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穿越小说 > 烽火逐鹿之三国 > 109 诸侯纷争全文阅读

109 诸侯纷争

洛阳

天空上,就连仅有的几颗星星也早就被冲天火焰,和震天惨叫呼号声吓得一头扎进层层的乌云之中,再也不敢出来。

人类之间的血腥,残忍,和野蛮的丑陋一面竟然如斯。

旭日东升,朝阳再起,在全新的一天的清晨,悲凉的气息笼罩着关中大地。

洛阳的大火,虽然被奉命前来的孙坚率军浇灭,但是已然成为一片废区。整个洛阳再无一丝生气,到处是烧黑的残垣断壁,到处是焦炭般的狰狞尸体,到处是阵阵令人作呕的刺鼻气息在空中飘荡。惨不忍睹的景象让每一位盟军士兵胸口沉闷的仿佛是巨石撞击。

这一刻,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心中痛述董卓的残忍。洛阳城中整整三十余万百姓,大都死于这次人祸。仅有不足十万百姓侥幸得以活命。哀嚎着痛哭流涕,像是哭诉董卓的恶行,更像是哭悼死去的亲人,和自己的悲惨不幸。

……

黄河岸边,恶战中击退吕布的张辽,正在率军北返,和事先商量好的一样,这次法正的计策便是等待时机,隐藏在山谷之中,坐观诸侯盟军和董卓的你死我活,为了保密甚至身在河东境内也没有想安邑的高顺,徐晃传信。

本来是心存一些侥幸,却没想到突然发生了洛阳大火。法正当即就猜想到了,洛阳肯定出现了大变,董卓很有可能已经败退,所以才有了张辽奔袭。

这次斩获颇丰,虽然没有什么俘虏,但是却得到了大量的财物,董卓财物的三分之一恐怕已经落入张辽之手。如果,如果盟军继续进攻的话,恐怕董卓连另外的那三分之二也难以保全。

不过世间本就没有如果,或许是天意,是上天对这些贪婪却又卑奸,畏缩不前之人的惩罚。

“先生,这次多亏了先生的良策,张辽才有如此胜利”张辽笑着说道,随即脸色顿时阴沉下来,骂道,“董卓恶贼,竟然焚烧了洛阳,置数十万百姓于不顾,当真是狼心狗肺之徒”

“哎…”法正也没有想到董卓竟如此狠辣,叹了一声,宽慰道,“张将军无需如此,董卓有此恶行,已不容于天下,洛阳之事定让他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恩”张辽点点头,眸子中掠过一道浓重的杀机,说道“先生,现在我等该如何?是否回安邑?”

这次行动之前,张辽就想先回安邑,不过遭到了法正的反对。并陈述了张辽暂时不能会安邑的理由,其一,便是张辽背负的叛贼身份,回去只能给燕风带来灾祸;其二是燕风的态度,虽然法正知道,燕风最终肯定是要脱离董卓而自立,但是却不知道燕风到底是何时会采取行动。所以张辽只能潜伏在暗处伺机而动。

当然法正也有些许的私心,因为他虽然策划夺取了长安,但是因为没有及时的将消息通知燕风,所以最终却又功亏一篑,所以法正心底还想再立一功。

不过现在情况发生的大变。董卓焚烧洛阳之举后,天下人定然会群情激愤,不管他如何,‘汉之国贼’的身份将完完全全扣在他头上,成为天下公敌。所以张辽自然就不会再背负叛逆的头衔。而且,燕风也定然会借此脱离董卓,因为这是最佳的千载难逢之机。法正几乎肯定,洛阳火起的那一刻,燕风就已然背离。

所以见张辽有提出回安邑,法正不假思索的点头,道,“此时机正好。”

“好”张辽抚掌大喝道,“来人,传令~~”

……

洛阳,

此刻的洛阳郊外已然扎起了无数的军帐,绵延千里,蔚为壮观。大帐中诸侯们已经不在关心洛阳,而是在关心自身的问题。至于那些难民,也只有少数的几个诸侯(徐州牧陶谦等)拿出了部分粮食加以救济,大多都是漠不关心。

也是,诸侯自身的粮草本就不足,哪有闲余的粮草分给这些毫无用处的蝼蚁?

此次讨伐虽然击败了董卓,攻取了大汉的心脏之地,但是得到的却是一片废墟。皇帝和百官都被董卓劫到了长安,金银财物也被抢掠殆尽,可以说是这次诸侯们劳师动众而来,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利益。怎会甘心?所以他们现在正在商量着怎样弥补自己的损失。

大帐中

诸侯分列而坐,几个家主代表坐于最末。

“诸位”袁绍率先说道,“董贼已经逃往他的老巢长安,陛下和大臣公卿已经是他的掌中玩物,我等可暂回州郡,厉兵秣马,等待时机再行会盟,可好?”

袁绍的中心意思很简单,众人也都明白,就是这次会盟到此结束。我们各自回自己的地盘自行发展。

其实这也是袁绍的无奈,被他视为眼中钉的燕风已然把势力深入了冀州(袁绍以为燕风的根据仍然在河东),如果他还不回去准备,恐怕整个冀州便会落入燕风之手,到时袁绍只能成为一只流浪之犬。所以他此刻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军,夺取冀州。因为袁绍知道,他有些绝对的优势,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平定冀州各郡县。但是如果时间一长,恐怕…

“不可”曹操依然是第一个反对道,“诸位,董贼败势已定,董军又如惊弓之鸟,肝胆俱寒,士气低迷。而我军接连大胜,士气高昂,正是破敌良机,怎能放弃?我盟军应该继续进攻,将董贼斩草除根,以除后患,绝不能给董贼任何喘息的机会。”

“哼”袁术闻言,不屑的冷哼一声,说道,“董贼虽败,但是仍有二十万大军据守京辅之地,又有函谷关,潼关两道雄关,我等要损失多少大军才能攻克?”

“是啊,孟德”袁绍难得的赞同袁术的话,道,“董贼败退长安,实力大损,已不足为虑,而且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我军的粮草恐怕难以支持大军继续征伐。”

“诸位,机不可失啊,”曹操继续劝道,“我军粮草还可支持两三个月绝无问题,期间还可从冀、徐州两州调运…”

“孟德有所不知啊,”陶谦出言叹道,“徐州几年来积蓄的粮草已经损耗殆尽,恐怕难以在维持。”

“是啊,孟德”韩馥道,“邺城已被贼人所得,冀州一州囤积粮草皆以丧失。再无多余粮草了。”(燕风最后与诸侯是合作关系,并非同盟。所得粮草皆是私有。)

“是啊”“是啊”

众人见状纷纷出言劝阻。

曹操闻言,知道多说无益,于是仰头长叹一声,愤懑的离开的大帐。率军单独离开。

“诸位”袁绍看着曹操离开,嘴角浮出一丝冷笑,没有人喜欢不听话的小弟,“既如此,我军暂且休整数日,可好?”

“诺”众诸侯起身应道。

……

一日之后,燕风亲率近十万大军,和刘备,关羽,张飞等人赶到了洛阳,命人在北郊扎营。自己则带着典韦,和数百骑亲卫前往袁绍大帐。

还未进大营,便听到了诸侯们的争吵。原来是洛阳附近的之地的归属问题,虽然洛阳长遭到破坏,但是其他两郡,弘农,河南地,都完好无损,亦有数百万居民,所以这个丰厚的兵员之所,便是诸侯不惜扯破脸皮争夺的宝地,而其中还不时的参杂着要讨伐燕风,夺回魏,河内二郡的声音,不过却没有什么人响应。

一群唯利是图的家伙,燕风嘴角掠过冷笑之意,在守卫的一声长报后,阔步走进大帐。拱手一礼,笑道,“燕某来迟,诸公莫怪啊!”

众人正在争吵,见燕风突然进帐,先是一愣,不知燕风来此是何意,盟军之事并不与他有关联。不过,依旧纷纷起身还礼。却有二人强忍着一脸怒意却不得发作。正是,韩馥和昨日刚刚得到燕风攻取河内消息的王匡。虽然如此,却怒视燕风,似乎是想用眼神将燕风碎尸万段。

(三国初期,州牧郡守并没有把治下领地当做自己的私人财产,所以虽然燕风夺走了韩馥,王匡的领地,但是他们只是愤怒,斥责,并不会以死相夺。不过,随着乱世的降临…)

等到燕风落座。袁绍冷笑一声,问道,“不知燕将军,到此所为何事?”

燕风闻言,佯作悲愤之色,道,“董贼丧尽天良,竟做出如此人神共愤之恶行,燕某恨不得杀进长安,手刃董贼,奈何实力有限,徒有除贼之心,却无灭贼之力,故而来此,希望袁盟主能够发大军,与在下共同攻打长安。”

袁绍闻言呛然,没想到燕风竟然如此的无耻。

众诸侯也没有想道,不由心中鄙视,你已经占据了司隶的河东,河内二郡,这次又带着十万大军,恐怕是为了弘农,河内而来吧。

“燕将军之忠勇可撼天地,在下佩服”田丰出言道,“不过,盟军粮草耗尽,已经无法支持,不知燕将军可否资助一些?”

“粮草?”燕风闻言,心道,想要粮草,门都没有,“这,这,不瞒先生,燕某的粮草已经全大部分救济灾民了。恐怕…”

救济灾民?拙劣的理由,众人心中冷笑,但也没有出言反驳,其实,各自都需要一个对方可以当做理由的理由而已。至于真假没有人会关心。

“哎…原来如此,”田丰叹气道,“不瞒燕将军,我家主公已经于诸位商量决定暂时各回领地,积蓄钱粮兵马,他日再会盟同讨董贼。”

“哦?”燕风佯装疑惑,虚伪之辈,“既如此,诸位再讨董贼之时,务必叫上在下。诛杀国贼,报效社稷,燕某义不容辞。”

“那是~”“那是~”~

众人违心应道。

随后众人又寒暄了几句,便又回到了弘农,河内的争夺之上,令众人意外的是燕风只是冷眼相观,并没有加入争夺的行列。至于要燕风归还魏郡,河内郡,两郡的声音,燕风只是冷笑,并不说话。众人也不远得罪,实力强大的燕风,似乎是对其占据二郡默许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