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古代小说 > 爱上残废太子后,我重生成女帝了 > 第四十二章 开始殿试 开办学堂全文阅读

第四十二章 开始殿试 开办学堂

宇文惠就别国人提出想参赛的想法,召回诸位公子共同商议。

“子钧觉得倒是无妨,可以更加体现我大施上位者的心胸大度,识人善用。”

“子琪觉得此事应谨慎处理,若别其他国人拿此次事件说事,说我大施图谋不轨,重金聘请别国人才,怕会给他国留下制衡我国的把柄。”

宇文惠点点头,“你们说的不无道理,既然人都跑到大施了,若不让参赛,那就有些过了,但是需要严格把握。”

“殿下不如就要求参赛者必须改为大施户籍,全家迁移到大施。”

“无利不起早,殿下可与陛下商议给新迁来住户一些免税政策,这样也好安稳人心。”

“诸位说的都有道理。此事我会与父王商讨。”

很快大施高层就颁布下来一系列惠民政策。凡事参加活动的别国人员,改成大施户籍,并鼓励全家搬迁,但凡居家搬迁者可享五年免税政策,有当地的郡守帮助一起圈地建房。

这条消息一经传出,反应万千,有贬有褒。

当然这也拦不住很多流民三不管地带的人暗戳戳举家搬迁。

这片大陆众国星罗棋布,很多不在规划范围内的人口,苦苦经营。

各国人口严管,很多没有户籍的流民都被赶出国门。

因为这一政策大施国的人口增了不少,紧接而来的国土面积也向四周有了扩张。

诸位公子知道此事后,都对宇文惠敬佩不已。没想到这条政令的颁布是一石二鸟,既增了大施的人口,又多了大施的人才。

大施京都的选拔大会在一个月后就轰轰烈烈闭幕了。终日日升而做,日落而息的百姓们,深深觉得还没有看够,可以再来几场。

各行各业的翘楚们,被十五公子带回宫。王宫选吉日举办了殿试。

宇文鸣、宇文惠及文武百官、十五公子一同观看。

梁公公看主子们就绪,时辰一到,变开口:“殿试开始!请孟彩兰小组上来展示。”

宇文惠看着真有几个女子在殿里做起了糕点和炒菜。而转眼看见十五公子中几人与有荣焉的神色,她大体是明白了什么。

“呈上来。”看见几个女厨子做完,宇文鸣开口道。

梁公公马上将装盘完毕的食物端了过去,有荤有素,有面食,有糕点。

一旁婢女试毒完毕后,在做几人都轮着尝了几口。

相比于大施的咸甜口感,这次尝到的菜酸辣爽口,别具风味。

“不错!你可有入宫做官的想法?”宇文鸣吃的开心,问下孟彩兰。

“回陛下,小人和几个姐妹们相依为命,留落于民间,辗转各国,才习得一身手艺。”

“你可是有所求?”宇文鸣说道。

“但求陛下能在京都给小人们一容身之处,小人所求是……是开一家酒馆,以前女子抛头露面的极少,做生意只会遭人笑话。”女子勉强一笑,“如今小人的厨艺得到了陛下的认可,已是极大荣耀。”

宇文鸣扭头看向宇文惠。

宇文惠心里明白,这是让她插手了。

“户部葛尚书,几人的户籍问题,还需你多多劳心。”宇文惠看向下首的葛洪。

葛洪拱手作揖。

“另外就御赐你金匾牌,京都第一御厨。”宇文惠说道。

“小人叩谢太女殿下!”

“本殿下还有一事要问你。若有想谋生的女子学习厨艺,你可会悉心传授?”

“小人定当倾囊相授!”

“那本殿下再赐你夫子一职,倘若以后有女子需要,你需使命必达。”

“小人遵旨。”孟彩兰兴奋不已,她一个做菜的也能成夫子教书育人了?

宇文惠满意一笑,她的蓝图成了一小步。

十五公子看着事情的走向,心里打边鼓,太女殿下莫不是准备开女子学堂?

接下来琴棋书画、舞文弄墨、骑射、女红、寻医问药这些寻常的人一一展示过之后,还有精通养殖的,还有擅长建筑的,真是让人看的眼花缭乱。

宇文鸣一一询问过之后,愿意进宫做官的就封官例行寻赏。有其他要求的就交给宇文惠。

如此一来一些顶尖的人才会落在宇文惠手里,当然也包括子翼卡点送进来的。

如此大施的选拔大会圆满结束。宫中一时多了新鲜的血液。老油条们愈发兢兢业业,和十五公子不同,十五公子出于贵族,和他们是一个阶级。

而新人,他们是打破官选制度进来的,陛下若是善用这些官选,怕是后续会加大此来源的录用比例。

这头医药司也送进去了五位女药童供其培养。让一些上了年纪的老爷子吹胡子瞪眼,直呼乱了体统。

不过回到家里听自己圈中好友一解释,即便上了年纪也明白了,上边的人有心考察他们这帮人,大体意思就是你不好好干,赶紧腾地方。

反正都是给王室卖命,且不可把历来祖上赋予的荣光给遭弃了。

朴尹胥和司徒清两人前几日见面以后,是相谈甚欢,相见恨晚。6

拜师之后,司徒清从医术上转到实践,在崇化阁的空地上,种起各种草药来。

所望之处都是翻垦过的田,屋内时不时传来孩童伊呀伊呀的幼语。他觉得内心十分感激七弟,同样是宫里,他无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时光。

通过选拔大会成功入宫做官这样的实际桉例,在十里八乡宣传开后,他们蠢蠢欲动恨不得找个学堂上课,学点什么。

可是大施也只有贵族才有私人食堂,当官进爵也是贵族中相互举荐。这使得很大一部门适龄人求学无望。

宇文惠料到事态已经成熟,就向宇文惠请旨在京都来办学堂,全方面授课,只要有人想学就选行业翘楚来教。

宇文鸣拍桉叫绝,这下大施全民都学有所成,不用百无一用,落魄街头了。

此事第二日在朝堂一经公布,自是老臣扶额,新人激动。

在工部户部配合下,十五公子的监工下,大施第一所学堂“京都学堂”轰轰烈烈开工了。

即将授课的夫子们也接到了信息,包括已经退朝还乡的大家,参加选拔大会的行业翘楚,还有在朝堂大红大紫的官员,只要是行业精英,都有资格去传道受业解惑。

因为他们收到的聘用涵上写的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及“为大施崛起而努力”。

在他们看来,他们教授学子,义不容辞,等百年过后,桃李满天下,该是祖上多么大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