了个同仁堂中药店,三间门面,经营则由家族各房轮流管理。同仁堂丸散膏丹名扬北方,据说康熙皇帝有次得病还是服了同仁堂的药才好的。

大药铺的优势

大药铺内一般有坐堂医,或者掌柜的略通医道,可以为病人适当诊治。大药铺选择药料精益求精,专门由铺内经验老到的人去各地采购药材。大药铺一般有自己的制药场,由专人制作,如同仁堂制药厂有二三百人,有些秘方,配制时还严加保密。大药铺要求很严,新人进去,须待上好几年,跟老伙计学习背药名、包装药材等基本功。如用纸包装药材,须有角有棱,方方正正,想要包好还真得下一番工夫才行!

上海的第一家大药铺,是开设于清康熙年间的姜衍泽中药店。该店所制的药膏风行一时,被人珍为奇货。乾隆年间,店主又在南市小东门刨设大型药铺“竺涵春”。后来,该药铺被商人童善长买下,改名为“童涵春堂”,取永保青春之意。药铺管理有序,所配制的药膏疗效甚好,而且药铺中又有坐堂医,一般小毛病可当场诊断,当场配药,非常方便,业务蒸蒸日上。多年后,“童涵春堂”店面扩大到14间,设有配方部、成药部和参茸部、西药部,并在西药部设有中医门诊,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为国内最大的中药店之一。1987年,童涵春堂在美国纽约开设了合资经营的中药分店。

浦东人顾松泉开设的中西大药房,是上海第一家华商西药房,店址设在今福州路一带,主要经营进口西药业务。因当时社会乃以中药为主,故西药销售不多。店内自设制造部,自制梅花参片戒烟药品,适值厉禁鸦片,十分畅销。

大药铺的生意历来都是不错的,一年四季总有生意,无所谓澹季旺季。就是不景气的年月,也没有药铺关门倒闭的,除非遇到兵灾。中药铺所需的原材料都是用上百斤重的大秤买进,再用小戥子论钱算分卖出,相当赚钱!有些医生跟大药铺有利益关系,便总是指定病人到特定的药铺去抓药,为防止病人另挑他店,常特地开上一些只有他指定的药铺才有的奇怪药引。

现在有些医生,也会通过只写代号不写药名的开方方式,迫使病人只能在医院里买高价药,而不能去较为便宜的药店买药。不过,新的医药改革要求医药分家,或许能解决这一问题。

第11章当铺:风平浪静的产权转移

当铺是以物作抵押品,按物的实际价值打折扣借钱,并约期赎回的店铺。当铺还有典铺、解铺、解库、质库、长生库、就柜、抵当所、流泉榜等不同的称呼。

典当行——要想富,开当铺

典当,是以一定的财产为担保,向有关金融机构进行借贷的商业活动,而当铺就是经营典当业务的店铺的通称。

典当活动,中国古已有之。春秋时期,诸侯常以子嗣做抵押,待一段时间过后或事情完了以后再赎回来。汉代,典当活动在民间已很普遍,当时大才子司马相如曾把自己身上穿的袍子拿到集市上去赊酒,有了钱后再去把它赎回来。

唐宋时,商人办的当铺和官吏办的当铺都已出现,人们常用“典”“质”二词来描述各种典当活动。韩愈曾说,一到灾荒年,典当业便大盛,“或因水旱不熟,或因公私愤负,遂相典贴,渐以成风”。

唐代有不少官办当铺,利用手中的职权与民争利,影响极坏。唐朝曾下令禁止“官当”,禁令说:“如闻进列衣冠,或代承化胃,或职在清途,私置质库、楼店,与人争利。今日以后,并禁断,仍委御史台察访闻奏。”

宋代的当铺更盛,佛教寺院做当押生意的叫“寺库”,商人开的叫“质库”“就柜”“柜坊”;官办的叫“抵当所”。《宋史》说:“从都提举贾青请。于新口城外置四抵当,遗官掌之,……抵当以便民。”官办当铺的盛行可以抑制商人所开当铺的暴利,也可增加政府国库收入,所以久兴不衰。

清朝的当铺,一般持有官发的“当帖”,每年按期纳税。那时的当铺带有半官半民的性质,铺中的伙计个个神气十足,不像其他行业的伙计那样满面和气。

我国最早开当铺的是和尚

现代意义上的当铺,出现在南朝。南朝崇佛,那时候每个寺庙都拥有很多的财产,僧尼们食肉饮酒,生活奢侈豪华。佛寺所设立的“寺院质库”是向民间开放的、以赢利为目的的当铺。寺院之所以开当铺,是因为钱多;同时,他们可以不必冒风险,坐享其成;而借钱给人又是“善举”,所以“寺库”就一点点发展起来。那时有个人叫甄彬,因缺钱用,曾拿一束苎给长沙寺库房质钱,以后有钱就赎� ��了苎,但苎中夹有黄金5两,于是便问寺库是否有人搞错了。寺库一查,才知另有人拿黄金来质钱,管库和尚误置苎中。从这里可以看到,小自束苎,大至黄金贵物,都可质钱,可见其经营范围之广。

当铺中对内部人的称呼,也与其他行业不同。经理人称“当家的”,此外还有“头柜”“二柜”“包袱褡”“管库的”等。当铺内收当用银两计算,而且“拐零抹底”,原物能当一元的,只定五六钱。押当者因急于用款,往往只得任其宰割。

典当行业的营业时间以秋冬两季为最佳,有“春添本,秋回利”之说。这是因为春夏两季当皮棉衣服的人多,当本就高;秋冬时多典当单衣、夹衣,当本就少。老BJ俗谚有“皮顶棉,倒找钱;棉顶夹,倒找嘎,夹顶单,倒拐弯;单顶棉,须加钱;棉顶皮,干着急”。

清末民初时,BJ有估衣行,天桥一带有估衣铺,各庙会有估衣摊。估衣,指的是七八成新的旧衣服,有绫罗绸缎的,也有粗细棉布的。估衣行的经营方式很特殊,通常以吆喝做宣传。伙计们每天把所有的货物一件一件地折腾一遍,每拿起一件,都要吆喝出价码来:“里面三新的大夹袄,就五吊八!”于是招来无数围观的行人,有时交通都为之堵塞。

当时的老BJ人差不多都知道他们的买卖是漫天要价,所以没什么人会光顾。他们的销货对象主要是四乡八镇的乡下人,乡下人都穿不起新衣,买件八成新的估衣穿上就不错了。

典当业兴盛,有两个背景。一是灾荒年,百姓收获少,而靠典当业救急,赖以度过荒年恶月;二是举债活动促进典当业的发展,在商业社会的各种活动中,债务频繁,遂造成典当活动。当然,债务不仅仅是商业活动,穷人因没钱吃饭而借钱买米或买稻种等也是借债。

当铺规矩——高利息低放款

古代的商办“质库”较多,以典当贵重的珍宝金银或房屋田地为主,也兼当一般的物品。《梦粱录》中说,杭州城内外质库“不下数十处,收解以千万计”。

“典”“当”有别

典,即持贷,典铺的规模较大,顾客只要是有价值的东西,都可来典铺质钱。当押的对象偏于小额的借贷,期限也比较短,一般仅几个月,但利息较高,多为三分九扣。当铺与典铺稍有区别,当铺的交易额不如典铺大,当铺可以拒当,典铺则不能。

明代当铺还有“解库””解铺”之称。古人称作“小押典”“小押当”或“押当铺”的,都是属于规模较小而利重的当铺。在乡镇之中,还有一种称为“代当”的,即顾客将物品典当之后,利用所得之款作资本,押得物品,再转押于典当者。

典卖也是典当的形式,又称活卖,即将物品出卖给当铺时,约定期限,到期时按价赎回。和“活卖”相对的就是“绝卖”,过了时间而没有钱取回物品,此物就归当铺。

旧时当铺所受当之物约有三种,一为田地,二为房产,三为物品,包括珍宝字画、日常用品等。

一些自耕农迫切需要钱,就会典地,一般典价极低,到期如无力回赎,这块地就成绝卖。出典人此时可以向当铺索取找价,但这个找价为数很小。承典人在交付农民典价后,在典当期间,即获得该地的使用及收益权,并可转典。一些地主和当铺以此不断来兼并土地。

房产也常成为典当的对象。在典当不动产时,有抵当权和质权的分别。一个顾客向当铺借一大笔钱用,以房子作为抵当品,为将来偿还做保证,称抵当权。若将来还不出钱,则房屋归当铺所有。抵当权与质权不同,质权必占有借钱人的物品,抵当权却不能占有。

典当铺在受押物品成交后,付以收据,称为“当票”,上面载明所当物品及抵押价款,交押款人收执。当标的双方交易的“契约”,最初称“质钱帖子”,帖上写明押当物品的名称、质量、所当几何、利息的多少,当然还要写明赎当日期。

当铺的利一般很高。《金史》载:“闻民开质典,利息重者至五七分。”简直是吃人的高利贷!清代的利息也很高,湖州郡典息向例,十两以上者,每月一分五厘起息;一两以上者,每月二分起息,一两以下每月三分起息,穷人衣饰有限,每一次典当不及一两者较多,利息就高;隔一二年后,本利最高可超过原物的典当值,常有人不能取回。

控告当铺盘剥

清代百姓非常不满当铺的高利息,当时有个人叫童同泰,向官府起诉,控告当铺的盘剥行为,官司打了13年,自己反而被关进牢房;后遇巡抚金公轸重新审讯,并规定当铺只能以一分五厘起息,一时得百姓欢呼,有人感叹“十年来贫民阴受其福,所省典息,何止累万”!

当铺收取利息极高,但放款额却极低,一般在抵押品价值的五成以下,并极力贬低所当的物品,压价凶狠,遭到百姓普遍憎恨。宋代大诗人陆游,揭露当铺盘剥百姓说:“今僧寺辄作为质钱取利,谓之长生库,极为鄙恶。”

《金瓶梅》中写西门庆开当铺,掠民财,真是生动形象:一日,西门庆正与应伯爵下棋,玳安儿来报:白皇亲家有一座大螺钿大理石屏风、两架铜锣铜鼓连铛儿,要当三十两银子,当还是不当?应伯爵看到物件后,估计一个铜鼓就值五十两,西门庆便让人兑了三十两给白皇亲家。不一会儿,谢子纯来拜访。西门庆请他估估这座屏风值多少。谢子纯近前观看了半日,夸奖不已,说道:“哥,你这屏风买得巧,也得一百两银子与他,少了他不肯。”当他听说总共才花了三十两时,拍手叫道:“我的南无耶!哪里寻本儿利儿,休说屏风,三十两银子还搅给不起这两架铜锣铜鼓来!”

西门庆是清河县的一个无赖,他开的当铺,小至衣物大至珍宝都当,管当铺的是他女婿陈经济。西门庆放利高而压价低,连没落的皇亲家都敢欺负,更不用说平民百姓了。

种种黑幕——骗人与被欺骗

俗话说:“要想富,开当铺。”在古代,开当铺一本万利,但名声很不好。有些当铺常常是乘人之危,剥削穷人。穷人的衣物再好,掌柜也只当给你一点儿钱;有时明明是好货,却说是坏货、差货,大杀价钱。穷人最怕进当铺,可是进当铺的十之八九是穷人。

强盗、小偷作桉以后,也常将赃物送往当铺。当铺知其物来路不明,极力压价,贼人急于脱手,况是偷抢来的,也不太计较。不过,一旦事发,赃物就要充公,当铺则损失惨重。

在典当行,准备拿去典当的东西叫作“当头”,而当头和借款的凭证就是当票。当票是用专用的皮纸制成,上面印着模湖的蓝色字迹。当铺都用一种专门的草字填写当票,一般人很难辨认。凡是初入当铺的学徒,首先要练习写好这种怪字。他们还常写字仅写半个,以便日后做手脚,如衫为“彡”,袄为“夭”,棉为“帛”,皮袍为“毛天”。

对所当的物品,为压低价格,当铺伙计往往故意降低原物的成色。如新衣必写“油旧破孔”或“油旧破补”;皮衣必写为“光板无毛”“缺襟短袖”;呢绒衣服必写为“呢布大袄”;无论金银手表,必写为“铜马表”;玉器必写为“假石”,硬木梨檀必写为“柴木”。

看谁高明

当铺骗人,当然也有人骗当铺。据说,湘潭某当铺曾接受了某人所当的金镯,伙计看后,见该镯重四两,而包纸上只写三两六钱,便谋算在他赎当时可私吞四钱。付银以后,有人来告,刚才来当铺的人惯造伪金器,如要去寻找此人,请付五十金。伙计与当铺老板只好忍痛付给报讯人五十金。报讯人把造伪器的人带到当铺,谁知那人反诬当铺,说当铺偷换了他的金镯子,要去告官。结果当铺被他吓住了,只得贿赂给他银子,才息事宁人。

另外,当铺里通用一种行话,一般人都听不懂。“如数字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彼等即呼为‘摇按瘦扫尾料敲奔角杓’;如一市钱,则称‘摇得斋’;又如称呼人为‘饶’,姑娘称‘官妞儿’,老太太称‘勒特特’,东西称‘端修’,什么东西为‘杨木端修’。如有老妇当物,经甲伙计看过,言定写洋一元,老妇要求多写,如此交易不成而去。假若老妇换他的儿子或别的人来当,此时原物上已被甲作有暗记。甲伙计见该人来时,则以行话告诉另一伙计:‘照个勒特特的端修摇款斋。’乙伙计即已领悟,于是只写六钱,最多仍是一元,决难再加分文。”

当铺赚钱多,一些人难免要打它的主意。据说,曾有一伙人冒充官兵,到当铺查赃物,并且当场抓住了由两个同伙装扮的强盗,在当铺里公开审讯,吸引全铺的人一起来观看。看到一半时,忽然把当铺的伙计反缚,把铺里的东西全部搬走,押着两个假强盗,大大方方地走了。围观的人还以为是官府抓盗贼呢。

第12章优伶:予人欢笑,自饮苦酒

优伶,统指以歌、舞、乐等为业的艺人。在古代,优伶用他们婉转的歌喉、优美的身姿和戏谑的表演滋润着人们的心田,营造出歌舞升平的社会氛围。人们都依恋他们、亲昵他们,但同时又侮辱他们、作践他们,艺术的尊荣与艺术家的低贱构成了强烈的反差。

巫觋事神——优伶的产生与发展

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诞生了专门的神职人员,负责部落的祭祀、占卜、祝祷、驱疫等。这些人被称为“巫觋”,而巫觋事神的一个重要手段便是“歌舞”。因此,人们常将“巫”视为优伶艺人的远祖。

优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其实就是中国古代戏曲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它从先秦优伶的滑稽戏脱胎而来,经过汉魏六朝的故事剧、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南戏、元代的杂剧、明清的传奇等发展阶段,逐渐走向成熟。

中国最早的职业演员,大约产生于西周末年,那时称其为“优”。这些“优”是奴隶主贵族的家养奴隶,善歌舞。优主要在贵族们饮宴时歌舞助兴,有时模彷一些人的言谈举止,以博得众人开怀一笑。最早的优伶,是春秋时楚国的优孟和晋国的优施,以及战国时的优莫。早期的优伶乐舞机构在商代出现,当时称为“瞽宗”。在那里专职乐舞人员实施乐舞管理、传授乐舞。

汉朝经济繁荣、文化鼎盛,艺术表演活动也十分热闹,可谓百戏杂陈。“百戏”指所有能够诉诸人的感官,引起人们审美快感的技艺,包括音乐、歌唱、舞蹈、武术、杂技、幻术、滑稽表演等。当时,大批民间艺人被征入宫中,一些贵族也开始在家中蓄养精于百戏的优伶,以供娱乐。优伶表演的内容也突破纯歌舞的性质,融入了较强的故事性。

唐代的优伶歌舞表演中,有一种滑稽戏——参军戏。唐代善于演“参军戏”的名角不少,黄幡绰、李仙鹤二人还曾因善演参军戏而得到过皇帝的宠爱。

“参军戏”的由来

传说,后赵的参军周延,因在任期间盗窃宫中的黄绢被绳抓。赵高祖特令优伶们在宴会上表演此事,以儆效尤。饰演周延的演员一身黄绢衣,另外一个优伶问:“为何混迹于吾辈中?”“周延”就指着身上的绢衣说:“我本参军,只因这……只好来此了。”演到这里,君臣哄笑一堂。久而久之,人们就将这种戏称为“参军戏”。

北宋时,温州一带出现“南戏”。初期的南戏剧情较为简单,只需要三四个演员,多用小曲演唱。当它被城镇居民接受之后获得了一些发展,结构也复杂起来。长戏可达五十多出,短的也不下二三十出。其曲调以南曲为主,有时也吸收某些北曲腔调。南戏的角色主要是生、旦、净、末、丑、外、贴七种,演唱的形式很灵活,既有独唱、接唱,又有合唱。

杂剧是元代北方地区的一种短剧,兼有歌舞、对白且能表演故事。每本四折,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如果故事情节过于复杂,就再加上一个小小的“楔子”。在这四折戏中,优伶们要用不同的宫调演唱,男主角叫正末,女的称正旦,配角有外末、冲末、外旦、净、搽旦等。

明清传奇是长篇戏曲,情节往往奇特怪异、曲折动人,多取材于唐传奇,在南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传奇在演出时,也要分很多出,每出还要加上出目,有的时候还采用南北曲合套的形式。此外,清代还出现了上百种地方戏,以昆曲、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乱弹腔、秦腔、楚腔、三黄腔、柳子腔、弦索腔等较为有名,各种地方唱腔互相争鸣,百花齐放。

戏中角色分工

在一部戏中,男主角通常为正末,女主角则为正旦;副末开场为领班,外旦、搽旦等为女配角。发展到后来,戏中的角色越来越多,大致分为九类,分别为生、旦、净、末、丑、贴、副、外、杂。戏曲中生、旦、净、末、丑等各种角色,各有千秋。虽然它们之间最终要分出高低主次,但若想演好一出戏,必须有各个角色的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才可以。否则,极有可能被观众赶下舞台。

回顾我国戏曲产生、发展的历史,也就等于回顾了优伶走过的历程。优伶——后来称戏曲演员——从最初专供统治阶级玩乐的工具,逐渐下移,成为下层民众娱乐身心的艺术表演者,体现了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进步性。

严师高徒——十年如一日勤学艺

优伶学艺的戏班有大有小,其日常管理的内容也因师父的不同而各异,但他们有一个母庸置疑的共同之处,那就是极为残酷、苛求。人们在舞台上看到的精湛表演,无不是通过这种残酷的管理、训练换来的。

幼童进科班学艺,须由家长立下“关书”,并由保人签名画押。进入科班学习,称为“作科”。作科期间,班主和教师根据学员们的形貌、嗓音等条件,来确定他们是学习生、旦,还是净、末、丑;学文,还是学武。学习的科目有喊嗓、吊嗓、翻跌、武打、歌唱、拉身段等,有时也集中排练一个剧目。

戏中角色名称的由来

有种说法,认为生、旦、净、末、丑等角色名称是剧中人物身份的简化。“生”就是生员的简称;“旦”指的是小姐,“姐”字去掉“女”旁剩下一个“且”字,把“且”字的下部断开,就是“旦”字;“净”的含义更简明,登台之前要上彩涂面,上彩之前当然要先洗净脸、刮净胡须了;“末”角就是指末将;“副”角指的就是副帅。

练嗓子是科班孩子的“必修技”。无论冬夏,在每天太阳未出之时,戏童便来到空旷的地方,或是树林边,或是草地上,尽情发声,气出丹田冲喉直呼。之所以要气出丹田,是因为丹田之音悠远、深长、嘹亮,不似喉头发声短促、艰涩。这样苦练数年,才会使自己的声音浑圆、嘹亮、富有节奏感,登台之后才能一鸣惊人。

除练唱功之外,他们还要练武功。武功又分为翻跟头、蹲马步、倒立等名目。翻跟头又有虎跳、吊毛、抢背之说。据说虎跳是指两手先后着地再侧着身子翻;吊毛则是腾空翻,翻过以后嵴背着地;抢背是手和头都不着地,翻过去后肩膀着地。这些都要练到家才行。

戏班的训练一般从早晨持续到晚上掌灯时分,中间扣除短暂的午饭时间,休息是不可能的。除非有的孩子坚持不下来虚脱了,师父们同意让他暂时喝一点红糖水,休息一会儿。即便如此,耽误的这点时间后面也要抽时间补上。

不可小看的“丑角”

别看那些小丑们在舞台上蹿蹦跳跃,其实丑角是一个极显功力的角色,不是一般人能演得了的。他们无论谈笑、起坐都不受到格律的约束,表演非常自如,但非常讲求台步技术。历史上,优孟、东方朔、唐玄宗、清高宗等名人,都曾客串过丑角。

如此艰苦的练习是不间断的,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既没有星期天,也没有节假日。着名评剧演员新凤霞回忆早年学艺的情景时,曾动容地说:“寒风凛冽的冬天,姐姐说:‘脱下棉袄来!’我就赶紧脱下棉袄,姐姐推开房门,向院子里泼了一盆水,立即结成冰。姐姐说:‘小凤快跑圆场。’我穿着单衣,勐地出了屋在冰面上跑圆场,跑得满身发热,手指冻得紫红,姐姐不叫停不敢进屋。夏天三伏天,姐姐要看我的功,让我在院里练,在太阳底下还要加上两件衣裳。”从这位艺术家的辛酸经历,不难看出戏班管理的严格和训练的艰苦。

学员毕业,叫“出科”。出科时,学员要焚香谢师,领回“关书”。如若照旧在该班演唱,老板即按其技艺水平的高下,为他“开戏份”,规定拆账的比例数,少者铜元数十枚,多者两百余枚。倘不愿留在本社的,则准许其自由投奔别的戏班或独立谋生。

“科班”真相

科班出身,现在指受过正规教育或专业训练的人。其实,“科班”原本是旧时培训戏曲艺人的“学校”,大都是由艺术造诣较高、声望素着的伶人自动发起创办的。幼童进科班学艺的期限一般为7~10年。进入科班学习,称为“作科”;从科班学成毕业,叫“出科”。

学员必须严格遵守班训班规,不得违犯。如富连成班的班训为“自古人生于世,须有一技之能,我辈既务斯业,便当专心用功。以后名扬四海,根据全在年轻”。这个科班还规定了“四要”和“四戒”。四要,一要养身体,二要遵教训,三要学技艺,四要保名誉;四戒,一戒抛弃光阴,二戒贪图小利,三戒烟酒赌博,四戒乱交朋友。

可以说,科班对学员的严格管束和训练有些野蛮,学员练功时稍有疏忽或品行举止上稍不检点,就会遭到责罚和打骂。不过,我们认为,“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提倡的是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学艺精神。

梨园瓦肆——学艺与演出的地方

唐宋以前戏班演出时一般都在宫廷或者贵族的家中,而没有专门的戏馆。唐宋以来随着戏曲这种艺术形式向民间发展,于是出现了戏场、乐棚、勾栏、瓦肆等专门的戏馆。

唐朝的“梨园”,其功能主要是训练、调教器乐演奏、歌舞表演人员。在梨园中的受训人员称为梨园子弟,他们演奏技艺很高,有时还能得到唐玄宗的亲自指点,人称“皇帝梨园子弟”。梨园行在唐代的全面兴起,使得这一时期的歌舞艺人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技艺水平也相当高。李龟年、许合子的歌唱,裴兴奴、贺怀智的琵琶,张野狐的箜篌等,都为时人所称道。

“梨园行”的由来

今天人们把戏曲界称为“梨园行”。实际上,梨园先前只不过是唐朝皇家禁苑中的一个果木园。园中设有离宫别殿、酒亭球场等,供帝后、皇戚、贵臣宴饮游乐。后经唐玄宗的大力倡导,梨园成为专供优伶艺人演习歌舞戏曲的场所。后人逐渐把这一行称为梨园行。

唐代还创设“教坊”,管理官方优伶。“教坊”有内、外之分,内教坊在宫廷,外教坊分布在长安和洛阳,均由宫廷直接管辖。教坊与梨园的性质相近,但所从事的表演门类要比梨园宽泛得多,除了音乐之外,更以当时流行的各民族歌舞戏为主体,艺人以女性居多。教坊是中国古代延续最久的官方优伶机构。

唐代民间的戏场、歌场、乐棚等演出场所虽然比较固定,但就其设施的配置等方面而言还只能算是戏馆的雏形,而宋代的勾栏、瓦肆则可以称为成熟的戏馆。

宋代时,在一些商业繁荣的大城市,出现了许多商品交易集市——瓦市。瓦市里面有许多用栏杆围起来的,专供民间艺人演出的场所——勾栏。北宋都城汴京的几个瓦市里,就有勾栏50多座,有的能容纳观众数千人,那里“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

勾栏是宋代的民间游乐场,其中的演出项目令人眼花缭乱:杂剧、杂技、讲史、说书、傀儡戏、影戏、鼓子词、诸宫调、舞旋、舞剑、嘌唱、唱赚、武术,林林总总,热闹非凡。瓦市融合了民间的各路艺术,也集中了城市中的各色人等,使伶人的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船上戏苑

古代的戏馆中最富有特色的当属苏州的船上戏苑。优伶们在船头上演戏,船中作为戏房,容纳看戏的观众,船尾有时还备有一些酒菜。如果戏演得不好,岸上的人就会朝船上抛掷石块,优伶们必须停戏;反之,如果戏演得太好,船舱中的观众越聚越多,优伶们害怕船沉,又得罢演。

宋代的官方优伶包括宫廷和官府两种,宫廷的优伶隶属于教坊和禁军,他们的职责是从事宫廷仪式、祭祀活动、皇帝出行时的仪仗和宫中的娱乐。而官府优伶称为“衙前乐”,是中央或地方官府用来娱乐和享乐的工具。

勾栏、瓦肆等固定的戏馆自唐宋出现以来,大大地方便了底层民众看戏和娱乐,也给了艺人们展示才艺、锻炼队伍的机会,为我国古代曲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其自身也在不断地发展,最终演变为现代剧院。

历代名伶——智慧、技艺、无奈

在我国表演艺术的几千年的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流传千古的优伶。他们不仅有着炉火纯青的表演艺术,在他们身上还有着众多神奇优美的传说和故事。

战国时的名伶优莫,其机智的劝谏功夫,不亚于朝廷大臣和专职谏官。据说,赵国君主赵襄子嗜酒成性,经常连饮五昼夜,还自鸣得意地说:“寡人的身体是多么强健啊,连饮五昼夜还能安然无恙。”这时优莫乘机进言:“大王还需努力呀,我听说商纣能连饮七昼夜呢。”赵襄子反问道:“你是说我也将会像商纣一样亡国灭家吗?”优莫赶忙笑着说:“大王多虑了,桀纣的灭亡是由于当时出现了汤武这样的明君,而现在各国的君主都像桀纣一样,您又有什么忧愁呢?”赵襄子这才醒悟过来,终于有所收敛。

汉武帝时的音乐家李延年,“性知音,善歌舞”,被任命为乐府的官员。李延年非常善于歌唱,“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他还长于音乐创作,作曲的水平很高,技法新颖高超,思维活跃。他曾为司马相如等文人所写的诗词配曲,又善于将旧曲翻新,他利用张骞从西域带回的《摩诃兜勒》编为28首“鼓吹新声”,用作乐府仪仗。

据说,汉成帝的宠妃赵飞燕也是优伶出身,她凭借着自己的花容月貌和美妙绝伦的舞技独得成帝的宠爱。她聪明伶俐,轻盈如燕,有着非凡的舞蹈天分。当时宫中有一湾清水,叫做“太液池”,中间有一个小岛,叫瀛洲。汉成帝命人在上面筑起一个高几十尺的台子。赵飞燕身穿薄纱衣在上面跳舞,下有乐队伴奏。忽然一阵大风袭飞燕薄薄的衣袖随风飘舞,好像要随风而去一般,汉成帝忙命人捉住赵飞燕的衣裙。

做掌上舞

相传赵飞燕的舞蹈功力非常好,而且身轻如燕,可以做掌上舞。汉成帝特别为她打造了一个水晶盘子,让侍从用手托着,赵飞燕在上面献舞,如履平地。

唐代有名伶黄幡绰,虽然他技艺高超,却屡屡遭到唐玄宗的戏弄。有一次,玄宗在荷花池边饮宴,忽然命左右将黄幡绰投入池中,还让他钻入水底。他不敢不从,在水底憋了好一会儿,才浮出水面,然后对着玄宗说的头一句话就是:“方才臣在水中见到屈原,他笑臣遇到明君为何还要来此。”玄宗皇帝听罢哈哈大笑,令人扶起黄幡绰。

清代的名伶杨法龄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脱离伶界,回到家乡,再也不教授弟子。周围的许多人都替他感到惋惜,认为他身怀绝艺不能传于后世太可惜了。他自己却涕泪齐下地说:“吾备尝种种苦趣,受到许多的压抑和痛苦,幸得脱离了伶界。彼呱呱小儿女何辜,怎忍心再把他们推入火坑呢?”一席话道出了千百年来伶人内心的苦痛,闻之者无不动容。

近现代以后,伶人的身份与地位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演艺圈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明星,如夏佩珍、阮玲玉、王莹、周璇,以及“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等。都获得了相当高的知名度,不但得到了人们的尊重,而且被许多人追捧。

悲喜人生——观赏、奴役、欺凌

在古人心中,优伶这个职业并不光彩。伶人们一直处于被奴役、被观赏、被欺凌的地位。人们在观赏伶人们精彩表演的同时,常对伶人投以鄙视的目光。古代伶人一边用自己精湛的技艺给别人带来欢乐,一边却在无人的角落暗自吞下苦涩的泪水。

优伶的社会地位从来就是卑微的,职业本身很难带给他们欢乐。于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就想尽办法“献媚邀宠”,以求得到荣华富贵。优伶邀宠,无非靠艺,或靠色,或艺、色兼用。他们察言观色,使出浑身解数,下足媚功,投帝王或权贵所好,以求改变命运。

五代十国时期,一些优伶受到了空前的优待。大臣上了好的奏章,天子仅仅褒奖几匹布帛。可当时的宫廷优伶,在舞台上从嘴里迸出一句好台词、一个好笑话,当场便能得到成捆的丝绸、锦袍、银带等奖赏,价值上万钱。得到奖励的优伶,常常过着十分富裕的生活。

中国古代的法律,也对优伶设定了重重不平等的限制,一些相关的规定,不仅细密,而且极为严苛。如明初法律不仅限制优伶演出,民众自娱也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明太祖曾在街中设一高楼,令军卒在楼上观望,闻有吹管作乐者,即抓来倒悬于楼上。清代也严格限制优伶的演出活动,对夜戏更是采取禁绝措施。

戏中角色与名称的幽默矛盾

如“生”,从字面上看应该是青年才俊,而舞台上出现的却多为留着大胡须,行动迟缓的老人;而“净”角身上的衣服许多时候大污不洁,根本谈不上净;有时同一角色又分众多的派别,如旦,就有青衣旦、顽笑旦、刀马旦、粉旦等。

所以说,优伶们的安乐富贵,是偶然的、个别的。从总体上看来,他们的境遇极其凄惨。科举考试在古代往往是下层民众摆脱现状、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可是这条青云之路却从来不对伶人开放。伶人不得参加科考,这是元明清三代的通例,甚至连社学也不得进入。如元代的法令就明确规定:“倡优之家,及患废疾,若犯十恶、奸盗之人,不许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