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穿越小说 > 明末第一祸害 > 第108章 华亭徐家全文阅读

第108章 华亭徐家

松江府试行改制的事情一经颁布天下,当即引起了轩然大波,此时此刻,所有科举正途出身的文人举子也顾不得是不是文官了,纷纷开始请命,罢免王业泰。

朱慈烺在宫中充耳不闻,王业泰本已官拜从三品定远将军,朱慈烺也没有给王业泰降级,而是直接将松江府知府的级别提了半级。

松江府本就是大府,这次查抄徐文爵的家产,其中就有华亭县跟上海县各十五顷地。

王业泰什么都没说,直接在户部将这三十顷地划到了松江府衙名下。

小小的松江府,已经默默的在江南待了数千年,而此时却因为王业泰的几个想法,变成了举世瞩目的地方,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松江府跟王业泰,想要找机会攥住王业泰辫子一举拿下王业泰。

翁之琪其实还好,毕竟之前王业泰早就跟翁之琪打过招呼了,倒是国子监的郑森一直摸不着头脑,自己好好的在国子监上着学,偏偏就被提拔成了上海县县令,原本还想着名垂青史的郑森霎时间就成了众失之的。

趁着几人都还未上任,王业泰干脆就将两人约了出来。

这天王业泰将两人约到了宁北楼,这宁北楼是取江北安宁之意,后面的东家当然是震坤钱庄。王业泰这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翁之琪最先到了宁北楼,在雅间里对着王业泰一作揖道:“末将,哦,不,下官见过王大人。”

王业泰赶紧摆手道:“咱们几个就不用这么拘礼了,都没外人。”

听到王业泰这么说,翁之琪就松了口气,一把撤下脑袋上的头巾说道:“我家那女人非嚷嚷着日后就是文官了,出门要讲仪态,不能当大老粗了,真是头发长见识短”

两人随即大笑,王业泰亲自为翁之琪斟满了酒,翁之琪受宠若惊的的捧起酒杯,王业泰问道:“这个郑森你知道是什么性子吗?”

翁之琪吃了口菜勐地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以前就只是听说过这泉州郑家的大少爷,其余的就不知道了。”

王业泰陷入了沉思,生怕这个郑森还没成材,自己这么急着将他弄出来,会拔苗助长。

很快一个风度翩翩的少年郎便推开了门,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厮,那少年郎手持一把扇对王业泰一拱手道:“王大人,下官这厢有礼了。”

王业泰诧异的看着郑森,这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王业泰童年还在乡下玩了两年泥巴呢,这郑森可绝对算得上是含着金钥匙生的,且不说他舅舅是日本的大名,他爹郑芝龙也绝对算得上是这整个亚洲首富了,即便是放眼这个时代全球能与郑家匹敌的,也屈指可数。

郑森入席之后,王业泰欣慰的说道:“今儿个咱们这就算是聚齐了,闲话不多说,我跟你们说说我的打算吧。”

“大人请讲。”

郑森在一边洗耳恭听的样子,对于自己成为众失之的事情,郑森倒是不怎么在乎,要知道人家家里可是养得起舰队的大户人家,哪有闲工夫操心几个书生的聒噪。

“很简单,朝廷北伐需要银子,明俨,你知道我为何要让你当这个上海知县吗?”

郑森一拱手道:“请大人示下。”

“你们郑家纵横东洋南洋几十年,这几十年,你们郑家敛财无数。”

郑森却没有一丝反驳的意思,反而是赞许的说道:“下官之前也曾多次劝说家父。”

“不,此时朝廷心知肚明,而且新君也说过,以往的账目朝廷一律可以不纠,甚至还可以让你们郑家在赚几年这个银子。”

郑森瞠目结舌的看着王业泰问道:“此话当真?”

“当真,你们郑家要这么多的银子也没有用,朝廷已经决议重建水师,只要你们郑家同意改组水师,一切都可以商量。”

郑森的面色又浓重的下来,说道:“此事家父恐怕不会同意,下官只能尽力劝说。”

王业泰笑了笑低声说道:“这些只是计划,朝廷现在还没心思跟你爹斗,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在上海县开市。”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啊?上海要开埠?”

郑森诧异的看着王业泰,王业泰点了点头说道:“明俨,朝廷为难之时,朝廷用你为上海知县,你可知道这其中深意啊。”

朝廷即便现在退居东南,也足足拥有半壁江山,郑家不过就是控制了几个州府而已,朝廷一旦集中全力打造水师,即便是郑芝龙不想改编,这海上也没有他的生存空间了。

朝廷要全面接管郑家的生意,只要有了这笔财路,一切都能推行开来了。

郑森仍在犹豫着什么,王业泰则是看着郑森说道:“朝廷将逐步收回上海的所有耕地,告诉你爹,他如果要上岸,你可以给他安排土地,人力,用你们家的资金,在上海,即便是纺绸,还是造船,你们郑家总好过在海上讨生活。”

郑森更摸不着头脑了,王业泰的意思彷佛是要废掉整个松江府的耕地,这可是在大明从来未有的事情。

王业泰也来了精神说道:“我要将松江变成全大明最大的码头,这里将聚集数百万民众,他们不以耕作为生,你要想象,在这么多人的一个小地方,每年能消化掉多少的布匹铁器等产品,又能造出多少东西。”

“大人,若是天下百姓皆来效彷,我大明子民必将衣食无着啊。”

王业泰皱着眉头说道:“明俨,你怎么就不明白,这上古时期,千耦其耘,那才种多少地,到了东汉以后,铁犁牛耕一家又能种多少地,我们要的就是要不断的向前推进,大明需要新的活力,来打破华夏的一切陈规。”

郑森倒吸了一口凉气,想要反驳王业泰,但是却不知道说什么好,而且冥冥之中,郑森知道,此事一旦成功,在坐的这三人,加上朱慈烺,都将彻底名垂青史,远盖唐宗宋祖乃至三皇五帝。

“那,那在找到办法之前,若是粮食不够了,又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