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穿越小说 > 三国:我的系统超级苟 > 第221章 起兵谋曹全文阅读

第221章 起兵谋曹

袁术军大败!

军无士气之时,又遭遇强军对战,甫一交战便败相已显等到袁术渡江回到西岸,士兵们彻底败退,赴江淹死者不计其数!

江水西岸,袁术回望江东,不由悲呼一声:

“天不怜见,某何至于斯!”

随即一口鲜血喷出,晕死过去!

陈纪等慌忙救治,使人抬了袁术,烧毁船只,领着手下五千左右的残军,望寿春而去!

周瑜使人打扫战场,将战报回传孙权,自己领兵往秣陵屯扎而去。

石头城一场大火,江水岸背水一战,只这两番厮杀,便将袁术彻底击垮!

自此孙权彻底平定江东地区,传令丹阳、豫章等郡中各县上表臣服,扬州郡县只有九江、庐江两郡未曾纳入治下。

却说袁术苏醒过来,看到身边败军残将,悲痛欲绝,思索半晌,便知道大势已去,当下书信一封,遣使者送于袁绍。

大意是道:袁氏承天应命,理应代汉而立。今公路无能,不能承应,愿将玉玺奉上,请兄长继任皇帝位,则袁氏一族依旧是皇室子弟,开创袁氏皇图的大业只有兄长能承担,望兄长慎图之!

书信发出,袁术像是彻底失了魂魄,每日里一点精神也无,看起来愈见憔悴了。

出了历阳,赶赴阴陵而去,一路上水米也无,每日只得一餐果腹,将士们苦不堪言。

临近阴陵,众将士正觉欣喜,忽然前方尘烟四起,有一支军马滚滚而来!

陈纪勉强领军上前,大喝道:

“呔!你是哪方军马?!快快驻军停下!”

来军军阵中闪出一员大将,上下打量了几眼,道:

“汝可是陈纪?”

陈纪又惊又怒,沉声道:

“正是某家!汝是何人?!”

那大将仰天一笑,道:

“某乃是九江太守陈瑀部下顾武!袁术老贼!今日可死也!”

说罢领军杀来!

原来袁术尽起大军征伐孙权而去,九江郡内便空虚起来,广陵太守陈登收服海贼薛州,兵力大涨,便表自己堂兄陈瑀为九江太守,领兵攻占阴陵!

陈瑀原为袁术任命的扬州刺史,驻扎在寿春,后袁术自南阳败退回寿春时,陈瑀拒绝接纳,结果被袁术打败,逃到了下邳,投奔他的叔父、陈登父亲陈珪……

如今风水轮流转,眼瞅着袁术一天不如一天了,陈瑀从陈登手中借了兵马,趁着袁术与孙策交兵、袁绍与关羽争锋之时,出兵九江,一举攻下/阴陵县!

阴陵乃是九江的郡治!

而且正挡在了袁术回寿春、北上汇合袁绍的路上!

陈纪虽有大将之名,奈何手下兵将全是疲惫不堪的兵马,被顾武这一次冲击,便大败溃散!

陈纪等护着袁术像西北而逃,身边只有数百兵丁跟随……

天边夕阳西下,袁术收拢败军,沿着乡间小路缓缓前行,至夜间,军士取米煮饭,仅剩碎米两石,只够一晚之食……

陈纪去料理扎营等事,袁术口渴,唤军士取蜜水解渴。

帐下军士去而复返,塞过一碗清水,口中道:

“只有将士血水,哪里还有蜜水可饮!”

袁术一愣,骤然摔碎水碗,大叫一声:

“术何至于此!术何至于此!”

随即吐血倒地而死!

陈纪等闻讯而来,商量后事,众人都说以如今局势,只得投庐江太守刘勋去了。

庐江太守刘勋乃是袁术旧将,麾下广有兵马。

遂使人通知寿春城中袁胤、袁耀等人,护送袁术灵枢往庐江而去。

孙权占了江东,又打探到九江已经归了陈瑀,而陈瑀乃是大将军刘贤一派,江东智囊都以为不可轻举妄动,因此孙权只安心整治扬州四郡。

随即孙权上表称功,又表任四郡郡守,江东便被孙权掌握与手掌之中,开始休养生息,观谋天下变化。

却说关羽自夏侯惇领兵助袁绍后,便进展不利。

夏侯惇颇有勇力,二人曾斗过数次,二十合内不分胜负。

袁绍又发来军马助战,一时双方都相互奈何不得。

关羽无法,只得作书至刘贤府上,请问策略。

而此时的刘贤,也正秣兵历马准备渡河攻兖!

曹操与袁绍联合,竖起“讨伐权臣,扶保汉帝”的旗子,将刘贤归做了董卓之流!

袁绍麾下陈琳,多有文采,做檄文一篇,历数刘贤过往,意图将刘贤钉于耻辱柱上!

先说刘贤起自微末,妄任宗亲,又说私掌权柄,乱用私刑。又说阴谋劫持天子,政令不通;又道擅杀御史言官遮蔽圣听专权暴虐……

若不知情的人,读了此文之后便觉刘贤简直比董卓还要坏上三分!

朝中众臣、刘贤麾下都深怕刘贤看到气坏了身子,却不料刘贤看了竟“哈哈”大笑,连声道:

“陈孔璋多才,可惜错投其主!袁本初多谋少断,又不能用人,麾下有良才也不得其用也!

料陈孔璋一介书生,某生平又不做恶难,此必是袁绍逼其所做!

待来日讨灭袁氏,叫陈孔璋来朝廷做个祭酒,当可为国家选拔、教导人才!”

朝中众人深服刘贤:

“大将军度量海涵竟至于斯!”

但袁绍、曹操已经举起“义旗”,刘贤不得不做出应对。

于是刘贤上表待参,推卸大将军之职。

皇帝自然不允。

刘贤三番辞让,天子都是不允,下诏好生安抚,又多赐金银。

刘贤这才回到朝堂。

随即便上书讨伐袁、曹。

天子只得同意。

随即将讨敌之事全部委任刘贤,假节钺,兵马任由调动。

虽然明眼人都知道,刘贤的三辞三让,天子的再三挽留,刘贤的上表求征,天子的大权独放都是走个过场,事实上早在刘贤上表告罪之时,已经在秘密安排出征事宜了。

但总归是“令出于上”“天子亲封”不是?!

皇帝的面子还是照顾到了的……

任谁都知道,经过国舅董承之事以后,皇帝与大将军刘贤之间,已然有一道不可填平的沟壑了!

但这些都不重要了。

兴平四年,夏初,皇帝郊祭之后,大将军刘贤领军出征。