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都市小说 > 侣行 > 第5章 为什么是索马(5)全文阅读

第5章 为什么是索马(5)

“然后,你就要保护这个地方,”向导手舞足蹈地说,“你需要花钱组建自己的武装,比如花3万美金,买上100支AK47,然后雇用一批人,每人每个月10美金工资就可以了。

“……”

这是我们所有人,在此前所认识的世界里,想象力所不能及的情形。无人说话,无言以对。

在索马里,没有政府和法律,只有一条无形的法则通用那就是达尔文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寻找“黑鹰坠落”现场

“咱们隔壁房间的那个土耳其人,被打死了。”一大早曾乔跑来说。

原来就在昨天,同住这家酒店的“邻居”,一个土耳其生意人,不听劝告,带着安保队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刚才酒店得到消息,他死了。

来的这些天,我们经历了不少惊险事儿,但并没有近距离接触死亡。现在,就在我们身边,就有一条人命丢在了这里这件事带来的冲击感,近且醒目。沉默中,对自己在此的命运,多了一丝担忧。为那位陌生的朋友默哀。

曾乔问向导,像土耳其商人这样的外地人,跟本地势力也没有什么瓜葛,为什么会被打死呢?

他的回答让人震惊:“被打死的可能性太多了,可能是别人在试枪,就把他给打死了。在这里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哪儿,就会有子弹飞过来,然后就有人突然倒在了地上。”

在索马里,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一文不值。甚至不需要其他理由,仅仅就是因为试枪,或者流弹,一条生命就能轻易地消失。

震惊之余,我们还是得整装待发,继续出去探寻摩加迪沙。我们的时间不多,我们还有很多要去的地方。

今天的目的地非常特别,安保队长给了我们一个惊喜;准确地说,是圆了我的一个梦。

装甲车没有驶向城市深处,而是开往了郊区。走了一段之后,就感觉这段路与往常不一样。虽然这座城市里的每一所房子上都有子弹孔,但是这一带的建筑更甚,说千疮百孔,一点儿不带抬举。

看着那些废墟,我尽力在脑海里还原,这些屋子被破坏之前的样子。它们曾经应该是豪华的、荣光的,可是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瓦砾遍布;外面破败不堪,内里杂草丛生,与各种各样的生活垃圾为伴。

或许,这些就是索马里的独特之处和魅力所在吧。它是独一无二的。

装甲车停下,安保队长率先跳下,指着一个“新鲜玩意儿让我们看,并介绍说,这个东西的名字叫“Baby”。

大伙儿靠拢过去,惊奇地发现,这个叫“宝贝”的家伙居然是一辆锈迹斑斑的军用装甲车!——现在已经被附近的居民用作垃圾箱了。

安保队长说:“有10个人死在了这里面。”

听到这儿,我似乎想起了什么,扭头四处看,这里一共有三个这样的“垃圾箱”。我知道它们是什么,虽然其表皮上的“UN”字样,已经被时间、阳光和风沙给抹掉了——是的它们是美军三角洲特种部队和联合国部队遗留在这里的轮式装甲车。索马里民兵在当年“摩加迪沙之战”中缴获的战利品。

弹痕和榴弹炮炸开的窟窿,没有被岁月洗去,依然深深地烙在它们身上。

安保队长继续介绍着:“这几辆装甲车不算什么,他们还打下过飞机。”他指了指前面的一条路:“当年那些民兵们,拖着美国人的尸体,就是从这条路上走过的。”

听到这里,我确信,是的,没错,我现在站着的地方就是当年“黑鹰坠落”的现场。这条街道,就是鼎鼎大名的“摩加迪沙之战”的主战场。怪不得一路走来,这里没有完整的建筑,门窗已经腐烂光了,墙壁和破洞上,也呈现风化景象。

钻出装甲车,在恐怖之都的大街上“兜风”。

在郊区,看见曾经繁华的残垣、断壁以及瓦砾。

美军遗留轮式装甲车,威风早已不再,安保队长戏谑其为“Baby”。

安保队长走到马路中央的一个位置,站住,指了指天上,然后说:“当年,美国人的飞机就掉在了这个地方。”

我很激动,有点儿梦想照进现实、身临其境的感觉。我终于到了种植我索马里情结的现场。

我快步跑了过去,边扭头四寻边问:“‘黑鹰’呢?”

答案有些让人失望,“黑鹰”直升机已经被当地的居民拆掉了,什么都没留,鱼骨都没剩下。这些年,世界各地,也有一些像我们这样的人,来这里寻找“黑鹰坠落”的现场遗迹,或者想寻几片“黑鹰”的残留配件收藏。附近的老百姓,把战利品拆得片甲不留,他们把那些东西藏在家里,对外出售。

失望归失望,我是兴奋之情不减。此时此刻,看着周围的一切,开始在脑海中还原《黑鹰坠落》里的景象。

眼前的一切虚幻开了,幻灯片似的闪过电影里的镜头,我都有些恍惚了,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在现实里,还是电影里。仿佛我们就身陷那场战争的旋涡之中,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感觉和大片完全不一样。周围炮火纷飞,子弹呼啸,战机盘旋。

我闭着眼睛,贪婪地嗅着这里的空气。

昨夜好像刚刚经过炮火的洗礼,此刻宁静的空气里,都带着还未完全消散的冲突分子,火药味扑鼻而来,伴随着燃烧的气味,充斥着我的每一个感官,真实而激烈。

“1990年,这里发生了交火,死了很多很多人,”安保队长指着黑鹰坠落点正对门的一所房子,说,“这就是我家原来的房子,在那次交火中被炸掉了,我的两个兄弟也在那一次冲突中死掉了。”

又一个突然的故事,原来队长是那场战役的亲历者,现场感就更加真实了。我看着他,试图从他眼神里寻找到点儿什么,甚至忘了去安慰。

游骑兵、三角洲特种部队、第十山地师特遣部队、海豹突击六队——几乎近现代美军参与的所有重要军事行动,都有他们的身影,抓捕本·拉登行动,就是由他们完成的。这里却成了他们的滑铁卢。当时,索马里人无论派别、势力,都站在了反对外来者的统一战线上。身旁的民兵倒下,旁边的另外一个人捡起死者的武器,继续射击、战斗。

美方视这次战役为耻辱的失败一战;其实索马里方面民兵和普通民众死亡人数超过1000,受伤人数则在4000左右他们才是最大的受害人。

安保队长说:“原来这一带都是我父亲的地盘,因为那次战争,这里的一切都被毁掉了,我们家族,也瞬间变得一无所有。”他的表情波澜不惊,没有任何变化,但他转身的那一刻我还是看到了失落。

通过房子的残迹,从规模上可以看出,队长原本是一个“富二代”、地主。如今却只能给人做安保,拿生命来保证生活。

兴奋过后,心情像“黑鹰”一样,急速坠落,变得很复杂有对夙愿终了的感慨,也有对很多像安保队长这样被战争毁掉生活的人的同情。

枪与索马里人。

这是一座几乎不能称之为城市的城市。

运兵车上的重型机枪,威慑力强,出行必备。

战争,就这么真真切切地改变了我们身边的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难民营里没有暴力

索马里有两张名片,混乱和贫穷。

混乱我们已经见过很多次了,我认为这整个国家都是贫穷的。向导说,不是,我带你们去看真正的贫穷。

这是一个在摩加迪沙城市中间的难民营。

在来索马里之前,我们就计划了这一站,去索马里和肯尼亚边境交界处,看看著名的达达木难民营。我们也一直以为只有在那儿,才能看到真正的难民营生活。

向导说,你们不用去那儿,在索马里,到处都是难民营随处可见。在摩加迪沙,市中心、郊区、南部、海边,都是难民营,他随便就可以带我们去看无数个难民营。

在我们这些从遥远的繁华地方到来的游人眼里,说索马里这整个国家是一个大难民营,都不为过。

眼前的这片难民营很大,在马路下面的低洼处。一眼望去很大的一片,都是难民们居住的棚子,各式各样的,密密麻麻。

我无法说它们是帐篷,甚至连茅棚都算不上。几根竹竿几块木片儿,或者铁丝什么的,上面绑点儿塑料布,再搭上各种各样的破布片儿,还有塑料垃圾袋等,能挡风挡雨的东西都能用上。

站在马路边上,就能闻到难民营里飘出来的各种奇怪的味道,腐败、发霉、怪臭……应有尽有。我们却听不到声音,里面一片静谧。

梁红从兜里掏出来一些糖果,递给向导,想让他帮忙送给难民营里的孩子们。他没接,只是往下吆喝了一声。很多孩子钻了出来,先是有些生怯地看着我们,很快,目光就都集中到梁红的手里。迟疑了一会儿,他们雀跃着跑了过来。

孩子们很有分寸,没有上来哄抢,只是跑到我们跟前,有序地伸出他们黝黑、干瘦的手,期待地看着我们。笑容干净。

我们把准备好的一些糖果、饼干、清凉油送给了他们,还得提醒清凉油不能吃。孩子们也都很懂事,每个人只要拿到了一样东西,就绝不会再伸手来领第二次。拿到东西的马上跑下去,告诉其他的小伙伴,这儿有人发吃的东西。

于是,越来越多的孩子簇拥了过来。

最后,我们让许多孩子失望了,因为我们随身带着的东西不多,不能给每人一个。有些人没有拿到,但是也没有闹,空着手的孩子们,只是带着遗憾,笑着离开了,在远处好奇地看着我们。

我们可以下去吗?向导点点头,他脸上没有此前时刻警惕的神情,安保队也没像以前那么紧张,枪都挎着,或聊天或抽烟。

难民营里没有暴力,这是他们给我的暗示。

走进难民营,第一个进入我们视线的难民棚让人触目惊心——这个甚至连棚子都算不上,一些石头围在那儿,圈了个小餐桌那么大的一块地方,一些树枝藤条编扎起来一个骨架上面连布片儿都没有,这就是一个稍微大号点儿的鸟笼子。向导介绍说,这个“笼子”,是两个难民的房子。

一个人蹲进去都很拥挤,而且完全没有遮风挡雨功能的地方,却是两个索马里人的家。

向导指向一边,那是一个用几根稍微粗壮点儿的树干支起来的棚子,上面盖上了一块完整的油麻布。向导说,它就是这块地方最好的房子。

刚才在马路上往下看,这里只不过是一块低洼的弹丸之地,走进去之后,才发现这里的容量,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棚子一个挨着一个,没有规律,能生存的空隙,都有人生活在那里。

就这么一块地方,拥挤地生活着成千上万的索马里难民。

生活垃圾、炭灰、污垢、不明的腐烂物……随处可见各种刺鼻的味道混杂在一起,让人呼吸困难。这就是难民们真实的生活环境。

很多人,特别是孩子们,他们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很多也夭折在这里。

远观摩加迪沙,会让人觉得有些寒碜,有些可怜兮兮。

街头的穷人,以及酷似超级垃圾场的难民营。

与我们前面几天在外面看到的遍地是枪、人们眼睛里充满了恐惧和冷漠不同,这里的人给我们展现的,是另外的一幅画面。

很少看到枪支,居民们对这些远方的客人也没有排斥很客气。虽然没有条件邀请我们去他们的“房子”里做客,但脸上都带着友好的笑容,站在自己“家”门口,跟我们打招呼送上祝福。孩子们围绕在我们身前身后,把一张张的笑脸凑到摄像机前。有些胆小的女孩,躲在棚子后面偷偷地看着我们满眼好奇。

跟世界上所有其他地方的孩子一样,他们的脸,可能不是那么的干净,但笑容是一样的纯真、善良。

在随处晾着的衣服上,还发现了许多中国元素:一些印着中文的企业文化衫,在活动结束后被捐赠到了这里;还有明显是中国南方工厂作坊里制作的仿制运动服,也解决了一些人的穿衣问题。

向导告诉我们,这里原来是摩加迪沙的城市中心,虽然不是特别富庶,但也绝对不是现在的光景。后来,这里就被美国人摧毁了。现在这里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药品、没有衣服,总之什么都缺。这里的人们,也不知道哪一天,自己的丈夫、孩子甚至是自己,就会饿死、病死。

“他们没有吃的,维持生活的粮食从哪里来?”梁红问。

一些石块、几根树枝藤条编起的骨架,甚至连遮风挡雨的破布片都没有,却是难民赖以藏身的家。

“完全靠救济,联合国粮食署会不定期来发放一些吃的但是那些远远不够。很多时候都是几家人分吃一顿饭,一餐顶好几天。”

“那他们不用工作吗,或者去种一些东西?”

“没有工作,摩加迪沙也没多少还正常运转的企业了,根本没有岗位提供给他们。种地也一样,他们没有钱就买不了地买了地还得武装保护,否则就会被抢。这个代价太大,他们承受不起。”

“那他们每天都干什么呢?”

“待着。”

“待着?”

“是的,他们根本没有事情可做,小孩子们还可以一块儿玩,大人们就那么无所事事地待着,发呆什么的。”

一个城市的中央,一个像潘多拉魔盒一样的地方,里面充斥着灾难、疾病、饥饿……却又如水般地安静。

仿佛无声控诉,也仿佛默认宿命。

回到装甲车里,大伙儿都没说话。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每个人都心照不宣。是震撼,也是感染,还有无力感。孩子们的脸,在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

安保队长向我们发出邀请,他说自己新家所在的社区外面,就有一个难民营。他希望我们能去看一看那里,用摄像机记录下来他们的真实生活,在电视上播出,让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能够看到自己同胞们的苦难,继而提供一些帮助。

童真的眼神,干净的笑脸。他们会托起索马里明天的希望吗?

这是一个无法拒绝的请求,也是义务。

安保队长所谓的社区,在我们看来,依然是一个难民营社区里没有砖瓦的房子,依旧是一个个的棚子,只是这些棚子搭建得比刚才所见到的那些,要大一些,都有完整的布料遮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