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玄幻小说 > 启明之回到南宋 > 第三章 扩张 第五十三节 立法一全文阅读

第三章 扩张 第五十三节 立法一

现在刘星羽提出要在桃源制定法律(星羽既然想到了这一点,可不会因为避忌什么在几个核心弟子与陈平先生面前用别的说词来掩盖,直接就告诉大家:咱们在桃源明文制定规范居民行为的条文,本质就是法律),还有自己对实施此举的担心,倒让陈平先生眼睛一亮:此子果然不凡,虽然出发点不同,但设想的办法,其实也正好解决了桃源治理效率不高的问题。至于星羽的担心嘛,陈平先生也不多说,只在一旁看其他人的表现。

刘星羽的话一说完,其他几个弟子稍稍想了一想,立刻同声赞同。史更新代表其他人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把这些规矩明明白白的写出来公布给大家,的确好过事情出来后再去跟他们解释,是个好主意。星羽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只要咱们秉承公正公平之心,同样的规矩也同样要求咱们自己,在桃源,不会有比咱们更适合制定这套桃源法律的人了。而且,公开法律条文也可由其他人来评判咱们的行为是否是为大家好,他们不会质疑书院是否有这个权力的。”

刘星羽点点头道:“这个我清楚。只是,如果要制定法律的话,那就必须是一整套成体系的法律条文才行。即使出于一片好心,我们也不能保证自己制定的法律条文就是最好的,如果没有人给我们指出来,今后在执行中出了问题,结果恐怕比没有条文,只靠大家的道德判断做出决定来的还要差。”

刘星羽的这个担心却有点无从辩驳,其他弟子谁也不敢说自己就能制定出完美无缺的条文来,所以大家一时都无话可说。等了一会儿陈平先生笑道:“星羽的这个担心却有些求全责备了,任何律法条文,制定出来总会有漏洞可钻,因此才需要执行者在实际中略加变通,方可应用于实际呀。只要制定法律的出发点是好的,在条文里尽量体现制定者的本意,再选择合适的人选来执行法律,条文上的一些不足亦可忽略。”

刘星羽想了片刻,难得的对老师的意见表示异议,非常慎重的道:“老师此言有些不妥。法律条文有缺陷在所难免,如果严格遵守,或许会在具体案例中给某些人带来不当损失,甚至做出一些明显有失公允的错误判决,法律条文本身的缺陷若能因之得到弥补,再有类似的情况时就不会重复先前的错误了。但是,如果像老师所说,执行者加以变通使这些缺陷没有暴露出来,更没有得到弥补,等到换了另外的执行者遇到相似的情况,可能问题就会出现了。”

被刘星羽当面顶撞陈平也不恼,微笑道:“如此说来,该怎样才好?”

刘星羽想了一阵,言语中难得的凝重:“总要有个规矩才行。否则,因人设事,迟早要乱套。不过,桃源的规矩必须遵从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此,法有不公,则对所有人都不公,执行时暴露出问题便容易判断出在何处,调整起来也容易些。只是如此一来,执行法律之人的责任就重大了,执法者不能立法,即要充分理解法律条文,又要在执行时保证做到不偏不倚,还要注意不能随便用个人的感情和判断弥补个案存在的问题,以免把法律本身的缺陷遮掩住…”这样说了一通,连刘星羽自己也感觉太难,一阵摇头,“这事我可做不来。”

刘云秀在一旁可不会给弟弟留面子,开口说:“你呀,真让你做什么正事,哪次你能做好的?还不是三天的热度,最后让大家给你收拾残局?这次的事情当然不能交给你来做。只是,同门之中,”云秀眼珠一转扫视了一遍屋里的同门,突然笑道:“肖师弟,你不是要做游侠儿吗?我看这事你来做正好,这可比你一刀一剑的抱打不平有用的多。一刀一剑只替数人维护公正,执法如山,维护的可是一县一州一路乃至一国的公正啊!”

“我?”肖飞有些惊讶,进入书院之后,他渐渐有些明白:所谓行侠仗义的游侠儿,看似快意恩仇、侠义天下,于国于民实则无甚大用,还有那强悍之徒借着侠义的名头好勇斗狠,那就更加有害无益了,难怪太史公尝以“五蠹”之一来称呼“带剑者”,也就是“侠客”,所以肖飞已经很久不再提起自己做游侠儿的想法了。现在被刘云秀再次提起这个话题,肖飞不由得一愣,回想起自家家破人亡的经历,那些庸官污吏确实是最大的元凶,若真有个清廉的官员主政地方,村子未必会遭灾,父亲也不会替那些人背黑锅。想到这里,肖飞心头一热:“好,这事我担起来了,定要保桃源一片朗朗乾坤。”

刘星羽一看有人出头,马上又来了精神:“嗯,咱们先定下几条基本的原则,然后看事态的发展择机推出桃源的法律。这事急不得,总要有个引发的契机才行。若不然,平白无故的定些条条框框的约束众人,恐怕会引起岛上恐慌不安。”

众书院弟子商量了几天,制订出了一个大致的框架,确定了桃源立法的原则和基本程序,这其中,刘星羽提到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被众人商讨的最为透彻:何为平等,如何在不同职业、不同职务、不同责任的个人之间体现平等,如何把这个大的原则与桃源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既体现了平等原则,又不会干扰桃源现有运转良好的社会体系,都是他们讨论的重点。这样研讨过几次之后,刘星羽便建议在桃源建立正式的研讨会制度,讨论的内容和结果用特定的方式向全体桃源的成员公开,其他人对这些研讨有什么想法也可以用一定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就避免出现一小群人闭门造车的问题。为此,他又提出了研讨会记录和定期发行报纸的想法,并很快付之实施。

就在书院弟子们讨论了一段时间之后,刘星羽所说的契机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