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古代小说 > 农家美食:支个摊位养崽崽 > 第九十五章 这日子可怎么过啊!全文阅读

第九十五章 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刘军朝着她摇摇头,一脸严肃。

原本想上前的妇人只好作罢。

而李跛子李建斌还在跟面前的几个人僵持着。

他努力挺直身板,手上拿着棍子,不肯示弱。

他家的三个孩子躲在屋里,探着脑袋往外看。

刘军暗暗叹了一口气。

这么下去也不成啊!

上边的人要把包谷带走,他想拦也拦不住。

只是看着李建斌两口子,又不忍心。

终于,李建斌对面的人说了话。

“朝廷命我们来收包谷,我们就必须来收。”

“今年的数目就是这,一斤都不能少!”

“上边,只看数目,不看别的。”

“你就别闹事了!”

原本哭泣的程慧慧,听到这话,瞬间炸了毛。

“我们闹事?”

“我们咋闹事了?”

“今年的收成就摆在那儿呢,你又不是看不到。”

“要是交了今年的,我们还有命活吗?”

她说完这些话,已经憋红了脸。

身子也是抖的,李建斌挪了两步,扶住她。

程慧慧看着李建斌,像是得了鼓励,转头对着刘军说道:“村长,我们家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

“家里就那么点儿地,娃他爹腿不方便,都靠我一个人。”

“还有三个孩子,你们要把包谷拉走了,我们可怎么过活啊?”

刘军赶紧说道:“我们...都知道,都知道。”

“可是这包谷,是上边的人来收,我这个村长,就没办法拦着啊!”

程慧慧自然懂这些,只是他们若是把这粮食交上去了,真就剩不了多少了。

离过年还有那么长,肯定撑不到那会儿。

不行!

今儿说什么也要争取一下。

总不用让全家饿着肚子吧?

程慧慧擦了擦眼泪,说道:“村长,你看这样成吗?”

“我们这次少交点儿,先熬过今年。”

“明年,明年我们一定多交,成吗?”

刘军听到这话,想了想,走到官府的人面前。

“官爷!”

“他们家的情况,你也看到了。”

“确实拿不出那么多。”

“您看,能不能通融通融?”

“他家情况特殊,她男人腿不好,根本干不了重活,三个孩子也还小,确实没啥劳动力。”

“往年他们也都按时交了,这回因为发大水,收成不好。”

“要不是这样,肯定能交上的。”

程慧慧在一旁听到这话,连连点头。

“是啊是啊,我们确实拿不出那么多了。”

“我们也不是不交,就是少交一些。”

“您就可怜可怜我们吧!”

负责收粮食的几人听到这话,凑到一起,滴咕半天。

过了一会儿,为首之人站出来,说道:“这事儿我们也做不了主,这样吧,我们先拉上一半儿,回去也有个交代。”

“只是,这事儿我也不敢保证。”

“要是大人不同意,那也没办法。”

程慧慧听到这话,忍不住说道:“可以可以。”

“多谢官爷,多谢官爷。”

虽然不是她要的结果,也是不错了。

能缓缓就是好的。

刘军见事情解决了,也是松了一口气。

还好,没出啥大事儿!

要不然他可得头疼了。

看着官府的人把包谷拉走,程慧慧才放下心来。

她把众人送出院子,转身回了屋子。

三个孩子被那会儿情况吓得躲到了这里。

她赶紧一一抱过,安慰起来。

另一边。

赵禾看着事情解决,跟着赵成回了家。

在路上,赵成还是愤愤不平。

“阿姐!”

“这上边的人真是过分,他们难道不知道咱们这里发大水了么?”

“也不看看,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

“李大哥他们多可怜啊?”

赵禾点点头,附和道:“是啊!”

“上边的人,哪里管得了这些。”

“算了算了,回去吧,估计一会儿就到咱家了!”

赵成应了一声,不由加快了脚步。

过了几日,村长特意跟大家说了一声。

里正大人已经跟上边反应情况了,他也知道大家伙儿不易,所以咬咬牙,给村里的五户人家免了赋税。

他们的那部分,里正大人都给垫上了。

李建斌家的包谷,大人也派人送了回来。

只是,他毕竟能力有限,只能帮到这份儿上,剩下的,只能按着份量交。

大伙儿听了这话,也是感激不已。

别的不说,里正的心意还有有的,他们的情况,并不是没人看到。

只是,这次收包谷,还是让整个红凌村的人,感觉到了危机。

他们也是第一次遇到这些事情,自然是有些慌乱。

等官府的人走了以后,大伙儿纷纷说着自己的不平。

“这上头的人也太过分了,哪有这样的,这日子不是更难了么?”

“是啊是啊,俺家交了包谷,剩下的那些,也就能吃到过年。”

“等过完年,可怎么办呀?”

“谁家不是啊,我家也是这样。”

“哎,这日子,越来越难喽!”

众人讨论了半天,也没个章程。

过了一会儿,突然有人说道:“我看,我还是去镇上找个活计吧!”

“总要为以后打算啊!”

这话一出,点醒了一旁的人。

“婶子说得对,我也要去,到时候咱一起去!”

“我还没去过,咱两是个伴儿!”

最开始那妇人听了这话,笑着说道:“好啊好啊,那到时候叫你。”

“行嘞,那我就等着婶子了!”

两人约好了时间,也不唠嗑了,各自回了家。

其他人看着他们离开,心里也盘算起来。

过了几日。

平日里坐在村口老树下的老人,发现村里的风气慢慢变了。

往日在巷口闲聊的妇人变得少了,而每日坐着牛车去镇上的人变得多了起来。

村里,突然变得静了下来。

而赵禾也发现,这几日找她的人,变得多了。

这天。

她跟赵成没去‘四方城’,在家里休息。

正在院里闲坐着,突然有人敲门。

人走进来一看,却是个陌生的妇人。

赵禾下意识看向她娘,卫丁香朝她摇摇头,显然也是不认识。

那妇人却是自来熟,看到赵禾,热情说道:“幼!你就是赵禾吧!看着真精神。”

“还真是好看,怪不得老听人夸你呢!”

“我们村儿啊,再找不到比你俊的人了!”

赵禾听到这话,笑了笑没说话。

那妇人走到她面前,拉着她的手说道:“禾儿你好,我是老刘家的。”

“就是南边刘金川儿家的。”

“我们呀,跟你大伯家挨着,你有印象没?”

她大伯家,南边?

赵禾仔细回忆着,终于想起这么一户人家。

只是,这家人生性孤僻,并不与人来往。

好端端的,怎么会找上她?

那妇人也不管她想不想的起来,又说道:“我啊,早就听人说,你做生意一把好手。”

“我今天,就是特意为这事儿来的。”

“你看,你那煎包卖的那么好,想来这经验也不少吧?”

“你能不能...教授我一二呀?”

“你放心,我是不会跟别人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