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玄幻小说 > 清贵名媛 > 第二百六十二章 盐院全文阅读

第二百六十二章 盐院

盐院总的来说没有晨园大,不过是衙门连带着后院,前面是处置事物的地方,后院住人。因为盐院油水多,大部分官吏都住在扬州城内精美奢华的园林中。惟有低品阶的吏目拖家带口的或是像徐熹这样家眷都不在扬州,独自一人上任的才住在盐院中。因此盐院的居住环境是很窄小的,而徐熹因着是盐院的主官,独占的院子已经是最大的了。

徐老太爷自然要住正房,因此徐熹和林氏则带着孩子们进了厢房。还好,整个院子虽小,却五脏俱全,屋子里的东西都是徐福带着人亲自打点的,再挑剔的主子也得点头了。

“好好收拾收拾,然后叫石家的摆饭。”徐熹有些饥肠辘辘。

“早就让石家的备下了,想着她手脚麻利,说不得饭已得了。你要是饿了,先吃些桂花糖年糕垫垫。总的看看祖父那边如何了。”林氏说着亲自把点心匣子拿了出来。

“你说的对。”徐熹笑着用牙箸夹糕吃。

晚膳是在徐老太爷的正房用的,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吃的还算尽兴。

“孙儿本想着是要在扬州置办一座园林的,可想着一家人都住在苏州,来回实在不便。且园林每年的维护资费不少,又无人住,租出去怕也是无人愿意。既能租得起园林的,必然是家资颇丰的,可既然出的起租金又何必多此一举,直接置办一座不就是了。”徐熹对着徐老太爷道。

徐老太爷的正房什么都不缺,且整体不止古朴典雅,只不过同香茗草堂没得比罢了。徐熹怕徐老太爷不习惯,连忙将原本要置办园林的想法说了一遍。

“这扬州是因为盐和盐商才繁荣的,此地的百姓左不过都是靠着盐商吃饭的,这些我都知道。在这里园林没什么进项只是搭钱,不买也没什么。有没有园林住我老头子不在乎,这里也不错,什么都不缺。再说你是这里的主官,太过奢华反而要人议论你。何况你祖父我不是挑三拣四的人,难不成这还比不上山里吗?”徐老太爷对于孙儿的说辞很是赞同。

“怕委屈了您老人家。”徐熹连忙道。

“不委屈。我都一把年纪了,什么苦都吃过,什么福也都享过了,哪怕是现在闭了眼也不怕什么了。”徐老太爷笑得从容。

“您这是什么话,您老人家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怎么也要看到欢哥儿娶媳妇啊。”林氏连忙道。

“对对对,是我老糊涂了,饭桌上说这些不吉利的,都好好吃饭吧。”说着徐老太爷亲自剔了鱼骨喂欢哥儿吃鱼。

丽姐儿听着徐老太爷的话,心下酸楚。老人家在这世上还能有多少日子啊,好好恭敬孝顺才是。她这个做曾孙女的唯一能做的也不过是些针线女红了,想来也该思量几个新花样给曾祖父做件棉袍了。

到了晚上,丽姐儿无心到院子里散步,寻了空和绿萼说话。

“今天是我多嘴多舌,牵连了你。你放心,你被罚的月钱我私下里补给你,只记得别说去就是。”丽姐儿低声道。

“哪里是小姐的错,是奴婢这张嘴不好,夫人发火也是难免的。”绿萼脸红了。

“好了,你是我身边的人,我自不会亏待你,再说好多事情也都是我吩咐你的。总之你只记得要小心谨慎,千万别犯在娘亲手里就是了,知道吗?”丽姐儿叮嘱道。

“是。”绿萼接着道,“小姐的大恩大德,奴婢一辈子不忘。”

“好了,去歇着吧,做了半天的船,想来你也累了。”丽姐儿连忙让绿萼推下了。

林氏不放心孩子们睡西厢,非要几个孩子和她一起睡。而徐熹也不甚介意,因此一家人六口躺在床上多少有点挤。

“要不女儿带着弟弟们和丫鬟们去西厢房吧。”丽姐儿不想挨挤,更不想做电灯泡。再说,她觉得盐院很安全,丫鬟婆子也都是心腹。更何况,她本人带着下人们也能照顾几个弟弟。

“都这么晚了,还折腾什么啊,你们就在这里睡。”林氏不悦道。

“是。”丽姐儿沮丧地道。

丽姐儿和几个弟弟慢悠悠地爬上床,因为大半天的行程躺在床上不久就渐渐失去了意识。

徐熹看着一排躺在身边的四个儿女,心情格外地平静。

“你看喜哥儿和乐哥儿,长得一模一样,到现在我都分不清他们两个谁是谁。还有丽姐儿和欢哥儿,他们两个也几乎长的一模一样,要是欢哥儿换个姑娘打扮,就是丽姐儿两岁的样子。”徐熹笑着低声道。

“看着他们我就觉得这一生富贵荣华,家财万贯都不算什么,有了他们就是我这一生最大的福分。人这一生又有什么,不过是娶妻生子,延续香火。”徐熹看着林氏温和的笑容接着道。

“快睡吧,身子乏得很。”林氏没说什么,只是慈爱地看着每个孩子,好像要将他们的样子永远刻在脑子里。

一夜无话,直到第二天清晨。徐老太爷和徐熹,林氏都早早地起来了,只有几个孩子依旧沉睡。因着徐家的几个孩子年龄尚小身子弱,所以徐家的长辈都不逼迫孩子们早起,向来是早睡晚起,顺其自然。因此徐熹和林氏起床都是小心翼翼的,悄无声息地整理打点,直到去了正房和徐老太爷一起用早膳也是静悄悄的。

“我要出去逛逛,晚上自然会回来,你们不用担忧,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徐老太爷放下粥碗也不理会徐熹和林氏的劝阻,径直带着小厮鸣琴出了盐院。

徐老太爷这次的扬州之行并没有带徐寿,原因很简单,徐寿要看管着蜀香的生意,分身乏术,因此徐老太爷只带了鸣琴。鸣琴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浓眉大眼,天生的好筋骨,当初被徐寿一眼看中做了关门弟子,不过是受徐寿指点了几招,就几乎能将晨园中的领头护院打个平手。

当初徐家刚刚搬进晨园,徐老太爷和徐熹怕苏州不太平,除了从京都带来的几个护院之外,又在苏州城内招了十几名护院,组成了一个整二十名的护院队。这个护院队,分成两拨,每拨十人,不分白天黑夜,天天巡视。那护院中的第一人还是在京都招收的一个镖师,听说是因为曾在走镖的途中受了伤,脚有些跛因此才离了镖局,进了徐家成了护院的。徐寿曾经试探过那他,发现他功夫不错,当个护院绰绰有余,又冷眼旁观了一阵子,发现这人为人还好,就抬举他做了护院的领头。

鸣琴以前从没练过功夫,不过是被徐寿提点了几句,就能和领头护院打个平手,可见他就是传说中的武学奇才。当然也不排除个更多的人认为徐寿才是真正的高手,否则怎么可能只教了那鸣琴几句话,一个白纸一般的少年就能和一个走江湖多年的退役镖师战平呢。

鸣琴功夫好,为人很沉默,可他勤快又不多事,外加上是徐寿的关门弟子,因此园子里的人都对他不错。徐老太爷很抬举鸣琴,决不仅仅因为鸣琴是徐寿的徒弟这么简单,因此看着鸣琴跟着徐老太爷而去,徐熹和林氏的心都放下一半。

“祖父的脾气你心里有数,老小老小我们顺着就是了。”林氏连忙道。

“也只好如此了。”徐熹暗叹了口气。

“快要卯时了,你快去上衙吧。”林氏打发徐熹换了官服。

“今天必定有同僚的内眷还和你说话,你愿意见就见,不愿意见就打发了。”徐熹叮嘱林氏道。

“哪里就能打发了,小心官衙里的人说我们闲话。人家要是说御史府人鼻孔朝天,为人倨傲那得多难听啊,与你官声也不好。再说有人来与我说话也好,正好我闷的慌。”林氏笑着道。林氏自然知道徐熹是为了她好,怕她喜清静,不耐烦别人呱噪。可她要真是摆着一张冷脸,那绝对就是给人把柄了。

“别太累。”徐熹拍了怕林氏纤弱的手道。

“知道了。”林氏双颊微红,亲自送了徐熹出了院门。

丽姐儿和几个弟弟是被妇人们的笑声给吵醒的。院子不大,正房到厢房不过十几步的距离。即便是厢房们紧闭,可正房花厅的门却是大开的。女人们的笑声原本是轻柔的,并不泼辣,可不知为什么这一刻往几个孩子耳朵里钻的却是令人难受。

“谁啊?”丽姐儿有些烦躁地问碧草。

“是盐院中爷下属的几位大人的亲眷。她们听闻夫人来了扬州,今天一大早都递了拜贴来拜见。”碧草连忙道。

原来如此。丽姐儿依旧蹙着眉头,却不得不停止抱怨。她趁机轻轻拍了欢哥儿几下,原本要哭的他慢慢地又陷入了梦乡。喜哥儿和乐哥儿也迷蒙地看着丽姐儿,要睡不睡的样子很是难受。昨天坐了船,今天困倦是正常的,几个孩子都小,体力不济也情有可原。丽姐儿要丫鬟们把床上的帷帐全部放下来,打算看看隔音效果如何。过了中秋,天气凉了下来,扬州位于长江以北,四季分明,秋季也不暖和,因此帷帐也从纱变成了质地细密的缎子。果然效果不错,丽姐儿转了身又沉沉睡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