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穿越小说 > 明末第一祸害 > 第136章 明争暗斗的清廷全文阅读

第136章 明争暗斗的清廷

户部的几个吏员正在门口懒洋洋的晒着太阳,看到王业泰来了,爬起来笑着打了个招呼,他们早就习惯了这个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侍郎大人。

不料今天的王业泰却难得的板起了脸看着众人说道:“传令下去,各司即刻来户部衙门开会,不管是主事,还是郎中,吏员,一个不少,全都在一个时辰之内给我来户部衙门!”

“啊?”几个在衙门门口的吏员诧异的看着这位侍郎大人。

“怎么?没听懂?”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王业泰此时彷佛又变成了那个杀伐决断的将军,众人吓了一跳,看着王业泰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听.....听懂了。”几个人结结巴巴的说道。

“那还不快去!”

“诺。”

众人四散而去,王业泰此时端详起了户部衙门前的大街,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举全天下之力,就不信拿不下区区一个女真。

这次连史可法都不知道王业泰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看着户部各司的属员全都聚在了户部的衙门里,越发的诧异了起来。

看着人来的差不多了,王业泰看了看问道:“现在所有人都来了吗?”

“启禀大人,湖广清吏司郎中徐国光未到。”

一个吏员对王业泰说道。

王业泰冷笑道:“他不会来了,本官明日便请报吏部,将徐国光调走。”

塔读@

“啊?”众人诧异的看着户部。

徐国光怕是在孙骋儒那里已经听到了什么,自知在户部混不下去了,自然是识趣的不来了。

“陛下手谕。”

王业泰在袖子里恭恭敬敬的抽出了一根黄绸子,众人即刻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王业泰展开了绸子,对众人说道:“陛下下召,户部即刻彷照民间,酌办钱庄,铸造银元,自即日起,大明各地,即刻废止白银,所有白银,即刻改铸银币。”

“啊.......此举恐。”还没等史可法说完,王业泰继续说道:“银元不必强制推行,自即日起,大明各地,可赴户部钱庄,按照一比一白银兑换银元,而后缴税,自今年起,一切税款,皆以银元收取。”

众人一愣,王业泰既要改用银元,又不强制改用,指着老百姓自己去收成分不足的银元,恐怕有点难。

“陛下有旨,大明各府、县,即刻酌办大明钱庄,由户部直接派人下到各县,创办票号。”不禁如此,王业泰犹豫了一下,补充道:“自即日起,各地钱庄,自即日起配合朝廷,改用银元。”

“诺。”

第一家大明钱庄,由户部创办,在应天府的朱雀大街上,正式完成了剪彩。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王业泰同时成立了一个铸币司,负责全大明范围之内,追查私铸大明银元的人,直接将私铸银元给定成了谋反,一经查处,直接上报刑部诛三族。

此令一出,朝野震动,如果说朱慈烺下令重整水师是朝野哗然的,这大明钱庄横空出世的消息一出来,算是天下皆惊了。

各地的钱庄票号惶惶不可终日,担心朝廷又发什么大明宝钞出来,这当年宝钞的阴霾可是还记忆犹新,各地钱庄的老板们,似然都没经历过那个时代,但是那个时代的惨状却在这一行里口口相传了下来。

松江新政、三口开海的消息传遍了天下之后,江南遍地金的消息不胫而走,大明各地的失地百姓,纷纷鼓足了劲儿,蜂拥至金陵一带讨生活。

此时,在明故都北平,坐拥江北五省的多尔衮,正当着小皇帝福临的面,召见范永斗等人。

范永斗自从在多尔衮入关以来,当年那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紫禁城也渐渐的来去自如了起来。清兵入关之后,一度锐意进取,大有虎踞中原之意。

紫禁城的各殿各宫也纷纷有了几分“血色”,重新恢复了盎然的生机,不过这关外蛮夷的服饰,于这紫禁城中,显得是这么的格格不入,华丽的宫灯之下,平添了几丝诡异的气息。

“范永斗。”

“草民在。”

范永斗虔诚的跪倒在地,多尔衮冷冷的问道:“此去江南,你有何感悟?”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今江南开海,互通南北,积蓄财力,若我大清仍不开海,恐不出十年,明廷即有北伐之力。”

多尔衮的脸色上出现了一丝不快,怒目圆睁的看着范永斗问道:“此话何意,我大清数十万铁骑,难不成能毁在这一汪池水上?”

“摄政王此言非也,我大清地大物博,不输江南,虽有多数物资需仰江南以资,然我亦有物产为江南之所必须,我大清开海,不是为富国,而是与明廷争利,据草民所知,明廷内部仍是如旧,若钳其海贸,不出十载,天下可定。”

多尔衮听到范文程这么说,这才点了点头表示赞许,随即说道:“你跪安吧。”

“喳。”

范文程走后,多尔衮对着一扇屏风说道:“你们都出来吧。”

话音未落,在屏风后的宁完我、马国柱、许世昌等人站了出来。

多尔衮看着几人问道:“你们觉得范永斗所言如何?”

宁完我、马国柱、许世昌均是辽东人士,对开海事宜并不了解,在三人之后,忽然传来了一个不大但是铿锵有力的声音。

“摄政王,一旦开海,明廷财力物力都将骤增,于我大清尤为不利。”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众人诧异的看向此人,此人却是一个连官身都不能算有的一个小吏。

多尔衮眯着眼看向此人诧异的问道:“你是?”

“叩见摄政王,臣乃内宏文院秉笔蒋斌。”

多尔衮看向了一旁的宁完我,内宏文院是宁完我掌管的,犹豫了一会之后,宁完我才想起来,问道:“你莫不是崇德二年便归降了大清了?”

“大人好记性,臣崇德二年便追随大清至今。”多尔衮的脸色十分的不快,看着宁完我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摄政王莫怪,这具体事宜,待老臣仔细查勘之后,必会详报摄政王。”

多尔衮气的是,这蒋斌跟了大清这么多年,怎么才是一个秉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