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古代小说 > 穿越:朱元璋居然是我爹 > 第514章 上元灯会全文阅读

第514章 上元灯会

令人意外的是,天下的商人没有不喝朱明远的。

以前的官绅倒是交纳了粮食,已经恨过那些士绅们,现在又有商人了。

这就直接把自己置于了士绅和商人之间的对立面上。

但是朱明远的态度让朱元璋非常满意。

朱元璋最重视的是天下普通百姓,对于这些士绅和商人的死活,朱元璋并没有太在意。

朱明远整天都是士绅商人,越是不好,朱元璋就越高兴。

人们常说要像杀父母那样切断别人的财道。

朱明远的这项政策推动了商人的奶酪。

朱元璋规定,上元节后,按照朱明远规定的方法执行,5月末必须全部推开。

与以往相比,朱明远的这些政策相当于将这些商人送到案发板上,失去了自由。

无论做什么生意都要管,卖什么都要管,卖东西也要开发票。商人们越是死,就越没有自由。

朱元璋以前规定了商人的行为举止和规定已经死了,但是那些对于商人们来说并不太在意。因为这些东西没有触及商人的核心利益。

但是,朱明远这些东西触及了这些商人的核心利益。

特别是盐政,朱明远在工商所说明的那样,食盐受到朝廷的管理,设置食盐监督阀总政府,在各地建设食盐销售转发局,朝廷负责,实施地区的食盐销售制度,禁止跨区域销售,所有的食盐都由朝廷管理,废止了以前的盐引制度。

关于以前朝廷发行的盐引,4月末全部兑换完毕,到期后也不等待。

日后,完全没有发行盐引,没有在规定时间兑换的盐引全部被废弃,成了废纸。

朱明远给朱元璋的方法是这样的,能否彻底实施,取决于朱元璋的手段。

朱明远的这些方法传开后,天下的商人们骂朱明远。

两淮盐商更痒于朱明远气的牙根,两淮盐商大部分与朝中文官多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洪武朝,虽然不能表现出这样的联系,但他们都属于光荣和损失的姿态。

朱明远以前到手的官绅,一个劲儿地纳粮给他们吃了大亏。我本想背对着盐政挣全部的钱回去,但现在朱明远反手把他们变成一军,一口气把他们打了。

扬州府的那两淮都被转为盐运司封闭,里面的官吏回到了朝中,书吏的账房当场解散,所有的文件都被封印,运到了京城。

扬州一带,盐商们像死去的母亲一样悲伤。

只是,这一切与朱明远没有任何关系。

这时的朱明远蹲在自家的前院里,戏弄着几条狗。

这是今年正月从老家带来的。

朱元璋在朱明远的故乡也给朱明远一些田地。朱明远虽然没有回来,但是那边的管理一到佳节,就派人报告了各种各样的事情。

今年冬天,老家的管理员来了。

来的时候从当地挑选了几只品质好的狗一起带过来,因为不知道朱明远喜欢什么,所以说朱明远那样的勋贵,应该喜欢狩猎,做了几只专门狩猎的小狗。

土狗是陕西省常见的猎犬,被称为关中细犬。

头细长窄,身体的毛短,是为了狩猎而培育的,通体是流线型,跑的时候遭遇的风的阻力小。

据说二郎神的哮喘天犬是以这只狗为原型的。

严格来说,这只狗不漂亮,但是现在的朱明远很高兴。

“这是什么狗?为什么这么丑陋?”

朱倩站在朱明远的旁边,看着脚下的狗,有点厌恶。

确实,这只狗一脸不高兴,在普通人看来,或多或少都会被讨厌。

有一句话叫做人憎狗嫌,大概就是这么个道理吧。

朱明远笑着说明了。“这被称为细犬,也被称为小猎犬。这不是外观不好,而是跑的速度不慢,所以这些狗必须要好好照顾它们。”

闲暇时到城外庄园去,用狗去追赶兔子或者狐狸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有钱人打猎和一般人打猎还真不一样,一般人打猎都是拿着弓箭,拿着猎枪去打猎,而有钱人打猎往往是要么带着烟,要么带着狗去追逐猎物,那样更有情趣一点。

后世的关中平野,一到春天就有很多带着细长的狗在麦田里来来往往的人。

那个时候,每个村子里都有几个人养着一只细狗。

一到春天,他们就把自己养的狗都带到田里去了。

关中平原平坦,麦田数不胜数。

野兔对作物造成很大危害,朱明远小时候农药也不怎么使用,所以野兔的数量很多。

到了早春,可以看到在麦田里奔跑的野兔。

这时,这些细狗的作用来了。

放养了修养冬天的纤细的狗,麦田里全部细的狗的身姿。

他们成群结队地追逐麦田里的野兔。

一想起后世的那个场景,朱明远就很憧憬。

原本,本土的猫和狗就不亚于外国。

看家院里有田园犬,狩猎时有专门的细犬。

但是,后世的人只是把国内的狗们一起称为土犬,并不在意。

很长一段时间,渐渐没落了,一些好品种的狗也渐渐消失了。

朱明远小时候,这个小狗在村子里很常见,长大后就没见过了。

很多孩子甚至不知道有这样的狗。

“我必须养这几条狗。闲暇的时候把兔子赶出去。我是勋贵,跑马捉鹰不是我应该做的事吗?”

朱明远远地笑着说。

“得了吧?你算什么勋贵啊,那些勋贵们恨你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允许你加入他们的队伍?再说了,这种话如果让父皇听见了,你又得挨骂了。”

朱倩揶揄。

朱明远暂时戏弄这些狗,然后带着这几个狗去府中的仆人,好好活着。

……

上元宵佳节如期而至,每年此时,朱元璋下令,在城里举行灯会。

特别是秦淮河,大大小小的灯笼在蔓延。

这些灯笼大多是花灯,既有一个人高的灯,也有一个人高的鹤灯。

这个时代的工匠们的手艺要比后世的高得多。

上元宵佳节在古代非常重要,朱明远也闲着没事,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来到了秦淮河畔。

沿着秦淮河到处可见花灯,这些花灯大多安放在船上,随秦淮河自由地飘在下面。

秦淮河畔庶民多,人来人往,摩肩接踵。

朱明远周边有7、8名侍卫在护卫,这些侍卫身高肥胖,保护朱明远和朱倩。

朱明远的儿子是这些侍卫的重点保护对象。

天上开着烟花,五颜六色的花卉,点缀着秦淮河的花灯。

今晚灯光通明,秦淮河两岸也沿街挂着红色的灯笼。

朱明远的脸上充满了笑容,朱倩也很高兴。

被乳母怀抱的朱熔辉笑着闭嘴,用小手不停地敲打着。

“我以前也看过花灯,那是宫中,以前很少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朱倩笑着看了秦淮河中的啤酒灯。

这盏灯很大,有2层高,被安置在巨大的船上。

顺流而下,船上的工匠们负责花灯,防止花灯失火,防止船偏。

“那里有个猜谜。去看看吧。”朱倩看了一个方向,眼睛亮了,拉着朱明远的肩膀。

哈哈哈,那我就去看看,给夫人送个外号,猜猜天吧。朱明远大笑着带朱倩去。

上元宵佳节非常热闹,应天府的这些老百姓陷入了欢乐的海洋。

朱元璋在这个时候也取消了宵夜的禁令,老百姓们趁着这个功夫,热热闹闹地表现了内心的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