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穿越小说 > 明末第一祸害 > 第152章 吴三桂全文阅读

第152章 吴三桂

毕竟现在营中还得指望着吴三桂帮他打仗呢。

“那也好,明日正午,将士们用罢午饭之后在攻城。”阿克顿退步道。

不料此时吴三桂却大笑道:“阿克顿,我吴三桂,何时降你北虏了?”

“你!”

吴三桂死死的盯着阿克顿说道:“我吴三桂奉大明天子之令,请尔等入关助我大明平叛,尔等却窃据神器,妄图问鼎中原,当真是其心可诛!”

“你。”

阿克顿不敢置信的看着平日里百依百顺的吴三桂,今天却竟然要投敌。

“来人,将这鞑子拿下!”

“诺!”

张世泽此时在城墙,拿着望远镜正密切的关注着城外吴三桂大营的情况,刚吃完晚饭,这吴三桂麾下各营就开始将营中的满人分批拿下,陆续解决了。

张世泽看着下面的这群人不禁咂舌。

就在王业泰在替常延龄发愁的时候,天津送信儿的斥候已经赶到了。

“启奏陛下,宁远总兵吴三桂反正。”

“传旨,宁远总兵吴三桂即刻启程北上驰援怀远侯常延龄。”朱慈烺不假思索的说道,王业泰惊恐的看着朱慈烺,朱慈烺早就知道吴三桂要归顺。

而且这件事绝对不是曹礽能做到的,在东厂之外,朱慈烺绝对重立了锦衣卫。

当天中午,朱慈烺跟朱慈炯都是一身戎装,于思陵拜祭了崇祯。

当天,被戒严了一个月的弘光月报的报刊,也将提前写好的报纸发了出去。

朱慈烺率十万大军亲赴北京祭祀崇祯,此信一出,朝野皆惊。

这一次祭祀,虽然没有文武百官,但是却有二十四国使团一齐拜祭。

这可是连永乐时都没有过的待遇。

多尔衮在大殿之中,忽然听到了城外的炮声。

“怎么回事?明人攻城了?”

话音未落,九门提督跑过来跪倒在地道:“启奏摄政王,伪明朱慈烺正率二十四国使团拜祭明思陵。”

多尔衮眉头紧皱,过了一会之后,掀翻了书桉怒斥道:“奇耻大辱!”

“五千年未有之奇耻大辱!”

“摄政王息怒。”

“报,启奏摄政王,吴三桂反了!”

“什么?”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多尔衮震惊的看着来人。

“摄政王,盛京将军在路上忽见有人打着宁远总兵的旗号,仔细一看才发现是吴三桂,吴三桂所部现在已杀至居庸关。”

多尔衮无力的瘫坐在地,还没等多尔衮缓过劲儿来,一个太医便急匆匆的赶到了宫中,找到了多尔衮说道:“摄政王,您快去看看吧,豫亲王怕是不行了。”

“什么?二弟怎么了?”

“豫亲王听闻吴三桂降明,急火攻心,吐血半升昏迷不醒,怕是。怕是撑不过今夜了啊。”

多尔衮被几个人架着出了门,多铎患的是什么病,至今也没查清楚。

多尔衮恨,但是也无可奈何,多铎是多尔衮同父同母的胞弟,现在多铎一命呜呼,多尔衮就彷佛是大病了一场一般。

拜祭完崇祯之后,朱慈烺满脸杀气的接受了各国使节朝贺。

随即朱慈烺看着王业泰问道:“鹏举,在山海关方向过来的鞑子是什么人,查清楚了吗?”

王业泰单膝跪倒道:“启奏陛下,山海关方向过来的是北虏伪盛京将军,虏酋努尔哈赤之孙,代善之子。”

朱慈烺冷冷的说道:“擒此虏南归,以要北虏。”

话音刚落,曹礽吊着嗓子对下面各部将喊道:“陛下有旨,擒此虏南归,以要北虏。”

吴三桂所部,在清军内部真可谓是饱受排挤。

因为吴三桂所部是清军内部最后一支汉八旗的军队,吴三桂不仅受满人的排挤,连那些早入了旗的汉人都瞧不起他们。

甚至连平日里与吴三桂私交最好的耿仲明,也时常在吴三桂的面前倚老卖老。

这一次,吴三桂的手下终于彻底的放开了手脚。

吴三桂缓缓的站在阵前,面对着手下的部卒说道:“兄弟们,咱们都是吃大明的皇粮活下来的,这两年,你们知道天下人都怎么说咱们吗?今天这一仗,给本将打出关宁军的威风来。”

“诺。”

不过当吴三桂的兵马赶到战场上,见到腾骧营的将士们,步骑结合,后面的火枪手则轮流放枪,开完一枪,立即撤到后排装填弹药,一排排的子弹射向清军,清军的战马成群的倒下。

而当清军与明军短兵相接的时候,吴三桂终于是知道有钱多好了。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当身穿重甲的八旗重甲兵舞着长刀张牙舞爪的冲过来时,明军将士则是羊装要以刀兵相抗,就在两人相处十分之近时,明军士卒纷纷在怀里摸出一把短铳,对准八旗重甲兵的面门便是一枪。

一时之间整个战场上被一股硝烟笼罩着。

赵天开在后面盯着排枪队不断的喊着:“快点,快点,平时训练都是怎么训的?快点!”

“赵将军,陛下有旨,生擒满达海。”

赵天开皱着眉头问道:“这咱也不知道这满达海长什么样啊。”

犹豫了一会之后,赵天开问道:“吴三桂在哪?”

吴三桂正打算投入战斗时,忽然见一名太监带着一队骑兵朝自己赶了过来。

吴三桂刚要下马行礼,那太监赶忙说道:“吴总兵不必拘礼,陛下有旨欲生擒满达海,不知吴总兵是否能带个路?”

关宁军麾下本就多是骑兵,加上腾骧营的骑兵,这浩浩荡荡的几万骑兵便冲向了满达海的营地。

满达海此时眉头紧皱,其实在遇上腾骧营第一番交战之后,满达海便想退守山海关了。

明军纵然来势汹汹,但是顺天府凑凑还能凑出七八万的兵马,明军单凭这么点人是绝对拿不下北京的。

只是碍于多尔衮的命令,其实满达海也知道,这仗只要打了,大清就已经把人丢到姥姥家了,这要是再让这伙明军大摇大摆的走了,那就更丢人了,到时候恐怕别说汉军了,就是这些蒙八旗估计都不好驾驭了。

“主子,咱们走吧,弟兄们撑不住了。”

满达海皱着眉头说道:“不成,让弟兄们撑住,本将已向盛京搬兵三万,援军不日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