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穿越小说 > 扶明 > 第964章技术积累全文阅读

第964章技术积累

在证券交易开市时,赵铭就令户部成立中金公司,用来投资金融。

这个公司有官府背景,往往能够提前获得一些消息,从而先一步做出判断,甚至与上市公司勾结,高抛低吸,操纵股价。

这种行为,显然是不道德的,也不公平,但目前还不算违背大明法律。

因为明朝这方面的法律不健全,法规还没落地,赵铭又默许这一行为,所以已经持续了数年时间,并且还没有改变的意思。

江淮煤业的股价上窜下跳,什么煤跑了,煤又回来了,官府也觉得有问题,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可是就是没法子改。

为什么不改,这主要是因为赵铭创建证券交易所的目的,并非是要让股民赚钱,而是希望利用民间资本,来完成大明朝廷控股公司的发展和进化,实现从传统农业国家向工业化的中央集权国家进化。

赵铭推行的是国家资本主义,而不是自由的资本主义。

这是个很无情,很黑心的决定,这就表明绝大多数投钱进股市的人,都赚不到钱,反而还要亏本的。

除非你有信心和耐心,等待所投资的朝廷控股公司发展起来,或者消耗巨大资金后完成进化,实现盈利。

当然朝廷控股公司,有他的优势,也有他的弊端,效率低下,腐败滋生,也可能没进化,就中途倒闭。

这些情况,赵铭其实都了解,他知道会有许多在股市亏钱的人,对朝廷冲满怨恨,对股市失去信心,影响朝廷继续融资。

因此为了重拾股民信心,以便长久可持续的割韭菜,赵明决定插手两淮煤业。

这个公司之所以每年亏损一百多万两,主要是因为,他们接受了赵铭分配的两个任务。

一是蒸汽机的研发和使用,二是修建一条六十多里长的铁轨。

这两个任务,像无底洞一样,吞噬着公司的资金,并且丝毫没有回报。

公司为了获得资金,便只能自己坐庄自己的股票,一次次的高抛低吸,一遍遍的割着韭菜,最终引发整个股市的恐惧,形成暴跌。

江北寿州,两淮煤业的矿区。

赵铭负手走在石子铺成的道路上,身后官员打着油纸伞,陪同赵铭视察矿区。

前段时间,两淮煤业大跌,户部乘机抄底,低价吃进股票,而今赵铭亲自前来视察,在官方邸报,还有民间报纸的报道下,两淮煤业的股票,终于又触底反弹了。

“摄政王,就在前面!”宋应星给赵铭打着伞,指着前方道。

赵铭已经听见,前面机器声,看见蒸汽和煤炭燃烧的黑烟。

蒸汽机这个东西,宋应星等人已经负责了几年的时间,他们在汉代鼓风机的基础上,加上赵铭的建议,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

早期蒸汽机的主要部件,是用铸铁和黄铜作为材料,唐宋的冶炼工艺就可以做到。

机械结构也不是问题,中国从汉代开始就有水力运转的工坊,同样是齿轮、连杆的机械结构来传递动力,古人完全能理解其原理。

唯一困扰众人的问题乃是密封问题,不过早期蒸汽机的气压也不高,可以用别的材料代替。

赵铭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关注这方面的进展,知道问题瓶颈所在。

本来赵铭以为没有橡胶,问题很难解决,可能要等它从美洲弄到树种,才能解决这个难题,不想宋应星告诉他,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

“密封问题,怎么解决的?”赵铭颇感兴趣道。

宋应星道:“这几年来,臣试过丝绸,麻绳、等许多材料,效果都不理想,指导去年,两广的同僚,给臣送来一点杜仲胶,臣觉得与殿下形容的橡胶很像,便派人前去提炼,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杜仲胶?”赵铭完全没听过,不然他也不会想要拓殖美洲,去找橡胶。

边走边说,一行人已经来到矿洞边,只见几名赤着身子的汉子,不停的将煤送入一个巨大的机器。

那机器有节奏的喷出蒸汽,内部的连杆远动,带动外部的皮质传送带运动,旷工们便动作麻利的将上面的煤炭产了下来。

传送带周而复始,源源不断的将煤矿从矿洞中运出,令随行众人都一阵惊叹。

礼部下面官府报纸随行的宣传干事,立时将这一幕记录下来,为了声情并茂,随行画师还画了一副摄政王站在蒸汽机前面的画像,准备回去后印在报纸上。

“摄政王,公司前后投入数十万,研发这台机器。如今总算有了回报,自从开始用他采矿,开采效益提升了四倍不止。”煤业经理感慨的说道。

这种器械,投入如此巨大,民间商人肯定不会研究,赵铭感慨一声,还是集权和国家资本才能有计划的干大事。

不过,他看了蒸汽机一眼,还是那么笨重,还是那么巨大,显然除了在这里运煤、抽水,暂时没有其他用处,必须要进行小型化,而且其它行业也需要进行技术积累,最后才能大爆发。

东西已经出来,赵铭便也就不急了,眼下只需要保证江淮煤业盈利,持续为改造机器输血就行。

赵铭遂即对宋应星道:“机器要继续改进,以后要能装上大船,装上马车才行。过段时间,寡人设法给你找几个西夷的钟表匠,你看看他们的手艺,看能否对改进有所帮助。”

宋应星忙点了点头,众人遂即离开了矿洞,来到了堆放煤矿的煤场。

这时,远处近百工人,正将煤炭装上一辆大车,而一辆已经装满的大车则由八匹健马拉着,沿着铺设的铁轨,直接运往淮江码头,而后装船,运到江南各地。

“殿下真是英明,这条铁轨,耗时三年,花费近百万两,不过有了他,运输成本大减,公司终于可以打破百里不贩樵的规律,将淮南的煤炭,远销江南。”经理人有些兴奋道:“公司今年也一定能够扭亏为盈,实现盈利。”

不少两淮煤业的股东闻语,感动得眼泪都掉了下来。

官媒的宣传干事,毛笔刷刷,连忙记录下这激动人心的一课。

(求月票,推荐,订阅,下章十点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